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 310《散文两篇》课文精讲 粤教版必修1.docx

    • 资源ID:9202455       资源大小:37.25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 310《散文两篇》课文精讲 粤教版必修1.docx

    1、高中语文 310散文两篇课文精讲 粤教版必修110.散文两篇课文精讲自主研学平台一、作家作品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期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后赴

    2、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盈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写作背景两篇文章都是冰心晚年所作,是历经人生风雨、对人生几近极境的思索后,在含泪的微笑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彻悟。三、重点字词1.字音云翳(y) 璀璨(cu cn) 惆怅(chu chn) 作揖(y)眷恋(jun) 朝思暮想(m) 迷惑(hu) 衬托(chn)2.词义云翳:阴暗的云。翳,遮蔽。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惆怅:伤感,失意。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的留

    3、恋。朝思暮想:从早到晚一直想念。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教材优化全析一、文脉梳理霞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由一个英文句子引出了要吟咏的事物霞。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通过分析阐释乌云与霞光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我的家在哪里?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梦写起,先写梦的作用和实质,为后文写自己的梦张本。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写自己做的梦,要回年幼时住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第三部分(第45段):梦醒后阐释对家的理解与认识。第四部分(第67自然段):回顾九十多年来的生命之路,写出自己一生的坦荡及对“家”的无限牵挂。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散文是

    4、“我”寻找精神家园历程的叙述,但此历程仅仅在于一夜之间,所行的路程是零距离,因为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肢体动作,而是一段思绪活动的里程。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梦境以及醒来后对家的思索与理解,表现出自己一生的坦荡,和对那个充满着“爱”的伊甸园般的、有着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们的地方的深情怀念。二、内容详解霞是冰心晚年力作。阅读此文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之间进入一种魅力的艺术天地,享受一种幸福。因为霞表现了作家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人生含义的感知。这种感知有时是数十年,一旦化为灵感,就会凝聚成为警句,成为诗情。文章开篇有一个英文句子引出要吟咏的事物霞。强调“霞,是我的老朋友了”为后文以霞喻理作铺垫。“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

    5、,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这是作者几十年人生的沉淀和感悟,是真挚感情的抒发,它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云彩”我们为何不可以理解成痛苦和磨难?“霞光”我们为何不可以理解成幸福和快乐?“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深刻含义应是:经历过痛苦和磨难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文中后面3、4自然段,几乎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81岁高龄的冰心在

    6、垂暮之年总结一生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她智慧的结晶。运用比喻,字面上轻巧、自然,内涵却深沉、厚重,文章结尾“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意在言外,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文章写得从容不迫,洒脱自如;表面看来,似乎全不费工夫,其实无一句、无一段不是落在实处;这一短文,实在是一生素养(包括思想和艺术)之自然的发挥。这是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坚实的艺术功力的作家,直至晚年始有可能写出的作品。霞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由一个英文句子引出要吟诵的事物霞。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通过分析乌云和霞光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生中痛苦与快乐相生相成、互相映衬的辩证关系,点明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包含人生哲理的警

    7、句“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一个生命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转。东方不亮西方亮。”冰心晚年创作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文字简约,表达深切,起伏有致,智慧通达,看似平淡无奇的内容,实如太极推手,绵绵相扣,内力深厚,是历经人生风雨、对人生几近极境的思索后,在含泪的微笑中,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彻悟,更是在文学

    8、创作上为自己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这篇文章从“梦”写起。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暴露”与“揭发”的其实就是我们寄情最深而又竭力压抑的东西。冰心在潜意识里苦苦追寻的那个“家”,或许是梦,或许不是梦。高而厚的灰色城墙,尘土飞扬的黄土铺成的大道,匆忙而又迂缓的行人与流汗的人力车夫的奔走这一切都在梦境中幻化出来,并将读者带到了二三十年代京城的胡同里,让读者看到“黄土铺地的”中剪子巷。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从梦写起,写出了梦的实质和作用,意在为下文写自己的梦张本。第二部分(第23段)写自己所做的梦:要回以前住在中剪子巷的家。在梦中,冰心被车夫称作“你”而非“您”,她感觉自己还小,“小”字在这里很耐

    9、人寻味。成长的过程即失落的过程。小时愿望大于遗憾,长大以后,愿望一天天的缩小,遗憾却与日俱增。肉体凡身的冰心,也无法幸免。于是她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一句平常的话,简简单单的9个字,流露出复杂的感情。家是什么?谁渴望家?家是倦游者的情感归宿,经受了深刻挫折的人、有着深刻挫折感的人最需要家的温馨。九十多岁的冰心,梦中都想回北京中剪子巷的家。数十年的人生征途后产生这种强烈愿望,委实不难理解。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她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我的大学生涯)从十一二岁到三十来岁,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

    10、根发芽。请看她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二中的一段文字:“我的故乡,我的北京是一无所有!”但“北京纵是一无所有,然已有了我的爱,有了我的爱,便有了一切!灰色的城围里,住着我亲爱的一切人,飞扬的尘土里,何容我再嗅着我故乡的香气”。可见,与其说冰心向往、眷恋一个具体、世俗的家,不如说她向往的是那段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激情岁月,眷恋的是一股股流溢着爱与温馨的生命灵泉。正如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灿烂的一笔,北京的中剪子巷的岁月与理想也是她一生中美丽的一轮。“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呵走呵,似乎走遍了北京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走也走不到的中剪子巷,无疑寄寓着作者深深的向往与眷念、失落

    11、与无奈。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梦醒的时候,老人还没走到中剪子巷。在恍惚的刹那,她一定还未从寻找中剪子巷的梦里回过神来,难怪当她看到墙上文藻(冰心的丈夫)的相片时,会迷惑地问自己,“这是谁啊?中剪子巷里没有他!”沉浸得如此之深,可知向往与眷恋之苦。回顾九十多年的生命道路,冰心用了酸、甜、苦、辣四个字来概括。当“万千恩怨”纷沓而来,她不禁泪湿枕巾,是那么不容易说清楚缘由的泪。没有人会嘲笑这种眼泪,对于这位满载荣誉和美德的老人,我们尊敬而仰慕。她一直淡泊名利,从不自炫,从不张扬,只是安安静静做文,堂堂正

    12、正做人。晚年更是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执笔耕耘。这位冰清玉洁的老人,当她不躁不烈地喊出“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无虑,无牵无挂的心声时,是何等的坦荡从容!贪求一切的人才贪生,明白了个人生活、哀乐、苦难、死亡才是历代人类经验的真正内容。何不平静地把历史中的悲欢离合交还给世界,自己微笑着享受最后的安息,生命诚可总结,但真、善、美却永存。她那个“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将永在世间延续。“高超的文体恰恰就在于以最少的字数传达出最多的思想。”冰心的这篇散文不足七百字,却如一颗久经琢磨的水晶钻石,有许多熠熠的光线在文中游荡。这些最真切、最简练的文

    13、字,传达着老人的心灵颤动,呈现给我们一个完整的思想、情感的世界,是冰心将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臻于完美的佳作。第三部分(第45段)梦醒后阐释对家的认识。作者借鉴融会“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技巧,使用夸张手法,有意识模糊梦幻与现实的界限,寓意着梦即现实、现实即梦,现实中的家和梦中的家一样、难以追寻。第四部分(第67段)回顾九十多年的人生历程,写出了自己一生的坦荡与对家的无限牵挂。在文章的结束段,作者用平常的谈话风巧妙作出解释:现代社会“权”“官”“款”“旧”的角逐,使我在梦中、现实苦苦追寻的家不存在,此时,“家”不再是现实中存在的实体,而是具有了象征化意义的“家”,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家,是在躁动不

    14、安的时代下现代人的精神归宿。三、技巧鉴赏1.语言清丽,文字典雅,意出言外,哀而不伤,且富有人生哲理,是冰心散文中的极致两篇课文的语言都清丽、典雅、超凡脱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如霞中的“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相互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等等。我的家在哪里?作者表达了自己追寻心中理想的圣地而不得的失落与无奈,但就全文看来感情却哀而不伤反而给人一种清新的、行云流水般的感觉。2.运用比喻,使表达形象、生动、贴切霞中“霞,是我的老朋友了”“她是

    15、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读来亲切,也为下文析理作好了铺垫。“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比喻贴切、形象。3.运用叙述结合的手法我的家在哪里?写梦境是虚写,醒后的内容是实写。梦中的那走不到的中剪子巷,无疑寄寓着作者深深的向往与眷恋、失落、无奈。梦中的“家”是一种思念,中剪子巷是理想人生的象征,是一种逝去的永恒。梦醒后的内容回顾九十多年的人生道路,漂泊一生,但她那个“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将永远在世间延续。虚实结合强化了文章的主旨。四、疑难探究疑难问题:郁达夫先生说冰心的散文有“意在言外”的特点。“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国东岸的慰冰湖上走去”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探究思路:解答此

    16、题,有下列几点需要注意:文末的省略号就是表示作者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注意文末注明的写作时间。冰心写作此文时,已经是81岁的高龄,19231926年她曾赴美国学习,并写下了著名的寄小读者。本题属于读者与作者感情交融,答案可以多样,只要符合文理文脉即可。参考答案:我好像又回到青年时代学习、生活过的美国。(或:国家改革开放,中美建立了友好往来。)课后习题研讨一、点拨提示: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来理解。参考答案:蕴涵痛苦和磨难越多,幸福和快乐就越值得珍惜,生命才越有价值。二、点拨提示:问题之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就使问题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刻。参考答案:在北京的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

    17、之情陪她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她生命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在“家”前加“我灵魂的深处永久”表达的是一种思念,中剪子巷是理想人生的象征,是一种逝去的永恒。三、点拨提示:上文中有对此的解释。参考答案:冰心的“无”是指没有贪欲,她之所以这样说正坦诚地表现了她自己胸怀的坦荡和对名利淡泊的高风亮节。她并非一无所有,她有真善美的品德,她有“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四、例(一)山中的花,何必和园里的花争艳呢?你有你的旷野!例(二)桃花飘时,大雁北飞;枫叶飘时,大雁却南飞;可它们是一样的鲜红啊!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

    18、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难点:运笔的技法。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2、教师边书

    19、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总第(2

    20、)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

    21、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

    22、,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第(3)课时 课题:书写练习2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2、完成书写练习。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教学过程:一

    23、、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3、练写“车”字旁。三、指导临写“轻”字。1、观察范字。2、明确写法。“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

    24、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课后及时巩固,拓展。课后反思:学生基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

    25、写。(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得太小。(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 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

    26、。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好帖;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

    27、强字外功夫的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

    28、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2每天定量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3循序渐进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

    29、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

    30、容易把握了。第(6)课时 课题:结构特点(七)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二、教师示范小结三、指导要点盘: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皇:“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至: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竖: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

    31、拉长。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七)、盘 至 竖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八)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三、教师示范并小结。四、范字指导提要哥: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竹: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羽: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吕、昌: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兢:语文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五、收上学生的作业,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 310《散文两篇》课文精讲 粤教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