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游龙城太原怎样一天玩转晋祠太全了二百多张图.docx

    • 资源ID:9036611       资源大小:25.3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游龙城太原怎样一天玩转晋祠太全了二百多张图.docx

    1、游龙城太原怎样一天玩转晋祠太全了二百多张图游龙城太原:怎样一天玩转晋祠(太全了二百多张图) 有这样一句话:不到晋祠,就等于没到太原。(侠义的晋祠就是指晋祠博物馆,后来伴随旅游业发展,广义的晋祠除了晋祠博物馆,还包括晋祠公园、晋祠外八景、悬瓮山、周边的农田、稻田、荷塘、农家乐等,外地游客注意区分,避免误会。)晋祠博物馆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祠镇,隶属于太原市文物局。晋祠博物馆是太原首屈一指的旅游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晋祠以古建筑、雕塑、名泉、古木著称于世,祠内风景秀丽,建筑宏伟,殿宇林立,有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点缀于山光水色之间,古木葱郁,诗情画意

    2、。等,众多的优美传说至今让人津津乐道,有3000年的历史积淀,是山西文化的代表、更是山西人的骄傲。一、晋祠文化晋祠:祭祀唐叔虞及其母亲邑姜。晋祠三绝:难老泉、宋彩塑侍女像、周柏。晋祠三宝(也称晋祠三古建):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晋祠三名刻:唐太宗晋祠之铭并序、柏月山房记、华严经石幢。晋祠三名匾:杨二酉水镜台、傅山难老、高应元对越。晋祠内八景:望川晴晓 、仙阁云梯、 石洞茶烟、 莲池映月 、古柏齐年、 胜瀛四照、 难老泉声、双桥挂雪晋祠外八景:悬瓮晴岚、山峰鼎峙、宝塔披霞、谷口双堤、山城烟堞、四水青畴、大寺荷风、桃园春雨。二、游览攻略地址:位于太原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交通

    3、:公交车,从火车站乘坐:308、804、856路,晋祠公园下。特产:晋祠大米、时令水果。有喜欢大餐、美食、特产的,建议去太原市中心,东西正宗,价格放心。好多朋友问我景区有那些美食,景区的食品礼品各地都差不多吧,都是接待游客的,味道、价格不言而喻,就不必认真地询问我了。门票:80元。建议游览时间:3小时,游玩季(建议3-10月)晋祠建筑:晋祠博物馆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和周柏。南面有:公输子祠、水母楼、难老泉、三圣祠、傅山纪念馆、晋溪书院、胜瀛楼、舍利塔、奉圣祠、留山园、留山湖等。北面有:朝阳洞、苗裔堂、唐碑亭、唐叔虞祠、

    4、昊天神祠、文昌宫。温馨提示:晋祠博物馆历史太过久远,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桥梁、甚至一棵树、一片塘、一块碑、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都有一个故事或者一长串历史沿革。有趣的是,故事都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而且妙趣横生。建议来游览之前做一点功课、了解一点点,游逛之时便多了几许意趣,否则就是外行看热闹,遗憾了。晋祠景区分两部分,首先进入的是晋祠公园,穿过公园,才到达晋祠博物馆。晋祠公园主要看花木水廊的风景,晋祠博物馆主要看历代文物。如有有太原旅游一卡通不需要买门票,在停车场的好主妇餐厅买了包子、豆干、饮料,解决中饭。下面小编带你晋祠一日游开始喽。我想如果你看了这篇晋祠游记,然后再去游晋祠,肯定感觉和效果不一

    5、般。我整理了二百多张图片了,很难得啊!请耐心看完,你就像在画中,游览了一回了!从大停车场步行5分钟就看到晋祠景区的牌楼了,就在公路边,很显眼。穿过牌坊,就是晋祠公园大门,晋祠公园免费不要门票。进大门门喽。晋祠公园大门背面。贯穿晋祠公园到达晋祠博物馆,步行需要30分钟左右。碧绿的大鼎很可爱。复制的鱼沼飞梁。过飞梁,就看见这个“唐国”。进去凉快一会吧。“唐国”外面是砖雕照壁。照壁背面穿过“飞龙阁”,阁楼下方的假山石里有石洞可以穿行。“唐宗遗凤”。“唐宗遗凤”左手边。“唐宗遗凤”左手边。穿过亭子,是“龙兴晋阳”雕塑,好多朋友喜欢抱着马腿拍照。继续沿路而行,路边景色。到达牡丹亭,晋祠公园走完了。绿色大

    6、铜钱后面的阶梯通往晋祠博物馆。边走边看。林荫路多好,都是银杏树。三座桥,宏伟。站在桥上看右手边。桥上看左手边。售票处,门票80元,学生和60岁老人半价,小孩和70岁老人免票。记得带上有效证件。去看文物吧。红漆大门,右侧入口,注意这里只进不出,出口在南面,就是图片左侧三位游客的方向。(一进门左手边有卫生间),嘿嘿。晋祠(博物馆)。晋祠初名“唐叔虞祠”,祭祀西周唐国的诸侯“姬虞”的祠堂。后名“晋祠”。此匾额为陈毅将军手书。吕氏春秋里有著名典故“桐叶封弟”:西周时,一天,周成王姬诵与胞弟姬虞玩耍,把一桐叶剪成一个似玉圭的玩具,对虞说:我将拿着玉圭封你,史官便做了记录,后来成王说:我和弟弟玩呢。史官语

    7、:君无戏言。后来把虞正式封为唐国的诸侯,史称唐叔虞。唐,在黄河、汾河东面,现在的山西境内。唐叔虞,姓姬名虞,唐:是封地,叔:是周武王第三子,其后代有人以唐为姓,此为“山西唐”,乃唐姓的一支。晋祠博物馆一般分三线,中轴线、南线、北线,当然不是整齐的三条线,建筑都是错落相间的。我们先走中轴线:分别经过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周柏和圣母殿。进大门中轴线第一站:首先看到的是“水镜台”。“水镜台”,明代建筑,以前唱戏的地方,清如水、明如镜,善恶昭彰。匾额“三晋名泉”是清朝康熙年间武举人杨廷翰所书。杨廷翰就是山西晋祠人。“三晋名泉”匾额下面的彩画,俨然是晋祠里的奉圣寺和浮屠

    8、院。精美的檐角。“水镜台”正面,雕梁画栋。这亭子一样的戏台是清朝补建的。“水镜台”匾额,是清朝乾隆年间翰林、书法家杨二酉所提,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杨二酉是杨廷翰的侄子,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都是朝廷大臣,后人将二人的匾额同挂于水镜台上,有趣。“水镜台大缸”的传说:相传,当年戏台修好,大戏一开,百姓齐聚,站在后面的观众大呼:听不清楚。工匠们一筹莫展,此时,鲁班化作一老翁,敲打叫卖大缸,声音远播。工匠乃大悟,买来8口大缸,两两相扣,埋于戏台四角作为扩音器,于是观众们都听见了、满意了。据说,站在圣母殿都能清晰地听到戏台的唱腔呢。走过“会仙桥”就看见“金人台”,这就是传说中的四尊晋祠铁人。古人说的金,是

    9、金属,不是金子。铁人是“镇水”用的。“金人台”中间的香炉,艳丽的琉璃吸人眼球。西南角的这一尊,保存完整,最威武英俊,北宋的,历经900多年,没有锈烂,一定是合金铸造,就像现代的不锈钢。以前好多游客抱着他的胳膊拍照,现在有栅栏不让上了。西北角的铁人。东南角的铁人,手中的武器是木质的,都腐朽不见了。东北角的铁人。只有这一尊是民国铸造的,其他三尊都是北宋的。为什么有这尊后铸的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铁人们沐浴日精月华,化为活人,这位跑到黄河边,遇一位摆渡老者,铁人问:您老的小船可载得动我?老者言:你又不是晋祠铁人,如何载不动?一语道破天机,铁人现原形,留在了黄河边上,没再回来。看过“金人台”,就是“对

    10、越坊”,对:报答。越:颂扬。明代万历年间建筑。故事来了:明朝大书法家高应元,母亲久病不愈,乃赴晋祠吕祖阁求签,签字:添砖加瓦。遍观晋祠,亭台楼阁俱有,独缺牌坊,遂建大牌坊,母病愈,高应元大喜,挥毫:对越。乃晋祠三大名匾之一。对越坊左侧大铁狮子。对越坊右侧大铁狮子。钟楼。大钟重量9999斤。好大好重啊,怎么挂到那么高的钟楼上的呢?故事:钟楼盖好了,大钟也铸好了,太重挂不上去,工匠们傻眼了,这天,来了一位老翁自称“鱼目”(鲁,鲁班祖师爷来点化),撂下一句话:“土都埋到脖子啦,有什么办法呢?”飘然而去。工匠们堆土成坡,将大钟沿着斜坡推拉上钟楼,挂上了。鼓楼。献殿,摆放贡品的地方,晋北人管贡品叫“贡献

    11、儿”。这里虽然叫殿,但四壁无墙,以木栅栏代替,更像亭子。晋祠三国宝古建之一。金代建筑。匾额。大殿顶部木结构。出献殿,就是著名的“鱼沼飞梁”,沼,方形池塘,有鱼,故名鱼沼;十字形桥梁,东西平铺贯通献殿和圣母殿,南北向下沿展疏通两侧,如大鸟展翅,故名飞梁。鱼沼飞梁,四通八达,结构精妙,全国孤例。晋祠三国宝古建之一。鱼沼。飞梁。站在圣母殿门前,对面是献殿。南侧。北侧。站在北侧看看。晋祠主殿:“圣母殿”,建造于北宋年间,晋祠三国宝古建之一。殿内供奉西周周武王姬发的正妻、姜子牙之女、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圣母殿前的南天王和石碑。南天王,北天王。众多匾额,此匾颇有意趣,您仔细看看,这字体是突出来的还是

    12、凹下去的?“圣母殿”正面围廊,有八个盘龙大柱。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圣母殿正中间的匾额。隔着栅栏往里瞧:中间的是圣母,两侧是侍女。将手机探进栅栏缝隙,这样清楚些。不仅有侍女,还有宦官宋代彩塑侍女像,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珍品。彩塑身材如真人大小,共43尊,其中33尊是女像。宋代彩塑是晋祠三绝之一。看看面容神态,衣着款式颜色,身形姿势,历经千年,依然色泽艳丽。只能看见这五尊,其余的在两侧后面,看不见,网上可以找到图片。他们手中拿着不同的器具,代表不同职务,浅笑淡愁,神态各异,高矮胖瘦,身形不一,年老年幼,或喜或悲。据说里面有一尊侍女像,正面看微笑,侧面看发愁,是不是显示了宫廷生活的孤寂与无奈呢。

    13、看看他们,大概知道古代宫廷生活场景了,他们的衣饰发型、器物用具、职务分派、思想情感都可以窥见一斑。圣母殿参观完毕。圣母殿旁,就是晋祠三绝之一:周柏,也是晋祠内八景之一:齐年古柏。古柏高10米,3000年树龄。传说:以前是龙凤双柏,分植于圣母殿两侧,有一年,天生异象,难老泉水咆哮,人们以为凤柏成妖,遂砍倒损毁,之后,圣母殿左侧的龙柏渐渐往凤柏的方向倾斜,眼看就要倒地,突然,从地下生出一株小柏树,直插云天,撑住了老柏树。人们说,那是凤柏的儿子,撑住父亲不至倒地,后来,小柏树被称为:擎天柏。小柏树撑起的一片天空。倾斜45角。给个全景。至此,中轴线全部参观完毕。下面我们参观北线,由东至西(从晋祠博物馆

    14、大门口往里走)分别是:文昌宫、东狱祠、钧天乐台、昊天神祠、 唐碑亭、八角莲池、唐叔虞祠、松水亭、善利泉、苗裔堂、朝阳洞。文昌宫全景,纪念与晋水有关的七位名士:豫让、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于谦、王琼。可惜不开放。“东狱祠”,民间称:阎王殿。又称东岳祠,泰山庙,供奉东岳大帝:掌管幽冥地狱,判定善恶,人间生死。图片左侧为:长龄柏。关着门,不开放。旁边的牌坊。“钧天乐台”,也是戏台。清代乾隆年间建造,位置在“昊天神祠”(关帝庙)前面,以前是为关老爷唱戏的。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钧天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雕梁画栋。音入妙时如蟾宫绝调,像传神处拟才子奇书 。戏台屋顶。戏台对面就是“昊天神祠

    15、”,清朝乾隆年间建造。两进院落,第一进是关帝庙,第二进有二层阁楼,楼下是三清洞,楼上是玉皇阁。玉皇大帝称作: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故称昊天神祠。进门,右手边厢房,里面有展品。左手边厢房。关帝庙全景。图片右侧是隋槐。匾额如天之平,与天等高,赞扬关公的伟大。清乾隆年间建造,殿内遍布壁画,讲述关公生平。据说是我国早期连环画的雏形。关帝庙前面的,隋槐。二进院子,一座小楼,楼下是三清洞,楼上玉皇阁。两边厢房。厢房。大钟很漂亮,从大钟后面的台阶可以上到厢房的房顶。大钟的铭文。我上房顶了,每次到这里都上房顶的,回忆童年,哈哈。这里通向玉皇阁,阁楼关门不开。只好原路走出去吧。走出“昊天神祠”,往西,就是“唐碑

    16、亭”,又叫“贞观宝翰亭”,清朝乾隆年间扩建,保存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石碑。晋祠三石刻之一。故事来了: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来唐叔虞祠祷告,预祝胜利,后来隋朝灭亡,太宗皇帝重游晋祠,亲篆铭文,刻字立碑。太宗李世民曾跟随父亲驻守太原,人称“太原公子”。父子建立政权,不忘根本,于是国号为“唐”。唐碑。李世民贞观二十年亲自撰文、书写。后人称颂:南有兰亭序,北有晋祠铭!这是后来的复制碑。与太宗碑一样的。八角莲池,又名放生池。是善利泉和鱼沼泉会流之处。晋祠内八景之一:莲池印月。唐碑亭西,就是“唐叔虞祠”。经过元、明、清三代扩建。唐叔虞儿子燮父迁都于晋水之旁,故山西又称作“晋”。门前石鼓。大门。唐叔虞祠

    17、分前后两进。第一进,外院,碑廊,上刻华严经。过庭,里面陈设:“元代乐伎”。“元代乐伎”,七尊一组,共两组,这边是管弦乐队。这边是打击乐队。内院,大殿。殿堂供奉唐叔虞塑像,明代塑像,元代建筑。唐叔虞像,两旁是内侍和大臣。两侧厢房。站在大殿门口,内院全景。走出“唐叔虞祠”,西北面是,“松水亭”,卷棚歇山顶,长方形亭子。名字来源于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水亭”全景。“善利泉”,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亭子是北齐天宝建筑。下面是泉眼。“善利泉”东,“圣母殿”北侧,是“苗裔堂”(和苗族没有关系),根苗、后裔之意,又叫子孙殿、奶奶庙,以前人们求子的地方。内有明代塑像19尊,就是送子娘

    18、娘、痘疹娘娘、胚胎娘娘等。外观。“苗裔堂”全景。侧观“苗裔堂”。“苗裔堂”北,是“朝阳洞”,坐西向东,早晨先看到太阳,故名。这七十二石级,道家称“七十二福地”,晋祠内八景之一“仙阁梯云”。本为天然石洞,后人工开凿修缮而成。匾额“别一洞天”。眼底壶天。图片左侧是:“云陶洞”,以前是天然石洞,傅山先生曾在此隐居,常烹茶待客。“石洞茶烟”晋祠内八景之一。月亮门。从这里拾级而上,上面是“三台阁”。“三台阁”。“读书台”。“顾亭”。这里可以看见圣母殿后面。琉璃瓦,金碧辉煌。沿着小路下去。至此,晋祠北线游览完毕。“公输子祠”,供奉建筑业祖师鲁班,鲁班:姓姬,氏公输,名班。尊称公输子。春秋鲁国人,人称鲁班。

    19、南线开始:按照行走路线,我们从西向东介绍。南线,自西向东:公输子祠、水母楼、难老泉亭、真趣亭、难老泉水、流碧榭、白鹤亭、王琼祠、晋溪书院、傅山纪念馆、胜瀛楼、三圣祠、董寿平纪念馆、翰香院、浮屠院、留山园、留山湖、奉圣祠。“水母楼”,也称梳妆楼、水晶宫。明代建筑,供奉晋祠水神,分上下两层,下层水母铜像,上层水母成仙像,墙壁上明代壁画。匾额“霑濡悬瓮”,“悬山响玉”。一层门洞,沧浪之水,二层不开。水母娘娘故事:太原金胜村人柳春英,嫁到晋祠,贤良淑婉,偏遇上恶婆婆,每日吃水都要柳春英去远远地挑来,而且一担水只吃前桶,后桶水不干净倒掉,如此,春英辛苦万分。一日,挑水路上遇到一位牵马的老者,向春英讨水喝

    20、,春英可怜他给了一担水,之后再重新去挑,如此三日,老者总来喝水,春英都答应了。第三日老者喝完水,自称白衣大仙,将马鞭子送给春英,说,把鞭子放进水瓮,鞭子提多高水面就升多高,此后便不需辛苦挑水了,但是切记不可提鞭出瓮。春英大喜,回家置鞭入瓮,果然出水。恶婆婆无计,将春英打发回娘家,想藏起马鞭,于是提鞭出瓮,大水涨出水瓮,汹涌奔流,淹没村庄,春英闻讯,头发都没梳好,手拿草垫子疾奔而回,将草垫扣在水瓮上坐了上去,水流顿减,成为小小的一股,从瓮下流出,柳春英亦坐化成仙。人称“水母娘娘”。一楼的铜像,柳春英坐在水瓮上,尚有一缕头发没有梳好。二楼是成仙像,旁侧8尊侍女塑像,前面看是人形,背后看是鱼形,人称

    21、“东方美人鱼”。“难老泉亭”,北齐建筑。“真趣亭”,民国时期建造。观流听泉的最佳所在。亭上对联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难老泉水、分水坝、张郎塔、不系舟。泉水奔涌,湍流不息。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图片中央偏左尖顶亭子就是“难老泉亭”,右侧方形亭子是“真趣亭”。讲故事:过去生活在这里南面和北面农民,都用晋祠水种水稻,经常为争水互斗,官府支了一口滚沸的油锅,锅里放十枚铜钱。说:谁能当众从锅里取出几枚铜钱,村里人就得几分水。北边的人群里走出一个青年,说,我是孤儿,村里人抚养我长大,现在是我报恩的时候。纵身跳进油锅,七枚铜钱被抛出锅外,遂亡。村里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尸骨埋在了分水

    22、坝旁边,上筑一塔,名”张郎塔”。图片中泉水被分水坝三七分开了。分水坝和张郎塔。图片右侧的小石坊叫做“不系舟”,庄子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意指不拴榄绳之船,逍遥自在。中间的九曲桥。站在小桥上看难老泉。“流碧榭”,位于“真趣亭”东侧。“白鹤亭”,明代建筑。图片左右各一座,如白鹤双展翅。中间是“流碧榭”。“王琼祠”,明代建筑。为明代三朝功臣、两部阁老王琼所建。王琼:字德华,号晋溪,太原人,与于谦、张居正并称明代三重臣。晚年奉诏出征,老病死于疆场。匾额:山高水长。内供王琼像,两边有6尊总兵塑像。门前两株银杏树,王琼手植,左雄右雌。祠堂右侧雌树。祠堂左侧雄树。“王琼祠”东

    23、面就是“晋溪书院”。“晋溪书院”,原名晋溪园,创建于明代,是王琼居住的院子。王琼死后,改名“晋溪书院”,成为谈文论武,切磋学问的地方。“晋溪书院”是两进院落,第一进看见“太原堂”,是子乔祠的享殿(供奉灵位)。配殿。第一进的院子。过了“太原堂”,二进就看见“子乔祠”,王氏宗祠。王子乔,是黄帝的四十二代后人,本名姬晋,字子乔,周灵王的太子,人称太子晋,相传为太原王姓、琅玡王姓、三槐王姓的祖先。新马泰菲等国外王氏宗亲多次到此认祖归宗。人称:天下王氏出太原。孔子在周灵王二十一年出生于鲁。配殿。配殿。“太原堂”背后。“晋溪书院” 对面就是“董寿平美术馆”董寿平,山西洪洞人,当代著名艺术家、书画大师,晚年

    24、有黄山巨擘之称。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1988年建馆,陈设董老晚年捐献给家乡的200余幅书画作品。董老浮雕像。美术馆内场景。董老照片。董老蜡像。梅花。兰草。黄山。美术馆北侧的树荫水塘。“胜瀛楼”,明末建筑,观景之用,所以二楼四面设栏杆。晋祠内八景之一“胜瀛四照”。胜瀛:胜过仙境瀛洲。四照:每年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楼四面受光。故名。相传,这个位置是鲁班测算出来的。“胜瀛楼”旁边的唐碑复制品。“傅山纪念馆”。傅山,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

    25、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推崇老庄之学,医学造诣颇深,有医圣之名。太原名吃:“清河元”头脑,就是傅山先生为母亲调制的药膳。“三圣祠”,原供奉药王、仓公、扁鹊三位古医药专家的。乾隆改建时将右边的扁鹊换成龙王,故又称“三王祠”。“胜瀛楼”往南走,顺着小路往西一拐,就看见“翰香馆”。再往前走,是“浮屠院”,即塔院,梵语“浮屠”就是“佛塔”。塔院内景。塔院内景。塔院内景。小垂花门通往“奉圣祠”后院。“舍利生生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总高38米,平面八角形,内供佛宝舍利,舍利本身不但可以拾取,而且是不断增加的,即“生生不息”,故名“舍利生生塔”。隋文帝时初建,宋代重修,清乾隆重建。一组“舍利

    26、塔”照片。宝塔披霞为晋祠外八景之一。“浮屠院”北侧,从小门进去。就是“留山园”。紫藤花架。乘凉品茗。坐下歇一会吧。假山喷泉,池中游鱼。影壁砖刻,清代书法家杨二酉撰书的柏月山房记共166字,为晋祠三名刻之一。“留山亭”,传说,悬瓮山曾向庙前移动数步,乡民报知县令,县令祷以猪、羊,山才停止移动,于是便在巨石之上题“留山”二字。后又在此址筑亭,命曰“留山亭”。“伴云亭”。不着彩画,简朴古拙。“浮屠院”旁边就是“十方奉圣禅祠”。相传原是唐代名将尉迟敬德的别墅,他老年常作噩梦,僧人说他过去杀生太多,于是他信佛后就将此处改为奉圣寺。唐代初建,元代重修。庙前小广场。门口石狮子。门口石狮子。进门来,甬道两侧都

    27、是牡丹花。碑廊。里面有唐译八十卷华严经石刻共96幢,“晋祠藏风峪华严石经”,武则天亲自作序。石经保存了一些武周新造字和风韵不同的初唐小揩书作,有很大的佛学和文化价值。晋祠三名刻之一。碑廊。碑廊。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摩尼,殿前是大片的牡丹花丛。观音堂。“浮屠院”南侧,西湖,也称留山湖,1984年人工开掘,面积860平方米,形如半碧而略微瘦长。睡莲塔影。苍松奇石。半池明月半池花。至此,南线也游览完毕了。晋祠景色。晋祠不愧为三晋明珠,古建、传说、无不熠熠生辉,每次游览都是意犹未尽。这篇游记集中了我三次游览的照片,整理编辑用了三天。即便如此。也有疏漏和失误之处,希望博学的朋友雅正。感谢大家留言和鼓励,谢谢,再见。我想如果你看了这篇晋祠游记,然后再去游晋祠,肯定感觉和效果不一般。


    注意事项

    本文(游龙城太原怎样一天玩转晋祠太全了二百多张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