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疆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昌吉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 资源ID:9259129       资源大小:144.7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疆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昌吉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1、新疆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昌吉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最新】新疆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昌吉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食物腐烂 C水冻成冰 D分离液态空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性质相同 B电解水时,正极得到的气体可燃CCO、NO2、SO2都是空气污染物 D空气中O2的质量约占21%3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B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C蜡烛的燃烧可以

    2、不需要氧气参与D蜡烛中含有炭黑4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读数 B滴加液体C加热固体 D倾倒液体5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白色粉末试剂。熔点95,沸点80,遇水、空气均易自燃,相对分之质量是64下列关于丁基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基锂是由4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锂原子构成的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5%C丁基锂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可以用水浇灭D丁基锂是有机高分子材料6“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种类均改变 B物质丙的化学式为NH3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3 D图示反应为分解反应7已知化学方

    3、程式X2O2CO22H2O,下列对X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X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X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DX的化学式是CH48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铝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铝B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铝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9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选用试剂ACaCl2溶液(盐酸)过量的Na2CO3溶液BNaOH溶液(Na2CO3溶液)适量的Ca(OH)2溶液CFe(Cu)足量的稀HClDNaCl溶

    4、液(Na2SO4溶液)适量的Ba(NO3)2溶液AA BB CC DD10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选项固 体溶 液y 轴 含 义A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水的质量B大理石(杂质不反应)稀盐酸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C铁粉与铜粉混合粉末硫酸铜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D氯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粉末稀硫酸二氧化碳的体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在H、O、C、Ca、N、K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食醋中含有的酸性物质

    5、_; 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_。(2)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大枣、瘦肉、加碘食盐等,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其目的是预防_。(3)新材料的研制和使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用下列对应序号填空。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有机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特种铝合金用于制作月球车中的超声电动机,它属于_。C919国产大飞机舷窗是用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它属于_。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下列问题。(1)如图一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碘是人体必需的_元素(填“微量”或“常量

    6、”);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加碘盐中碘酸钾(KIO3)可以为人体补充碘元素,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2)如图中A、B、C各代表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选填字母“A、B、C”)。13认真阅读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1C时,将20克c物质加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克。(2) t2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3)a物质中含有少量c物质,可用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三、实验题14根据下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A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

    7、条件之一为_。(2)B实验可以得出的微观结论是_。(3)C实验中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生锈与_有关;(4)根据D实验得到的结论,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_。15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若选A装置用高锰酸钾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则A装置还需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为_。(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4)利用药品高锰酸钾和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a、b、c、d):a_。(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_。四、科学探究题16在新冠肺炎预防措施中常使用“84”消毒液。“五一”假期归来,同学们发现了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探究这瓶“84”消毒液还有没有消毒作用。(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易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NaClO溶液、次氯酸(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HClO 不稳定,受光照会分解成O2和HCl。“84”消毒液和洁厕灵会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

    9、氯气(Cl2)。(讨论和猜想)猜想一:NaClO;猜想二:NaClO、HClO、Na2CO3;猜想三:NaClO、Na2CO3;猜想四:Na2CO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装入红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布条长时间不褪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_.另取少量该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_消毒液中含Na2CO3(交流反思)(1)这瓶“84”消毒液还_(“有”或“没有”)消毒作用(2)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_;(拓展延伸)(3)尝试写出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4)“84”消毒液_(“能”或“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五、计算题17某实验小组向12g石灰石样品中不断加

    10、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_g(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B【详解】A、矿石粉碎,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烂,物质发生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水冻成冰,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控制温度,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A、因为金刚石、石墨、C

    11、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相同,比如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选项A错误;B、电解水时,正极得到氧气,具有助燃性,负极得到氢气,具有可燃性,选项B错误;C、空气污染物主要有CO、NO2、SO2、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选项C正确;D、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约占0.03%,选项D错误。故选C。3A【解析】试题分析: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故选择A考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

    12、究4C【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D、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量筒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选C。5B【详解】A丁基锂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丁基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75%,故正确

    13、;C丁基锂遇水易自燃,所以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不能用水浇灭,故错误;D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丁基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9+7=64,所以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故选B。6B【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和题中信息知,A. 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已改变,原子种类没有改变。故A错误。B. 物质丙的化学式为NH3。故B正确。C.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423214:3.故C错误。D. 图示反应为化合反应。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7B【分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X中含有碳元素,其可燃烧,具有有机物的特点,推测

    14、其化学式为CH4,则为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X只含有碳元素、氢元素,而无氧元素,不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X可以燃烧,所以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可推测其化学式为CH4,正确。故选B。8B【解析】【详解】A、根据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可能含有铜,选项错误;B、铝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铝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铝,选项正确;C、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铝,铝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

    15、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选项错误;D、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铝,铝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选项错误,故选B。9B【详解】A、氯化钙、盐酸和Na2CO3溶液都会反应,主要成分和杂质都除去,选项A错误;B、Na2CO3和适量的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得到氢氧化钠溶液,选项B正确;C、Fe和稀HCl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和盐酸不反应,除去主要成分,选项C错误;D、Na2SO4溶液和适量的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引入了新杂质硝酸钠,选

    16、项D错误。故选B。10B【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加入过氧化氢过量,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A错误;B、向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不断被消耗,杂质的含量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故B正确;C、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出现硫酸铜溶液质量增加的情况,故C错误;D、向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开始时并没有二氧化碳,故错误;故选B。11CH3COOH Ca(OH)2 KNO3 瘦肉 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17、a c 【详解】食醋中含有的酸性物质是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Ca(OH)2属于碱,可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Ca(OH)2;硝酸钾中含有营养元素氮、钾,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化学式为:KNO3。(2)糯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大枣富含糖类和维生素;瘦肉富含蛋白质;加碘食盐富含无机盐。因此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瘦肉;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原料中使用的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元素,其目的是预防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3)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因此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填a;C919国产大飞机舷窗是用聚碳酸酯塑料制成的,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因此

    18、聚碳酸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填c。【点睛】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了解各营养素的主要来源和一些元素的缺乏症状是解题关键。12微量 126.9 +5 B 【详解】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碘和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方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是“1”省略不写。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可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得(+1)+x+(-2)3=0,则x=+5,故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最为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

    19、性质相似,碘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7,因此和碘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B。1357.5 abc 降温结晶 【详解】(1)由图可知t1C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15g,故50g水能溶解c物质的质量为7.5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7.5g=57.5g;(2)由图可知t2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3)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故a物质中含有少量c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14与氧气接触 分子不断运动 水(H2O) 灭火 【分析】根据已有的燃烧与灭火的知识、铁生锈的因素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A实验

    20、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水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与氧气接触,故填:与氧气接触;(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B实验可以验证分子的运动,故填:验证分子的运动;(3)C实验中甲试管的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与氧气接触没有与水接触不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故填:水;(4)根据D实验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故填:灭火。15试管 集气瓶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分解反应 2H2O2 2H2O+O2 c b d A D(或H) 【详解】(

    21、1)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和集气瓶;(2)实验室若选A装置用高锰酸钾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则A装置还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免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3)B装置是固液混合制取氧气,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是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4)利用药品高锰酸钾和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因为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必需短进长出,长管便于排水;则接口的顺序为acbd;(5)根据“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和“常温下NH3是一

    22、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可知发生装置是应选A;收集装置应选D或H(f端进入)。【点睛】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固态还是液态)和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将发生装置分为固体加热型装置和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收集装置主要根据生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是否和水反应考虑能否用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还可以根据气体和空气密度的比较以及是否和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判断能否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如果气体密度和空气密度非常接近则不适宜采用排空气法,在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密度比空气大的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

    23、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16NaClO和HClO 产生白色沉淀 没有 密封(避光) 不能 【分析】“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钠,HClO 不稳定,受光照会分解成O2和HCl,碳酸钠和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详解】实验探究 次氯酸钠(NaClO),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HClO 不稳定,受光照会分解,向装入红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布条长时间不褪色,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aClO和HClO;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另取少量该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消毒液中含Na2CO3。实

    24、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装入红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布条长时间不褪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aClO和HClO.另取少量该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消毒液中含Na2CO3交流反思(1) 由实验探究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aClO和HClO,毒液中含Na2CO3,说明“84”消毒液已完全变质,故这瓶“84”消毒液没有消毒作用。(2) “84”消毒液易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HClO 不稳定,受光照会分解,故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密封(避光)。(3) HClO 不稳定,受光照会分解成O2和HCl,故次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 “84”消毒液和洁厕灵会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的黄绿色气体氯气(Cl2),故“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17(1)4.4g (2) 5%【详解】(1)稀盐酸加入开始生成二氧化碳,消耗146g稀盐酸,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2)解:设146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y=7.3g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注意事项

    本文(新疆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昌吉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