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docx

    • 资源ID:916354       资源大小:117.93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docx

    1、CONTENTS5.3 Increasing support of governments policy and innovating system, optimizing the 一、引言(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十二五”时期,安徽省人均GDP将进入3000-5000美元阶段,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由40向50跨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业需求进入加速扩张阶段,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缓解。“十二五”既是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服务业承担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正在加快推进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

    2、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都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产业分工及转移深化,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的新技术已经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全面渗透。如技术服务、软件开发、数据统计及各类研发性工作等,开始出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特别是随着服务业跨国投资和业务外包加速向我国转移的趋势,长三角地区正着力打造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安徽省正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节点,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安徽省承接国内外服务业转移,提升服务业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带来难得机遇。因此,根据安徽省经济发展

    3、的实践,在遵循服务业发展规律和深入分析现代服务业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促进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安徽省工业化刚迈入中级阶段,正处于急需提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阶段。一般来说,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也相对发达,尤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对其提供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与支撑。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工业部门脱离并发展起来的,它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推动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安徽省利用新兴技术、服务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4、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现代服务业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化、城市扩张的动力来源于产业的推动,城市转型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带动下的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空间的优化。服务业尤其是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在引领城市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要素集聚、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信息、金融、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能够有效带动城市规模扩展、城市功能提升以及空间布局优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服务型消费需求,丰富精神文化活的需要;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这些都有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现代服务业是缓解

    5、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2010年,日本和韩国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达到66.7%、66.6%,而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已经超过70%。2009年统计显示,中国的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4.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服务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安徽,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平均低于10%。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它将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最佳领域和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部门。(二)文献综述1. 关于现代服务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 Daniel Bell(1973)认为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效率低,剩余劳动力多、素质差,因

    6、而服务业主要以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为主;在工业社会中,服务业主要围绕商品生产活动而展开,以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但在后工业社会中,服务业则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 Appelbaum,Sehettkat(2001)认为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作用,随着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Adreas Breitenrellne,Antiie Hildebrant(2006)选取欧盟和美国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服务业和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对比吸收就业比重和劳动生产率、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最后得出欧盟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

    7、支柱产业,并且发展潜力较大。 Francisco J. Buera,Joseph P. Kaboski(2009)分析了高科技和高效率劳动力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从而增加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并运用相关理论和数据支撑建立数学模型,论证高度专业化技能对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孙成彦(2012)认为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趋势日益加强、现代服务业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新领域、国际大都市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李程骅(2012)从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的互动与促进的关系出发,

    8、总结现阶段中国城市转型的战略引领,即发展现代服务业,并探索出一条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2. 有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域研究 张丽娜、周舒(2009)运用描述性方法,指出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总量不足,比重偏小,行业发展不平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竞争不够充分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环境、加快创新、注重人才培养、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重点行业的建议。 胡晓伟(20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从规模水平、发展能力、基础建设、科技环境和主要现代服务业行业状况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定量分析,客观地给出了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在全国31个省市自

    9、治区中的实力水平与发展中的优劣势,最后,提出广东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总体上要做到“五个结合”和“三化”,并以三个“推动”和深化两个“开放”为切入点。 景跃军、杜鹏(2012)从总量、增长趋势、吸纳就业和行业构成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 “标准差标准化法”, 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分省份进行评价。 高玫(2012)认为我国中心城市近年来现代服务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中心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应通过走产业融合之路、集聚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开放提升之路,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卢涛(201

    10、2)通过比较和借鉴纽约、新加坡和日本农村以及国内大城市上海、杭州和天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五个应该”措施。 李艺、秦玉婷(2013)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以辽宁省为例分析现代服务业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工业增加值、城市化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生产要素推动型发展模式、城市需求拉动型发展模式和相关产业支持型发展模式,进而为提高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提出相应对策。3. 有关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研究 朱彩青(2006)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

    11、政府投入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进行定性分析,论述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结合SWOT分析,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概括,从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区域发展重点、保障措施与政策等方面提出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整体策略和区域重点策略。 章义、赵惠芳、王冲(2008)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得出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东部省份有明显差距、在中部省份中居中、略高于西部省份的结论。 刘坤、张荣志(2009)通过拟建立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中的各部门为解释变量,总产出即安徽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

    12、回归模型,分析出安徽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突出。 华兴顺(2010)运用描述性方法,提出安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路径。提出安徽必须制定更为积极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型业态的发展。 赵晓和(2011)从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意义出发,通过对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规模小、行业不全和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低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应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省策,鼓励企业主辅分离,实现一产二产的三产化。 张彪(2011)认为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时代的召

    13、唤。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以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社会公共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形态的发展促进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尚庆梅、党曼(2011)借鉴了理论界分析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原理,通过对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人均 GDP、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与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彭玉婷(2012)通过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安徽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面临的主要问题:规模小,带动力不足;发展水平和层次偏低;支撑体系滞后等。 鲁楠(2012)从皖江城市群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切入,总结出

    14、该区域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受到理念、人才、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提出了振兴皖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的重点:现代物流业、文化传媒业、休闲旅游业。 徐玲玲(2012)通过定性分析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依托产业梯度系数模型,找出安徽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两次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省际竞争力和17个省内地市之间竞争力。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应着力于“环境力”、“人才力”、“辐射力”、“吸纳力”和“区域带动力”等方面,最后还针对17个地市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路径选择。(三)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结合安徽省现

    15、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SWOT分析,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第一部分主要是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现代服务业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总结了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就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进行SWOT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二、现代服务业概述现代服务业已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界定和分类。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5年10月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

    16、议中提出服务业的发展“分层化”,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则明确给出了现代服务业的一般范畴和简单分类模型,他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行业,即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突出强调了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一)现代服务业的界定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对的概念,指依托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包括经改造和提升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如现代金融、商务、信息、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伴随工业化程度加深而加

    17、速发展的服务业,也称补充性服务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建筑、装饰、物业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另一类是工业化后期大规模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如移动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鉴于数据统计的便利,本文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现代金融;房地产业;租赁、中介、咨询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9大行业。(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1. 高技术性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高新技术发展

    18、而产生的,科技含量高。如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的远程教育、网上购物、电子银行,现代物流业发展带动的自动化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苹果手机的创新和营销等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2. 高附加值性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高科技产生的,其投入产出效应也相应高于其他产业。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附加值最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60%80%。3. 高集聚性 现代服务业大都集中于发达城市,集中程度较高的现代服务业交互融合后,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由此减低运营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集群的产生。如纽约、伦敦、东京、北京等大都市,拥有众多的国际

    19、性咨询企业、金融企业、网络服务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教育培训基地等,带动了整个大都市的服务经济,产生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即引起现代服务业的不断扩张、专业分工细化和高效益的协作。4. 高素质人才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管理、科研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更需要他们能够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5. 新兴性现代服务业是在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如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就是新兴的服务业态,而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服务业则是从传统商业和运输业中衍生而来

    20、的。(三)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理论1. 经济增长理论分工与交易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劳动分工的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由于分工大大降低了社会用于学习的时间和费用,使专业化水平提高,因此,分工后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交易是商品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扩大交易范围、拓展交易空间、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整体交易水平,带动经济的迅速增长。现代服务业主要通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提高交易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科技的运用、现代物流和外包服务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分工的细化,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的促进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及时性,大大拓展了交易空间,

    21、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提高了交易水平,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2. 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布局通常有两类要素决定:先天要素,包括环境要素、人文要素和地理要素;后天要素,包括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但是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一般的加工制造业,它更依赖于后天要素和先天要素中的人文要素。因为,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人文社会资源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因素,区域人文社会资源的丰裕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与区域分工。现代服务业根据对要素资源依赖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自然资源禀赋紧密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它们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紧密相关,且这类资源具有不可移

    22、动性,具备其他区域难以复制、效仿的独特优势,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社会人文资源禀赋紧密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研发产业、信息咨询业、创意设计产业等,它们与区域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产业资源、资本资源等紧密相关,产业聚集区大多产生于经济产业积淀丰富、科研院所集中、社会公共设施完善的发达城市的中心区或周边地区;紧贴地区市场需求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现代商业、金融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这类产业以满足本地区的市场需求为主要目的,属于公共型、基础型产业,一般呈现出均匀化、网络化的分布格局。3. 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

    23、尔波特提出,是一个比较系统的产业国家竞争力分析框架。他指出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是该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其竞争力取决于一国的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由此,波特把决定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归纳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战略和结构及竞争状态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动态整合而成。现代服务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应用钻石模型:钻石模型强调各区域的产业应遵循“优胜劣汰”法则,同样适用于现代服务业,即区域现代服务业应同其他产业升级一样,紧密依托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遵循产业升级规律,不断细化和更新区域主导产业,有选择地发展

    24、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高端服务业,注重新型产业业态的培育。钻石模型为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竞争力的分析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框架。现代服务业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对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来细分行业竞争力。三、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安徽国民经济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服务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如表1所示,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GDP)为5375.12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2187.46亿元。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172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比2005年增长3.2倍,其中服务业增加值5629.4亿

    25、元,较上年增长11%,相比于2005年增长2.6倍。伴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也会随之改变;而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都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缓解。现代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越来越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表1 安徽省主要年份国民生产总值及分行业生产总值统计 单位:亿元指标/年份20052007200920102011国民生产总值5,375.127,364.1810,062.8212,359.3315,300.65第一产业966.491,200.181,495.451,729.022,015.31第二产业2,221.173,289.

    26、124,905.226,436.628,309.38第三产业2,187.462,874.883,662.154,193.684,975.95数据来源:国研网 (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近些年来,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门类不断增加,运用新技术、新知识对于零售、物流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不断加快。如表2所示,2011年安徽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75.95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00.82亿元,约为2005年的2.5倍,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比服务业快0.6%;占服务业总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一半,达到50.3%,比2005年增加3.4%,成为拉动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二)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安徽省通讯网络、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动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