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贫困村建设情况报告.docx

    • 资源ID:9264288       资源大小:24.1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贫困村建设情况报告.docx

    1、贫困村建设情况报告 贫困村建设情况报告 泸西县是国家57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是云南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多年来,泸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和上海市徐汇区及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无私帮扶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列入国家扶贫攻坚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领导,明确权责,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强势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了泸西扶贫开发进程。形成了县、乡党委、政府

    2、高度重视,扶贫部门努力工作,各单位无私帮扶,全社会共同参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奋发图强,苦干实干的良好氛围。 截止201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比2016年的1885元增加1603元,农民人均有粮368公斤,比2016年的288公斤增加80公斤。通过全县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使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基础产业得到发展,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贫困面大幅度下降,贫困面貌有了明显改观。达到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群众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按照国家2016年860元的贫困线标准,全县86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万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万人,5

    3、年解决了万人的温饱问题,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贫困村特点 我县辖五镇三乡,有81个村委会,5社区,486个自然村,830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截止2016年,我县深度贫困村还有134个自然村,涉及40个村委会。按照国家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为贫困人口的新标准,目前我县仍有万贫困人口。贫困村的最大特点就是贫困,结合我县实际,贫困村的主要特点为: (一)自然条件恶劣、返贫现象突出 泸西地处云南十大高岩溶地区之一,岩溶发育,干旱缺水,石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枯竭,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贫困山区耕地都是山坡地,广种薄收。过去靠山吃山,现在是山

    4、穷水尽。泸西区域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每年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冰雹、大风、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各种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频繁的自然灾害是导致泸西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贫困群众抗御自然灾害和开展生产自救的能力弱,因灾致贫和返贫现象较为严重。 (二)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线标准,目前我县仍有万贫困人口,他们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脱贫难度大、贫困程度深的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地区、高寒冷凉地区及交通、信息封闭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很差,绝大多数贫困群众仍处在缺钱、缺粮、缺衣、缺水、缺医、缺教育、缺科技、缺信息

    5、的状态下。 (三)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社会公益设施残缺 一是由于我县是高岩溶地区,全县尚有饮水不安全人口万人,有万人,万头大牲畜饮水十分困难;二是行路难问题还未得到解决,还有未通路的自然村17个,基本通路的自然村道路状况较差,路面崎岖,坡陡弯急狭窄,睛通雨阻。全县830个村组中仍有391个村组未进行村间卫生路建设。三是农村医疗设施、科技文化活动设施覆盖率较低,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缺医少药现象突出,因教致贫、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四)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 我县工业发展滞后,工商业极不发达,财政收入极度困难。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极弱;农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村组织化程度低,农户都是家庭经营,

    6、规模小而乱,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无力与市场竞争;农业仍是传统农业、雨养农业,农民仍是靠天吃饭,产业单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效益低下,产业发展带动致富能力较弱,收入增长缓慢,收入水平偏低,生活质量提高不快。 (五)科技文化教育滞后 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是造成贫困地区思想禁锢,观念陈旧,小农意识强,缺乏集体认同感,科技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影响着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造成贫困愚昧贫困的怪圈。 (六)环境卫生差,常见病多发 在贫困村,普遍存在乱堆乱倒乱建现象,草堆、柴堆、粪堆、土堆、垃圾堆随处可见,房屋建盖随意,人畜共居、人畜杂居现象严重,粪水、污水横流,蝇蚊乱飞,各种常见疾病多

    7、发是造成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 扶贫开发建设紧紧围绕“解决温饱、巩固温饱、加快致富、全面发展的目标,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农民的愿望出发,发挥群众的主体意识,开展参与式扶贫,整合其它部门的资金,统一安排使用,集中力量,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真正发挥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的主要做法有: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把扶贫开发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和部门定点挂钩到乡帮扶到村责任制,把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纳入县域重点项目强势

    8、推进,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新机制;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制,定任务,定责任,把任务落实到领导、部门、个人。实行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制度,明确职责,建立责任状。三是县级财政做好整村推进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以保证项目实施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四是县级领导联系项目村,帮助群众理清思路,指导群众落实扶贫措施,五是干部驻村指导,项目村都有一名干部负责该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六是及时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村,参与项目建设规划、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和推广,为项目村提供技术

    9、支持。从而形成上下思想统一,使项目建设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资金到位。 (二)整合资金,集中投入 整村推进的要害在于整体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扶贫工作的力度最终体现在措施上,体现在具体项目上。在项目建设中,有效的整合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畜牧、卫生、教育、国土、烟区工程等资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重点集中投入,做到扶贫开发项目任务落到哪里,整合资金项目就跟到哪里,保证了项目村建设同步投入、集中投入;同步推进,整体推进。 (三)集中力量,连片开发 为有效地发挥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扶

    10、贫开发的要求,采取集中项目资金,整合部门资金,以自然村为主体、以村委会为单元实施集中连片开发,确保达到建设一片、巩固一片、发展一片、致富一片的效果。 (四)突出主体,群众参与 贫困群众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开发的主力军。要全面完成项目村的建设任务,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形成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设的意识。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把群众意愿变成群众的意志和自觉行为,自己的事自己出钱出力办,积极投资投劳。从而造就了“国家补助,政府协调,部门服务,群众参与,苦干实干、增产增收”的良好氛围。 (五)产业扶持,增产增收 实施产业扶持是推动贫困地区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在项目建设中,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

    11、地资源优势,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群众结合自己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有特色、回报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的烤烟、养殖、蔬菜、林果、中药村等产业。积极发展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小产业,加大灯盏花、草乌、半夏等药材的培育力度。帮助群众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入增长渠道,实现项目村群众的增产增收。 (六)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坚持从优先解决群众要求强烈而又能做到的事做起,从发展好、实现好、保护好群众的的利益出发,从夯实基础,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减少贫困的事抓起,从事关群众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条件、上学就医、文化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方面入手。始终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搞建设,一是引导和组织群

    12、众投入土石方开挖,备料、沼气、水窖、改厕、改厩等的建设;二是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发展特色产业,运用先进的科技措施实现增产增收;三是组织和鼓励群众外出务工,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七)强化资金管理,推进阳光扶贫工程 管好用活有限的扶贫资金,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是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 在对扶贫资金的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资金的管理使用,一是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二是资金跟着项目走,保证项目落到那里,资金跟到那里;三是实行财政回补报帐制,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启动后,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划拨启动资金,项目实施完成,并通过验收结算,向财政

    13、报帐后全额划拨余款;五是按照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设资金超过规定的项目,实行扶贫项目招标制; 按照建立阳光政府的要求,加大阳光扶贫工程建设力度,一是2016年起实施项目村、项目建设内容、扶贫资金录入省财政网,加强监管;二是由县扶贫办代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乡镇签署泸西县扶贫项目建设廉政承诺书、泸西县扶贫开发绩效责任书,乡镇和项目村分别签署扶贫项目建设廉政承诺书、扶贫开发绩效责任书。三是开展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员活动,由项目村贫困群众对扶贫项目建设进行监督和评议。四是扶贫项目建设内容、资金使用情况公示制,项目建设一律设置永久性公示牌,进行永久性公示,增加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建设的透明度,确保

    14、了扶贫资金的落实和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扶贫开发的经验 (一)创新扶贫新理念,构建“大扶贫”格局 根据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实施连片开发和州万村建设千村推进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创新扶贫理念,调整工作思路,树立“大扶贫”的理念,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连片开发的发展战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以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为目标,以项目建设内容为核心,积极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建设。使扶贫开发实现了四个转变,即:扶贫开发由单项工作向统筹贫困地区农村工作全局的转变,扶贫开发由扶贫部门单一作战向全

    15、社会联合作战的转变,项目资金使用由分散投入向整合捆绑集中投入的转变,实施项目由各自为战向统筹规划、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转变。从而将扶贫开发从简单的经济扶持提升为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投入新机制,实现了扶贫开发功能大提升。 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实现了滇沪对口帮扶、县/乡及烟水、财政、发改、国土、水利、教育、交通、林业、农业、卫生其它等部门和项目村干部群众的资源的大整合,项目的大对接,实现了涉及三个乡镇的连片大开发,实现了项目村建设同步投入、集中投入;同步推进,整体推进。从而实现了在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内涵的延伸、扶贫开发手段

    16、的丰富和扶贫开发功能的大提升。 (三)创新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整体合力 针对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少,贫困村要做的事情多的实际,单用项目资金完成项目建设难度大、效益不明显的实际,为调动各部门、各乡镇和项目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项目建设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从08年起,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明确和落实乡镇责权,按照项目实施以乡镇为单位,片区为载体,由乡镇围绕片区开发提前统筹规划,在县乡全力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群众自建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扎扎实实搞好项目建设的思路,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由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各乡镇以片区开发为重点,提前统筹规划,围绕片区建设整合资源,积极组织群众参加项目建设

    17、。实现了五个保证,即保证做到提前布局、统筹规划,保证做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保证做到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保证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扎实有效推进,保证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效益。 (四)调整工作新思路,突出重点,连片开发 树立“大扶贫”理念,构建“大扶贫”格局,重点在“思路要大调整,认识要大提高,资源要大整合,项目要大对接,要连片大开发”。项目建设以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为载体,在注重科学引导的基础上,尊重群众的意愿,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的项目放在优先位置,突出重点,连片开发。 四、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省级整村推进项目146个,州级整村推进项目25个,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1个,省级革命老区

    18、项目3个,州级革命老区项目3个。上海“白玉兰重点村”31个,兵装集团整村推进项目2个,省委统战部新农村建设项目1个,合计212个。项目覆盖我县8个乡镇的212个村小组,受益农户23373户,91202人,其中贫困人口65309人。 (一)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情况 “十一五”期间,212个整村推进项目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万元,其中,在项目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共计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入2260万元,州投入405万元,上海帮扶投入1838万元,县级配套万元,兵装集团公司挂钩扶贫投入210万元,省委统战部、中信公司、省旅游局、县属部门帮扶资金万元,整合县级部门资金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万元

    19、。 在生产发展上,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扶持特色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县、乡扶持及项目村群众自筹资金万元(其中小额信贷扶贫资金1176万元)投入生产。 (二)项目建设情况 在项目实施中,坚持集中资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解决急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用、实效、多受益,一次规划、连续实施的原则,以解决山、水、林、田、路、电、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整村推进“一体两翼”为载体,以连片开发为平台,以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为目标,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在国家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全方位大规模地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

    20、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完成进村道路硬化 公里;村内卫生路硬化公里,新修进村道路公里;支砌沟渠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250亩;新建大棚50个;铺设自来水管线公里,建水池23个12800m3,水窖1281口38430m3;完成一池三改2835户(沼气池、改厩、改厕、改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52户;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装置297套;建村小学28所17583m2;卫生室10个878m2,农民科技文化活动室18个,村容村貌治理万m2;卫生公厕46个。 2、产业发展情况 在项目村培植和发展烤烟38293亩次、蔬菜8129亩次、脱毒洋芋8200亩次、油料5327亩次,优质稻800亩次、啤酒大麦1520亩次;培

    21、植和发展灯盏花1070亩次、万寿菊1400亩次、三七266亩、草乌210亩、除虫菊1380亩次;发展梨、桃等水果2170亩、早实核桃等经济林果10660亩;发展养猪49892头,发展养羊12951只,发展肉牛1010头。 3、项目建设效益 项目的实施,使项目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夯实完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有效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目标。基本实现了“双增、十有、六变(即户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农民人均经济收入增;群众有房住、有水喝、有沼气、有卫生厕、有卫生厩、有卫生路走、有病能就医、有学上、有广播、有电视;群众农

    22、业种植结构变,生产方式变,生态环境变,生活习惯变,村容村貌变、思维方式变)”,按照国家2016年860元的贫困线标准,全县86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万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万人,5年解决了万人的温饱问题。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和谐文明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贫困村项目建设因群众受益面大,自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整村推进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加之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因此,在项目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困

    23、难和问题。 (一)扶贫投入与需求矛盾突出,群众负担较大。 一是贫困村既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速发展,需求矛盾较为突出。二是贫困村应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所需投入较大,项目村群众的投入十分可观,甚至举帐建设,加大了群众的负担。三是县乡财政十分困难,资金配套难度大。四是部门资金整合难度大,各部门在项目的实施上,遵循先易后难的实施顺序,恰恰与扶贫部门的先难后易相佐。 (二)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泸西国土面积狭窄,人口密度大,为人2。又是高岩溶地区,岩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差,致贫因素多,因灾、因学、因病等导致返贫现象突出,造成

    24、贫困人口比重高,脱贫难度大。 (三)贫困农户增收渠道狭窄,增收难度大 贫困乡村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意识淡薄,劳动者素质低等因素,传统产业仍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结构单一,新的支柱产业难予形成,群众增收渠道少,增收难度大。 (四)贫困人口减少速度趋缓,返贫人口呈上升趋势 一是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余的贫困人口巳成为扶贫开发的“硬骨头”;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已成为弱势群体,无法和发达地区竞争,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五)发展不平衡,整体效益不够明显 一是任务艰巨,面大量广,投入明显不足,由此造成项目实施整体效益不够明显。二是由于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存在差距

    25、,项目村情况千差万别,村与村之间的实施效益、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 五、下步工作思考 (一)扶贫开发要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贫困地区有着社会、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已成为弱势群体,要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是不现实的,要靠长期艰苦的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逐步实现发展的目标。 (二)要防止把扶贫开发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核心是解决温饱,巩固温饱,逐步消除贫困,定位是贫困村和贫困户;而新农村建设核心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定位是农村。它们范围不同,层次不同,基础

    26、不同。 (三)在认真总结过去扶贫开发的好办法、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新情况,创新扶贫理念和工作机制,把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人口素质、劳动技能的提高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人口素质和劳动者生产生活技能的提高,建立贫困地区群众稳定的,长效的增收渠道和机制,稳定的不断的增加收入,才能实现逐步脱贫,走向富裕的目标。 (四)新一轮扶贫开发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自然环境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更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既要依托生态,促进发展;又要保护生态,加快发展。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2016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承前启后之年,扶贫工作,

    27、将在省、州扶贫部门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按照“创新扶贫理念,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和“抓规划谋发展,争项目求发展,建项目促发展,强管理增效益”的整体思路,认真总结项目实施中的经验教训,继续完善整村推进的各项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乡为单位,部门协作;点面结合,连片开发;整合资源、配套建设;确保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二)把扶贫开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片区开发,亮点开发。因地制宜地突出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实现扶贫开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步加大,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步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同步提高。圆满完成县委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为构建和谐泸西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贫困村建设情况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