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x

    • 资源ID:9023725       资源大小:291.99KB        全文页数:3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x

    1、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进度备注19/12入学准备:1 2 3 2594 5 6 7 8 312169 10 11 古诗咏鹅 中秋节41923读儿歌识字学拼音:1 2 3 4 526-305 6 听说我 国庆节610/37710147 古诗寻隐者不遇 快乐宫1 8 817219 10 11 12 9242813 14 15 16 古诗画103111/4快乐宫2 听说看照片 17 18 1171119 20 21 22 12141823 24 25 26 古诗静夜思132125快乐宫3 看拼音读课文识字:27 28 1428-12/229 30 3

    2、1 古诗风 听说不要这样看书1559快乐宫4 32 33 34 16121635 古诗所见 快乐宫5 36 17192337 38 39 40 古诗梅花 182630快乐宫6 听说大家笑了元旦191/26复习20913口头小练习2116-20笔头练习2223-27学期总结学生情况分析虽然还没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但通过家访和多渠道的了解现对本班学生的大致情况作一个概述:优点:对于学习有充分的积极性,善于思考,积极动脑,聪明、伶俐,有大部分同学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能较完整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喜爱一些有趣的方法学习,悟性比一般的孩子略好些。还有一些学生思维开阔、有独到的见解

    3、,阅读广泛。缺点:一些同学由于有一些小聪明就想走捷径,不刻苦、怕困难,学习的自觉性较低、好动。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胆小,缺少了许多口头表达的机会,也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课外知识狭窄。爱耍小聪明。今后的措施:1、加强课外知识的拓展。2、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3、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课堂内的某一环节实施的研究与尝试。4、提高学生的识字、朗读兴趣,培养读的能力。全册教材分析【概述】一年级第一学期分为“入学准备、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看拼音读课文识字”三个阶段, 40篇课文,6次语文快乐宫活动,4次听说活动。要求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296个生字,会在田字格中描摹118个汉字(无默写要求)。能正确认读“词语表

    4、”中95个词语(无抄写、默写要求)。能比较熟练地拼读汉语拼音(无抄写、默写要求)。能正确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说出听到的内容。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每周有9课时的语文课,一年级第一学期共计153课时,实际教学需112.5课时,有40.5课时机动。另外,每周有1课时的语文拓展课,一年级第一学期共计17个课时,主要用于集中的写字指导。【教学目标】一、入学准备1、学习适量汉字。入学准备部分共认识43个生字和6个基本笔画。每课认识3-4个生字,大部分是常用字或独体字。识字依然在语言环境(词、句和配

    5、图)中进行,并注意了生字的复现。2、渗透一些学习汉字的方法。识字方法主要是联系生活识字、形象化识字(如:做做动作、展开想象等)、最简单的笔画识字(如:“上”),以及初步渗透根据象形、会意识字,使学生一入学就感受到识字的乐趣。3、着重培养语文学习习惯。教材通过学习内容和活动提示中的补充材料,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问、想等习惯。比如:注意读写姿势,专心听、仔细想、认真读,问得清楚、答得明白等等。二、全册教学1学习35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也就是说,对生字在课文里会读,离开课文会认。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了解笔顺规则,培养主动识字的

    6、兴趣和初步的识字能力。2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学习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3学习用铅笔写字,会写110个字。能在田字格里从描到写地练习书写,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4学过的词语会读,大致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217个词语。5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会运用。6能听清楚几句话,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7能清楚明

    7、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看图说话时学习展开想象,人际交往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话。学习使用礼貌语言。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认识逗号、冒号、顿号、引号等标点符号。8学习朗读课文能,对朗读有兴趣。能读得正确,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不唱读,并逐步学习读得比较流利,读出感情。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9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得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能爱护报刊和图书。【教学重点】1学习296个生字,95个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也就是说,对生字在课文里会读,离开课文会认。2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学习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

    8、拼音识字阅读。【教学难点】1学习用铅笔写字,会写118个字。能在田字格里从描到写地练习书写,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学习朗读课文,对朗读有兴趣。能读得正确,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课时安排备注入学准备识字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41个汉字。2、初步了解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共16.5课时平均每课1.5课时13句句子,共105个汉字,每课要求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2-5个汉字。阅读(句子)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13句句子。写字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6个基本笔画。2、初步了解正确的写字姿

    9、势。3、初步了解执笔、运笔的基本方法。读儿歌识字学拼音汉语拼音1、能正确认读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2、能正确拼读简单的音节,在老师指导下拼读三拼音音节。3、能尝试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音。共52课时平均每课2课时26篇课文(儿歌)共784字,平均每首儿歌30个字。描摹64个汉字,平均每篇课文2-3个。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26个汉字,平均每课5个。识字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16个汉字。2、有主动识字的兴趣。阅读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组成的新词。句子1、在阅读过程中初步感受三种基本句式: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干什么 谁(什么)怎么样2、在阅读中认识逗号、句号和问号

    10、。短文(儿歌)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儿歌,读准生字的音。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儿歌的内容。写字1、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2、能正确书写汉字17个基本笔画,初步掌握3条笔顺规则,初步了解常用的偏旁部首。3、能按笔顺规则正确描摹64个汉字。4、有初步的写字兴趣。看拼音读课文识字汉语拼音1、滚动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2、结合识字、读文,继续练习拼读音节。3、能借助汉语拼音在读文过程中尝试自主地认读汉字,读准生字的音。共28课时平均每课2课时共14篇课文,由7首儿歌和7篇短文组成。儿歌平均每篇50字;7篇短文,平均每篇117字。14篇课文中5篇课文部分小节结构相同:34课共5

    11、小节,4小节结构相同;37课共5小节,4小节结构相同;38课共3小节,第2节中句式相同;39课共2小节,小节结构相同;40课共5小节,2小节结构相同;识字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29个汉字。2、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3、有主动识字的兴趣。阅读词语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积累课后词语表中95个词语。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语言环境初步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句子1、在阅读过程中,初步认识陈述句、问句和感叹句。2、能正确朗读重点段落或句子,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能按标点停顿。3、能在老师指导下,尝试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短文1、能尝试借助汉语拼音自主练习通读课

    12、文。2、初步认识自然段。3、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写字1、继续学习正确书写3个基本笔画,掌握3条笔顺规则。2、掌握14个部首及汉字的基本结构。3、能在田字格里正确描摹54个汉字。语文快乐宫1、能按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正确认读拼音字母,巩固音节的拼读。2、能正确认读26个生字。在识字活动中能自主识字。3、能正确描写24个汉字。巩固6条笔顺规则。4、积累常用词语。5、能正确朗读句子,按要求说一句完整的话。6、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短文,并背诵指定内容。总课时12课时平均每次2课时6个语文快乐宫中,儿歌、诗歌、短文共3篇。听说活动1、能听清老师的要求,同伴的发言

    13、。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说出听到的内容。3、逐步养成认真听、大胆说的习惯。总课时4课时,平均每次活动1课时共4次【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媒体设备、课文录音、小黑板、课文图片等。【教学设计】入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习41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初步了解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6个基本笔画(横、竖、点、撇、捺、提)。激发写字的兴趣,初步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运笔的基本方法。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13句句子。4)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读课文。5)能听清楚几句话,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听人说话时态度认真,

    14、注意力集中。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7)学习朗读课文,对朗读有兴趣。【教学重点】1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注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初步了解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2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听和大胆说的习惯。3掌握6种笔画(横、竖、点、撇、捺、提)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2.养成良好的“听”“说”的习惯。3.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安排】1 我是小学生 2课时2 我高高兴兴上学校 2课时3 学校里同学多 2课时4 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2课时5 我们在操场上玩 2课时6 我们读书,我们写字 1.5课时7 我会读儿歌 1.5课时8 问问答答真快

    15、乐 1.5课时9 我们唱歌,我们做游戏 1.5课时10 汉字多奇妙 1.5课时11 识字真有趣 1.5课时【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于学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班中有一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学过拼音和会认一些字。还有一些学生会认的字还真不少。在学习习惯上,由于班中女孩子较多,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安静地坐着听讲,保持1520分钟。对于老师的提问也能大胆回答,积极举手发言。但也有个别学生好动,坐不太住,思想涣散。对于教师来讲,准备期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设计】1小学生【教学目标】1认识语文书,了解语文书的基本结构。2

    16、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小、学、生”三个生字的读音;能认读词语“小学生”;会读句子“我是小学生”。3通过看图说话、儿歌学习,感受成为小学生是很快乐的。4培养学生认真看,仔细听,大声说话,大胆发言的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语文书,了解语文书的基本结构。2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小、学、生”三个生字的读音;能认读词语“小学生”;会读句子“我是小学生”。3. 培养学生认真看,仔细听,大声说话,大胆发言的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看,仔细听,大声说话,大胆发言的习惯。【教具准备】课文插图、田字格黑板、儿歌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语文书,了解语文书的基本结构。2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

    17、小、学、生”三个生字的读音;能认读词语“小学生”;会读句子“我是小学生”。【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1)教师示范说,学生边听边记。(2)学生练习说。2揭示课题:1 小学生说明:这一环节以看图引入,联系了学生生活,能引起他们共鸣,并能较好地理解“学生”、“小学生”。二、学习字词句。1学习生字,了解“学生”的意思。(1)师叙述:到学校里来读书,学知识的人就是学生。(2)跟老师读“学生”(齐读,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3)师叙述:在小学读书的学生叫小学生。板书:小(4)指名读:“小学生”。(5)师叙述:看看“小”的字形怎样记?出示课

    18、文中的题头画,指名说(6)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并点名这格子叫“田字格”,老师边写边说笔画和笔顺。小结:这种记字的办法真有趣。让我们学着方方一起来做做动作,记记这个“小”。拿出右手,跟着老师在手心上来写一写。做一字开花的游戏,帮助学生认读一些带有“小”字的词语。2.如上学习“学”“生”3朗读句子“我是小学生”。(1)听老师用上“小学生”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我是小学生)。谁也会说这句话?(2)现在开始就是一名小学生了,那多高兴啊,谁能面带笑容高高兴兴读这句句子?(自由练读)(3)出示句子,师点着句子带读,生齐读。说明:教学中多采用模仿、跟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音(“生”字的教学应特别注意翘舌音的发音

    19、,并在学生的说话过程中随时纠正。)、识字教学,便于学生学习,降低了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小”学习,是借助图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发现字形特点,渗透形象记字的方法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模仿做一做,书空一下,加深对字形的记忆。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小”字时,边说笔画和笔顺其目的是渗透笔顺规律,渗透基本笔画,此时无需学生跟读,更无需学生掌握。这里对于第一次出现的“田字格”,教师只作名称介绍,其他不讲解。三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生字(出示,齐读,打乱后再出示,再读)也知道了一个词,(出示,齐读),还学习说了一句话“我是小学生。”。你们学得很认真,真是爱学习的小学

    20、生。说明:适时的小结,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所学。教师的及时肯定,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也为引出下一环节“读书指导”做好铺垫。四认识语文书,进行看书指导1过渡:今天大家学习的内容都在我们的书上,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的好朋友语文书吧!出示语文书,告知学生语文书中的一些组成部分,如目录、课题和课文等。2指导怎样看书。(1)教师示范,边讲解看书时注意的要点。(2)指导学生“字字过目”读书。(左手轻轻压,右手慢慢点,眼睛跟着看,字字都过目)3读第一课:师讲课文结构,带读第一课,生齐读课文。4爱护书本教育:读完了书,怎么放呢?看老师的动作,说一说(轻轻合拢书本,小心摆放在书桌角上。)说明:作为入学准备

    21、的第一课,对学生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拿书、看书等细节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步,老师在课堂上都要非常耐心地示范指导,评价鼓励。六作业布置:跟录音读课文,做到左手按书,右手指书,读到哪里,指到哪里。板书: 1 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字词。2通过看图说话、儿歌学习,感受成为小学生是很快乐的。3培养学生认真看,仔细听,大声说话,大胆发言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游戏巩固,复习认读“小 学 生”1叫号游戏。游戏准备:相关的卡片:小 学 生游戏步骤:(1)先后出示三个生字,在字上编上号码(2)一起根据老师念儿歌的节奏拍手(问:一号一号是什么?)

    22、(3)学生齐声回答(答:如一号一号“小、小、小“。) 教师可以换一种问法:“小、小是几号?”学生齐声回答:“小、小是一号。” 加大难度,教师还可以问:“一二号是什么?”生齐答:“一二号是小学。”说明:通过有趣的游戏巩固学过的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一位学生问,其他同学答,还可打乱顺序叫号。2朗读句子“我是小学生”。二看图说话,巩固词句 过渡:有两位小朋友也来作自我介绍呢!1出示课后练习1中的第一幅图(1)教师介绍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么说的。(2)要求学生学着他们的样子相互介绍。(指名同桌示范,评议,开双轨火车练说)教师适时点拨:和别人一样,我们说话时可以用上“也”

    23、。2出示课后练习1中的第二幅图(1)教师介绍现在图上的两位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告知学生:大家一起说时,要用“我们”。(2)教师与学生配合着说一说。3四人小组练习:你说,我说,大家说。任选刚才的三句句子,配上动作说一说。说明:在看图说话练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的字词句,既有听的模仿要求,又有词语理解的渗透,如“也”、“我们”的使用,教师自己可通过小结点明用法,对学生不做要求。最后的练习“你说,我说,大家说”,可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任选刚才的三句话,配动作说一说,进一步帮助理解句子,培养说的兴趣。三听听演演,学习儿歌。学习儿歌我是小学生过渡:放松一下,听一首儿歌,可要用心听,一会儿还要演一演!

    24、一听儿歌,记记儿歌讲什么。(指名交流)二听儿歌,跟着轻声读。三听儿歌,准备演一演。(指名演一演,评一评)出示儿歌,齐做动作读读、演演。说明:“听儿歌,演一演”,通过多次听儿歌,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习惯,也激发学生爱上学的兴趣。四、作业布置: 将课上学到的儿歌读或表演给家长看。附板书: 我是小学生。 我也是小学生。 我们都是小学生。2学校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 “我、高、校” 三个生字的读音;认读两个词语“高高兴兴、学校”;会读句子“我天天上学校。”。2在学习过程中,能认真看,仔细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3通过看图说话,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校,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喜爱学校、喜爱学习的感情。【教学

    25、重点】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 “我、高、校” 三个生字的读音;认读两个词语“高高兴兴、学校”;会读句子“我天天上学校。”。在学习过程中,能认真看,仔细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能认真看,仔细听,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教具准备】课文插图,媒体、生字卡片、儿歌小黑板【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 “我、高、校” 三个生字的读音;认读两个词语“高高兴兴、学校”;会读句子“我天天上学校。”。【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学习“学校”1出示图片:学校(1)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2)出示词语“学校”,指名小老师带读词语。并揭示课题。(3)学习“校”字(4)看图说说

    26、我们的学校的校名。(5)出示文中插画,教师告知学生,小男孩在对小女孩说什么-他认识了“校长室”的“校”。这个“校”也是“学校”的“校”。说明:通过看图自然而然地引出生字词语教学,并通过 “校长室”的“校”的学习,渗透了利用环境来拓展识字的方法,也有对复现的生字进行巩固之用,使学生知道一个字可组不同的词。二、创设情境,学习字词。1.出示图片:图中小朋友天天干什么?(1)出示句子“我上学校。”学习“我”字(2)他们在学校里,学习本领,认识了新朋友,可高兴了。学习“高”“高兴”2.学习句子“我高高兴兴上学校。”师引读句子:谁高高兴兴上学校?我高高兴兴干什么?谁高高兴兴干什么?说明: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

    27、插图,进行说话、识字、词语、句子的学习。在句子的学习中,教师应多采用示范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正确朗读句子。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句子的概念。三巩固练习1捉迷藏游戏。游戏准备:相关的卡片:我 高 校游戏步骤:(1)先后出示三个生字,全体学生一起认读;(2)老师藏掉一个字(问:什么字不见了?)(3)学生个别回答(答:如“我”这个字不见了。)2叫号游戏:1 2 3 4 5 6小 学 生 我 天 校(游戏做法同前一课)说明:通过不同是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字词。因这里的生字较多,刚开始时,速度可慢些,做得熟练后,加大难度,叫号由字到词。四、作业布置1、跟录音读课文2、认读生字“小学生我高

    28、校”板书 2 学校 我高高兴兴上学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字词。2通过看图说话、听读歌曲,培养学生仔细听,大声说的习惯,感受学习生活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生字“小学生我高兴”2、读句子“我是小学生。”“我高高兴兴上学校”。二看图说话,认识学校1我天天上学校,对学校有了什么了解?2课后练习2:参观学校,说说学校里有什么? (1)播放媒体或出示练习中的图或组织学生实地了解。(2)指名交流,反馈。(3)小组练习。说明:为了便于课后练习2中学校的介绍,课前教师要安排学生参观一次学校。需要指出,这里的说话练习,不是句式操练,教师不必强求句式的整齐、句子内容的丰富,而

    29、是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认识学校,了解环境,重在培养大方、清楚说话的态度。三、听读歌曲。课后练习1:听一听上学歌过渡:上学真开心,能学到那么多本领。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上学歌。一听,仔细听,用心记,歌词中唱的是什么?(指名交流)再听,多记几句歌词。(同桌说说)三听,轻轻跟唱。出示歌词,跟着老师齐读附:儿歌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四小结1读课文指导打开书,复习指读儿歌,然后教师带读课文,再同学齐读。2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明:读课文指导,为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这需要常抓不懈。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便于学生体会成功,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五、作业布置说说学校里面有些什么。附板书: 上学歌 太阳当


    注意事项

    本文(沪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