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验02验证实验交换机硬件配置SM模块.docx

    • 资源ID:9184854       资源大小:599.2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02验证实验交换机硬件配置SM模块.docx

    1、实验02验证实验交换机硬件配置SM模块eBridge现代通信实验平台交换部分指导书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六月实验二、验证实验:交换机硬件配置SM模块一、实验目的1、了解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2、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3、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4、通过命令行掌握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流程。5、深入理解交换机内部的各种通信方式。二、实验器材1、 程控交换机2、 实验用维护终端。 三、实验内容说明1、组网情况:板位图说明本C&C08交换机为程控交换机,一共分为: SM交换模块,每个模块的框号从0开始编,本次实验介绍SM模块。2、机框编号从下往上05。3、进行数据配置

    2、实现实验室中的程控交换机在软件中的显示状态一致。四、知识要点SM交换模块部分:1、1、2框为为传输接口框,有一块大背母板外加其他功能板件构成,具体如下: NOD板:节点板,主要用于MPU和用户/中继之间的通信,起到桥梁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用户/中继数量的多少进行配置。SIG板:信号音板,用于提供交换机接续时所需要的各种信号音。交换机重要部件之一。EMA板:双机倒换板,用于监视主备MPU之间的工作状态。MPU板:交换机主处理板,是整个交换机的核心部分,对整个交换机进行管理和控制。NET板:中心交换网板,所有信号都在该交换网板进行交换,交换机重要部件之一。CKV网络驱动板:为NET板提供信号的硬件

    3、驱动。LAPA板:NO7号信令链路驱动板,提供4路NO7链路,开NO7中继电路必备板件。MFC32板:多频互控板,提供32路双音多频互控信号,开NO1中继电路必备板件。ALM板:告警板,为外接告警箱提供信号驱动和连接功能。PWC板:二次电源板,为主控框提供+/- 12V,+/-5V工作电压。2、用户框:4框为用户框(在用户机柜中),为交换机系统提供用户电路接口。(即提供电话接口)ASL32板:32路用户电路板,提供32路用户电路接口,其中第16、17路可以提供反极性信号。DRV32板:双音驱动板,提供32路DTMF双音多频信号的收发和解码,并对ASL32板提供驱动电路。PWX板:二次电源板,为

    4、用户框提供+/- 12V,+/-5V工作电压、75V铃流信号。TSS板:测试板,测试用户内外线。重要:请注意PWX和PWC之间的区别,二者不能混用!5、中继框:5框为中继框,为交换机提供中继电路功能。DTM板:2M中继电路板,每块DTM板提供2个2M口电路,可以配置成N01中继或者NO7中继电路。PWC板:二次电源板,为中继框提供+/- 12V,+/-5V 工作电压。其具体板位如下图所示:(SM交换模块 )重点掌握内容:1、 SM模块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单板的作用。2、 模块的硬件配置顺序,以模块机框单板的顺序进行。3、中继框和用户框的HW、NOD编号的规则。4、主控框编号按最下面的框号为准,上

    5、面的主控框默认自动增加。5、HW分配原则(1) 每一个普通用户框占用2条HW,32路用户框可以按话务量大小分配28条HW;(2) 每一块数字中继板(DTM)占用2条HW;(3) 当一个接入框配成共享HW方式时,四块RPU板占用2条HW;当一个接入框配置独占HW方式时,一块DTM板占用2条HW。 _& 说明:HW必须成对配置,即2条HW为一对。6、主节点的组成一个SM模块共有11块通信主节点板(NOD),每块NOD板有4个主节点,所以一个模块最多提供44个主节点分配给用户和中继使用。7、NOD的分配原则(1) 半个用户框占用1个主节点,一个用户框占用2个主节点;(2) 一块DTM板占用1个主节点

    6、;(3) NOD主节点尽可能采用互助交叉配置,使安全性更高。如分配给一个用户框的2个主节点分别来自2块NOD板(通常选用相邻2块NOD板同一位置的2个NOD点)。如果其中一块NOD板故障,另一块NOD板上的主节点可以带起整个用户框的工作。五、数据准备假设的数据如下:本局信令点(按实验终端编号进行区分,每台终端设定的局数据不同):AAAA01AAAA40。具体硬件配置数据规划:模块号ADD SGLMDU 1SM增加主控框ADD CFB 框号0 增加中继框ADD DTFB 框号4 增加32路用户框ADD USF32 框号3 调整板位 主控框、中继框、用户框六、命令行准备1、 SET FMT: ST

    7、S=OFF; /设置格式转换的状态。STS=ON:状态关2、增加SM模块2.1增加SM ADD SM: MN=1, CKTP=HSELB, WM1=0, MTP=B1SM, BST=ACT, LN1=0, LN2=255, B1=2, B2=3, LS=LS3;2.2增加控制框ADD CFB: MN=1, F=1, LN=1, PNM=华东交通大学, PN=1, ROW=1, COL=1; /增加主控框,。MN=1:模块号=1,F=1:框号=1,PNM=华东交通大学:场地名=华东交通大学。PN=1:场地号=1。, ROW=1:行号=1。COL=1:列号=1。2.3增加32路用户框ADD USF

    8、32: MN=1, F=4, LN=1, PNM=华东交通大学, PN=1, ROW=1, COL=1, N1=16, N2=17, HW1=0, HW2=1,HW3=255, BRDTP=ASL32;/增加用户框. : MN=1:模块号=1。F=5:框号=4,PNM=华东交通大学:场地名=华东交通大学。PN=1:场地号=1。, ROW=1:行号=1。COL=1:列号=1。N1=16:左半框主节点=16。N2=17:右半框主节点=17。HW1=0, HW2=1:HW1、HW2分别为0和1。HW3=255, HW3以上不配,其他空槽位不配HW资源。BRDTP=ASL32;板类型为32路用户板。2

    9、.4增加中继框ADD DTFB: MN=1, F=5, LN=1, PNM=华东交通大学, PN=1, ROW=1, COL=1, BT=BP3, N1=0, N2=1, N3=255, HW1=90, HW2=91, HW3=88, HW4=89, HW5=255; /增加DTM中继框.,MN=1:模块号=1。F=5:框号=5,PNM=华东交通大学:场地名=华东交通大学。PN=1:场地号=1。, ROW=1:行号=1。COL=1:列号=1。BT=BP3:板类型为DTM板。N1=0:主节点1=0。N2=1:主节点2=1,N3=255:主节点3以上不配,即其他空槽位不占用主节点,HW1=90,

    10、HW2=91, HW3=88, HW4=89,增加2块DTM板,HW资源从8891,HW5=255:HW5以上不配,其他空槽位不配HW资源。3、调整单板配置,因机框配置会默认一些单板起来,我们需要根据我们机器实际配置进行调整。3.1调整SM用户框单板:4-11,13-23RMV BRD: MN=1, F=4, S=4; /删除单板。MN=1:模块=1。F=4:框号=4。S=4:槽位=4。RMV BRD: MN=1, F=4, S=5;RMV BRD: MN=1, F=4, S=6;RMV BRD: MN=1, F=4, S=7;RMV BRD: MN=1, F=4, S=8;RMV BRD:

    11、MN=1, F=4, S=9;RMV BRD: MN=1, F=4, S=10;RMV BRD: MN=1, F=4, S=11;RMV BRD: MN=1, F=4, S=13;RMV BRD: MN=1, F=4, S=14;RMV BRD: MN=1, F=4, S=15;RMV BRD: MN=1, F=4, S=16;RMV BRD: MN=1, F=4, S=17;RMV BRD: MN=1, F=4, S=18;RMV BRD: MN=1, F=4, S=19;RMV BRD: MN=1, F=4, S=20;RMV BRD: MN=1, F=4, S=21;RMV BRD: M

    12、N=1, F=4, S=22;RMV BRD: MN=1, F=4, S=23;3.2调整SM主控框单板:4-5,7-8,17-23RMV BRD: MN=1, F=2, S=4;RMV BRD: MN=1, F=2, S=5;RMV BRD: MN=1, F=2, S=7;RMV BRD: MN=1, F=2, S=8;RMV BRD: MN=1, F=2, S=17;RMV BRD: MN=1, F=2, S=18;RMV BRD: MN=1, F=2, S=19;RMV BRD: MN=1, F=2, S=20;RMV BRD: MN=1, F=2, S=22;RMV BRD: MN=1

    13、, F=2, S=23;RMV BRD: MN=1, F=1, S=2;RMV BRD: MN=1, F=1, S=3;RMV BRD: MN=1, F=1, S=4;RMV BRD: MN=1, F=1, S=5;RMV BRD: MN=1, F=1, S=6;RMV BRD: MN=1, F=1, S=8;RMV BRD: MN=1, F=1, S=10;RMV BRD: MN=1, F=1, S=14;RMV BRD: MN=1, F=1, S=17;RMV BRD: MN=1, F=1, S=18;RMV BRD: MN=1, F=1, S=19;RMV BRD: MN=1, F=1,

    14、 S=20;RMV BRD: MN=1, F=1, S=22;OADD BRD: MN=1, F=2, S=17, BT=LPN7;/ ADD BRD:增加单板。MN=1:模块=1。F=2:框号=2。S=17:槽位=17。BT=LPN7:板类型=LPN7。OADD BRD: MN=1, F=2, S=18, BT=MFC;5、加载设置SET SMSTAT: MN=1, STAT=ACT;/设置模块的后台监控状态。MN=1:模块1。STAT=ACT:状态激活。SET FMT: STS=ON;/设置格式转换的状态。STS=ON:状态开。FMT ALL:;/格式转换。将数据转换成交换机能接收的格式。

    15、重新启动程控交换机,等待加载数据到AM和SM完成。七、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双击“”图标,进入以下界面 2、输入实际的服务器地址,单击【确定】,进入以下界面 3、双击【程控:cc08】 进入以下界面, 4、点击“业务操作终端”“CC08交换机业务维护”,弹出登陆窗口: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选LOCAL (IP地址:127.0.0.1)点击“确定”5、在维护输出窗口会显示登陆成功的相关信息,并自动执行几条系统查询命令:6、点击“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7、必须先将已配置好的命令文件AM模块配置先导入数据库,点击“打开” 。系统会自动执行并在【维护输出】窗口显示执行结果

    16、:(备注:在做以下实验中必须先导入此固定配置,否则将影响后面数据导入)8、再将已经调试好的命令文件脚本“SM模块硬件配置”,在 “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点击“打开” 。系统会自动执行并在【维护输出】窗口同样会显示执行结果:9、在e-bridge系统中点击“开始程控实验”“申请加载数据”“确定”,屏幕上方会显示当前占用服务器席位的客户端,你申请席位的客户端排在第几位,剩余多长时间。10、当申请到服务器席位时,点击“确认”,系统自动将本客户端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传到服务器中: 11、服务器会自动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加载到交换机中:12、点击“业务操作终端”“交换机业务维护”,出现登陆

    17、窗口: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SERVER (IP地址:129.9.0.5)点击“确定”登陆到BAM服务器13、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选择模块”可看到交换机1号SM模块的单板运行状态:八实验验证 1、实验维护台的硬件配置面板中的硬件状态和实际交换机的硬件状态一致即可 2、如果硬件状态有不一致的地方,请检查数据配置和实际板位冲突的地方,然后可以进行在线修改。 3、在线修改时,请登陆SERVER端,使用命令行窗口,然后输入A、隔离单板:STR ISOBRD: MN=1, F=1, S=17;B、联机删除: ORMV BRD: MN=1, F=1, S=17;C、联机增加:OADD BRD: MN=1, F=1, S=17, BT=MFC3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除和增加。九、课后问答 1、硬件配置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2、中继框和用户框的数据配置中HW和NOD资源配置的差异性? 3、如何在线调整板位?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02验证实验交换机硬件配置SM模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