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检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9201021       资源大小:190.26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检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

    1、精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针对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存在的问题,杜布赞斯基等提出了现代达尔文主义,对其主要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 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2.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2、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3.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该种群所处的可能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B. 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C.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D. 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4.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充分条件C.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D. 口器

    3、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5.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1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灭绝,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很大,在此前的地层中却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观点相矛盾的是()A. 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B. 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 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B. 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

    4、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C. 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D.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及物种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则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60%,40%B. 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可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 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8.下图表示某种生物

    5、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和,和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A. 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 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D.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9.“超级细菌”能抵抗多种抗生素,它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酰胺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超级细菌”的遗传物质可能为RNA,分子结构不稳定,变异性强B. 超强耐药性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的方式产生的C. 酰胺酶可以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活D. 滥用抗生素在客观上对“超级细菌”起到了选择作用10.下图中的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6、的是( )A. 方法和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方法的变异是定向的B. 方法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 方法可将抗病基因直接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D. 图中筛选过程会改变抗病基因频率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起选择作用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C.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2.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7、( )A. 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 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 d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经之路13.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在上述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 l:l B. 1:2 C. 2:l D. 3:l14.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19001910192019301940

    8、195019601970基因A的頻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 在19001970年间该种群没发生进化B. A基因控制的性状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C. 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一定为18%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15.右图所示,某地生活着a1、a2、a3、a4不同的种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着生殖隔离B此地生物所含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Ca1、a2、a3、a4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Da1、a2、a3、a

    9、4之间可能存在生存斗争16.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隔离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地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也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17.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剂A,某害虫种群对杀虫剂A产生了抗药性,但在停止使用杀虫剂A后,该害虫种群经过几代繁衍,发现该种群对杀虫剂A重新变得

    10、很敏感。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害虫种群对杀虫剂A重新变得敏感是由于产生了新的物种B.害虫种群的抗药性是杀虫剂A对害虫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C.停止使用杀虫剂A后对害虫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D.停止使用杀虫剂A后害虫种群发生了进化18.最新自然载文: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ysocin E), 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A. 超级细菌一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B. 按照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C. “耐甲氧西林金黄

    11、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 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19.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表示地理隔离B.X只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包括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Y表示自然选择,使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决定了进化的方向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新形成的蜥蜴新种组成一个生态系统20.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

    12、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二、非选择题21.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叶以前,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请分析回答:(1)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_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19世纪时,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中s基因频率较高的原因是_。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

    13、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升高的原因是_。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经过长期的_,其中不利变异不断_,有利变异则逐渐_,从而使种群的_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是由_决定的。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_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 (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

    14、频率为 _ 。(3)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可能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_ 。:英国某地的桦尺蛾多为灰色,生活在长满灰色地衣的树干,但也有个别突变型为黑色蛾19世纪中叶后,工业污染导致该地区的树干变黑,黑色尺蛾的数量迅速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尺蛾和灰色尺蛾 _ (是、不是)同一物种,因为他们彼此间不存在 _ 隔离。(2)在不同环境下,两种尺蛾的数量差异是 _ 的结果。(3)尺蛾的体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当环境逐渐受到保护,树干上的地衣恢复生长后, _ 色尺蛾的生存机会逐渐减少,这将导致控制该颜色的基因频率 _ 。23.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

    15、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说,如图所示。(1)在假说甲中,湖泊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这两种鱼的祖先是_。(2)假说甲中湖泊和湖泊会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的原因是灰色鱼通过_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并通过_,适应环境的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灰色鱼被淘汰。(3)在假说乙中,湖泊中原来的鱼是金黄色鱼,湖泊中原来的鱼是红褐色鱼,由于_的原因而形成现在湖泊、中的两种鱼。利用DNA分析能较快判断两种鱼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湖泊中红褐色鱼与_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甲。(4)根据现代生

    16、物进化理论,如果湖泊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之间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_。(5)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4.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R)对黑身(r)、长翅(V)对残翅(v)、细眼(B)对粗眼(b)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BbVvRRXEY)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果蝇M与基因型为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2)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b和Vv (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如果选择残翅粗眼(vvbb)果蝇对M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

    17、比例 。(3)果蝇M与黑身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身果蝇。出现该黑身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Rr,rr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用该黑身果蝇与基因型为_的果蝇杂交,获得F1。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为基因突变;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4)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 ,F1中灰身

    18、果蝇8400只,黑身果蝇1600只,F1中r的基因频率为_,Rr的基因型频率为_。答案解析1.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仍然认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错误。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也是生物进化的机制,D正确。2.D【解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应该是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B错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和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不相等,C错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则X染色体隐性遗

    19、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正确。3.C【解析】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进化,可能环境发生变化,A正确;一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1,a为95%,所以A为5%,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错误;通过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正确。4.D【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该种兰花的花矩和蛾口器的变异应属于共同进化,不是蛾吸食花蜜的结果。单纯的说蛾的口器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或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均属于片面的结论,故A、C错误,D正确。新物种形

    20、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花矩变长不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B错误。5.A【解析】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生物是由其祖先经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渐变论);众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不符合达尔文的“渐变论”观点。选A。6.B【解析】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 “狮虎兽”,但是“狮虎兽”不可育,说明了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A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此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21、C错误;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而题干中两种颜色的桦尺蠖属于同一种生物,D错误。7.D【解析】基因A的频率=24%+72%/2=60%,则基因a的频率为40%,A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自然选择可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D错误。8.A【解析】图a显示: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此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不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但可能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图b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22、交换片段,此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其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可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项目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图解区别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9.A【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细菌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B正确。由题意可知酰胺酶是能抵抗多种抗生素,所有可以使多种抗菌药物失去药性,C正确。滥用的抗生素起到了对细菌的选择作用,D正确。10.C【解析】根据题意

    23、和图示分析可知:为杂交育种并让植株连续自交进行筛选; 是单倍体育种中选取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基因导入叶肉细胞。方法和的育种原理都是基因重组,方法的变异是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所以是定向的,A正确;方法诱导单倍体的过程中,要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需要进行无菌操作,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单倍体,利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理,B正确;方法必须先将抗病基因与质粒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C错误;上述三种育种方法由于会改变种群原有的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数,所以会改变其中抗病基因频率,D正确。11.A【解析】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之前就已经产生具有抗药性

    24、的突变个体,青霉素只起选择作用,A错误;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使生物之间相互适应,B正确;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正确;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12.D【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b表示生殖隔离;c表示新物种形成,d表示地理隔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b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

    25、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C正确;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13.A【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因为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1/3和Aa=2/3,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根据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可计算出子代AA=2/32/3=4/9,Aa=21/32/3=4/9,aa=1/31/3=1/9。因为aa不能存活,所以AA:Aa=4/9:4/9=1:1,所以A选项是正

    26、确的。14.D【解析】表中信息显示:在19001970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A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a的基因频逐渐升高,即该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发生着变化,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A、B项错误;1970年,A的基因频率0.1,a的基因频率0.9,若该种群满足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则Aa基因型的频率20.10.918%,但图示信息不能得出该种群满足上述5个条件,C项错误;在特定的环境的选择下,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 项正确。15.B【解析】a1、a2、a3、a4属于不同的

    27、种群,可能存在着生殖隔离,A正确;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基因的总和,B错误;不同的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可能存在捕食关系,C正确;a1、a2、a3、a4生活在同一区域,通过生存斗争争夺生活资源,D正确。16.B【解析】b和d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所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的物种,但是产生生殖隔离的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变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b和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所以可能不是同一物种,C错误;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不存在生

    28、殖隔离,他们仍是同一物种,D错误。17.A【解析】A、A害虫种群重新对杀虫剂A变得敏感是由于停止使用杀虫剂A-段时间后害虫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不具有抗性的个体,该种群再重新接触杀虫剂A,种群中不具有抗性的个体将会死亡,这就是害虫重新对杀虫剂A变得敏感的原因,该种群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A错误;B、使用杀虫剂A后,害虫种群中大量不具有抗性的个体死亡,具有抗性的个体保留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样种群中将会出现大量的具有抗性的个体,从而出现抗药性现象,B正确;C、停止使用杀虫剂A后害虫种群中对杀虫剂A不具有抗性的个体数量会增加,此时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和不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都会繁殖,C正确;D、停

    29、止使用杀虫剂A后,害虫种群中由于出现了对杀虫剂A不具有抗性的个体,从而导致种群中抗性基因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这说明停止使用杀虫剂A后害虫种群发生了进化,D正确。18.C【解析】A、黄金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没有基因重组与染色体畸变,A错误;B、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原有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超级细菌一定发生了进化,C正确;D、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种群的基因频率

    30、发生了定向的改变,并不一定消亡,D错误。19.C【解析】A、图中X表示变异,Y表示自然选择,Z表示隔离,这三者是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A错误; B、X表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Y表示自然选择,使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决定了进化的方向,C正确;D、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属于两个种群,D错误故选:C20.C【解析】A、Q点后,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由此可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 B、P点时,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而A和a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所以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B正确;C、由图可知,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a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所以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先升高,后


    注意事项

    本文(精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检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