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地理下入学考试题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9221077       资源大小:465.4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地理下入学考试题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

    1、高二地理下入学考试题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20132014学年下学期入学检测高2012级地理(文科)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卷一、选择题(70分) 右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13题。1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A塔里木河 B雅鲁藏布江C淮河 D长江2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土壤水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 B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C饲养猪、鸡、鸭为的畜牧业 D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琼海独具

    2、大手笔,五指擎天”;“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46题。4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5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 B C D6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79题。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为青藏高原 B. 为四川盆地 C.为黄河谷

    3、地 D.为喜马拉雅山8.符合地地形特征的是 (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9.关于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度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该地理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B.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C.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第一、二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11.有关该地

    4、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该地区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 D.应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剖面线跨度为5个纬度。读图完成第1213题。12. 该地形剖面图的剖面走向大致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3. 上图中L所在的区域,其农业耕作制度大致是(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1415题。14这种产业迁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

    5、迁入地的环境遭成污染15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香港地价较高 内地服务业发达 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香港人口数量居减A B C D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617题。1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污染浪费严重 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 B. C. D.1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据下图,判断1819题:18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 )A3条 B4条 C5条 D2条19.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

    6、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 D沿江人口稀少读下图,完成2021题。20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21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下图为我国某山地1月和 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2223题。22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600m1200m高度范围内,1月气温递减率比7月大B以500米为界,7月气温递减率高处比低处小C该山顶(海拔3767米)有永久冰雪 D1月出现逆温现象23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南岭 B

    7、秦岭 C阴山 D小兴安岭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627年8月 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于631年10月到达摩揭陀国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学习。645年2月,回到长安。图3为玄奘取经路线图,回答2425题。24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A断层 B向斜成谷 C冲积平原 D缓斜平原25玄奘跋涉途中( )A从长安至碎叶途中,降水始终减少B从碎叶至曲女城途中,气温不断升高C到达那烂陀时,当地盛行东南风 D返回长安时,当地河流水位处于全年较低值右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图,读图回答2627题26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则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

    8、季 D冬季27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低温C于旱台风 D暴雨高温下图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信息图,据此回答2830题。28关于图3的正确叙述是 ( )A甲省区在国土整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壤盐碱化B甲省区七月份等温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C乙省区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D乙图中的株洲市系京九线修建后而兴起的铁路枢纽城市29下列资源的跨地区调配工程,经过甲省区的是 ( )A西电东送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北煤南运302008年1月中下旬,甲乙两省区均遭受雪空,乙省区较甲省区损失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 )面积和资产

    9、密度更大 人口密度更大 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缺少对雪灾的应急预案 防御雪灾的工程性措施差,灾后恢复慢A B C D3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32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A湿润区、亚热带 B湿润区、热带C半湿润区、亚热带 D半湿润区、暖温带3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34从连云港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兰州,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 A.避暑山庄、泰山 B.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C.桂林山

    10、水、黄山 D.秦陵兵马俑、龙门石窟35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都有绿洲农业C都属外流区域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36位于渤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 A.大连、天津 B.秦皇岛、连云港 C.青岛、大连 D.天津、秦皇岛 37我国北方大油田自北向南的正确排序是: ( ) A.大庆、华北、辽河、胜利 B.大庆、辽河、华北、胜利 C.大庆、华北、胜利、辽河 D.大庆、胜利、辽河、华北 3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39世界上绝大

    11、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40. 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41. 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是: (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 D.祁连山 42右表是2001年我国、b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242.41.557.5b156.742.318.2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43下列

    12、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形的是(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兰、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4445题。44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45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46我国最大的稀土矿产地是: ( ) A

    13、.金昌 B.和田 C.白云鄂博 D.克拉玛依 读下图,回答4748题。47.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A.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D.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48.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酸雨B.土壤盐碱化、荒漠化C.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风沙危害、寒潮49.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50. 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上海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黄海之滨 B.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南方地区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是花生 D.江南丘

    14、陵红壤分布广泛,红壤呈酸性,肥力差,改良的方法是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51. 青藏地区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河谷地之中,其主要原因是: ( ) A.谷地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高 B.谷地中的气温较高 C.谷地中人口较多 D.谷地中的河流有丰富的河流 52.下列四组国家中,全部为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 A.俄罗斯、泰国 B.缅甸、孟加拉国 C.巴基斯坦、日本 D.越南、印度53.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 )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54.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 A.青海 B.云南 C.山东 D.甘肃 55.我国北方各地

    15、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 A.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 B.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都位于地势第三阶梯上 D.植被类型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6. 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容易出现 (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西涝东旱 D.东涝西旱 读图,回答5759题。57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A B C D58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A B C D59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 B C D60. 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内蒙古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16、D.黄土高原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61.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 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灾害最多62.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 北方太阳高度低 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A. B. C. D. 、63.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 )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64以下农业区:东北三省 长江中下游区 南部沿海区黄河中下游区与下图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二),(三),(四)B(一),(二),(三),(四)

    17、 C(一),(二),(三),(四) D(一),(二),(三),(四)65.下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油菜水稻冬小麦甜菜 B水稻甜菜油菜冬小麦C甜菜冬小麦水稻油菜 D冬小麦水稻甜菜油菜6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D秦山核电站位于江苏省境内67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 )A京广线 B京哈线 C京哈一京广线 D焦柳线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枢纽示意图,据此回答6869题。68按顺序,铁路枢纽依次为

    18、( )A包头、重庆、长春、株洲 B济南、攀枝花、沈阳、昆明C兰州、武汉、哈尔滨、贵阳 D郑州、南京、满洲里、怀化69.适合在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C玉米、高粱、大豆、油菜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70香港经济比澳门发达的重要条件是( )A香港比澳门面积大、人口多 B香港的自然资源比澳门丰富C香港有可以停泊海洋巨轮的天然良港 D香港有铁路与广州相通而澳门没有第卷 综合题(30分)二、综合题(40分) 71(10分)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

    19、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读我国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图,回答问题。(1)描述图中104E经线西边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5分)(2)图中B城市周围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及该城市地区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各是什么?(3分)(3)图中区域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2分)72.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右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区。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

    20、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全对得1分)(2)弱水下游流人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 、 、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 。(5分)(3)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73.根据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描述甲图中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3分)说出甲图中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1分)。指出乙图中太行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意义。(2分)指出黄土高原现代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1分),并简述其对本区及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 (2分)指出乙图中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开

    21、发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必须两点以上1分)第卷 综合题(30分)二、综合题(30分) 71(10分)(1)分布特点 ; (3分)原因 。(2分)(2)不利因素 ; (2分)大气环境问题 (1分)。(3) (2分)。72.(10分)(1) 区。 。(全对得1分)(2)原因 、 、 、 措施: 、 。(5分)(3) (4分)73.(10分) (3分)。(1分) 意义 (2分)(1分) ,(2分) 。(必须两点以上1分)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DBBCBACCABBD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CACADBADBD

    22、BCD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答案CAADADBCBBCBBCB题号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答案CDACDBDBCBBBDAA题号61626364656667686970答案ACDDCCCCAC71. (10分)(1)等温线主要呈南北纵列(走向),等温线较密,由东往西递减(3分)主要受横断山脉的影响,由东往西地势越来越高,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山脉使山脉和谷地的气温相差较大。(2分)(2)光照不足,旱涝灾害频繁,酸雨危害。(3分)(3)加强植被保护,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预防水早灾害;加强污染治理,防止大气等环

    23、境污染(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得2分。)72. (10分)(1)西北干旱与半干旱 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全对得1分)(3)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植被破坏)(全对得3分)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1分)和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1分)(4)有利条件: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2分)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2分)73.(10分)(1)(3分)北部黄土高原,黄土地貌广布(1分);中部渭河平原(谷地),呈东西向延伸(1分);南部秦岭,呈东西走向(1分)。(2)(3分)秦岭以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岭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太行山:地势第二及第三阶梯的分界(1分);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1分)。(3分)形式:水土流失(流水侵蚀)(1分) 危害:(对本区)土地贫瘠,农业低产;(1分)(对下游)抬高河流下游地区河床,增加防洪难度;(1分) 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1分)(1分)水资源缺乏 能源供给不足 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转换艰难(答出两项即可得1分)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地理下入学考试题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