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0章 临床血液常规检测仪器知识扩充.docx

    • 资源ID:9132888       资源大小:28.4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0章 临床血液常规检测仪器知识扩充.docx

    1、第0章 临床血液常规检测仪器知识扩充首页 第五章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仪器血液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有重要功能,被称为“生命之河”。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必将会引起血液组分(如血细胞、凝血因子等)的改变。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的重要依据。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仪器就是了解这些变化最常用的分析仪器,它包括血细胞分析仪、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是血液分析技术中的基本仪器,也是临床实验室的常用仪器,更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近五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些仪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临床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发展,丰富了临床检验内容,提高了检

    2、验质量和检验水平,为临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监测与预后估计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及新的标准,大大丰富了临床血液学的检验内容,促进了血液学的发展。一、血细胞分析仪概述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BCA)是指对一定体积全血内血细胞异质性进行自动分析的常规检验仪器。它又称血细胞自动计数仪(automated blood cell counter,ABCC)、血液学自动分析仪(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AHA)。但ABCC应当代表的是早期的低档次的BCA,而AHA外延过大,故多数学者称之BCA。新的白细胞参数:

    3、淋巴细胞CD4与CD8计数、平均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mean peroxidase index,MPXI)、异常白细胞数量和百分比等。新的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CH)、红细胞内平均血红蛋白含量(CHCM)等。新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i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LFR%)、中等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比(HF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CHr)、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r)、网织红细胞内平均血红

    4、蛋白浓度(CHCMr)、网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r)、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FR)、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等。新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平均浓度(MPC)、血小板平均质量(MPM)等。其他参数:造血干细胞、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检测计数功能等。二、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BCA是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在仪器精密度良好的前提下,正确校准仪器是保证临床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为此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全国血液学、体液学委员会就BCA校准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校准的一般要求1.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对每一台BCA进行校准。仪器安装时必须由厂家进行校准并提供记录,否则不能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5、2.实验室须按“建议”的要求建立适合本实验室使用的BCA校准程序并写成文件。内容包括:使用校准物的溯源性、来源、名称及其保存方法;校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何时要求进行校准、由何人负责实施等。3.BCA进行校准后,必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以监测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发生漂移。(二)校准物1.校准物的来源 一是仪器的配套校准物;二是来自新鲜人血,但定值要求直接或间接地溯源至国际标准。 2.校准物的选择 使用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国际公认质量可靠的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应选用制造商规定的配套校准物。使用新鲜血作为校准物但必须强调其溯源性。对于使用无配套校准物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必须使用新鲜血进行仪器校准。3.

    6、 质控物和校准物的区别 从理论上讲概念不同;从性质上讲,校准物的特性更接近新鲜血;从定值准确性来看,两者有差异,但不显着;从作用上看,质控物用于常规工作中,随被测样本一起测定,校准物只有在仪器条件发生变化而需要校准时才使用;从使用上看,校准物必须配套,且配套厂家的校准物,校准同一系列、不同型号仪器所用的靶值相近,但不一定完全相同,质控物一般通用,且不同型号BCA间差异较大,在使用时务必注意。(三)校准方法对使用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国际公认质量可靠的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在使用制造商规定的配套校准物时,严格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进行校准。使用其他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可用新鲜血按如下方法进行仪器

    7、校准。1.仪器的准备 先用清洗剂对仪器内部各通道及测试室处理30min。确认仪器的背景计数、精密度及携带污染率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时,方可进行校准,否则须查找原因,必要时请维修人员进行检修。2.校准物的准备(1)使用制造商提供的配套校准物时 :将校准物从冰箱内(28)取出后,要求在室温(1825)条件下放置15min,使其温度恢复至室温。观察校准物是否超出效期,是否有变质或污染。轻轻地将校准物反复颠倒混匀,并置于两手间慢慢搓动,使其充分混匀。打开瓶塞时,应垫上纱布或软纸,使溅出的血液被吸收。将两瓶校准物合在一起,混匀后再分装于2个瓶内。(2)使用新鲜血作为校准物时 :用EDTA-K2抗凝剂的真

    8、空采血管取健康人新鲜血10ml,每ml血抗凝剂的浓度为1.52.2mg。要求新鲜血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小板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将新鲜血混匀后分装于洁净、无菌、带塞的3个试管(或5ml大小的试剂瓶)内,每管的血量约为3ml。取其中一管,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或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连续检测11次,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以此均值为新鲜血的定值。其他2管新鲜血作为定值的校准物,用于仪器的校准。 3.对校准物检测 取1管校准物,连续检测11次,第一次检测结果不用,以防止携带污染。仪器若无自动校准功能,则将第211次的各项检测结果,记录在工作表格中,计算出均值,均值的小数点后数

    9、字保留位数,较日常报告结果多一位。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器可直接得出均值。4.仪器的判别 将上述均值与校准物的定值比较以判别是否需要调整仪器:计算各参数的均值与定值相对误差的百分数(不计正负号),计算公式:相对误差(均值定值)定值100与表中的判别标准进行比较。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全部等于或小于表中的第一列数值时,仪器不需进行调整,记录检测数据即可;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大于表中的第二列数值时,需请维修人员核查原因并进行处理;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在表中第一列与第二列数值之间时,需对仪器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若仪器无自动校准功能,则将定值除以所测均值,求出校准系数,将仪器原来

    10、的系数乘以校准系数即为校准后的系数,将校准后的系数输入仪器更换原来的系数。表 仪器校准的判别标准校准项目相 对 偏 差(%) 第一列() 第二列()WBC1.510RBC1.010Hb1.010HCT2.010MCV1.010PLT3.015MPV5.0205.校准结果的验证 仪器校准的判别标准:将第二管未用的校准物充分混匀,在仪器上重复检测11次,去除第一次结果,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再次与表中的数值对照。若各参数的差异全部等于或小于第一列数值,证明校准合格。如达不到要求,须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四)需对仪器进行校准的情况1.BCA在投入使用前。2.更换部件进 行维修后,可能对检

    11、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时。3.在排除仪器故障和试剂的影响因素后,室内质量控制显示仪器的检测结果有漂移时。4.长时间停用再开始启用时。5.对于开展常规检验的实验室,要求至少半年进行一次校准。(五)其他有关设备的校准所有对BC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的实验设备,在投入使用后都要定期进行校准。如稀释器、天平、温度计、湿度计等。(六)仪器校准的注意事项1.BCA测定新鲜血重复性良好,是进行仪器校准的先决条件。2.贮血用的试管或试剂瓶必须硅化或使用塑料制品。3.校准BCA最好用有溯源性、准确定值的新鲜血。对无配套校准物的仪器更应该如此。4.国际公认质量较好的BCA生产厂家提供的质控制物如人工胶乳微粒有一个

    12、相对可靠的定值范围。用此校准配套仪器后,测定新鲜血的结果有一定差异,但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5.用Coulter 4C质控物或国产的所谓定值质控物(仅一个靶值,用于各种仪器)校准不同厂家、不同系列、不同型号BCA的方法是不正确的。6.用非配套的校准物或质控物校准仪器后,使新鲜血测定偏差显着增大,有研究表明,尤以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比容表现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不同仪器的测定原理与校准物的特性不匹配所造成的。三、血细胞分析仪的进展随着电子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和新荧光化学物质等多种高新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BCA的自动化程度、功能和设计都大幅度提高。这些提高主要表现在以

    13、下方面:(一)仪器测试原理不断创新1.白细胞分类的改进:即由电阻抗法按白细胞体积的“两分群”、“三分群”发展到集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白细胞、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区分、辨别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各细胞间的细微差异,综合分析试验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白细胞分类结果。迄今为止主要有前述的四种类型。2.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原理的改进 二维激光散射法测定红细胞:克服了电阻抗法在病理情况下测定的MCH、MCHC结果不准的问题。测定时,先使自然状态下双凹盘状扁平圆形的红细胞成球形,并经戊二醛固定,其目的是使红细胞无论以何种方式通过测试区时,所得散射光强度都相同,该处理并不影响红细胞平均体积检测。仪器根据低角度(23)

    14、测量单个红细胞体积与总数;高角度(56)光散射强度反映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经计算机处理,准确得出MCV、MCH、MCHC测定值,绘出红细胞散射图、单个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的直方图,并换算出RDW和HDW等参数。二维激光散射法测定血小板:同上述红细胞测定一样,球形化的血小板一个个通过检测区时,测定两个角度的激光散射强度,低角度测定其的大小和数量,高角度测定血小板的密度。尽管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红细胞残骸(ghost)等与大血小板的体积相似,但因内容物不同,在血小板二维散射图上可区别并分别计数。由此,该法克服了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准确计数大血小板,使病理情

    15、况下血小板计数精确性较差的缺点。(二)新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出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功能、多参数的BCA不断产生,由电阻抗型的18参数,发展至今天的46个参数之多,产生了许多非传统新参数,为临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监测与预后估计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及新的标准,大大丰富了临床血液学的检验内容,促进了血液学的发展。(三)各种特殊技术的应用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各BCA生产厂家自采用了不同的先进技术:运用双鞘流技术、柔变轮廓分类技术、智能微数技术、核酸荧光染色技术,提高细胞计数和分类准确性及对网织红细胞、异常细胞的辨认能力:运用鞘流(sheath fluid)

    16、技术、扫流技术、隔板技术、浮动界标和拟合曲线技术等,保证血小板计数的精确性; 仪器自动保护技术:采用反冲或瞬间燃烧电路排堵技术,管道和进样针自动清洗及故障自检功能;密封双旋转阀“截取血样”技术,以避免单阀有磨损时造成稀释后的巨大误差;双通道进样、双定标程序的使用:为避免末梢血与静脉血(因其间的固有差异)在使用同一通道及同一定标程序校正仪器时引起的计数误差,分别采用末梢血计数通道、静脉血计数通道,并特地设置两套定标程序,即分别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结果进行校正,从而有效保证末梢血与静脉血结果的一致性;仪器自动保护技术、采用了燃烧电路、管道和过样针的自动清洗及故障碍自检功能;各种方式的质控制资料储存和处

    17、理(比如X-B质控法)。这些技术对确保血细胞分析检验质量起了关键作用。(四)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半自动BCA。自80年以来,全自动多功能多参数白细胞三分群、五分群BCA不断涌现,仪器自动化程度也日新月异。如网织红细胞分析仪由单独专用,发展到与BCA合为一体;血液先机外预染再行测定,发展到目前的和CBC一样直接进行自动分析测定。如“模块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完全实现了血液学实验室全自动化。(五)无创型全血细胞分析仪的问世无创性体内全血细胞测定,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该分析技术操作简便、快速、无创伤、无污染、不用试剂,尤其适宜于儿科和急诊及经常需做该项检查的各

    18、类患者,在未来有较大的使用优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AMP多功能无创血液分析仪简介AMP多功能无创血液分析仪工作原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三维生物感知系统,可以通过图像、化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和渗透压感受器感知外周环境的变化,即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可通过酶-激素系统和造血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该法是在人的左右颈动脉两点、腋窝下两点及脐部一点共五点各放一测试探头来感知五点(参照点)温度变化来反映机体内血液参数的变化,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信息,并与正常人进行比对分析,最后得出众多估算的血液学指标,见附表。附表 AMP多功能无创血液分析仪报告的血液学指标AMP多功能健康管理评估系统分析报告样单姓名:

    19、1080性别:1年龄:70体重:77脉搏:80呼吸:2032.52032.700658032.890168.6000745.1035.39034.900序号测试项目参考范围结果1血红蛋白g/l120160152.4102红细胞x10E12/l1mm345.54.6743淋巴细胞%174022.0814白细胞x10E9/l4.311.36.1075血浆钙浓度mmol/l2.22.72.4076血浆钾浓度mmol/l4.15.64.0997血浆钠浓度mmol/l135145143.9298血小板计数千?(x10E9/l)100300265.9789血细胞比容%405042.50810总蛋白g/l6

    20、08073.95911总胆固醇mmol/l2.85.175.220参考:血液成分1血红蛋白g/l120160152.4102红细胞x10E12/l1mm345.54.6743淋巴细胞?174022.0814白细胞x10E9/l4.311.36.1075中性分叶粒细胞%507066.3776血沉mm/h0158.4377嗜酸性粒细胞%0.550.7108单核细胞%386.7129中性杆状核细胞%154.120电解质代谢10血浆钙浓度mmol/l2.22.72.40711血浆镁浓度mmol/l0.81.20.96912血浆钾浓度mmol/l4.15.64.09913血浆钠浓度mmol/l13514

    21、5143.929血液凝集系统14血液凝集开始时间min. sec.0.32020715血液凝集结束时间min. sec.35030716血小板计数千(x10E9/l)100300265.97817血细胞比容%405042.508酶系统18AST?酶mmol/l0.10.450.86919ALT?酶mmol/l0.10.680.40620AST?酶U/l45040.04821ALT?酶U/l24018.69922ALT?酶/AST酶0.81.20.46723淀粉酶g/l/h123222.66824胆红素?mkmol/l1.717.119.37525结合胆红素mkmol/l06.87.98326非

    22、结合胆红素mkmol/l1.710.211.39227总蛋白g/l608073.959氧气的转运和利用28血浆浓度104810551048.3429循环血量ml/kg607068.6630每分循环血量l/min3.54.35.4931O2?至组织的运送速度ml/sec200280220.5332气体交换面积sq.m.350043003557.6733肺活量sq.cm350050003603.4334氧转运ml/min90012001099.5535每100克脑组织氧利用量ml2.83.41.7536动脉血O2饱和度%959896.0137每搏输出量ml608065.9538每KG氧利用量ml/

    23、min/kg464.8339肺通气量l/min41212.8740氧利用量ml/min200451.39364.1241心肌耗氧量ml/min7109.1942循环血量不足ml050406.4243最大呼气末肺容量sq.cm-1861.1644最大气道流速l/min7411679.8045Tiffno测试%8011072.0646纤维蛋白原g/l242.0647肌酐浓度mkmol/l5310667.1048B-多巴胺羟化酶?nanom/ml/min2832.526.6049乳酸浓度mmol/l0.441.381.5250尿素浓度mmol/l3.27.13.9751葡萄糖浓度mmol/l3.96

    24、.26.3452甘油三酯浓度mmol/l0.551.712.8253总胆固醇mmol/l2.85.175.2254b-脂蛋白mmol/l175560.2955b脂蛋白g/l366.9156低密度脂蛋白mmol/l2.352.432.4257极低密度脂蛋白mmol/l0.20.520.4858高密度脂蛋白mmol/l1.254.251.46CO2?吸收和转运59CO2释放量ml/min119300269.5660动脉血CO2气体含量?%32.546.653.9261静脉血CO2气体含量?%515365.5562CO2生成率?ml/min150340220.06器官流量占总血流量的?%63心肌血流

    25、量占%4.325.023.1364肌肉血流量占%14.5616.9316.0665脑血流量占%12.8214.914.5066肝脏门静脉血流量占%20.2829.8623.3967肾脏血流量占%21.5825.0922.6568皮肤血流量占%7.99.195.9269其他器官血流量占%5.766.78.74器官血流量?ml/min70心肌血流量ml/min250290271.0071肌肉血流量ml/min93011001090.7772大脑血流量ml/min750800680.3973肝门静脉血流量ml/min16907401588.8574肾血流量ml/min143014901539.037

    26、5皮肤血流量ml/min500535407.5776其他器官血流量ml/min375390593.9877乙酰胆碱mkg/ml81.192.180.5978红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mkmol/l220278245.95心脏动力学时间指标:79PQ间期sec0.1250.1650.14280QT间期sec0.3550.40.44281QRS波群sec0.0650.10.08482左心室心肌收缩力%508545.2083收缩期动脉压毫米汞柱-126.184舒张期动脉压毫米汞柱-78.985小循环阻力din/cm*sec140150147.2586第三脑室宽度mm466.8587脑脊液压力毫米水柱7

    27、0-180155.5988中心静脉压毫米水柱705065.2689体循环时间sec162323.0090小循环时间sec45.57.5491血液CO2吸收光谱波长mkm4.1654.3355.102992血液N20吸收光谱波?mkm3.78283.93724.465093胃液H2浓度1.21.71.9594血液pH值7.357.457.4295SH7.327.44.0096心脏功率焦耳0.6920.7881.118497谷氨酸mmol/l0.00450.00550.004898酪氨酸mg*%Zbarskiy B.I,19721.41.81.9499肌源性肌酸激酶mkmol/min/kg473v

    28、483439.34100心源性肌酸激酶mkmol/min/kg35.138.136.54101糖原mg%11.720.615.67102生命支持能量浪费kkal/kg/min1.234.39.52103氧摄取率%456078.85104单次负荷时间min3103.10105呼吸指数0.81.21.03106酷氨酸mmol/l0.0440.0720.0695107每百克脑组织血流量ml/100g505549.69108尿睾丸酮mkmol/24hours6.9317.345.28109总雌激素mkmol/24hours17.9564.6262.06110细胞外液%212321.52111细胞内液%394239.78112体液总量%536054.72113每克甲状腺组织血流量


    注意事项

    本文(第0章 临床血液常规检测仪器知识扩充.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