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中国史教案高考中国近现代史讲义.docx

    • 资源ID:9061277       资源大小:65.34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中国史教案高考中国近现代史讲义.docx

    1、新中国史教案高考中国近现代史讲义 新中国史教案 高考中国近现代史讲义 一.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二.分期:1.按社会性质划分为两大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1949.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21世纪中叶)1.按历史的

    2、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01956年底) 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49.101952年)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即实现全国大陆的解放,挽救濒于崩溃的经济;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展“三五反”运动,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31956年底)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

    3、,召开一届人大制定宪法;.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主要工作: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0年间,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成功与失败相伴,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在两大问题上一再发生错误,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十年动乱时期(1966.51976.10)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这一时期历史的主要特点是:左倾错误始终占据统治地位;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和操纵了文化大革命,并

    4、把它推向了极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以党和人民的胜利,结束了这场内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以来 这一时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01978.12 这一阶段,一方面党和人民批判四人帮,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另一方面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并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继续左的路线,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拨乱反正,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12198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现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5、路线,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进行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1982年至今 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总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中共领导中国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历史,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6、主义过渡:(19491956)1.过渡原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 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共最高革命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2.过渡的条件: 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政治条件: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形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及在国民经济中领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走社会

    7、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经济前提; 国际条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广泛展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世界和平进步力量增长,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3.过渡时期党的任务: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4.过渡过程:.1949年1952年: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巩固了政权,恢复了经济;.1953年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三大改造;.1954年制定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的政治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5.过渡性的表现:.社会主要矛盾: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

    8、的矛盾;.社会阶级结构:由多种成分并存,到都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联合起来,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实行专政。新中国成立以前,革命根据地的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它只进行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并不改变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也不改变

    9、农民的个体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7.过渡的特点:.中国是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一般的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中国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向社会主义过渡,通过改造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保持政治联盟,采取和平手段、改造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同步进行。8.过渡过程中创造性的重大举措、依据:.经济上: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限制、利用”,打击投机倒把,合理调整工商业,土地改革中保存富农经

    10、济,采取赎买政策,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现和平过渡。 依据:建国初期,经济形势严峻,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经济;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愿意与共产党合作。.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依据: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保持政治上联盟,三大改造完成,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国民政府的民族压迫、歧视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外交上:中国提出与友好国家,

    11、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依据:美国实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新中国的成立:1.历史条件:.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全国人民拥护在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新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2.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的历史进

    12、入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形势:.国内: 人民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国民党残敌负隅顽抗,大批特务、土匪进行破坏活动;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国际: 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新中国面临着外部侵略的威胁;5.党和人民政府的任务: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这三大任务,互相

    13、联系,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6.中共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斗争:.政治上: .召开新政协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追歼残敌,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 .进行抗美援朝。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展开镇反运动。取缔旧社会遗留的丑恶现象,使我国社会秩序得到安定; .开展“三五反”运动。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打退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进攻,在工商业中进行一次普遍的

    14、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经济上: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经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全国物价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人民信任;统一财经,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初步确立了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 .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确立工人阶级领导地位,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外交

    15、上: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承认国民政府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积极同邻国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与国际事务;(如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的政策。.新中国初期(19491952年)人民政府巩固政权的斗争,从不同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实质任务。试结合史实,从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各自的实质目的、相应措施及其实质意义。.从社会性质看: 这一时期,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

    16、社会过渡的准备时期,巩固政权的实质目的是巩固、完善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四大阶级的联合政权。 具体措施是:召开新政协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进行土地改革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巩固工农联盟;通过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意义: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为恢复经济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革命性质看: 这一时期处于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阶段。巩固政权的另一实质含义是政治上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彻底消灭民主革命的敌人。 具体措施是:通过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消灭了国民党残余势力;抗美援朝,挫败了帝

    17、国主义侵华的图谋;通过土地改革,基本上消灭了农村封建剥削制度;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肃清了官僚资产阶级; 意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为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良好条件;.新中国初期(19491952年)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成效如何?扼要指出上述措施的共同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基本原因。.经济形势: 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堵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国民经济崩溃。.原因: 国民党反对派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括;.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

    18、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完成土地改革,实行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成效: 1952年国家财政取得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特点: .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采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 .采取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方面积极作用;.原因: .由当时的经济形势决定: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国民经济崩溃,财政困难,人民生活困苦,这些都关系到人民政权的生存问题; .由党的正确领导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党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抓住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知识点:1.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19、祖国大陆统一;2.抗美援朝:.背景: .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以武力干涉朝鲜的内部事务,不久又组成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并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政和中国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目的: .美国目的: 控制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使朝、日成为反共堡垒; .志愿军赴朝参战目的:保家卫国。.经过: .1950年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与朝鲜军民并肩抗击美国侵略者。 .1953年夏,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美国侵朝战争失败。.意义: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

    20、.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3.土地改革运动: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19501952年。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性质: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性质。 .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这与中共以往的土地政策有明显的不同。 .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

    21、路,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与各个时期党的土地政策比较:对富农的政策不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限制富农;解放战争时期是打击富农;建国后初期是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新中国成立前后土地改革的异同: 同: 两次土地改革,都是为了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做法都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结果都使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异: .背景、目的:前者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目的是为了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后者在建国后全国范围进行,是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政策不同:前者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后者采取

    22、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作用不完全相同:前者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提供了保证;后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4.镇反运动:.必要性:蒋介石败逃台湾后,留在大陆的大批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失败,继续进行破坏活动;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认为反攻大陆时机到了,气焰更加嚣张;为了巩固人民政权,必须镇压反革命;.成果: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全国展开镇压反革命运动。经过一年的斗争,基本上肃清了大陆上的反革命势力,还取缔了旧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净化了社会风气,社会秩序安定;5.“三五反”运动:.背景: .新中国成立

    23、后,有些不法资本家,不满足于用正常经营获得利润,而是采取非法手段获取暴利;他们行贿国家干部、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窃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五毒横行; .有些国家工作人员进城后,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犯了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错误或罪行;.概况: .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在私营企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意义: .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挽救了一些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 “

    24、五反”运动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进攻,打击了他们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中进行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树立了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6.没收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生产关系。要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必须没收官僚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的内容之一,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但没收官僚资本之后归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使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一举措,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双重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是当时最重要的措施。7.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解放初期,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兴风作浪,物价暴涨。新中国面临的

    25、最大的考验,就是能否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中有两大战役,即“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实质是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稳定物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最大作用是使党和人民政府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统一财经,初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工商业:.原因: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较大,占有重要地位; .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具有积极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与中共并肩战斗,解放后又能接受党的领导,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根本目的: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争取财政经

    26、济形势的好转。.具体做法: .调整公私关系。即调整国营工商业和私营工商业的关系。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指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调整劳资关系。即处理好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资本家确认工人的民主权利,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但又要保证资本家获得合理的利润。实质是确立工人阶级在私营企业中的领导地位。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时,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结合国民政府统治建立后的史实,分析严重阻碍和破坏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为什么能够得到迅速发展?8.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如日本侵

    27、华及经济掠夺;美国控制国民政府,向中国倾销商品等;.官僚资本的压制、掠夺:官僚资本形成后,凭借国家政权,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乱不息,给人民带来灾难:新军阀混战、内战,使中国无法进行正常的经济建设;9.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推翻三座大山,废除了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了新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前景;.抗美援朝、镇反运动,巩固了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稳定了经济秩序;.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的条件下建立的;.1953年,党中央公

    28、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使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4年召开全国一届人大,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证。.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10.客观条件:.建国后人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恢复了经济;.国营经济的建立,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统一财经,初步形成高度集中的管理体

    29、制;.对私营工商业的利用、限制,农村的互助合作等,为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经验;.苏联的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1.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1953年提出。规定了“一化三改造”。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特点: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一化三改造”都规定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步进行,逐步实现,符合中国国情。13.作用: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制定了蓝图。14.中共如何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依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19

    30、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进行三大改造:从1953年起开始三大改造,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一五计划:15.背景:.新中国初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政权,恢复了经济,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1953年中共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依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16.基本任务:.发展生产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实行生产关系的变革: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7.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工矿业成就突出:建成近600个重要项目;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

    31、初步的基础;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农业生产按计划完成,但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增产有限;.交通运输业成就大,新建宝成、鹰厦等30多条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西藏与各地联系;.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18.取得成就的原因:.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全国人民热情高涨:工人展开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新中国成立前10年,我国民族工业呈现何种状况?试分析原因。新中国成立后10年,我国工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20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什么道理?1.前10年状况、原因:.状况:民族工业处于严重萎缩状态,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基本上破产、停滞;.原因: .列强的长


    注意事项

    本文(新中国史教案高考中国近现代史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