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919709       资源大小:50.79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

    1、 师:指导学生用粘贴纸粘贴出游动的小蝌蚪的粘贴画,并让仔细观察。(指导观察法)、操作投影出现第二幅图。 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读小蝌蚪,女生读鲤鱼妈妈,教师读旁白。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有什么变化?他们遇到了谁?(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遇到了鲤鱼妈妈)(启发法)小蝌蚪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变长出两条后脚。找鲤鱼 师 :看投影,小蝌蚪见到鲤鱼的时候心情怎样?(学生发挥回答) 指导学生用粘贴纸长出后退的小蝌蚪和鲤鱼的粘贴画。 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激趣法)、投影打出第三副图。 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名男生读乌龟,找一名女生读小

    2、蝌蚪,教师读旁白。过了几年,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他们又看见了谁?(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了一只乌龟)(启发法)小蝌蚪叫了什么?乌龟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长出两条前腿,乌龟) 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内容,粘贴出长着四条腿,小尾巴的小蝌蚪和乌龟粘贴画。 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他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激趣法)、操作投影,出现第四副图。 教师范读第四、五自然段。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他们又遇到了谁?(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尾巴变短了,他们遇到了一只青蛙)(提问法)青蛙妈妈说了什么? 通过读第四、五自然段,从而引出板书。(尾巴变短了,青蛙

    3、)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学生粘贴出青蛙的粘贴画。、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引出板书。(尾巴不见了)四、巩固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找同学,根据自己的粘贴画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比一比看谁讲的有趣(激趣法)、带上头饰,将这个童话演出来。(表演法)五、总结全文学生总结。(自由发挥)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还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教学准备:

    4、课件、帖图、青蛙及蝌蚪头饰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猜谜语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3、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师讲故事,生看课件演示。2、孩子们,小蝌蚪找着妈妈了吗?原来他们真的长得很不同。三、学习课文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

    5、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3、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小组交流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4、学习课文25段小蝌蚪历尽

    6、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图学习第2段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于是,就迎上去,问为什么要“迎上去”?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饿妈妈。学习第3段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饿心情?(急切)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看课件理解,再说一说。指导朗读,读出急切

    7、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学习第4段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

    8、,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5、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四、总结全文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分角色朗读全文。五、演一演这个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3【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

    9、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图文结合,适宜儿童阅读。课文中生字不注音,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学会生字。【学生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与青蛙都很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能受他们的欢迎。【教学设计思路】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予以适时的点拨和引导。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手段

    10、。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朗读。【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教学重难点】感知青蛙的变化。【教学方法】朗读法、表演法、自主识字法。【教学时间】2课时。一、谜语导入老师这儿有一条谜语,想猜吗?河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你知道青蛙的孩子叫什么吗?(蝌蚪)谁见过蝌蚪?愿意给大家讲讲它长得什么样吗?(贴出青蛙与蝌蚪图片,板书课题)(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和生活,越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1、这是一篇不注音课文,遇到不认

    11、识的字你想怎么办?(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方法。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有的可以猜测读,有的可以问同学、老师,有的可以做记号,等老师读时认真听。)2、学生试读,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范读。4、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5、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6、识记生字。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追(或迎):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披: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7、指导写字。(略)(学生朗读不

    12、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自主探索、认识生字,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远远好于部件记忆法。三、感悟,体会小蝌蚪的变化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图?并把与图相对应的课文内容,读一读(张手让学生自己选择)。2、全班汇报。(学生喜欢哪一自然段就汇报哪一自然段,不必接顺序来。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朗读。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烈,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他们会很快进入情境,体验到朗读的乐趣。第四自然段,也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朗读。第二、三、五、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的关心、爱护、

    13、组织学生会角色的朗读中来,然后选代表分、角色朗读。3、戴上头饰表演读。4、填空练习,体会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四、总结全文: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上完了这一课之后,我对新课改精神又有了新的体会,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1、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至关重要。本课的朗读教学,我采用动作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两种形式,尤其是动作表演,看着学生那天真、一丝不苟的动作和可爱的表情,仿佛他们就是小蝌蚪、小青蛙了,教师不用任何言语,学生就已体会到其中的情趣了。2

    14、、让学生自由选择识字方法。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本课中的生字学生,想怎么学习就怎么学,创设他们喜闻乐见的识字途径,认字活动。同时采用与实物联系、动作表演等方法,使他们轻松的记住字形、乐于识字。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3、 能按问题的提示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4、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

    15、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难点: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教具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1、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蝌、蚪、池、脑、袋、甩、鲤、龟”等9个生字,理解词意。3、能正确朗读第一段,说说蝌蚪的形态特点,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一、 激趣揭题。1、出示课件,认识“蝌蚪”,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2、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青蛙在水中产卵,小蝌蚪从卵里出来,慢慢地变成了青蛙。因为小蝌蚪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妈妈在哪里,所以小蝌蚪要去找妈妈。补充课题后齐读。1、 小

    16、朋友,我们已经观察过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谁能说说它是怎样的?2、 揭题:学习“蝌、蚪”,怎么记住它? 3、 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二、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 听录音,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2、 听完后汇报。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观察课文插图)学习生字“鲤”,怎么记?学习生字“龟”,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观察课文插图4)3、 跟录音轻读课文,给每幅图找出相应的课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第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

    17、游来游去。2、课文是怎么介绍这幅图的呢?指名读第一段并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3、 讨论:、知道了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你从课文的哪句话看出,指名读一读。、知道小蝌蚪长着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学习生字“脑、袋、甩”。比较:脑-胸 袋-裳 甩-用自由读读写蝌蚪样子的句子,想想“大、黑、长”三个词分别写出了什么?(大小、颜色、长短)4、 朗读指导。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读出对小蝌蚪的喜欢和小蝌蚪的活泼可爱。五、 作业指导。课后第四题:回答问题。- 小蝌蚪游来游去。1、 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先自由说,再指名说。五、巩固练习。1、 指导书写:重点“脑、袋、甩”。

    18、2、 完成课后作业4。第二课时1、学会“披、短、蹲、碧、肚、鼓”6个生字,理解词意。2、 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填空。3、 分角色朗读课文。一、 复习引入。1、 卡片抽读词语。2、 齐读课文第一段。二、 学习第二段。1、 自由读并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这些句子顺序可以调吗?2、 讨论,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a、 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变化?b、 小蝌蚪看见了谁?重点理解“迎”指名表演c、 小蝌蚪怎么说?d、 “谁”怎么回答?3、 指导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4、 小结学法。先找有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最后有感情地读读。三、 讨论学习第三段。1、 按“找找

    19、、说说、读读”的学法,分组讨论学习第三段。2、 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3、 指名分角色朗读。理解为什么用“追”,“连忙追”说明什么?四、学习四、五段。1、默读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 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学习蹲、鼓等生字。、 找一找写青蛙颜色的词。学习“碧、肚”等生字。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朗读这段话。、 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自由说,指名说)3、 这时小蝌蚪外形又有什么变化?(尾巴变短了,

    20、不见了。)学习“短”。给“短”找个反义词4、 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了小青蛙?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5、 朗读四、五段。五、 巩固练习。1、 指导书写。2、 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第三课时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段。2、 知道青蛙是捉虫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一、 复习巩固。1、 卡片认读生字。2、 完成课作第2题。-二、 朗读全文。三、 分角色朗读课文。四、 指导背诵4、5段。1、 读读课文中描写青蛙的句子。2、 把描写青蛙外形的这段话自己背一背。(蹲着、披着、露着、鼓着)自由背、指名背3、 按照“形态上的变化,看见谁在干什么,小蝌蚪怎么说,谁怎么回答”

    21、的顺序背第4段。 4、 按“形态上的变化,小青蛙怎么做,青蛙妈妈怎么说”的顺序背第5段。5、 把4、5段连起来背。五、总结课文: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它自己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还知道了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并向爸爸妈妈和邻居宣传保护青蛙。(一只青蛙一天要吃40-50只害虫,多达200多只,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六、 完成课作上的其余作业。 板书:13、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 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青蛙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5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

    22、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

    23、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1、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

    24、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四、讲读课文。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课时目标:1、讲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天空。2、分角色朗读课文。3、学习“短、蹲、碧、肚、鼓”理解词义。一、复习。1、抽生读生字卡片。2、按课文内容填空:小蝌蚪,大( ),黑( ),甩着长长的( ),快活地( )。3、齐读第1自然段(贴出“长尾巴的蝌蚪”图)二、讲读第二段。1、自由读并思


    注意事项

    本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5篇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