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城市地理学复习总结资料(20190727161853).docx

    • 资源ID:901755       资源大小:161.4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地理学复习总结资料(20190727161853).docx

    1、1城 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地理学的三级学科, 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我国: 地 理 学 属 自 然科学,而城 市 地 理 学 被 认 为 是 自 然科学中的 社 会科学。 研 究 内容受社会经济规律所支配。欧美国家: 城 市 地 理 学 完 完 全 全 划 归 为社会 科 学 。一、中 国 古 代 城 、 市 和 镇“城”: 城池、 城 郭 , 防 御 设 施 ;防御 野 兽和敌 人“市”: 商 品 交 易 场所; 市 井建制市一级行政建制单元二 、 现 代 意 义 的 城 市 和 城 镇1. 景 观 意 义 上 -相 对 千 乡村广 义 : 乡 村 以 外 的 城 市 型 聚落;

    2、城 市 城 镇狭 义 : 行 政 建 制 差 别国 家批准设市建制的市的建成区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镇的建成区2行 政意义上-建 制 市 、 建 制 镇聚 落 ( settl em e nt ):就是居民点,居民点有大小、等级和功能差异 城市是聚落的一种形态(二)定义城镇的标准城镇不同于乡村: 产 业 构 成 、 人 口 规 模 、 密度 、 物 质 构 成 、 职 能 、 生 活 方 式 、 人 口 素 质 世 界 各 国 没有统一的城镇定义标准: 主 要 是 人 口 规 模 和 城 镇 特 征城 市 地 域 : 城 市 行 政 地 域 、 城 市 实 体 地 域 、 城 市 功 能 地 域我

    3、国 行 政 建 制 - -3 +1 级行政建制:省(直 辖市、 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县(县级市 、 区、 自治县、旗、) 乡(镇 、街道办、 苏木、)地级市: 市管县行 政 地 域 : 按 照 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设置市、镇和乡等建制,并确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城市的行政地域: 建 制 市 的 行 政 地 域 , 即建制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城市的实体地域1 景观上不同千乡村: 密 集 人 口 和 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城市建成区2城 市实体地域: 具 有 城 市 景 观 的 地 域3 城 市研 究 中 最 基本的 城 市 地 域概念城市的功能地域1. 城市功能: 行 政 、 经

    4、济 、 文化等2随 着 交 通运输技术发展, 商业、就业、文化娱乐和医疗等城市功能所波及的范围已经超出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3.城市功能地域:都市区都市区( 1 )国外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2 )源千美国( 3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4MSA 的构成至少包括一个 5万人以上的中心市或者 5万人以上的城市化地区; 都 市区总人口至少 10 万人;以县为基本 单 元 : 由 中 心 县和外围县两部分组成。中心县 中心市所在的县或至少有 50% 人口居住在城市化地区的县;外 围 县必 须满足 某 些 都 市特点 ( 人口密度 、 非农 劳动力

    5、比重等 )和与中心县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 通勤( 5 )MSA 地域组织的核心以非农劳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密切程度反映了就业机会集中( 盆求劳动力 )与居住人口集中( 供给劳动力 )的县的组合。大都市带 (megalopolis)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 且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 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地域组织特点: 多 核 心 、交通走廊、密集交互作用: 都市区内部、都市区之间规模特别庞大, 2500万人国家的核心区域(功能1) 市域一一建制市行政管辖范围2) 市区一一市辖区(地级市)3) 建成区 城市实体地域4) 主城区相对于飞

    6、地城区5) 中心城区相对于边缘城区城乡划分的意义: 划 分 城 乡人口、城市化水平(居住在城镇实体地域范围内的人口)区分城乡经济划分标准:“ 城 ”“ 乡”通过城乡人口统计口径来体现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不断变化,没 有恰当而稳定的城乡划分标准, 原因是 没有建立城镇实体地域概念。一直以市、镇行政地域作为城乡划分的基础, 而市 、镇行政地域远大于实体地域城乡人口是指居住在我国境内城镇、乡村地域上的人口,城镇、乡村是按 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城市化定义: 是 人 口 向 城 市地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特点 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区域 城市数噩增多, 非衣活

    7、动规模扩大, 城市文化扩散,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提高。 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盘桉会产量增加粕食剿余卢需要的农重 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刹余二、经济增长与城市化1工 业化与城市化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1. 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城市发展, 近代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 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人 口 向 城 市集中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商品与劳动力市场;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工业现代化以后, 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高度机械化和智能化排斥劳动力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工业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和居民对生活性服务的需求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第

    8、 三 产 业往往霖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且手工操作比例高, 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 工 业现代化以后,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第 三产业智能化。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增长: 更多的 产 出 , 量的增加发展产出增加,随 着产出的增加而出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如投入产出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 教卫生水平等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即城市化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城 市 化 的测度 城市化达 到的 水 平测 度 方 法 :1 主 要 指标法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又便千统计的个别指标。2 人口比例指标: 城 镇 人 口 占 总人口的比 例

    9、; 最常用, 便千统计, 表征性强3 土地利用指标: 从 土地利用性质及其地域范围来说明城市化水平4 复合指标法I 选 用多种指标对城市的某些特征予以综合分析人口城市化,反 映人口向城镇集中经济城市化, 反映经济结构的非农化转变土地城市化,反 映地域景观的变化社会城市化, 反映生活方式的变化II 指 标无量纲处理, 加权 求和 : 层 次分析法、煽值法、因子分析法等,不同的研 究可能采用不同的复合指标且l 无 量 纲 化 处 理IV测 度结果是相对值, 用于对比才有意义: 横 向 或 纵 向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的特点1.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开始走向世界城市化舞台的中央, 工业化是其主

    10、要动力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减缓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 1970 年起,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超过发达国家; 20 00年 , 二者比为 2.2:1世界城市化的区域差异明显2. 大城市化、大都市区化趋势明显某个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3. 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大都市带: 由 许 多 都 市 区首尾连成一体, 且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大都市带的特点: 多 核 心 、 交通走廊、密集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经济、科技等核心地域。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按照经济活动的服务对象分:B 基本部分: 为 本 城 市 以

    11、外 的 需 求 服 务 的N非 基 本 部 分 : 为本城市的需求服务的现代城市经济活动的每一经济部门都可能既为城市以外服务又为本城市服务 基本部分:离 心 型 : 城 市 生 产 的 产 品 运 往 城 市 以 外 销 售向 心 型 : 城 市 以外的 人 来 本 城 市 消 费非基本部分满足本市居民生活需要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生产的需要基本和非基本部分是相互依存的, 保待一定的比例有时也把以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基本部门,以非基 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1. 普查法: 通 过 发调查表和实地访谈收集每个企业的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

    12、, 折合成 职工数或货币形式2. 残差法3. 区位墒法: 用 于 考 察 在 更大( 空间 )范围内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区 位 嫡 大 于1的 部 门是 具 有 基本 活 动 部分 的 部门4. 正 常 城 市 法 :以“正 常 城 市 ”作 为 衡 品 所 有 城 市应有 的 非 基 本 部 分 的 标 准 ,寻找满 足“ 正常城市“ 自身需要( 非基本部分)的“ 正常比重K 值,超 出K 值的为基本部分5. 最小需求量法:以 一组城市中各部门最小职工比重作为该组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求量, 该组城市中某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职工比重( 最小 衙求量 )之差就为该城市基本活动 部分I I

    13、欠白/-眢宣芯准噙、可霉繁眈、工怍 量大芯呐性相对霎仅比廿化计妓把法计算闭伍比廿主1,l .上一定的买垄区位姨芯计环渭便芯叩性相1J薹证(喧以足具尸妇怀设条件1正常过巾法主双1i最小霓求舅土最小霄求量坟市是齐具有代表性存在子竹络论在令业化和区哩分工不断深化的双实汤景下, 正背缄巾法和最小需求量法的科学性和活用性史芝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城市经济活动基本部分体现城市对区外的作用和影响力;2.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3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4. 城市经济要可持续地发展并保持竞争力, 就要有可持续且有竞争力的经济活动基本部分乘数效应:城市基

    14、本部分每一次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对 城市所产生连锁反应的结果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这种放大机制被称为乘数效应。城市职能: 城 市在区域或国家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城市性质: 城 市 在 区域、国 家 以 至 更 大 范 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主要职能。(标 志性的职 能) 、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 e city)马克杰弗逊 (M. Jefferson), 1939分析 51个国家前三位城市的规模和比例关系时, 发现很多国家最大城市的规模是第二位城市的 2-3 倍以上首位城市: 在 规 模上和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 吸

    15、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 在国家政治 、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首位度指数: 第 一大城市与其他城市( 规模 )的比例关系, 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常用指标;首位度( 2城 市 指数): 一国人口规模最大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 经 验 值 为2首位分 布 : 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单中心区域, 首 位 度 ( 指数 )大, 首位分布明显双( 多 )中心区域, 首位 度 ( 指数 )小, 首位分布不明显二、城市金字塔一国或区域中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规 模等级越高,城 市数址越少,规 模等级越低, 城市数量越多。这种城市数量随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 用特定图形表示;金 字

    16、塔的基础是大量小城市, 塔的顶端是少数大城市城市金字塔呈现了城市规模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城市金字塔可用千比较不同区域或时段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 采用相同的 等级划分 ) 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数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每一规模等级城市数与其上一规模等级城市数的比值 (K)表示三、位序规 模 法 则(r a n k - s i ze rule)城市的规模与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橾型:奥 尔 巴克、 罗特卡、辛格、捷夫。被广泛使用的模型( 罗特卡模型一般化 )符合位序规 模 法 则的城 市规模分布为位序规模分布不同国家或区域的位序规 模“法则”(回 归方程)可 能不一样一、我国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2014 年以前: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人 口 规模类 别20万以下小城市20万-50 万中等城市so万-100 万大城市100 万以上特大城市2014 年后: 关 千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人口规模 类别so 万 以下 小城市: 20万 -50万I型小城市20万 以下II型小城市so 万 -1 00万 中等城市100万 -500 万 大城市: 3 00万- 5 0 0万I型大城市100万 -300 万 II型大城市500万 -1000万 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 超大城市统计口径: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 区、 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常住人口:

    18、居住 在 本 乡镇街道, 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 居 住 在 本 乡镇街道,且跷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 户 口 在 本乡 镇街道, 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新标准与原标准的差别:城市规模等级类型由四类变为五类,增设了超大城市; 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划分为两档;人 口 规模的 上下限 普遍提高;统计口径由“户籍人口“变为城区“常住人口”二、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1经济效益角度的最佳规模2. 城市经济学家巴顿的城市规模:成本效益曲线安正比q占比. ,.,.,几人口矗成本效 益曲 线:p 1最 小 合理规模、 P 2 最理想规模、P 3总的净效益最高时规模、

    19、P 4最佳规模上限3. 经济 学 ”成本论 :不同评价角度(经 济、社会 、环 境和安全等 )和不 同评价标准可能得出不同的最佳规模。不同城市的成本效益曲线不尽相同, 同 一 城 市 不 同 时 期 的 成 本 效 益 曲 线 可 能 不 同 。一 个 统 一 的 、 普 遍 适用 的 城 市 最 佳 规 模 至 今 仍 然 没 有 找 到 , 或许根本不存在。空间相互作用的概念 :为 了保 障 生 产 和 生 活 的 正 常 运 行 ,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的 进行着物 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 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类型:海格特 : 对 流 、 传 导 和

    20、辐射(根据 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借鉴热传导方 式)1. 物资和人的移动(物流、 人流)2. 交易过程的资金(货 币)流, 簿记3. 信息的流动和 扩散(信 息流) 空间相互作用产生条件1. 可运输性主要针对物质流的空间相互作用2. 不同货物对距离(运 输成 本)的敏 感性不同,可 运 输 性 也不 同。单 位 重 量 价 值 低 的 货 物 , 可运输性差; 单 位 重 址 价 值 高的货物, 可运输性高。(运 输成本占商品或服务总成本的比重)3可 运输性对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陡交通运输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而降低4.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不一样一、中心地理论背景: 进 入20世 纪 ,资本主义

    21、经济高度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学者们开始研究城市空间分布、形态和规模等级。目的: 探 索” 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 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 ”。基本概念:中心地 (cen t ral place):能够向周围地区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货物与服务 (cent ral good and service):在中心地生产的货物和提供的服务, 亦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性(cen t r aIity):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篮要程度, 也 可 理 解 为 中 心 地 发 挥中 心 职 能 的 大小。中心地等级: 中 心 地

    22、 等 级 取 决 于 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水平,提供高等级商品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较高, 反之则较低高等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 低 等 级 中 心 地 数 量 多 、 服 务 范 围 小服务范围服务范围上限(外侧 界线): 消 费 者 愿 意去一个中心地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最远距离,是商品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最 大销售距离);服 务 范 围 下 限 : 维 持 一 个 中 心 地 的 中 心 货 物 或 服 务 经 营 获 得 正 常 利 润 所 必 需 的 录小 服 务 范 围 , 衙求门槛距离;当 最大销售距离确定时, 圆形服务范围面积最大。显性成本: 厂 商 在 生 产 要 素 市

    23、场 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厂 商 本 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千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机会成本: 厂 商 把 相 同 的 生 产 要 素 投 入 到 其 他 行 业 当 中 去 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正常利润: 厂 商 对 自 己 所 提 供 的 企 业 家才能的报酬支付。从机会成本的角度,企业家才能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是隐 性成本。超额利润: 超 过 正 常 利 润 的 那 部分利 润 , 又称经济利润。假设条件1理想地表: 自然条 件 和 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2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

    24、和质量都相同3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 且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实际价格等千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4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为理性经济人:生 产 者 之 间 距 离 尽 可 能 大 以 棠 握尽可 能 大 的 市 场 区消费者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商品和服务三、中心地体系的形成一)市场原则限制条件各级中心地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经营者的利润最大化服 边界;务 范 围 以 最大销 售 范 围 为区域内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和服务的供应中 心 地 的 服 务 范 围 覆 盖整 个 区 域二)交通原则交通对中心地系统形成的影响: 次 一级中心地位于高一级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

    25、络的方向被改变每个较高等级中心地市场区包括 1个完整的次一级中心地市场区和 6 个次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 1/ 2 ,即 1+6*(1/ 2)=4 个次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交通原则支配下的中心地系统为 K=4的中心地系统三)行政原则市场原则和交通原则支配下, 每个高一级中心地除辖 1个完整六边形, 其余 次级辖区(6*(1/3),6*(1/2)都是被分割的。这样不便于行政管理K=7中心地系统:1+6四、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 假 设 条 件 为 基 础 , 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不仅导致了“空间 分

    26、析“学派的建立,而且极大的促进了城市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中心 地理论标 志着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克里斯泰勒被 眷为“理论地理学之父 ”。局限:某 些假 设条 件 不 符 合 现 实 情 况 , 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更适用于单纯的农业区, 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强调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子系统中的更低等级中心地之间的横 向联系,也忽视了同一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城市主要用地类型:住宅用 地、 商业用 地、 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交通用 地和其他 公用事业用 地、休憩用地和 绿化 地带、 农业用地和

    27、水面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类型1. 城乡用地分类城乡用地: 市(县、镇)域 范围内所有土地, 包括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共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及其他非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八大类)R 居 住 用 地 / resident ial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 /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W 物流仓储用地 / logistics and warehouse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 road, street and transport

    28、ationU 公用设施用地 / municipal utilitiesG 绿地与广场用地 / green space and square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气ii 比 住丹 l也( Rh 住宅 和 衵 反 罹务 设 还 用 地中 畏 .,禹迈乞钉II 湟l屠儿 人均 雯住 中 坎凛白 11i仁,or;以上, I 11, hIt气攸匕 为l1i 劝 胃掺11 J!Ul,.,.仁”“江下“ 母1参 J尽.,兰秉羲庄嘱绝拟罚忒护妇屯韶睬严凰 1ll 韦昆遽镌此IIII 矢位怎几q 赡 佩R; 公 关管琛 二公 共 覆务 设濠 J!llllrA1o 行 玫 文 化 、 教 盲 、 体 育

    29、,卫生芯Ill 构扣牧鞠的用地 不包 t lill狂用 心 t约旭骨议聘氛逾代气 斗少夷集名棘过1!1心寡霄撬惨盲噜惶功悴育例纂匾讳薯刚亭1lC 零C谓贰岗,JI, li lt. 懦 主 卫生,l!ll, l皇和鲁癫合蓄兑晕龟I ,., .、,., 仿霞投曦瑜蜘,凸心鬟,卫輩1A l!, 战分公凳岫隽霆叭天,吐亟菁分仕R 钩 II.II 射予邑足伶蟾叉忱汰魔岭 II 示,天芩公兴(,c,i:已欢企重玲地心I, AUi心 崛 攸值 分牡合橇氧谒伽阔!Jl lilll tthU 妞 羹俐遭, l!t心叩壤II 喝种只菁耄呐戳凡蚁币曦,- 沁护心 J百瘟龙古红 叹嗔. n-.比代彝畜酗嗣霓地 羸募幔垃、十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地理学复习总结资料(2019072716185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