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XX年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docx

    • 资源ID:9244380       资源大小:19.6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年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docx

    1、XX年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XX年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一、试题分析该题属于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开放性的实验探究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氢氧化钠溶液与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1)题的参考答案是即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第(2)题参考答案的实验设计:向浓度不同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能的现象和结论:如果两种溶液都变红且不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无关;如果某一种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种溶液变红后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二、得分情况 该题满分6分,考生平均分为分,难度系数为,满分人数5439人,占考试人

    2、数的%,零分人数66266人,占考试人数的%。 三、学生答题情况第(1)题学生由于基础不牢,不懂得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碳以及酚酞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现象。有的学生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是不变色或是变蓝色;不与酚酞溶液作用;酚酞溶液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发生了反应等等 第(2)题针对“酚酞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的猜想,应用两种浓度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进行对比,从发生的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探究实验的设计并不难,但学生答题的情况五花八门,

    3、并不使人乐观。 、实验设计不合理: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对比;分别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5%和10%的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滴入酚酞溶液;在酚酞溶液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配制8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做实验;向两杯不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两杯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等等。 、对实验的现象表述不准确,不清楚,语言逻辑混乱:用浓度深浓度浅、浓度多浓度少、浓度强浓度弱、过量适量、多量少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大和浓度小。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变化,不清楚是指酚酞溶液不变红色,还是变红色后不褪色。 、依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如果某一杯溶液变红色后不消失,另一杯溶液变红色后

    4、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无关;或两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夯实基础。中考考查的内容都源于学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仅是试卷上70%的容易题,也是更高层次学习的基础。基础不牢,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那是无源之水。 、要加强实验教学。这也是老生常谈了。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化学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必做八个基础实验。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积极组织好学生实验,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多

    5、动手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实际操作能力,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了基础。我们不能嫌麻烦和费时费力而少做或不做实验,只是讲实验。否则,学生感性认识不够深刻,只凭想象,遇到问题没有一定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3、许多学生平时不注意也不善于观察实验的现象,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模糊不清,颠三倒四。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简练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的现象,并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力求书写规范,确保不因此丢分。 中考评卷填空题小结 1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

    6、空(填序号):生石灰 小苏打 氧气 聚乙烯。 (1)可用于制作糕点的是;(2)可用于金属切割的是; (3)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4)可用于干燥食品的是。 答案为:。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p22中的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所以15题考察的目标为“身边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所选择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以及用法。今年该题的难度有所下降,不再要求学生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只要求学生能在了解物质的用途的基础上,判断并写出序号。 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了下列几项序号书写不清楚,造成评卷的难度。例如:和

    7、的书写,经常受到小圆圈的干扰,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跟学生强调书写时,小圆圈可以圈大点。不按照要求填空。题目要求填写序号,有个别学生书写名称却还抄错。希望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先审题后按照要求作答,否则在回答简答题和论述类的题目时候,往往会答非所问,在那里浪费感情。 16.右图是一瓶刚开启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1)该饮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小, 气体的减小。 16.右图是一瓶刚开启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1)该饮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

    8、小, 气体的减小。 答案是:混合物、溶解度。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 p23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p20 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包含影响溶解度的各种因素)。 16题考察了物质的分类以及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载体是学生生活中常喝的碳酸饮料。学生的答题情况仍然和往年一样,出错在错别字上,要不就是只是写了“混合”、“溶解”两个字。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还不是很了解溶解度的含义,所以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去教书。 17. 在我省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发射卫星的火箭将使用液氢作为燃料。请回答(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使用氢

    9、能的一个优点; (3)为了研究氢气的爆炸极限,需要收集不同纯度的氢气。如何收集一瓶纯度为80%的氢气v(h2)v(空气)= 82。 点燃 答案:17.(1)2h2+o2=2h2o (2)热值高(污染少、资源丰富) (3)集气瓶中盛80%(其容积)的水,盖上玻片,倒置放入水槽中。移去玻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至满,在水下盖上玻片,从水中取出倒置放在桌面上。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p28中的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活动与探究建议: 17题的平均分:;难度系数:。 17题针对我省

    10、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发射卫星的火箭燃料铺开思路:从物质的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知道氢气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可燃性。那么作为燃料的氢气与三大化石燃料相比,其优点都有哪些呢?(通过对比,从而了解氢气是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可燃性的气体都可能发生爆炸,那么如何收集不同纯度的氢气?第小题就提出了如何收集一瓶纯度为80%的氢气vh2v(空气)82,答对的学生有%,比例虽少,但是答题的精彩之处还是有的。 精彩之处语言描述简明扼要型用排水法,集气瓶内先装80%(4/5、8/10)的水,再收集氢气,水排完即可得到80%的氢气。 仪器创新型除了使用集气瓶,还有使用多功能瓶的;注射器法;试管法等。 还有画图法的。

    11、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五花八门,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敢”,体现了90、00后的孩子们的一个特点: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18.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在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用途广泛。请回答(1)乙醇属于(填序号); 氧化物碱有机物 (2)将少量碘加入酒精中,充分搅拌至碘溶解,酒精在这里可称作(填序号); 溶液溶剂溶质 (3)己知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现有46g乙醇不完全燃烧,经测定生成二氧化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 p28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

    12、汽油和煤等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活动与探究建议: p19 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p27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质量关系。 活动与探究建议: 18题考察乙醇的分类以及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给出的溶液是“碘酒”,常见的物质。第(3)小题考察学生能从元素守恒观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从而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同时渗透进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想,捏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反应。例如:46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这就是质量事实。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

    13、,原子守恒。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往往只是考虑了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的书写,然后自行配平,就违背了守恒观和客观事实。第(3)小题的得分率为%。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的给学生渗透遵循客观事实和守恒观的思想。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他观的教学,比如“转化观”“微粒观”等。针对该小题,我们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灌输质量守恒观的思想,使初、高中的教学不至于出现严重的脱节,让计算题有效的连接起来。 中考评卷小结 一、试题及参考答案 21、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 。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 (3)对照和,能够获得

    14、可燃物 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 (4)课后,小明查阅化学实验手册 获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 其原因是_。 参考答案(1)烧杯(2)防止p2o5逸出污染空气 (3)与氧气接触(4)防止切割时白磷自燃 二、得分情况 该题考查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部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中燃烧的条件;其中第(1)、(3)题属于容易题,第(2)、(4)题属于中等题,是开放性的题目,但开放程度不大。本题共8分,平均分分,满分人数(8分)4322人(占%),0分人数29700人(占%)。 三、评卷过程中学生答题情况 第(1)题可以说是送分题目,但很多学生丢分较严重,主要丢分在错别字,如将仪器名称写成烧怀、烧坏、

    15、烧环、烧杆、燃杯等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课,就学习几种仪器的名称,但经过一年后的考试,不少学生就答不出最简单的几种仪器的名称,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除放弃学习的学生外,面对不少的学困生,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第(2)题属于中等题,题目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而且有的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差,通俗的话,生活中的常用语较多,如防止其它气体(物质)跑出来、飞出来、溅出来、弄脏空气等,但在诸多的答案中也有创意的,如隔离空气等,说明学生的思维、想象较丰富。 第(3)题也可说是送分的题目,但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审题不准,同时回答了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的

    16、两个条件:(1)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温度达到可燃物质的着火点。真是可惜。 第(4)题属于开放程度不大的题目,但学生没能抓住与空气隔绝这一要点去做答,表述不清。例空气中的温度高;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烧;防止灼伤手或手摸白磷会烧伤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等,乱蒙现象严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建议 1、教学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2、重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有的老师因种种原因,不重视实验教学,少做或不做实验,课堂上只是讲实验,或者板书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考试的时候就不知从何想起,造成学生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时答案五花八门,词不达意,以致于丢分严重。因此,建议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并且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XX年中考化学卷评卷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