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汉语交际汉语交际中的冷场现象.docx

    • 资源ID:9192342       资源大小:21.6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汉语交际汉语交际中的冷场现象.docx

    1、汉语交际汉语交际中的冷场现象汉语交际【汉语交际中的冷场现象】 摘要:话轮转化规则的使用使得人们的言语交流得以顺利进行,阻碍话轮转化机制的顺利运行,在会话中就会出现重叠、沉默或冷场的情况。本文运用萨克斯等人的话轮转化理论,分析了冷场现象的产生机制,冷场在汉语交际中出现的类型、影响因素以及造成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言语交际;冷场;类型;影响因素;语用效果 一、冷场的内在机制 冷场,原是戏曲行话,指演员由于忘词,误场等原因,造成舞台演出的突然停止,是舞台演出最忌讳的现象之一。在人们的日常会话中,也常常出现冷场现象,尤其是在会议讨论中。 人们会话的规则是说话人不断轮换(turn-taking),即参加

    2、会话的人在整个会话的过程中轮流说话。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Schegloff等人对自然会话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他们指出会话中最基本的一条规律就是:每次至少由一方,但又不多于一方在说话。萨克斯(Sacks1998)也认为,在人们交谈中,大多数情况下,在一段时间里只有一人说话,虽然在一段时间里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说话或无人说话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这是短暂的(王得杏1998:154)。可见,话轮的转换规则的运用可以防止冷场或重复说话,参与会话的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是轮流说话的。那么阻碍话轮的转换规则的运用,打破规则,就可能会出现冷场或重复现象。 Sacks等人和Levison(

    3、1983)指出,话轮转换应遵循以下规则:一是话轮转换出现在话轮过渡关联位置上,即某个话轮可能终止的位置上。二是本规则适用于任何话轮的第一个过渡关联位置:(a)如果说话者选定下一个说话者,说话者必须终止谈话,入选的说话者必须接下去谈话。话轮替换出现在下一个说话者选完后的第一个过渡关联位置。(b)如果说话者未选定下一个说话者,会话参与者可以自选,第一个自选者成为下一个说话者。(c)如果说话者未选定下一个说话者,会话参与者也未自选,说话者可以(但并非是必须)继续谈下去。如果规则(c)生效,在以后的各个过渡关联位置,规则(a)(c)可以循环使用,直至话轮转换发生为止。那么,冷场现象就出现在交谈过程中的

    4、某个时段,如果话轮转换规则(a)(c)都不被运用,如果这种无人说话的时段持续到几倍于间隙时间的长度的条件下。(匡小荣2007) 二、汉语会话中冷场出现的类型 冷场发生时,发话者并没有选择任何说话者,也就是话轮转化机制在冷场的瞬间打破了,话轮不能继续下去。此时在甲乙会话中,参与者甲,说话,停下来;参与者乙,并没说话,且场面变得沉闷、紧张,会话不能按照“甲乙甲乙甲乙”的方式进行。冷场发生的大致会话框架如下: 甲: 乙: (冷场) 有学者认为间隙和冷场一般都不表达什么交谈的意义,只有停顿和沉默能够表达各种丰富的交谈意义(匡小荣2007),我们认为,冷场表示一定交谈的意义。如果当前说话者说出一个话轮,

    5、话轮短暂中断,出现冷场,那么必然是当前说话者的话轮有终止话轮的意义,导致受话者推断出这种特殊意义,从而缄口不言,保持沉默。我们根据冷场的意义把冷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由于尊卑地位、上下地位或做错事、心里有愧表现的畏惧,害怕 (1)“有些朝臣本来有不少重要事要当面陈奏,因见皇上如此震怒,便一声不响了。冷场片刻,崇祯正要退朝,忽然远处的人声更嘈杂了,而且还夹杂着哭声。”(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 (2)大年说,有一天下午,他背得唇干舌燥,晕头胀脑了,还得背,果不其然,鬼使神差,当众把“白求恩到五台山”背成了“到台湾”。牛棚里戛然冷场。大年自己知道出了事,吓出一身冷汗。(作家文摘胡同里的“没落王

    6、爷”作者:高洁) 违背会话数量原则 交流信息过多。 交流信息是受话人不感兴趣的。说话者说话内容精彩,但不能吸引听话者的注意,没能抓住听话者的兴趣,也就是没有达到听话者的心理期待。 例如: (3)2005年12月4日,功夫巨星李连杰在复旦大学进行了一场名为“心灵环保”的演讲,却遭了“冷场”。不仅报告厅上座率只有八成,而且一个半小时的演讲过程中,听众都很沉默,气氛沉闷。为何李连杰复旦演讲如此冷清,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呢?其主要是因为演讲者在演讲时没有吸引听众的注意李连杰作为影视明星,听众在意的是他的演艺才华和成才经历,但是他却基本上不谈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从艺经历,而尽职尽责谈论“心灵环保”,这显然不是他

    7、自身的专长,也非听众的兴趣所在 2交流信息是受话人经验之外的。分为熟悉的场合和陌生的场合,熟悉的场合,当发话人对受话人已有经验了解不够,受话人一时没有话语接上,或一时找不到满足发话人话轮的话语,会出现冷场。表明发话人不明白,不理解因而话轮中断。 (4)老师:“小朋友,你们看,我头上戴的帽子是用报纸做的,报纸除了可以折成帽子,还可以有什么用处?” 学生:“折飞机。”“折小船。”“折钱包。”“折衣服。” 老师:“除了可在手工活动中折飞机、小船、钱包等,还可以用报纸做什么?” (冷场) 老师:“在商店里报纸用来做什么?” (冷场) 老师:“在鞋子店里用报纸做什么?” 学生:“擦皮鞋。” 老师:“再想

    8、一想。” (冷场) 在陌生的环境,大家彼此不了解,陌生朋友见面也是常常冷场的。因为双方找不到共同话题,因而一方说话,另一方不感兴趣或是不了解对方的话,话轮就会中断。 (5)张爱玲在文章记胡适之中也记录了这样一次经历。面对张爱玲,胡先从当年的大陆谈起,以为会引起张爱玲的兴趣,但张“顿了顿没有回答”。“我一默然,适之先生立刻把脸一沉。”他很快换了一个话题,但也只是让张“不由得笑了”,“适之先生一看,马上就又说到别处去了。”他又接着讲他父亲认识张爱玲的祖父,结果还是话不投机。 交流的信息过多,超过了双方已有知识。双方共同交流的话题都说完了,一时找不到话题,会出现短暂的冷场。也就是话题说完了,一时双方

    9、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6)寝室卧聊时,大家对童年的记忆这个主题特别感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回忆自己童年时玩的游戏、小玩具终于大家把该说都说完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气氛正一点一点冷下去,突然,寝室的老大开口了,换了一个话题。 交流信息过少。 、交流的信息过少,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是受话者了解的。这是发话人表现失败,引不起大家的注意。 (7)这人啊,把自己觉得好笑的段子大方的抖出来,希望将大家逗乐,结果因为大家不得要领一时没听明白;或者干脆觉得不好笑的;又或者有些人以前已经听过这笑话的;因此种种缘故笑不出来,并且还一脸木纳疑惑地注视着演讲者,此时演讲者难免失望一番,惨遭冷场。 交流的信息过少,不能

    10、满足对方心理期待。,没告诉受话者任何信息。 (8)记者问:休赛期你都做了些什么来让自己进步? 维纳斯:(笑),这做点儿那做点儿,嗒嗒嗒这儿,嗒嗒嗒哪儿,你知道我做的就是嗒嗒嗒。 违背关联原则,造成话轮语义中断 (9)A:我觉得哈利比特很好看 B:还不错 C:就是,就是。哈姆雷特(冷场) 在交流中,因为一方误解一方的语义,而转向另一语义,造成“话不投机”的表象,导致另一方堵塞,不知道如何应对。 违背合作原则,故意不合作,礼貌原则 1违背礼貌原则 (10)大家在兴冲冲地说最近看过的电视剧 A:你们看那个片子没? B:看了看了。 A:太好了,我有两天有事没追上,你给我说说甲女先爱乙男,后来怎么又和丙

    11、好上了呢? C:哦,你们怎么看的这个片子呀,我看的是那个。 D:哎呀我也看的那个,挺好的,就是有点闹得慌 E:(冷不丁)你们怎么都看这么弱智的东西啊?品位真低,我觉得全是垃圾!(冷场很久) C:谁有你老人家那档次呀?都不好?你拍一个来给我们看哪! (热闹的场面又变得冷清) 一般是一方想结束不感兴趣的话题,违背礼貌原则,说出不中听的话,来结束话题。 2发话人的话语不符合身份、语境。 (11)记者问:今天在场上提到团队的时候你是不是更开心啊?现在感觉你像是输了。 穆雷:你以前来过新发吗?去年我打了80多场比赛,每场比赛都有赛后新发,我们在每一项赛事之前也要出席新闻发布会。 问:这很无聊啊。 穆雷:

    12、我不知道,但你也许得适应这些,我真的兴奋不起来。 官员:幸运的是,这个新发结束了。 在记者招待会上,球星影星为维护自己良好的大众形象,都会尽力与媒体大众合作,以上例(13)中穆雷没没有与记者合作,语气也不友好,这样造成谈话的无趣,受话人不合作的态度也会造成气氛的僵化。 说话人的话语不合时宜,也会造成冷场现象的发生。 (12)孩子出生,人们都来祝贺。 A:这孩子以后一定能升官发财 B:这孩子一定大富大贵。 C:这孩子以后会死的 发话人的要求在受话人接受能力之外 发话人要受话人作出承诺、回应或者表现,受话人语言顿塞,不知道怎么回答,不能满足对方的心理期待,所造成的紧张气氛。 (13)“下面还有什么

    13、问题?”突然,台下出现了近两分钟的冷场,不见了往日的踊跃和嘈杂。(作家文摘1996外交部记者招待会取消翻译前后作者:一丁) (14)“50万元”李宏连叫几次,没人举牌应价,拍卖大厅一片寂静。冷场,令人神经紧张的冷场。(作家文摘1997广州异型钢材厂拍卖前后作者:陈道) 发话人受到阻止,或期待方没有发话。 (15)谭天忍不住要站起来反驳,被政委悄悄按住了。会议室里出现了暂时的冷场,显得气氛有些压抑。(电视电影冬至) (16)宋慈等着范方开口对方却不先开口只是望着他。一时冷场。(电视电影大宋提刑官) 三、影响冷场的主要因素 1、交谈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交谈双方的社会权力、社会关系会影响冷场的产

    14、生。权力大者对权力小者,一般权利大者是冷场产生机制中发话人,权利小者是受话人。权力大者的一句话可以造成冷场。而权力小者或无权者对权力大者不能产生冷场。交谈者是官职关系和年辈关系或亲属关系占有特殊的地位。常由官职大的,辈分高的,特殊地位等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的话语造成话轮阻塞。如例(1)(2)中就是这种类型。处于对崇祯皇帝的畏惧,对爸爸的敬畏,有权利者的一句话话场让人无以应对。 2、交谈的场合。本文中把交谈的场合分为生疏和熟悉两种。在比较陌生的场合,交谈双方出现冷场的机会远远大于熟悉场合。生疏场合因共有知识、话题的不同,交流中总会出现短暂的冷场现象。而熟悉场合因交谈违背合作原则,出现不关联、数量不均

    15、衡,不礼貌等现象时冷场也会出现。我们分为无意冷场和有意冷场。无意冷场是交谈者并没关注到自己交谈的语言,其目的是促进话轮的进行。而有意冷场则是交谈者故意使用不合作的语言终止话轮,造成局面的沉闷、紧张。 3、交谈的信息。交谈的信息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冷场。交谈信息过多,分为3种情况。(1)交谈的信息过多,但受话人不感兴趣。(2)交谈的信息过多,双方已有话题都交流结束,找不到其它话题。(3)交谈的信息过多,是受话人未知的,不能理解的。交谈信息过少,一般在生疏场合中比较常见,因为双方能交流的信息是少量的。也有不合作的故意交流过少信息的。如例(8)中的维纳斯的回答:“这做点儿那做点儿,嗒嗒嗒这儿,嗒嗒嗒哪

    16、儿,你知道我做的就是嗒嗒嗒。”他的回答没告诉对方任何信息,未达到对方的心理期待。 四、汉语交际中冷场产生的语用效果。 1、情感效果。话语交际中出现冷场,会话必然直接中断,造成紧张、沉闷的语境。因此冷场出现的语境不可能是欢快向上的,正态的;而是一种低沉向下,负态的,话语双方的情感态度也是负态的。从发话人看,发话人的震怒、威慑、不识趣、不合作的态度会影响冷场,造成言语环境向负态发展,不利于话轮转化机制的顺利进行。从受话人看,受话人的态度是不满,不理解、不赞成等,而用无声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情感。可表现对上的畏惧,对对方话语的不感兴趣等。可见,冷场虽造成冷谈的气氛,但也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只不过传达的是负

    17、态的感情。陌生人之间的冷场也证明感情交流得不够顺畅。 2、终止话题功能。话题终止是指发话人的话题造成了冷场,证明这个话题是不利于话轮转换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自选人终止话题,选择新的话题,为下一个话轮预设。一般而言,出现冷场,必然会有人来热场或救场。一旦出现冷场,下一个话对必然是一个新的话题,以引开造成冷场的话题,才能缓解冷场造成的话语中断。当“话不投机半句空“时,会有人转移话题。 (17)轮到提问范红斌时,记者们有些冷场,李敬便推荐道:“你们快问小范可是第一次出国参赛。”(人民日报1994年第4季度) (18)冷场了片刻,黑燕仔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昆仑,过去的事情就不说了。”(作家文摘199

    18、7今生有约(8)作者:张欣) 3、修饰动机功能。在日常会话中,会出现带着动机的冷场,有时是会话人故意违背话语合作原则,终止对方的谈话,以打断自己不感兴趣或不满的话题;有时是会话人自己碍于面子,不想自己打破冷场或者是会话人被阻拦或会话人不想当“出头鸟”。造成冷场的动机有很多种。在特殊场合使用冷场是造成特殊的效果。在戏剧、话剧,影视剧中,常设置冷场环节,突显矛盾冲突。电影中的“空镜头”,也给以人冥思与幻想。在课堂巧设冷场,通常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个或多个短小时空,给学生自由支配、自主建构,课堂处于思维活跃的安静状态。 五、结语 汉语中冷场现象出现在交谈过

    19、程中的某个时段,如果话轮转换规则(a)(c)都不被运用,如果这种无人说话的时段持续到几倍于间隙时间的长度的条件下。冷场主要要以上六种类型,影响冷场的主要因素有:交谈者之间的关系,交谈的信息和交谈的场合。不同的关系、信息、场合造成的冷场的语用效果也不同。在日常会话中,为了促进话轮转换机制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加强话题的趣味性、生动性,增强谈话动机,消除对方的焦虑感,让话轮顺利转化。本文语料收集多为笔者平时生活中收集,难免有不够深入之处,对其语用功能有待更深的观察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兆熊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得杏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4匡小荣汉语口语交谈中的沉默现象,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第6期。 5范志燕沉默言语交际,山东师大外语学院学报,2007第1期。 6吴民益语文教学要有冷场,江苏教育研究,2009。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注意事项

    本文(汉语交际汉语交际中的冷场现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