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9045732       资源大小:24.1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经典版)编制人:_审核人:_审批人:_编制学校:_编制时间:_年_月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2、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

    3、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庄子与惠子游于

    4、濠梁之上教学反思这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是优秀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第 1 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2、能力目标: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精神内涵。3、情感目标:领会庄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诸子那纵横捭阖的雄辩,亲历躬行的实践,高尚傲岸的品格,光耀千古的思想,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化现象,筑就了我国历史上不为多见的文化巅峰,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拜读庄子与惠子游于

    5、濠梁,感受庄子的人格光芒,感悟生活的真谛。二、自主学习(一)读中有品分成两组演来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然后点评字音、停顿及语气是否到位。(二)读中有思学生借助注释、口译课文,说说应该掌握的重点词语。然后在文章中找出你所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是字词释义方面的,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三)读中有编演读课文编演课本剧我特别想请我们班的同学用现代汉语把当年庄子惠子的对话场景重新演绎一下。小组准备一分钟左右,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两千多前的战国时代。师: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滨上游玩,庄子说:“鲦鱼进进出出,游玩得这么从容,这真是鱼儿的快乐呀!”请学生续老师的

    6、表演往下演绎。三、小组合作讨论四人小组讨论取得共识后发言:(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围绕什么辩论?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或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庄子知道不知道鱼的快乐,其实这场千古之辩是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论,惠子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当然不知道鱼。他根据逻辑推理来得出的。所以说惠子的思想逻辑性非常严密。(二)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惠子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三)庄子最终

    7、击败了惠子靠的是什么?庄子很聪明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关键是“安”字,在惠子那里,“安”的意思是“怎么”?在庄子那里变成了“哪里”。庄子最后说了那句话,你在哪里知道?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很明显,庄子在这儿偷换了概念。他靠耍小聪明,偷换概念取得了胜利。(四)假如你是庄子,你如何取胜?用逻辑推理。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五)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你觉得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境由心生。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境由心生: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人的心情的好坏

    8、有很大的关系。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因为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他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四、归纳本文是一篇寓言,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本文的寓意。师:请同学们用这样一个开头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揭示本文的寓意。例1:事物的本身是捉摸不透的,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心来看待事物呢?例2:其实有时候并不一定要从严密的科学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要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例3:世界上处处都是美,只是

    9、你没有用心感受,只要你用心感受,世界会用心回报。例4:我们要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我们就会从世界中感受到许多美好的东西。例5:鱼就是我,我就是鱼。例6:事物本来没有好与坏,是用我们的情绪去决定的。例7:用心去品味自然,自然的外物似乎与我的心情融为一体。例8:为什么会不快乐呢?你看看青山,你看看绿水,你听听蝉鸣,你听听风声,我们本来就是这大自然的一物,闭上眼睛感受吧。例9:追求快乐自由,追求诗意地生活。五、课堂小结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在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

    10、的时代,让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多一些诗意吧。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第 2 篇 教学目标:1、 言:梳理庄、惠辩论的过程及其逻辑。2、 意:理解庄子的思想。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二、一读课文,读准读通1、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自己不确定的字音和停顿。2、 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和停顿。3、 齐读课文。三、二读课文,读懂故事1、 学生演绎对话。2、 梳理庄子、惠子二人的辩论过程。四、三读课文,读懂庄子1、 品“庄子之知”,理解庄子“物我齐一”的思想。2、 品“鱼之乐”,理解庄子“发展自然本性”“自由”的思想。五、 再读对话,课堂

    11、总结篇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导入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出示PPT1。/惠子: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二、正读1、师: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生自由大声朗读(1分钟)2、指名读。(1分钟)3、学生评价。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2分钟)4、我会读:师出示PPT2。(5分钟)“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你应该读出?(从容,悠闲,语速要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从容)

    1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5、再读。师:我们再全文读一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1分钟)三、译读1、师:我发现同学们比刚才读得好多了,入镜了!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2分钟)2、PPT3出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3、师:庄子也很注意这个“安”字,第三个怎样理解?(哪里、哪儿)四、演读师:我们知道当时两人

    13、的对话非常简单,现在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对话加上一些话,重现一下2000多年前濠水边上的那场争辩。老师读叙述部分;包秀钦读庄子;陈静读惠子。五、辩读1、师:我们看到了非常可爱的庄子,非常认真的惠子。同学都不仅入镜了,也入情了,那么,他们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出示PPT4:知?不知?2、师:惠子他可以确定的是什么事?(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3、师: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所以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4、师:惠子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因为你也

    14、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那么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师:惠子多了不起啊!他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了世界。5、师:从这场争辩的结果来看,谁占了上风?(庄子)6、师:庄子为什么能占上风呢?从惠子最初的提问和庄子最后的回到来看。7、师:原来是这样。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看文中还藏着什么。庄子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有依据吗?PPT5:“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8、师:无论是鱼也好,人也好,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从容呢?生:注重精神上的快乐;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9、师:还有一个“游”字,庄子他们在游得时候心情怎样?(开学、放松)10

    15、、师:你们觉得文中的惠子能感受到快乐吗?惠子和庄子的区别是什么?(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感情,从美得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11、师:其实,庄子也是多么了不起啊!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便觉得鱼也是快乐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就如近代文学家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PPT6)12、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生:追求快乐自由。生:诗意地生活。生:六、延读1、师:是啊,庄子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生活的实践者,下面我们看两个故事:2、故事一:鼓盆而歌(PPT7)故事二:庄周梦蝶(PPT8)故事三:楚王请庄子做宰相七、课堂小结:1

    16、、师: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PPT9)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2、师: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现在我们肯定了庄子的情怀,濠梁之下的游鱼,天地间的庄子,他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千年的界限,超越了鱼和人的界限,庄子他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鱼呢?在我们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第 3 篇 一、导入新课1、课题是什么?2、我们来看看庄子是谁,对*人

    17、有什么影响?*人的达观有一部分和他有关。他很穷,大部分时间靠编草席为生。但他穷得很傲,有一次他向人家借他很怪,老婆死了,他敲盘而歌。他给我们留下了33篇散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庄子,了解他,思考他。通过我们的质疑、思辨,思考庄子对于个体价值、文明社会的意义何在。二、看一段文字,读后说说庄子是个什么人,你从哪里看出。补充一句:课文就是由这段文字开始的。幻灯片出示“曳尾涂中”一段。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

    18、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约三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言:针对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生1:这是个隐士形象生2:他和自然融为一体生3:他很高傲生4:自由、自然、不拘束从哪些词句中看出:不顾、吾将曳尾于涂中三、作者怎样看庄子,对庄子精神作何评价要求学生速读26段,划出评价语句1、清洁的精神:可以师:清洁什么意思?生5:可以抵御一切的诱惑。师:还是什么?生6:不同流合污。师: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7:对庄子的崇敬、激赏。四、出示整理过的学生提问(在这堂课之前,布置学生自读本文,并将发现的问题写在纸上,上交。教师根据学生问题整理出最有价值的几类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第1段“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落崖惊风”

    19、怎么理解这句话,特别是“吓”字?(余均、杨瑜)作者为什么把庄子比作“一棵孤独地在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陈春梅、马郑列)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作者为什么用一连串否定的表贬斥的词语?庄子为什么不做官?为何能对做官之事如此释然?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后三个词的顺序能否掉换?师: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多集中在第4、8段和最后一段。现在我们分组讨论这些问题。生8:庄子的思想在当时比较叛逆,不合常理,所以“吓”着人们。(结果呢?)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庄子的思想与当时社会比较矛盾。当时社会重权势,而庄子不愿同

    20、流合污。而当人们仔细思考他的意见时,发现他是正确的。齐读:朝暾夕月,落崖惊风。师:我们今天来读读庄子,会给我们展现一个广阔的境界,柳暗花明。师:齐读第四段,来体会一下句子的含义。生9:叛逆者。生10:战国时期,月亮是庄子心中的道德象征。师:一个“槁项黄首或”的老头子,怎么会妩媚呢?生11:精神妩媚。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权力是很好的东西,但他只喜欢自由。师:普天之下,能这样做的人有多少?所以“孤独”。生12(接着):“妩媚”是不被认同的美,不被常人理解,这种信念已不再被很我人坚守。师:听这位同学的发言,可以用一句古诗来概括她的话。吟诵*雪。师:庄子的行为都是跟当时的情、理、逻辑相违背的。所以他好像

    21、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齐读最后一段。庄子怎么会出现眼冷心热?庄子眼前的客观世界是怎样的?黑暗、残忍决定了他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偏激、反叛、哲学困境。于是就出现了“眼冷心热”。“眼冷”是出世的,“心热”是入世的。他的处世态度是反叛的。但仅仅读出“反叛”,还不是真正读懂庄子。与之“周旋”什么意思?周旋的目的是为了“外化”而保持“内不化”。对第6个问题词序能否掉换的回答:生13:逻辑上看应该不能互换。师:这代表我们走近庄子的一种规律。你们现在有无对肃然起敬?下一个问题:庄子认为天下污浊,但为什么他没有做官呢?他只会用文字抨击社会,但为什么不想去做点

    22、什么呢?如果去做官,不是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吗?庄子既然对世俗不满,那么他为何不做官,通过自己的努力云改变社会的现状?他只是为了自己的自由,这是不是很自私?讨论:你如何看待庄子的“拒绝入世”?你觉得庄子的精神对个体生命和社会文明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师提问:*历史上哪些人与庄子有渊源?生:李白、陶渊明、苏东坡、阿q其中一生问:阿q怎么会和庄子有渊源?一女生回答,因语速过快,听不清。师:庄子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庄子的思想能救人,但能否济世?请思考。好了,我们的课就要告一段落了。今天,什么是“无路可走”?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庄子又何来引导我们的精神呢?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第 4 篇 教学目标:

    23、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庄子寓言的内容、寓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寓意,体会古代寓言故事的文学性及表现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学者南怀谨曾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人物就是庄子,庄子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或许更有一种同时伍的感受和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庄子的混沌之死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混沌之死,学生划分朗读节奏,体会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2、结合书下

    24、提示和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并将疑难之处作好记号。3、释疑解惑。4、齐读课文,背诵。三、分析课文,体会文章主题。1、结合学生阅读,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体会故事中“倏、忽、混沌”命名的.意义。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文中“倏、忽”意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混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的自然状态,代表无为。以人的有为,来凿就自然的无为。有为的所谓成就,就是无为的死亡了。3、了解文章的寓言A、学生讨论。B、教师明确: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了事物本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因此要顺其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C、联系

    25、实际,谈谈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教师示例: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要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四、学生背诵课文。五、完成课后练习。呆若木鸡一、导入新课在先秦诸子之中,庄子的生活经历可谓是贫穷加上平淡,造就里他的自然、无为的哲学理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庄子的混沌之死,了解了他清淡无为,尊重生命自然状态的态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他的呆若木鸡的寓言故事。二、学生阅读课文。思考:A、从斗鸡到木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B、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主要得益于什么?三、分析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节奏。2、学生讨论上述问题。3、教师归纳:A、从斗鸡到木鸡经历了四个阶段

    26、:恃气-犹应-疾视-无变B、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度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四、了解寓意:1、学生齐读后,谈谈读了这则寓言后自己总结的寓意:明确:本文意在提醒人们,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威自怒,治理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就能百战不怠。2、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交流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例如:遇事沉着冷静,原都是要经过训练和磨练的。只有真正沉着冷静的人,才能处变不乱,取得重要的胜利。经过严格训练和生活磨练的人,其所具有的气质,确实能令人望而生畏。3、成语意思的变化。明确:文中的“呆若木鸡”指养到家的斗鸡看似木鸡,实则大智若愚。这个词语在长期使用中衍生出了新的涵义,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五、交流寓言1、学生将搜集的庄子寓言整理成故事后,在课堂上讲给其他同学听。2、教师或学生总结庄子寓言的内容和影响。3、完成课后练习。


    注意事项

    本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