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物卷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08.docx

    • 资源ID:9066908       资源大小:513.12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卷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08.docx

    1、生物卷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08五校(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鹰潭一中、宜春中学、新余四中)联考生物试题命题学校:新余四中 命题人:晏迟红 审题人:梁光仁、罗建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文】1、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 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E3 基因在染色体上F1 DNA是主要的遗

    2、传物质【答案解析】C解析: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A错;格里菲思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仅证明了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B错;萨克斯用半叶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D错;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题文】 2、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动物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某些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它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D糖原只存在动物的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它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答案】【知识点】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

    3、糖类和脂质A2 蛋白质和核酸【答案解析】C解析:动物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它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错;,病毒只有一种核酸,RNA或D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糖原主要存在动物的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动物的其他部位也有,D错。【题文】3、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吸收K+时,ATP甲+丁和甲+丁ATP速度都会加快 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丙物质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答案】【知识点】C1 酶、ATP及代谢类型【答案解析】D解析:由图可知,甲为

    4、ADP,乙为AMP,丙为腺苷,丁为磷酸,故甲ATP的过程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也可发生在叶绿体、线粒体。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一定需要图示的整个过程,只是“ATPADP”即可。D错。【题文】4、右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D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答案】【知识点】B1 细胞质和细胞器【答案解析】D解析:由图可知,图a为线粒体,图b为叶绿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

    5、的内膜上,A正确;叶绿体中色素分布与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内囊体膜上,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可存在于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正确;叶绿体与ATP形成有关的酶分布在内囊体的薄膜上,线粒体与ATP形成有关的酶在内膜和基质中,D错。【题文】5、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 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蛙成熟的红细胞 人体浆细胞 乳酸菌细胞 酵母菌细胞 A

    6、B C D【答案】【知识点】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答案解析】B解析: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即为细胞中含膜的细胞器的最多与最少,二者表面积之比越大,则所含膜的细胞器越多,人体内浆细胞属于分泌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多,则磷脂单分子层多,二者表面积之比最大,而乳酸菌属原核生物,无含膜细胞器,则磷脂单分子层少,二者之比最小。B正确。【题文】6、下列生命活动中,一般不发生细胞分化的是( ) A.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 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

    7、育马铃薯茎尖获得脱毒苗【答案】【知识点】D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答案解析】C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是细胞代谢过程,不存在细胞的分化,C错。【题文】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的生成 B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淀粉酶分别催化底物淀粉、蔗糖,用碘液检测 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 D验证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实验中,含等量蛋清液的A、B试管分别

    8、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充足时间保温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答案】【知识点】A3 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的实验C1 酶、ATP及代谢类型【答案解析】A解析: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时需水浴加热,A错;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不能与碘液反应,B错;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光照属于自变量,C错;蛋白酶属于蛋白质,试管中的蛋清无论水解与否均会产生紫色反应,D错。【题文】8、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

    9、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本实验中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B.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进而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含量增加 C.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D.如果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A组),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B组)相比,检测发现A组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上升和光合速率下降,则支持上述C的推测【答案】【知识点】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答案解析】D解析:根据图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图1中去除棉铃的百分率为“0”时,为空白对照,植株的二氧

    10、化碳的固定速率的相对值是28,A正确;由图2可知,去除掉棉铃后,植株中的蔗糖和淀粉等有机物的含量增加;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进而在叶片中积累,B正确;根据图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图2则说明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所以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C正确;去除掉棉铃以后并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是自变量,因变量是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降。遮光处理的目的是为未遮光的叶片合成的有机物提供一个转移的场所,避免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如果此时检测到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则说明未遮光的叶片的有机物运输到遮光的叶片中去了,反

    11、面证明了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D错。【题文】9、某基因型的植物个体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以甲作为父本为正交)。则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杂交类型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父本母本AaBbAabbaaBbaabb 甲乙1222乙甲1111 A.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原因可能是甲为父本产生的AB雄配子一半没有活性 B.正交的结果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可以通过甲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9:3:3:1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D.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是由于乙产生的配子类型的差异【答案】【知识点】E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12、【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题表信息可知甲个体基因型为AaBb,乙个体基因型为aabb。二者正、反交结果不同,是由于甲作为父本时产生的基因组成为AB的雄配子有50%不能完成受精,但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D错;根据正、反交结果可知,当甲作为母本时,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但当它作为父本时,虽然能产生四种雄配子,但四种配子数量不相等,其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并不为9:3:3:1,但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 【题文】10、摩尔根曾经将一对红眼果蝇交配,F1中出现了白眼果蝇。若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 A13:3 B5:3 C3:1 D7:1【

    13、答案】【知识点】E3 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解析】A解析:摩尔根将一对红眼果蝇交配,F1中出现了白眼果蝇,由此推测,亲本果蝇为XBXb和XBY,F1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果蝇中白眼果蝇为1/21/21/21/21/21/21/2=3/16,红眼果蝇为13/16=13/16,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3:3。A正确。【题文】11、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

    14、升高 D.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答案】【知识点】F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解析】C解析: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只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搅拌充分,几乎没有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具有放射性,B正确;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分解,释放噬菌体,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上清液放射性没有变化,C错;为了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应是没有标记,D正确。【题文】12、显微镜下观察一个正在正常分裂的人类细胞,发现该细胞不均等缢裂,且染

    15、色体己经分成了两组。关于每组染色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有染色单体 B没有2条X染色体 C没有Y染色体 D没有同源染色体【答案】【知识点】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A解析:细胞不均等缢裂,表明是卵细胞形成过程;由于染色体己经分成了两组,表明为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A错。【题文】13、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核DNA为8个 B.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C.由图可知分裂过

    16、程中可能由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造成基因重组 D.图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答案】【知识点】E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解析】B解析: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单体,图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为次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核DNA为8个,A正确;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图乙为精细胞,据图分析,图乙细胞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B错;图甲1条染色体含有其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判断,C正确;图乙所示细胞由于发生交叉互换,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所以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确。【题文】14、遗传学检测两人的基因组

    17、成时,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分析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 基因突变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甲可能是男性 A B C D【答案】【知识点】G2 染色体变异【答案解析】C解析:缺少一个基因可能是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也可能是染色体的缺失,还有一种可能是该细胞中缺少一条染色体。基因突变只能改变基因的类型而不能改变基因的数目。C正确。【题文】15、在用杀虫剂防治某种害虫时,敏感型个体容易被杀死,抗药型个体易生存,但在越冬期,容易生存下来的却是敏感型个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害虫种群中出现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自然选择提供丰富原材料 B抗

    18、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抗药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的 C若停止使用杀虫剂,抗药基因频率会逐年下降,害虫种群在不断进化 D该实例说明杀虫剂和严寒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害虫进化的方向【答案】【知识点】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答案解析】B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能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A正确;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在杀虫剂使用之后,抗药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是有利的,但在杀虫剂使用之钱,抗药基因的出现,对该害虫来说无利也也无害,B错;杀虫剂对抗药基因起到筛选作用,若停止使用杀虫剂,抗药基因频率会逐年下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标志着生物的进化,C正确;杀虫剂使得

    19、敏感型个体容易被杀死,抗药型个体易生存,而严寒使敏感型个体生存下来,表明杀虫剂和严寒可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决定害虫进化的方向,D正确。【题文】16、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右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B过程和过程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都有基因重组 C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D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物种【答案】【知识点】G4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答案解析】B解析:过程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萌发幼苗,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个体,A错;过程育种方式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过

    20、程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的是基因重组,B正确;射线使a基因发生突变,但是不定向的,C错;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基因频率的改变,产生了进化,没有形成新的物种,D错。【题文】17、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生长素果实发育,生长素发芽,生长素乙烯合成 B内质网膜囊泡膜高尔基体膜 C性激素下丘脑,性激素垂体,性激素性腺 DRNADNARNA氨基酸【答案】【知识点】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I3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答案解析】D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A正确;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中,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

    21、将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B正确;动物和人体内的性激素具有反馈调节作用,所以性激素含量少和多时,都能将信息传递给下丘脑和垂体,C正确;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DNARNA蛋白质,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生物膜系统和激素调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可以做出判断。【题文】18、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

    22、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B细胞内外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图乙中雄激素能被定向运送到靶细胞处 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 D雄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答案】【知识点】H6 稳态与脊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答案解析】B解析:神经递质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A正确;图乙中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是不定向的,但是起作用是定向的,这是因为激素只能作用于含有特定受体的靶细胞,B错误;人体胰岛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存在于细胞内,与甲图表示的机制相似,C正确;根据

    23、图乙分析,雄性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D正确。【思路点拨】分析图形,图甲:信号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只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图乙: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信息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调节细胞核内的基因的转录过程进而调节细胞代谢的模式。【题文】19、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加工、处理、传递抗原的过程。(注:数字代表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MHC-是细胞质基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后,再经内

    24、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 C.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 D.MHC-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C-抗原复合物,该复合物最终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答案】【知识点】H5 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B解析: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如果能够在溶酶体作用下彻底分解清除,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MHC-为分泌蛋白,是由细胞质中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B错误;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C正确; MHC-是吞噬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与吞噬溶酶体中的抗原形成MH

    25、C-抗原复合物,移动到细胞膜的表面,被T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D正确。【典型总结】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呈递抗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题文】2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饮水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 B. 血糖浓度升高下丘脑垂体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血糖利用加快 C. 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 D. 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

    26、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答案】【知识点】H1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H2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答案解析】A解析:大量饮水,使得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大量水分重新进入血液,使得渗透压稳定,A正确;血糖浓度升高时,下丘脑会通过相关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之分泌胰岛素,B错;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只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C错;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题文】21、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用于治疗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7、( ) A减毒处理的蛇毒是抗原 B“抗蛇毒血清”刺激患者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 C“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 D重复注射的目的是增加马的免疫系统对蛇毒的反应【答案】【知识点】H5 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答案解析】B解析:蛇毒是抗原,A正确;“抗蛇毒血清”中含有抗体,能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属于被动免疫过程B错误;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至马体内,会激发马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关抗体,因此“抗蛇毒血清”中存在中和蛇毒的抗体,C正确;重复将蛇毒注射至马体的目的是激发马的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和相应足够数量的抗体,D正确。【典型总结】体液免疫的具体过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

    28、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第二阶段为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第三阶段为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题文】22、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2 C-2有一种基因型,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4与-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7/12【答案】【知识点】【答案解析】C解

    29、析:根据-4和-5患病而女儿正常,可推测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又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3的致病基因中,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2,而乙病的致病基因则来自-1,B错误;-2只有一种基因型,为aaXBXb;-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分别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C正确;若-4和-5结婚,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2/3AaXbY,所以他们生育一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2/31/4)1/2=5/12,D错。【思路点拨】本题综合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遗传病图谱的知识要点、识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

    30、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遗传图解,结合问题提示及基础知识进行正确回答。【题文】23、某同学画出3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 B. 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 图2中A、B、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 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答案】【知识点】K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A解析:在碳循环中

    31、,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而其他生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而图3,E是生产者,A是无机环境,A错;图1中C是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图2中A是生产者、B和D是消费者、E是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正确;图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呼吸作用,缺少化学燃料的燃烧,D正确。【题文】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 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 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答案】【知识点】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K1 生态系统的结构、信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卷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08.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