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古代汉语课程教案第三单元通论.docx

    • 资源ID:9327623       资源大小:34.5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汉语课程教案第三单元通论.docx

    1、古代汉语课程教案第三单元通论授课内容通论(七)判断句,也字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上的差别,掌握判断句的特定表现形式,以及语气词“也”的语用功能。教学重点和难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现形式、也字的语用功能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区别判断词“是”与指代词“是”是本节的一个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安排以讲解为主,必要的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师生互动,共同分析探讨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现形式,辨别“是”的句中语法功能、分析“也”所表达的一般语气和特殊用法。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参考资料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马汉麟古代汉语读本,中州书画社,

    2、1982年。思考练习题一、什么叫判断句?举例说明上古汉语中判断句的类型。二、翻译下列句子,并分析句中“也”字的用法:1滕,小国也。2责收毕乎?来何疾也?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讲稿第三单元 通论通论(七)判断句,也字从本单元到第五单元都是讲语法的。本教材的语法部分在一般人的眼里认为是不全面,不系统的,内容的安排也显得杂乱无章。关于这个看法,主编王力作了回应(见教学参考意见第2页倒一段),一般的教材是先讲词法,后讲句法。本教材是先讲句法后讲词法。这可能是编著者的刻意安排。有他的道理。教材是把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和与句式

    3、有关的虚词看得很重的,至于词的分类和虚词的多种语法功能是并不需要像现代汉语那样系统掌握的。将古代汉语的句式分为判断句、叙述句(另有描写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来区分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则是根据句意和语气来区分的。教材把判断句和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词也放在一起讲,应该说是很得当的。其他教材把这两个内容分别放在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去讲,反而显得支离破碎。什么叫判断句?以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名词性谓语对主语作出是与不是的判断的句子就叫判断句。判断句是要判断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而陈述句是要说明主语做什么,描写句是要描绘主语的性质状态像什么等。)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最大的不同是没有判断词(繫词)

    4、“是”,尽管先秦文献语言中也有“是”字,但它不是表判断的,而是一个指代词,相当与“此”,即现代的“这”。例如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贫穷与卑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不能直接用“是”去对译此句中的“是”,因为这个“是”有指代前面说到的事物的作用。先秦的判断句没有“是”作为标识,它是通过以下形式来表示判断的:1用句尾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除页244所举五例(第五例应看成是省“是”之例)外,另如:(1)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2)王,人君也; 斸,人臣也。(战国策齐策四)2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谓语用“也”配合帮助判断。例如:(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

    5、子而魏安釐x王异母弟也。(史记魏公子列传)(4)项籍者,下相(今安徽濉县)人也。(史记项羽本纪)有时只用“者”,不用“也”。例如:(5)陈轸者,遊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6)兵者,不祥之器。(老子第三十一章)以上是上古韩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或称典型结构。此外还有:3依靠主语在前,谓语在後的词序表示判断,例如:(7)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8)夫鲁,齐晋之唇。(左传成公四年)4用动词“为”(作为)表示判断。例如:(9)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10)余为伯儵sh,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二年)像“余为伯儵”中的“为”,有人称为是“准繫词”,接近于判断词“

    6、是”。先秦用“为”来帮助判断的句子不是很多,这是因为“为”字在很多情况仍有动词的用法。(详见页247第三段页248)有也煞句,就不用为。这一点值得注意。5在谓语前面加副词“乃”、“即”或语气词“维”等加强肯定的语气。例如:(11)是乃狼也。(左传宣公四年)(12)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13)我马维騏。(诗小雅皇皇者华)騏,马的皮毛呈黑白相间的斑点。前面讲过,先秦的“是”字是不表判断的,但是到了汉代,就已经有是字句的判断句了。例如:(14)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15)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这两句中的“是”,就再不能再看成是指代词了,因前面有了代

    7、词或指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此外,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看似判断句,实为描写句的情况。例如:(16)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17)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鑑汉纪五十七)这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另外还有,有的判断句也不是能严格地按形式逻辑要求的那样,A就是A,B就是B。例如:(18)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打仗,靠的就是勇气。(19)千金,重币也;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有百辆车子的使节是显赫的使节。这可以看成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就不能以字面意思去指责古人用词不当。(本教材也谈到这一问题,见页248第二段)关于判断句我

    8、们还有注意一种情况就是页245倒一谈到的有时候主语说的是件事,而不是物或人,这种判断句容易误认为是叙述句。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作主语的是一个叙述句,且是动词性的,但后面用了一个是,这个是就具有复指这句话的作用,并且成了这句话的形式主语。相当于英语的(that)。有教材句的这四个例子我们看出判断是不是判断句,关键是看其谓语是不是名词性的。寡人之过(我的过错)、知也,是明智的举动(知与智为古今字)、谁之过(谁的过错)、飞之至(飞行所达到的最高点)等都是名词性的词语。有时候,是字没有出现,只要作谓语的部分是名词性的结构,仍然可以看成是判断句。例见页246第二段。像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也是属于

    9、这种形式的判断句。还有就是要注意承上省略的判断句,页246第三段,翳桑之饿人也。“我”字承前省。“隐者也”,“非吾徒也”,“彼”字承前省。另外,判断句还可用来解释某一事件的原因,我们教材视为判断句的活用,并认为即便是解释原因。也与判断句的性质相近。其实,就是像页248句到的这几个例子中的谓语除第三个以外,都还是可以分析为名词性的结构的。所以,判断句是以名词性的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这个说法是不容质疑的。我们要掌握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表达判断的方式,并要牢记上古(先秦)的“是”一般是一个指代词,不能轻易地当成是判断词。“也”作为语气助词,既可以放到句中,也可以放到句尾。句中的“也”,其作用和现代的“啊

    10、”、“呀”差不多,老一代读书人将句中的“也”直接读成“呀”,例如“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既有使语气舒缓的作用,也有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用于句中的“也”还有表示提顿的作用,例如:(20)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也”在句中的作用一是表停顿,二是引起下文,故有较强的提顿作用。作为句尾语气词的“也”。它的基本作用是用在判断句尾煞句,同时起帮助判断的作用。例如:(21)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董狐是古代优秀的记史之官。 “也”作为句尾语气助词还可出现在其它句式之中,其用法要有一些改变。教材称这是也的引申的用法,见页249,有用在因果句中,例如,页249举的三个例句,持

    11、其踵为之泣是结果,念悲其远是原因,置杯焉则胶是结果,水浅而舟大是原因,这是由果溯因。古之人与民谐乐是因,故能找到真正的快乐是果,这是由因及果。用也子起到一种确人因果关系的作用。有表示对事态发展引起的后果深信不疑的,例见页249第二。此外,还有用在祈使句中的,例如:(10)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祈使句中带上“也”,就有一种确认的语气。“也”可用在疑问句中,例如:(11)南冠而絷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带着楚国的帽子而被拘禁的人,是哪一个呀?即使是用在疑问句中,也还有一点判断与确认的意味(见页250第三段)。因此可以这样说,句尾语气助词也,主要是传达一种肯定、判断的语气。授课内容通

    12、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叙述句与现代汉语叙述句的形式上的差别,掌握叙述句中特殊的述宾关系,被动句的表现形式、宾语前置的条件等,以及语气词“矣”、“焉”的语用功能。教学重点和难点古代汉语叙述句中被动句的表现形式、宾语前置的条件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判断依靠指代词“是”、“之”复指,宾语可以前置的句式、确定前置宾语是本节的一个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安排以讲解为主,必要的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师生互动,共同分析探讨古代汉语被动句的表现形式,分析宾语前置的条件、确定前置宾语。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参考资料马汉麟古代汉语读本,中州书画社,1982年。思考练习题

    13、一、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1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2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3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4圣人有百,吾孰法焉?5敢问夫子恶乎长?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二、辨别以下句子哪些属于被动句,是被动句的指出是何种句式:1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3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4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三、标点翻译下面一段文字,并比较也、矣、焉的不同用法。子皮欲使尹何为邑(注:为邑宰)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

    14、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注:子产名)将厌焉敢不尽言!讲稿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叙述句是以动词性的词语作谓语的句子。是叙述主语干什么的句子。页252举的八个句子,都属于叙述句,我们来看一看其谓语都是由什么样的词语充当的?第一句由动词“卒”作谓语。第二句是“围郑”这个动宾词组作谓语。第三句是“娶於申”这个动补词组作谓语。第四句是“以诸侯之师侵蔡”这个状中词组作谓语。第五句是“赐之食”这个双宾语结构作谓语。第六句是“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这个兼语词组作谓语。第七句是“逸不能止”这个连动结构作谓语。第八句是“求百兽而食之”这个动词性的联合词

    15、组作谓语。谓语或谓语中心成分都是动词性的,所以,这些句子可以看成是叙述句。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与现代汉语的叙述句在结构上大同小异。只是宾语的位置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提到动词的前面: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在上古(先秦)文献语言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和介词的宾语,整个句子又是一个疑问句,这个宾语要前置,例如:(1)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我的确无能(才被你活捉),又敢埋怨谁呢?谁,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到动词(这里还提到能愿动词)之前。(2)敢问何谓也?(左传隐公元年)冒昧地问一句这是从何说起的呀?何,疑问代词作“谓”的宾语,提到动词“谓”之前。(3)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这一条规律

    16、同样适合介宾结构。例如:(4)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我与哪一个更为亲近?谁,作介词“与”的宾语,要提到介词的前面。(5)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三)先生您拿什么来开导我?幸,表敬副词,表示对方的行为是自己所希冀的。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提到“以”的前面。此例中的“何以”後来逐渐成了一个凝固形式,以致现代书面语中都还有保留。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无论是做介词宾语还是作动词宾语都要提前,这条规律在先秦是比较严格的,只有很少例外,见页273第一段。此外还要注意区分疑问代词“安”、“孰”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的情况,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安知”是“哪里知道”的意思

    17、,不是“知道哪里”的意思,不要误认为是宾语前置句。如果是疑问句,但不是疑问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也不前置,例如:(6)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赖,利也。不是无赖之赖。其与我乎?是一个疑问句,但“我”不是一个疑问代词,就不能提前,不说其我与乎?因此这条规律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那就是整个句子是一个问句,和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本教材把这一部分的内容放到通论(十)去讲了(详见页271倒一段272),疑问句也是叙述句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且考虑到大家学习的系统性,故提前到这里讲。二、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否定句,即带有“不”、“毋”(无)、“未”等否定副词或否定性的

    18、无定指代词“莫”的句子,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要前置。例如:(7)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吾叛”是不背叛我。吾是代词宾语,又处在否定句中,所以要提前。郑国的权臣子皮为郑国上卿,大权在握,派他的一个家臣叫尹何的去一个小县做官,子产知道後就去劝告子皮,不要派这样一个年轻不懂管理的毛头小孩子去管理一个地方,子皮为自己辩解说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这完全是以自己个人的好恶在选择任用人,全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眼里。(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诈、虞互文见义,都是欺骗的意思。无,表禁止性的否定。尔、我代词宾语在否定句中要前置。(9)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邻邦还

    19、没有与我们友好相处呀。未,否定副词,吾,代词宾语在否定句中要前置。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宾语也不能前置,例如:(10)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这是宋襄公为自己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大败进行辩解。他认为君子(有德行的人)在战场上就要做到不再去刺伤敌人中受过伤的人,也不要去抓那些上了点儿年纪的人,二毛,就是头上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头髪,也就是上了点儿年纪的人。禽,抓获。这个意义後来写作擒。二毛是一个名词,在否定句中不前置。(1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一)莫,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没有人。宫女中没有人不偏爱大王您的,朝中大臣中没有人不畏惧大王您的。王,是名词

    20、宾语,即使在否定句中也不前置。同样,不是否定句,即使是代词作宾语,也不前置,例如:(1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即使家乡的父老兄弟爱我并仍然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我”和“之”都没有前置。可见,这一规律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作宾语的是一个代词,二、全句是一个否定句。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也有少量不前置的,例如:(13)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管子封禅)九,极言其多,非实数。多次召集各路诸侯会盟,匡,正。一,统一。统一匡正天下。诸侯莫违我,按照先秦正常的词序应该是诸侯莫我违,这里代词宾语“我”没有前置,是一个例外。(14)有事而不告我。(左传

    21、襄公二十八年)事,大事,急事,不告我,按正常的词序应是“不我告”,这里没有前置,也是一个例外。有时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出现两种情况并存的现象,例如:(15)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 园有桃)不了解我的人,(还)说我当了官就骄傲起来了。(16)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 黍离)不了解我的人,还说我有什么追求。一个前置,说成“不我知”,另一不前置,说成“不知我”。这可以说明从先秦起,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就已经开始从前置向后置发展,因此出现了两种情况并存的现象。但后代文人由于好古,喜欢摹仿古人行文的句式,故直到近代的文献中都还有大量的宾语前置的用例。现代汉语成语中也还保留这种前置的格式。如“时

    22、不我待”,“不此之图”(此代词,这个,“之”复指此)不打算,也不准备做这件事。“莫予毒也”没有谁能把我整倒。予,代词,作“毒”的宾语,故前置。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法要注意古今沟通。这一条规律本教材是放到通论(九)否定句中讲的(详见页263264)我们拿到这里讲,理由同上。三、借助指代词“是”、“之”复指宾语,宾语连同复指成份前置这是一般名词和代词(不是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作宾语前置的一个特殊的格式。一般名词作宾语要前置,一定要借助指代词“是”、“之”的复指。例如:(17)秉国之钧,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掌握一国大权的人,就要维护天下百姓的安全。秉,持也。均,平,权衡,这里代指大权。四方,即天下

    23、,维,维护。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四方。四方是一个名词性词语,要前置,就要有代词复指。(18)将虢是灭,何爱於虞。(左传僖公五年)(晋)将要灭掉虢国,对虞国还有什么怜惜呢?虢,地点名词,作灭的宾语,靠代词“是”复指,前置。(19)今吴是惧而城於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现在惧怕吴国,所以在郢筑起城防。吴是惧怕的对象,而不是惧怕者,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条宾语前置的规律就很容易误会这句的意思,把这句翻译为现在吴国是害怕了,所以要在郢城设防。这就把原文之意正好颠倒了。不是吴国怕楚国,而是楚国怕吴国。(20)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国语越语)子,对人的尊称。大夫是越国大夫文种音崇,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以

    24、後,请国中幕僚出主意,文种说这个时候才想到征求群臣的意见,不是太晚了吗?勾践就说了这句话,假如能听到您的好主意,又有什么后呢?即为时不晚。因此文种就给勾践出了广求贤才、忍辱负重,与民休养生息的好主意。何后,名词性词语,靠代词“之”复指,提到动词有的前面。这种格式为了强调宾语,还在宾语之前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这是很富有表现力的一种句式。例如:(2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统率军队而来的目的,祗是追逐敌人。敌,被强调的宾语,故用惟(唯)是的格式。(22)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我虽然与晋国一起联合行动,但我是祗看重利的。利是强调的宾

    25、语,故用惟(唯)是的格式。(2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在孔子心目中,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孝呢?那就是父母祗担心他生病没有,别的方面就用不着担心,这样的话,作子女的就算是对父母孝了。另一说是作为儿子的要经常挂牵着父母的疾病。两相比较,我认为前一说比较切合孔子的原意。马融注曰: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也就是说做子女的要为父母争气,不要在外面为非作歹。其,就是指的子,父母在句中作主语,若是第二解,则“父母”二字不当有。如果宾语是代词的,这种格式的复指代词一般用“之”,例如:(24)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不失为得

    26、,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那末,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得齐了,这就叫做政令通行。是,代词宾语,在陈述句中作宾语要前置,就用代词“之”复指。有时也可以不用代词“之”复指,直接把“是”放在动词前面,例如:(25)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周南葛覃)莫莫,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是刈是濩,刈,割,濩,煮。割它,煮它。是,代词宾语直接放到动词的前面。(26)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南征,南巡,到南方巡视,不复,没有生还。昭王,周成王之孙,相传他很腐败,所以当他巡视汉水时,当地人民故意给他一隻用胶黏的船渡江,结果船行至江心,胶脱落,船进水沉入江底,他也就葬身鱼腹,齐桓公以这为借口发动了对

    27、楚国的讨伐。寡人是问,我就是来清问这件事的。寡人是句中主语,这容易误会为前置宾语,误解为问寡人,而把真正的前置宾语当成是复指成份。宾语前置的主要语言环境条件就是以上三个,但在分析时一定要把原句的各个成份之间的关係搞清楚,要对前置宾语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还需要自己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此外,古汉语的叙述句值得注意的是以动词为构成的双宾语句。教材页253举到的不如早为之所等六个句子。容易让人误解为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因为这些句子可替换成状中结构。其实为字后面的代词之或名词是作为间接宾语出现的,不是介词宾语。故应把这些句子看成是双宾语结构。(详见页253第二段)。再就是要注意古代汉语的叙述句行为数量的

    28、表达。上古汉语的叙述句中一般是在动词直接用数词表示行为的数量,而不加像次、这类量词。我们学过的三进及溜,而后视之中的“三”就是如此。这个三可看成是句子的状语成分。假如说话人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可以把数词移到动词的后面,其间插入一个表提顿语气的“者”,这样者字前面的词语就成了主语,移到句尾的数词就上升为全句的谓语。例见页255。最后还要注意叙述句中的被动句。什么叫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这样的句子就是被动句。这是古今一致的。但古代汉语中不要介词“被”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较现代汉语普遍,例见页255256,蔓草是除的对象,是受事者。而不是除这一动词螦表示的行为发出

    29、者。衮是废的对象,而不是废的施事。这类被动句没有用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其被动的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体会,因此有人把这种被动句称为意念上的被动。先秦有用其它虚词来引进行为的施动者的。首先是“于”字句(例见页256第二段。伤于矢,被箭射伤。于引进伤的施事矢,却克是受事者。东败于齐,是被齐国打败,辱于楚,是被楚国羞辱。于,引进行为的施动。其次是“为”字句。即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施动者。例见页256第三段。第一个例子虽然没有引进行为的施动,这是承前省略。二、三两个例子读出现了行为的施动者,天下的人和酒。在战国末期出现了一种“为所”的句式,这种句式很富有生命力,一直沿用到今天。例见页256第二段,大家适

    30、当注意一下。最后是“见”字句。这种“见”字容易让人当成看见的见去理解。 例如:(26)“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见字句一般是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不用引出行为的施动者,例见页257第一个句子。这种见字句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就用介词“于”作配合。例见页257第二句。以上三种句式是古代常见的被动表达式,而用“被”字引进行为的施动的例子,在先秦几乎没有,只有直接把“被”放到动词前面的例子,见页257第三、四两个句子,这种“被”实际上是从“遭受”、“蒙受”的动词义发展来的。只有到东汉时,纔有现代格式的被字句例如: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被字后面带上了介词宾语尚书(即行为的施事),故

    31、可看成是被字句。叙述句常用的语气词是“矣”。“矣”和 “也”不同的是,“也”表示一种判断的语气,“矣”则表示一种报道的语气,是将已然、将然的情况报道给读者。矣可以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例如:(27)鸡既鸣矣。(诗齐风鸡鸣)原来没有打鸣,现在鸣叫了。也可以报道将要发生的事(其中包括假设条件下将会出现的结果),例如:(28)君能补过,衮音滚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衮本指王公大臣所服的吉服(祭服),这里指禄位、官职。君能补过是一种假设的条件,衮音滚不废是在假社条件实现之后产生的结果,“矣”可看成报道将要发生的事件的语气词。有时“矣”还可用在描写句中,同样具有报道的意味。例如:(29)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一)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矣还可用在祈使句中,例如:(30)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无,否定副词,同毋。不要。这种矣与报道将要发生的事件的矣是相通的。另外“矣”还可以用在疑问句中,但仍不失其表报道的意味。例如: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汉语课程教案第三单元通论.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