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docx

    • 资源ID:9036141       资源大小:252.9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docx

    1、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在细菌学诊断中, 分离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分离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在含多种 细菌的病料或培养物中挑选出某种细菌。 在分离培养时应注意: 选择适合于所分 离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温度、 气体条件等。 同时应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进行 实验,并做好标记。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2)掌握厌氧菌培养的原理及其方法。 实验材料 菌种:大肠杆菌斜面、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肉汤等。器械:剪刀、记号笔 ( 以上小组共用 )。培养基:普通肉汤和普通琼脂斜面、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平板、酒精灯、接种环( 以上每人一套 ) 。 需氧性细菌分离培养

    2、法 1划线分离培养法此法为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培养的方法甚多, 可按各人的习惯选择应用, 其目的都是达到使被检材料适当的稀释, 以求获得独 立单在的菌落, 防止发育成菌苔, 以致不易鉴别其菌落性状。 划线培养时须注意 以下几点:二 I u l:-._ L ; I . L i :1. (1)左手持皿,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将皿盖揭开呈20。左右的角度(角度愈小愈好,以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皿中 将培养基污染)。(2)右手持接种环,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肉汤中取少许材料涂 布于培养基边缘,然后将接种环上多余的材料在火焰中烧毁,待接种环冷却后, 再与所涂材料的地方轻轻接触,开始划

    3、线,方法如图 (5-1)。(3)划线前先将接种环稍稍弯曲,这样易和平皿内琼脂面平行,不致划破培养基-:=日|.二1 划线中不宜过多地重复旧线,以免形成菌苔。(5)接种完毕,在皿底上作好菌名、日期和接种者等标记,平皿倒扣,置 37C培养。2纯培养的获得与移植法将划线分离培养 37C24h的平板从温箱取出,挑取单 个菌落,经染色镜检,证明不含杂菌,此时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移植于琼脂 斜面培养,得到的培养物,即为纯培养物,再作其他各项试验检查和致病性试验 等。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图53拔试管棉寒示意图 图54斜面接种方法示意图(1) 两试管斜面移植时,左手斜持菌种管和被接种琼脂斜面管, 使管口互相并

    4、齐,管底部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松动两管棉塞,以便接种时容易拔出 (图5 2)。右手持接种棒,在火焰上灭菌后,用右手小指和无名指并齐同时拔出两管棉塞, 将管口进行火焰灭菌,使其靠近火焰(图5 3)。将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先在 无菌生长的琼脂上接触使之冷却,再挑取少许细菌后拉出接种环立即伸入另一管 斜面培养基上,勿碰及斜面和管壁,直达斜面底部。从斜面底部开始划曲线,向 上至斜面顶端为止,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将棉塞塞好 (图5 4)。接种完毕,接 种环通过火焰灭菌后放下接种棒。最后在斜面管壁上注明菌名、日期和接种者,置37C温箱中培养。(2) 从平板培养基上选取可疑菌落移植到琼脂斜面上作纯培养时,则用

    5、右手执接 种棒,将接种环火焰灭菌,左手打开平皿盖,挑取可疑菌落,左手盖上平皿盖后 立即取斜面管,按上述方法进行接种、培养。3肉汤增菌培养为了提高由病料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机会,在用平板培养基做分 离培养的同时,多用普通肉汤做增菌培养,病料中即使细菌很少,这样做也多能 检查出。另外用肉汤培养细菌,以观察其在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 也是鉴别 细菌的依据之一。其操作方法与斜面纯培养相同:无菌取病料少许接种增菌培养 基或普通肉汤管内于37 E下培养。4穿刺培养半固体移植用穿刺法接种。方法基本上与纯培养接种相同,不同的 是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垂直刺人培养基内。要从培养基表面的中部一直刺入管底, 然后按原方向

    6、退出即可。5倾注培养法取3支融化后冷却至45C左右的琼脂管,用接种环取一环培养物 移至第一管内,摇匀。从第一管取一接种环至第 2管,振荡。再由第2管取一接 种环至第3管,混匀。将3管含有培养物的琼脂分别倒入3个灭菌培养皿内做成 平板,凝固后倒放于37C恒温箱内培养,24h后观察结果。第一管的平板菌数甚 多,而第2、第3管之平板则渐渐减少,此法现在应用较少。6芽孢需氧菌分离培养法若怀疑材料中有带芽孢的细菌,先将检查材料接种于 一个含有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然后将它置于水浴箱,加热到 80C,维持1520mi n,再行培养。材料中若有带芽抱的细菌,其仍能存活并发育生长,不耐热 的细菌繁殖体则被杀灭。

    7、7利用化学药品的分离培养法抑菌作用:有些药品对某些细菌有极强的抑制作 用,而对另一些细菌则无效, 故可利用此种特性来进行细菌的分离, 例如通常在 培养基中加入结晶紫或青霉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以分离革兰氏阴性菌。杀菌作用:将病料如结核病病料加入 15硫酸溶液中处理,其他杂菌皆被杀死, 结核菌因具有抗酸活性而存活。鉴别作用:根据细菌对某种糖具有分解能力, 通过培养基中指示剂的变化来鉴别 某种细菌。例如SS琼脂培养基可以用做鉴别大肠杆菌与沙门氏杆菌。8通过实验动物分离法当分离某种病原菌时,可将被检材料注射于敏感性高的 实动物体内, 如将结核菌材料注射于豚鼠体内, 杂菌不发育, 而豚鼠最终患慢性

    8、 结核病而死。 实验动物死后, 取心血或脏器用以分离细菌。 有时甚至可得到纯培 养。 厌氧性细菌的分离培养法 厌氧菌需有较低的氧化一还原势能才能生长 ( 例如破伤风梭状芽抱杆菌需氧化一 还原电势降低至 0.1lV 时才开始生长 ) ,在有氧的环境下,培养基的氧化一还原 电势较高, 不适于厌氧菌的生长。 为使培养基降低电势, 降低培养环境的氧压是 十分必要的。现有的厌氧培养法甚多,主要有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 3 种方法, 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选用。1生物学方法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组织 (如马铃薯、燕麦、发芽谷物等 )或动物组 织(新鲜无菌的小片组织或加热杀菌的肌肉、 心、脑等),由于组织的呼吸

    9、作用或 组织中的可氧化物质氧化而消耗氧气 (如肌肉或脑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能 消耗氧气,碎肉培养基的应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 ,组织中所含的还原性化合 物如谷胱甘肽也可以使氧化一还原电势下降。另外,将厌氧菌与需氧菌共同培养在一个平皿内, 利用需氧菌的生长将氧消耗后, 使厌氧菌能生长。其方法是将培养皿的一半接种吸收氧气能力强的需氧菌 ( 如枯 草杆菌 ) ,另一半接种厌氧菌,接种后将平皿倒扣在一块玻璃板上,并用石蜡密 封,置37C恒温箱中培养23d后,即可观察到需氧菌和厌氧菌均先后生长。2化学方法利用还原作用强的化学物质,将环境或培养基内的氧气吸收,或用 还原氧化型物质,降低氧化一还原电势

    10、。李伏夫 (B.M.JIbbob) 法此法系用连二亚硫酸纳 (SodLkrn hydrosulphite) 和碳 酸钠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其反应式如下:Na2S2O4 + Na2C03 + O - Na2SO4 + Na2SO3 + C02图5-5李伏夫氏厌氧培养法取一有盖的玻璃罐,罐底垫一薄层棉花,将接种好的平皿重叠正放于罐内 (如系液体培养基,则直立于罐内),最上端保留可容纳12个平皿的空间(视玻罐的 体积而定),按玻罐的体积每1 000cm3空间用连二亚硫酸钠及碳酸钠各 30g,在 纸上混匀后,盛于上面的空平皿中,加水少许使混合物潮湿,但不可过湿,以免 罐内水分过多。若用无盖玻罐,则可将

    11、平皿重叠正放在浅底容器上, 以无盖玻罐罩于皿上,罐口周围用胶泥或水银封闭(如图5-5)。焦性没食子酸法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溶液中能吸收大量氧气, 同时由淡棕变为深棕色的焦性没食橙(Purpurgallin)。每100cm3空间用焦性没食子酸1g及10%氢氧化纳或氢氧化钾10ml,其具体方 法主要有下列几种:(1)单个培养皿法:将厌氧菌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取方形玻璃板一块,中央置纱 布或棉花或重叠滤纸一片,在其上放焦性没食子酸0.2g及10%NaOH溶液0.5mL。 迅速拿去皿盖,将培养皿倒置于其上,周围以融化石蜡或胶泥密封。将此玻璃板 连同培养皿放入37C温箱培养2448h后,取出观察。(2)Bu

    12、chner氏试管法(图5 6):取一大试管,在管底放焦性没食子酸 0. 5g及 玻璃珠数个或放一螺旋状铅丝。将已接种的培养管放人大试管中,迅速加入20%NaOH溶液0.5ml,立即将管口用橡皮塞塞紧,必要时周围封以石蜡。 37C培养2448h后观察。(3)玻罐或干燥器法:置适量焦性没食子酸于一干燥器或玻罐的隔板下面,将培 养皿或试管置于隔板上,并在玻罐内置美蓝指示剂一管,从罐侧加入氢氧化钠溶 液放于罐底,将焦性没食子酸用纸或纱布包好,用线系住,暂勿与氢氧化钠接触, 待一切准备好后,将线放下,使焦性没食子酸落入氢氧化纳溶液中, 立即将盖盖 好,封紧,置温箱中培养。瑞(wright)氏法:将已接种

    13、细菌的培养管的脱脂棉塞在火焰中烧灼灭菌后, 塞入管中离培养基11.5cm处,置适量焦性没食子酸于其上,加入 10%NaOH溶液2ml,迅速用橡皮塞将管口塞紧,以胶泥或石蜡严密封闭置温箱中培养 (图57)。 史(Spray)氏法:用图5 8所示的厌氧培养皿,在皿底一边置焦性没食子酸, 另一边置氢氧化钠溶液,将已接种的平皿翻盖于皿上,并将接合处用胶泥或石蜡 密封完全,然后摇动底部,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焦性没食子酸混合,置温箱中培养。(6)平皿法:置一片中有小圆孔的金属板于两平皿之间,上面的平皿接种细菌, 下面的平皿盛焦性没食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用胶泥封固后,置温箱中培养 (图59) o硫乙醇酸钠法硫乙

    14、醇酸钠(HSCH2COON是一种还原剂,加入培养基中,能除去其 中的氧或还原氧化型物质,促使厌氧菌生长。其他可用的还原剂包括葡萄糖、 维 生素C、半胱氨酸等。L 1 (1)液体培养基法:将细菌接种入含 0.1 %的硫乙醇酸钠液体培养基中,37C培养2448h后观察,本培养基中加美蓝液作为氧化 还原的指示剂,在无氧条件下,美蓝被还原成无色。 : 1 il 固体培养基法:常采用特殊构造的Brewer氏培养皿,可使厌氧菌在培养基表面生长而形成孤立的菌落。操作过程 是先将Brewer-氏皿干热灭菌,将熔化且冷却至50C左右的硫乙醇酸钠固体培养 基倾入皿内。待琼脂冷凝后,将厌氧菌接种于培养基的中央部分。

    15、盖上皿盖,使 皿盖内缘与培养基外围部分相互紧密接触(图510)。此时皿盖与培养基中央部 分留在空隙间的少量氧气可被培养基中的硫乙醇酸钠还原,故美蓝应逐渐褪色, 而外缘部分,因与大气相通,故仍呈蓝色。将 Brewer氏培养皿置于37C恒温箱内,经过2448h后观察。3 物理学方法利用加热、密封、抽气等物理学方法,以驱除或隔绝环境及培养 基中的氧气,使其形成厌氧状态,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发育。厌氧罐法常用的厌氧罐有 Brewer-氏罐、Broen氏罐和Mclntosh-Fildes 二氏罐 (图5-11)。将接种好的厌氧菌培养皿依次放于厌氧罐中,先抽去部分空气,代 以氢气至大气压。通电,使罐中残存的

    16、氧与氢经铂或钯的催化而化合成水, 使罐内氧气全部消失。将整个厌氧罐放入孵育箱培养。本法适用大量的厌氧菌培养。真空干燥器法将欲培养的平皿或试管放入真空干燥器中, 开动抽气机, 抽至高度 真空后,替代以氢、氮或二氧化碳气体。将整个干燥器放进孵育箱培养。高层琼脂法加热融化高层琼脂,冷至 45C左右接种厌氧菌,迅速混合均匀。冷 凝后37C培养,厌氧菌在近管底处生长。加热密封法将液体培养基放在阿诺氏蒸锅内加热 10min,驱除溶解于液体中的空气,取出,迅速置于冷水中冷却。 接种厌氧菌后, 在培养基液面覆盖一层约 0.5cm 的无菌凡士林石蜡,置37 E培养。此外,尚有摇振培养法,此处从略。 二氧化碳培养

    17、法 少数细菌如布氏杆菌(牛型)等,孵育时,需大气中添加5%10%二氧化碳,方 能使之生长繁殖旺盛。常用的方法是置于C0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最简单的二氧 化碳培养法是在盛放培养物的有盖玻璃缸内, 燃点蜡烛, 当火焰熄灭时, 该缸的 大气中,就约增加了 5% 10%的二氧化碳。也可用化学物质作用后生成二氧化 碳,如碳酸氢钠与硫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硫酸作用即可生成二氧化碳。若各用0.4 % NaHCO与30% H2S04 1mL则可产生22.4mL的二氧化碳气体。 思考题 1分离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何谓纯培养 ?2在挑取固体培养物上的细菌作平板分区划线时,为什么在每区之间都要将接 种环上剩余的细菌烧掉

    18、?3培养皿培养时为什么要倒置 ?、实验目的和要求“畜牧微生物学” 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配合该课程的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验证 和巩固课堂教学的某些重要内容, 培养他们具备无菌操作技能和微生物学实验室基本操 作技能等的良好素质。畜牧微生物学实验是以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免疫血清等进行的实验。微生 物学实验要求严谨、细心、无菌操作,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在微生物学实验中,除须 注意一般实验的共同项外,须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一般微生物的污染、散布,并防 止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感染。 实验时, 应严格要求学生, 弄通实验原理, 听从老师指导,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 才能培养好他们进行无菌操

    19、作和微生物学实验的良好 素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全面熟悉总结本次实验所涉及的内容、仪器、材料、方法 及操作技能等,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为打下坚实的微生物学技术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实验教学条件“3+1(准备室,内含无菌间 ) ”标准实验室 1个,5 人实验台 6个,畜牧微生物学 实验室专用工作服、冒 35套,可供每次约30人上实验课。约9m2的无菌间1间,超净 操作台 1 个,微生物光学显微镜 30 台,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2 个,厌氧培养箱 1 个,普 通冰箱、低温冰箱各 1 台,高压蒸汽灭菌锅 1 个,干热灭菌器(干烤箱) 1 个,普通离 心机 3 台,可调温电炉 6个,电子天平 3 台,

    20、恒温水浴箱 1 个,数码生物显微镜,倒置 显微镜, CO2 培养箱,二氧化碳钢瓶等等。微生物学专用洗涤、灭菌室。三、实验材料微生物示教片,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酒精棉球,消毒剂,试管,试 管架,染色缸,染色架,搪瓷缸,量筒,漏斗及漏斗架,玻璃棒,天平,三角瓶,胶管, 夹子,硅胶塞,沙布,脱脂棉,电炉,培养皿,吸管,吸耳球,乳头滴管,搪瓷盘,试 管,试管架,打孔器,湿盒,大、中、小试管及试管架,小导管,大、小磨口瓶,擦镜 纸等等;实验动物(小鼠、兔子、鸡等),细菌、真菌多种菌种,染色剂,乳酸石炭酸 液,液体石蜡、灯用酒精,蒸馏水,蛋白胨,牛肉膏, NaCI, NaOH HCI,磷酸盐,

    21、pH试纸,免疫血清学试验用标准抗原、阳性血清、阴性血清, 0.5%石炭酸生理盐水等等。四、实验课主要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类别实验类型实验内容具体要求1细菌形态和 构造的观察 细菌抹片的 制备和染色3基础实验实验显微镜油镜的使 用和保养,细菌 形态和构造的观 察(示范镜), 细菌抹片的制 备、染色和镜检。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 用,认识细菌的外形、 大小、排列方式及一些 特殊构造。掌握细菌抹 片的制备方法及革兰氏 染色法,了解美蓝染色 法,进一步熟练掌握油 镜的使用。2真菌形态和构造的观察及真菌制片2基础实验实验真菌形态和构造 的观察,酵母菌水浸片的制备认识常见真菌的形态、 构造,掌握真菌水浸片

    22、 的制备方法。3培养基的制备3基础实验实验基础培养基的制 作,常用器皿的 洗涤、包装和灭 菌。了解常用培养基的种类,掌握基础培养基的 制作方法。掌握几种常 用的火菌方法。4细菌的分离培养与移植3综合实验实验细菌的划线分离 培养,培养性状 的观察,细菌形 态学鉴定,细菌 的纯培养与移 植。了解分离培养与移植的 目的,并熟悉其技术, 掌握划线分离培养的基 本要领和方法。5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3基础实验实验空气、手指表面、 人体哈气的微生 物检查,水中细 菌数的检查。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以提高消毒、火菌、无菌操作的 意识,掌握无菌操作方法,及水、空气的微生 物学检验内容、方法及 意义。6免疫血清学试验3基础实验实验布鲁氏菌玻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掌握反应原理,掌握凝集反应的操作方法及结果观察判定。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根据学生实验课出勤情况、实验态度(通过提问、观察等手段了解学生是否按实验 要求,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后积极善于总结,这同时还能督促学生学习。)实验报告(要求按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材料、方法,实验结果(包括绘图)与分析书写。要求 规范、整洁、认真,对距老师要求甚远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或指出存在问题,要求返工 以加深其对实验的正确理解和深刻印象。)等方面来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课学习情况, 占本课程最后总评成绩的 30%


    注意事项

    本文(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