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导学案.docx

    • 资源ID:9005213       资源大小:84.9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导学案.docx

    1、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导学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难点)【课前预习】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 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情境导入】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什么呢?二、自主探究:知识点1:物质的微粒性【阅读】教材第49页至50页

    2、,图36、7 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 和 等构成的。知识点2:分子的性质【阅读】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千克,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以20滴水为一毫升计算,这个数字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如果拿一个水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所以,分子的 和 都很小。【实验探究】1、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实验一: 实验二:实验一现象: 实验二烧杯A烧杯B现象解释所以,分子总是在 。【思考】水能蒸发,受热后蒸发加快,这是为什么呢?2、演示1 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的实验。现象:

    3、 所以,分子间是有 的。演示2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 结论: 3、1个水分子由1个 和2个 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 构成。所以,分子是由 构成的。【交流讨论】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2.一般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的微观理解。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完毕忘记盖上酒精灯的灯帽,结果下一次使用时很难点燃。试用分子的观点对此进行解释。【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知识归纳】1、物质是由 、 、 等微粒构成的2、分子的性质(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分子

    4、总是在不断 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分子之间有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分子是由 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53 第1、3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分子虽小但也有

    5、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3.试用分子的知识解释:(1)湿衣服在日光下干的快。(2)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中考直通车】4.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5.下列有关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

    6、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7.化学的学习把我们带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假如你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请你描述你在水中看到的微观世界(答两点即可):(1) ;(2) 。8.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运动速度越快。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甲、乙处分别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氨分子(NH3)和浓盐酸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图中 处(填A、B、C),理由是 。9.根据如下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 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

    7、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_;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_;(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_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_【拓展延伸】10.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的水,向水中放人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有

    8、哪些性质?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作业布置】1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变化的过程 3.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课前预习】1.分子有那些性质?2.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知识点3: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比较1、分子【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5152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这一说法对吗?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

    9、哪些?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2)水氢气+氧气;(3)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 ,变成了 。分子的概念: 最小粒子。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反应物的分子 分解 结合 聚集 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 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 分解为 和 ,每2个 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 聚集成金属汞。【交流讨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2.分子、原子的概念3.比较分子、原子的

    10、相同点区别及联系2、原子: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运动;有间隔。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定义特征区别联系4、分子、原子、物质间的联系【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知识归纳】1.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可以相互结合形成 。3.化学变化的实质: 。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5354 第2、4、5题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已知

    11、“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4.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填物质分类)。(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反应。(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

    12、气汞生成汞和氧气6.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7.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 ,生成的新粒子是 和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再分,而 则不能再分。8.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数目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目【中考直通车】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式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10.下列现象或事

    13、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1.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 ,表示混合物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 【拓展延伸】12.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13.在盛有冷

    14、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木炭,稍等片刻,发现_,说明木炭具有_作用。14.20世纪26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作业布置】15.举例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2 原子的构成一、学习目标:

    15、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课前预习】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1.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

    16、子是如何运动的呢?【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分析思考】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3.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5.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原子种类原子质量()氢1.67010-27氧2.65710-26碳1.99310-26铁9.28810-26【交流讨论】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表1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阅读】教

    17、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1.结合表1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交流讨论】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2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氯17181735铁26302656【交流讨论】同桌互相提问,从附录中查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

    18、收获】【小结】 一、原子的构成 (带1个单位 ) 1.原子 (不带电) (带1个单位 )2.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3.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核外的电子数 。4.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在原子中占的体积 ,电子绕着原子核 。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 为标准,其它原子的 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2.表达式 Ar= 3.与构成原子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又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 ,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的关系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得出与性质测定出来的,绝

    19、对的比较得出的,相对的数值与单位非常小,有单位“千克”大于1,有单位“1”单位符号kg“1”(一般不写)联系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kg)的十二分之一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7215题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2.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A.12:1? B.2:12? C.2:1? D.1:23.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 电的 和

    20、核外带 电的 构成的,由于 所带电量和 所带电量相等,但 ,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一般是由 、 构成的,质子带 ,中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4.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5.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3 C.4 D.7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5)带正电的粒子是 ; (6)带负电的粒子是

    21、 ;(7)不带电的粒子是 ;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9)质量最小的的是 ; (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7.我国已于2007年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 ) A、3个质子,没有中子 B、2个质子,1个中子 C、1个质子,2个中子 D、3个中子,没有质子【中考直通车】8.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

    22、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9.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10.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3、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1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Zn CN2 DCO12.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3.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

    24、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有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1)现象: ;(2)现象: ;(3)现象: 。【拓展延伸】14.已知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40,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氢(H)1011氦(He)2224氮(N)77714氧(O)88816铁(Fe)26302656讨论: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如“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结论,请你再总结二条

    25、。(1) (2) .【作业布置】3.3 元素一、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重点:元素及元素符号难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课前预习】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情境导入】(展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上标明本品含:硒:0.013,锶0.0596(单位mg/L)。这里的硒、锶等是指元素、原子、还是?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元素【分析思考】观察下表中几种不同的碳原子 表格一原

    26、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66612碳原子67613碳原子68614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中碳 原 子结论异同表格二【填空】1.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 ,这样的原子都是 。2.原子中的 都是6,而 、 不同,是不同的 。【归纳】元素概念: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阅读】P73图4-4资料,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为 、 、 、 。【思考交流】1.根据P73页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

    27、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小结:反应前后,分子 ,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2.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元素区别联系知识点二:元素符号【阅读】阅读课本74页76页,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2.识记课本75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写一写记住了几个。3.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4.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5.元素可分为几类?你能通过元素名称确定氧、铁、硫、氦四种元素分别属

    28、于哪一类吗?【填空】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1)书写:“一 二 ”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第二个字母要 (2)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Fe表示 ;也可以表示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元素 (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2.元素分类: 元素(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 稀有气体元素【思考交流】1.P、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A B C M N? :a u e l g知识点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