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肃临洮县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docx

    • 资源ID:9188255       资源大小:23.4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肃临洮县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docx

    1、甘肃临洮县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2014年甘肃临洮县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 2014甘肃临洮县事业单位招聘175人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1( 单选题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_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_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传达 虚浮B. 包涵 虚无C. 贯穿 空洞D. 体现 枯燥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语境信息“艺茶过程中”可知,“贯穿”符合语境,意为“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第二空,根据前文语境“有道而无艺”可知,此为“空

    2、洞”的理论,意为“没有实质内容”。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纠错第一空,A项的“传达”和D项的“体现”无法与语境信息“艺茶过程中”相照应,故予以排除。B项中的“虚无”意为有而若无,实而若虚,与第二空语境要求的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2( 单选题 )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日中天B. 声名鹊起C. 享誉中外D. 名声大噪解析根据语境可知,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但知名度并不高,是在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

    3、视而知名度突然迅速提高的。B项中“声名鹊起”比喻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置于此处符合语境。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纠错A项“如日中天”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D项“名声大噪”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二者都无法体现“名声突然大振”之意,故A、D项错误。C项“享誉中外”指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赞誉,文段语境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释义如日中天、声名鹊起、享誉中外、名声大噪“如日中天”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声名鹊起”比喻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享誉中外”指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赞誉“名声大噪”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3( 单

    4、选题 )人工智能:能够模仿人的智能和行为,在复杂多变的未知环境中能够感知环境和决策规划,从而主动地执行任务或者完成设定的目标。按照定义,下列属于人工智能范畴的是( )。A. 全自动洗衣机在使用者把衣服加进去之后,能够自动地完成注水、洗衣、换水和甩干等一系列的洗衣流程B. 装配线机器人能够根据工程师预先设定的参数,完成不同机器设备的不同零部件的装配工作C. 性格测试软件能够根据测试者的各种输入参数,按照设计好的算法进行计算,从而给出被测试者的性格描述D. 日本索尼公司新研制的机器狗,能够根据人的穿着和外貌特征识别出男女,分别用“先生您好”和“小姐您好”和不同的人打招呼解析由定义可知人工智能应用的

    5、环境应该是复杂多变的未知环境。A、B、C项所处的都是简单环境,都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操作,在任何环境中都一样,只有D项是针对复杂多变的未知环境研制出来的人工智能产品。故正确答案为D。4( 单选题 )隐私权: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和形象,个人对其个人行为和个人材料保密,不让他人非法获知的权利。下面属于隐私权的是( )。A. 某明星拒绝向司法机关透露和某涉嫌贪污犯之间交往细节的权利B. 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保守自己在案发时间的行为秘密的权利C. 某涉嫌贪污犯向媒体不承认和某女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D. 某已婚官员对新闻媒体不承认和某女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解析题干中的隐私权的前提是

    6、指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A、B、C项的主体都是涉嫌贪污、犯罪,或者与贪污犯有交往,所以明显违反了法律,不符合题中对隐私权的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5( 单选题 )能源价格高并非全是坏事,因为价格杠杆自会调节石油的流向,确保人类以剩下的石油找到更好的新能源,而不是全用到几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使夏天变凉爽的能源需求上。实际上,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那些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地方,多是机制本身有问题的地方,改进机制,才能使价格杠杆更有效。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 改革体制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的前提B. 能源的无谓浪费问题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C. 提高能源价

    7、格有利于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D. 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解析文段先提出“能源价格高并非坏事”的观点,随后用弱转折词“实际上”引导出文段主旨句,即“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换言之,即为我们应该遵循价格杠杆,发挥其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D项即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纠错“改进机制”只是在文段最后出现用来补充论证主旨句的,并非文段主旨,另外“改革体制”与“改进机制”并不等同,故可排除A项;B、C项论述主体与文段不一致,没有提到“价格杠杆”6( 单选题 )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

    8、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如果一项商业设计不能让人联想到产品并对之产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创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说到底,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我们不想被一个美轮美奂的作品吸引,结果却看不出它与所代言的商品之间存在任何联系。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独特的创意并非成就商业设计的绝对要素B. 对于设计来说,吸引顾客应该是第一位的C. 成功的设计必须能够艺术地展现产品特质D. 商业设计应尽量强调广告与产品的关联性解析文段首句即通过关联词“但”引导的转折复句提出文段主旨,即“商业设计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下文均是对主

    9、旨句的补充论证。可见C项即是对主旨句的精简压缩。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7( 单选题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现状,使得对中国银行业投入巨资的西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仍是投资,没有盈利。不过,外资银行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并没有失掉信心。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而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债率很低,中国内地的个人消费信用市场才刚刚开始发展,这对外资银行是极具吸引力的。这段文字中的“硬币”指代的是( )。A. 中国银行业B.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C.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D. 中国居民的经济状况解析根据就近指代原则,“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没有透支消费的习惯,而这个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居民的个人负

    10、债率很低”一句中“硬币”之前的代词“这个”讨论的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问题,所以“硬币”的含义指的也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技巧指代题一定要遵循就近指代原则8( 单选题 )100人参加7项活动,已知每个人只参加一项活动,而且每项活动参加的人数都不一样,那么,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几个人参加?( )A. 22B. 21C. 24D. 23解析解法一:要使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多,则可以设定参加活动最少的三项活动的参加人数分别为1、2、3。设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的参加人数为x人,则第三多的至少为x1,第二和第一多的至少为x2或x3,可得 ,解得 。所以参

    11、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22人参加。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解法二:假设参加这7个项目参加的人数从大到小分别为abcdefg,则可得g1,f2,e3,cd+1,bd+2,ad+3,则100abcdefgd+3d+2d+1d+321,解得d22,即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22人参加。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技巧构造设定法、列不等式法9( 单选题 )一个水库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全市12万人20年的用水量。在该市新迁入3万人之后,该水库只够维持15年的用水量,市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能将水库的使用寿命提高到30年。那么,该市市民平均需要节约多少比例的水才能实现政府制定的目标?( )

    12、A. B. C. D. 解析解法一:设原有水量为y,每年的降水量为可供x万人用一年,可供N万人使用30年,则可得 ,解得 ,因此节水比例应为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项。解法二:表格法解题。列表格如下因此 ,解得 ,因此该水库可保证9万人使用30年。要使15万人使用30年,则节水比例必须为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拓展牛吃草问题的表格法:其中,第一列N代表牛的数量,第三列T代表时间,x代表草的自然增长速度,再利用公式 ,可求出我们需要的未知量。技巧列方程法、表格法10( 单选题 )人向竖直的平面镜走近时,镜中所成的像( )。A. 缩小B. 变大C. 大小不变D. 先小后大解析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

    13、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本题选C拓展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有关,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11( 单选题 )在太空

    14、中,宇航员观察星星时发现( )。A. 星光闪烁B. 星星十分清晰C. 有时闪烁,有时清晰D. 当太空舱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星光闪烁解析星星会闪烁是因为地球有大气层的原因。在太空中,宇航员观察星星时没有大气层的干扰,所以星星十分清晰。所以本题选B拓展游泳池底下的硬币摇摆不定,是因为池水会使硬币反射回来的光线发生偏折。同样地,星星会闪烁,也是因为星光必须先穿过好几公里的大气层才能到达人眼,就好像我们从游泳池底观看宇宙的情形一般。地球的大气层是动荡不安的,气流与涡流随时都在形成、扰动、与消散之中。这些流变就像透镜与棱镜一样,会让星光的位置每秒种些微改变好几次。但像月亮这么大的物体,这些偏移会平均掉

    15、(但若透过高倍望远镜,这些物体好像会闪闪发光)。反之,星星的距离要远得多,形同点光源,所以星光快速地左右偏移,亮度就会跟着闪烁不定。至于看起来很亮的行星如火星、金星与木星,距离地球就要近得多,从望眼镜看来也像是个可以测量的圆盘。盘沿产生的闪烁也同样会平均掉,因此从这些星球发出的光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技巧求同存异法。排除有星光闪烁的项12( 单选题 )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其原因是( )。A. 长期进化形成的保护色B. 背部比腹部接受光线多,导致色素沉淀C. 背部比腹部黏膜厚,吸收光线多D. 背部鱼鳞多,吸收光线多解析由于自然界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很多动物都会形成保护色,这样能够与自然环境

    16、混为一体,有助于躲避其他动物天敌的捕食。鱼类的这种颜色也是保护色的一种,使得鱼类免于被飞禽捕获。BC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拓展鱼类有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用鳃呼吸。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13( 单选题 )地球表面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化成能被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化学能。下面

    17、说法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吸收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的绿光B. 植物的绿色是反射的太阳光中的绿色C. 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是不一样的D. 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光合作用效率不一样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部分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和红光,不吸收太阳光中的绿光,所以A错误;植物叶子多数是绿色的是由于反射了绿光,所以B正确;光合作用效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比如阴性植物不喜光照,所以光合效率低,阳性植物需要强光光照,光合作用效率较高,所以C选

    18、项正确;阳性植物在强光下生长好,所以白天生长快,夜晚生长慢,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择A拓展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弱、光的成分、二氧化碳的供应、必需矿物元素的供应14( 单选题 )汽车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商品,汽车厂商支持环保事业、进行环保宣传,似乎是理所应当的。环保应当是汽车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但要求汽车企业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来做环保,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不会持久。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是长久之策。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 环保与实现企业利润存在矛盾B. 发展环保事业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C. 技术革新是解决汽

    19、车影响环境问题的关键D. 汽车企业应在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环境保护解析文段首先提出汽车企业应该重视环保,同时指出没有利润,环保也不能持久,从而提出问题所在即如何解决汽车企业在保持利润的前提下重视环保,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句,“才是长久之策”的“才”表示必要条件关系,可见解决问题的语句就是本文的核心观点,即“技术革新是汽车行业环保的关键所在”。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纠错D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D项只提到了汽车企业应该环保,但没有说明如何重视,没有提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不是正确答案15( 单选题 )下面四个所给的选项中,哪一项能折成左

    20、边给定的图形?A. 如图所示B. 如图所示C. 如图所示D. 如图所示解析本题考查空间重构规律的相对面特征,如下图所示,分别标记M点与N点,那么M点与N点应该在一条棱上,而选项中,只有B项的M点与N点在一条棱上。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拓展无法确定相对面上的图案位置是否正确时,找准特征点来求解,从而把面和线的问题转化为点的问题,降低求解难度。关键是能选好特征点。资料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关于基因是否应该申请专利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基因是天然的遗传物质,并非人工产物。有关基因的序列和功能的知识都是科学a,而不是技术b,按惯例是不能申请专利的,故“基因

    21、专利”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严格的说,“专利保护的只是DNA序列的应用,而不是序列本身”。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一条肥胖基因,售价高达2000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2000个“功能已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有限的,必竟只有6万到10万个。每有一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被国外常常是无偿的掠夺,丧失知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情。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16( 单选题 )在a、b处恰

    22、当的词语是( )A. 发现 发明B. 发现 发现C. 发明 发明D. 发明 发现解析“发明”是结合已有的事物创造出来的新事物,这期间有创造的过程;而“发现”是找到已有的事物,侧重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的状态变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文段中说基因是天然就有的,所以就不会是技术“发明”的,故第二个空填“发明”。但基因虽然一直都存在,但是以前人们没有意识到,只是后来才被科学揭示出来的,故第一个空用“发现”。故本题答案为A。17( 单选题 )在文中四个标红色的词中必须修改的是( ) A. 授予B. 谴责C. 伦理D. 必竟 解析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必竟”这个词语。“必竟”是“毕竟”的误写。“毕竟”表示追根究底

    23、所得的结论;究竟、最终、到底。“毕竟”常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文段中“必竟”所处的句子就是用来揭示原因的,所以应该用“毕竟”。故本题答案为D。18( 单选题 )文末四个划线的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是( ) A. 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B. 被国外常常是无偿的掠夺C. 连当事人也不知情D. 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解析A、C、D三个句子语序都正确。B项语序不当,应该改为“常常被国外无偿掠夺”。故本题答案为B。19( 单选题 )不属于人们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的原因是( ) A. 经济利益B. 基因数量有限C. 伦理观念D. 基因专利获得认可解析根据“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可知A正确;根据“因为人

    24、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有限的,必竟只有6万到10万个”可知B项正确;根据“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可知D项正确;伦理观念改变了才是人们参加争夺的原因,而伦理观念则不是其中的原因,故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20( 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对基因是否应申请专利,人们有不同的看法B. “基因专利”目前还没有获得人们的认可C. “基因专利”导致人们去抢夺有限的基因D. 为保护我国的基因资源,我们应参与竞争解析根据“关于基因是否应该申请专利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可知A项正确;根据“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可知C项正确,而B项“还没有获得人们的认可”说法错误;根据“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被国外常常是无偿的掠夺,丧失知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情。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可知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临洮县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