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二解析.docx

    • 资源ID:9018139       资源大小:1.52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二解析.docx

    1、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二解析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解析)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1.(2011年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考点】古代中国农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图片识读能力。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故选B项。【答案】B2(2011年福建文综,14)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图4在汉代就已出现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 B C D【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结合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的史实和题干信息“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以及图片信息可以判断正确。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春秋时期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期思雩娄灌区(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排除,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答案】C3(2011年四川卷,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

    3、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A B C D【考点】古代中国农业(水利工程)【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识图能力。经分析 A项涉及到今天的广西地区。相关史实则为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修建的灵渠。故选择A项。【答案】A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2011年浙江文综,14)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 B. C. D.【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识图能力,体现史地学科知识的渗透。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结合地图即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答案】D2

    4、(2011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考点】古代手工业冶金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排除A项。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制造出青铜,排除B项。青铜比纯铜的硬度高,排除C项,故选D项。【答案】D3(2011年重庆卷,16)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

    5、织法和图案风格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A、B、C、D分别是明代、隋唐、三国、西汉和唐朝。所以本题选项是A。【答案】A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2011年北京卷,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考点】古代商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分析能

    6、力。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属于燕国统治。从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北方的燕国与韩、赵、魏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说明北方游牧地区有与燕国贸易往来。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多的商业中心。【答案】A2.(2011年天津卷,26)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

    7、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答案】A3(2011年海南卷,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考点】古代中国商业【解析】古代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宋代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故

    8、排除A项;B项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故排除B项; D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故排除D项;D项中的市没有时间限制,因此C项符合题意。【答案】C4.(2011年天津卷,25)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大都北京 汴梁开封 临安苏州 益州成都A. B. C. D.【考点】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答案】B5.(2011年浙江文综,16)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

    9、,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考点】古代中国商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概念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表述正确,B表述错误,故选择B项。【答案】B6(2011年上海历史,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

    10、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选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故选C项。【答案】C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1(2011年福建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

    11、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政府虽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实际上在官吏和世俗眼中商人因为富有而高贵,农民因贫穷和低贱,法律和现实中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答案】D2(2011年四川卷,14)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考点】古代土地政策(赋役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白银成

    12、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明朝中期,据此排除A(春秋时期)、B(唐朝)、C(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朝张居正改革实行赋役征银、纳银代役的一条鞭法。故本题D项。【答案】D 3. (2011年全国I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考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租佃方式的演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材

    13、料“政府勒令田主(土地的主人)交纳赋税,一些田主被迫借高利贷”说明“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D项。【答案】D4(2011年海南卷,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考点】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

    14、能力。汉高祖重农抑商,经济未见成效。“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皆背本趋末”,经济却出现恢复,出现盛世,这说明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单元综合1.(2011年浙江文综,15)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

    15、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考点】古代手工业与城市发展、史学方法【解析】本题以宋代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不同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历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史观。A项说法片面,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故选择B项。【答案】B2(2011年海南卷,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

    16、当时( )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考点】经济重心南移【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更有优势。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是在南方。棉纺织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A项排除。B、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答案】D3(2011年江苏历史,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17、 D农工任其消长【考点】古代经济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在古代中国“末业”之工商业。材料“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说明张瀚认为农业和工商业比例适当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答案】C4(2011年上海历史,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考点】经济重心南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片信息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分布集中于江南地区,即文化中心位于江南地区。而古代中国,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文化重心的

    18、南移,它开始于两晋,完成于两宋,故选D项。【答案】D5.(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考点】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读图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A项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无法体现发展速度快慢,B项缺乏足够信息支持。C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C

    19、项不符合史实。D项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故D项为正确选项。【答案】D6(2011年重庆卷,14)周渍逢邻女诗中有“慢束罗裙半露胸”、“参差羞杀白芙蓉”的句子。这里所扫写的女装形式流行于( )A汉朝 B南朝 C唐朝 D宋朝【考点】古代中国(唐朝)的社会生活【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代女子的服装是中国服饰演变中比较少见的服式和穿着方法。所以正确选项是C。【答案】C7(2011年四川卷,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

    20、%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考点】19世纪初中外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比较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数据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的状况。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此时(1820年)仍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导,世界的中心是西欧,英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因此D项表述正确。【答案】D8(2011年海南卷,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

    21、,“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

    22、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考点】古代中国农业、商业【解析】本题以杜佑的言论作为切入点考查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水利工程的修建,商品经济发展等。第(1)问注意从两个朝代不同的农业政策来进行比较,具体可以从两者的对农业人口的控制、流向和对水利的修建等角度思考。第(2)问人口大量从事非农行业说明社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原因应该农业技术的改进、商品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等角度作答,影响应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的要素分析归纳。【答案】(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

    23、业劳动力剧减。(4分)(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3分)影响: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3分)39. (2011年全国I卷,39)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材料一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

    24、,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童;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时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度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摘编

    25、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8 分)(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12分)【考点】古代中国西北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以区域历史切入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第(1)问根据材料 “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关陇为主体的府兵”“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等重要信息概括。第(4)问,首先需

    26、明确唐以后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洲族等,这些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汉民族相互融合、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等角度来回答。【答案】(1)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8分)(4)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洲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12分)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 开辟新航路2011年

    27、本课时没有命制选择题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2011年北京卷,21)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A. B. C. D.【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理解分析能力。1617世纪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贵金属,大量黄金白银的流入,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人工资开始大幅上升。故答案选D项。【答案】D2(2011年全国I卷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

    28、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考点】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能力。从时间提示“1603年”可知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使得大量白银流入欧洲而引起“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故选C项。【答案】C3(2011年海南卷,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

    29、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从时间限制“17071754”可以排除D,因为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A、B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选C项。【答案】C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1(2011年重庆卷,21)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

    30、 B英国 C德国 D美国【考点】工业革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记忆与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引发了技术的变革,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而且改变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城市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2(2011年全国I卷,20) 19世纪30年代,印度书店中的英文版书籍畅销,教科书社在两年内售出英语书籍达3.1万册。这表明当时( )A印度社会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 B西方文化随殖民扩张在印度传播C欧洲启蒙思想在印度影响广泛 D英语已成为印度人的主要语言【考点】工业革命(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9世纪上

    31、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各资本主义列强加强对外殖民侵略和掠夺,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殖民侵略给印度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技术,迫使印度进入痛苦的近代化进程,故选B项。【答案】B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2011年上海历史,3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资助学美化自己【考点】垄断组织的产生【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片解读能力从图片“石油,地球,吞下地球”信息来看抨击洛克菲勒


    注意事项

    本文(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必修二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