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docx

    • 资源ID:9003738       资源大小:35.4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docx

    1、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秦始皇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一、统一六国1、原因: 客观条件: 经济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政治基础:争霸、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民族基础: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群众基础:诸侯割据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思想基础:法家关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理论。主观条件:商鞅变法最彻底,秦国的实力最强;秦王的雄才大略广揽人才,制定正确统一方针。2、过程: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二、巩固统一

    2、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3、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5、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表现: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刑法严酷。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注意: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 :(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是否有利国家

    3、统一;是否保持政治安定;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促进文化繁荣;是否促进民族融合;是否反抗外来侵略。四、评价请始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 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迷信法家,轻罪重刑,

    4、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超过了当时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惟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二、康熙帝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一、康熙帝初年面临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沙俄势力正在东来;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地方割据实力的威胁尚未清除满汉矛盾尚未平复。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影响):1、平定“三藩”之乱: 影响:(1)消除了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2)巩固了中央集 权;(3)有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2、统一台湾:启用郑氏降将施琅。收复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5、影响:(1)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2)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与发展,巩固了海防。3、平定噶尔丹叛乱: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影响:(1)消除了西北边疆的分裂状况,维护了国家统一。 (2)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理,促进了地区的发展。4、加强民族团结 1、对汉族 (1)措施:崇儒尊孔,恢复科举,延揽汉族文士。 (2)作用: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尊重喇嘛教。加强对西藏和蒙古的管理。三、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和历史影响1、活动: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

    6、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2、历史影响: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安宁。四、评价康熙帝功绩:即上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消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分析。政治: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经济: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发展;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阻碍科技文化进步。外交: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世界潮流,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3)总评: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

    7、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一、孔子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孔子的生平: (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 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 后 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二、开创儒家思想1、产生背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坏乐崩;充满着新与旧的矛

    8、盾。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3、主要内容:礼、仁、中庸(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礼中有仁,仁中有礼”,维护既贵贱分明又社会安定的统治秩序。(3)中庸:把伦理范畴

    9、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做法:“和而不同”三、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主要内容(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四、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对中国

    10、:(1)思想上,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3)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4)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1)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所启发、借鉴;(2)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二、柏拉图(一)、柏拉图生活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生平事迹时代特征:1、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2、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主要生平事迹:出身名门、追随名师、游历四方、创办学校

    11、(二)柏拉图的思想1、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1)贵族出生,良好教育,关注政治;(2)雅典城邦民主政体的弊端和苏格拉底的影响;(3) 游历生涯,考察各地制度风俗2、哲学思想:理念论(1)内容: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真实、完美而永恒;感性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虚假、残破而变幻。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对立的。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2)评价: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客观)唯心论。3、政治思想:理想国(1)代表作:国家篇(曾经翻译理想国)(2)观点: 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护国者负责治理国家,具“智

    12、慧之德”;卫国者对外御敌,对内保民,具“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生产,要有节制,具“节制之德”。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国家统治者: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奴隶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3)实践:三次游历叙拉古,结识阿启泰(叙拉古国王是一个兼领袖和哲学家于一身的人)。C、评价: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最早的乌托邦思想。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三)、柏拉图学园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学生

    13、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开设课程:算术、几何、天文(重视自然科学) 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3、影响: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阿卡德米。四、柏拉图在世界史上的地位1、受到人们尊敬,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2、思想存在争议,其理念论、理想国存在局限,但其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美德的境界令人佩服。【重难点解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相同之处:时代背景: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

    14、的问题,并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但两者的观点在当时都无法实现。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文化教育:创立思想,创办学校不同之处:孔子的仁最根本的标准是天下和国家的利益,面对分裂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政体;而柏拉图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国家的统一,孔子的视野要比柏拉图的宽泛得多。孔子思想侧重伦理道德;柏拉图侧重理性。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华盛顿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述其历史贡献。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主要事迹: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

    15、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二、建国初期:(一)、主持制订宪法1.背景:(1)华盛顿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拒绝做国王。 (2)独立后的美国处于混乱状态。 (3)统治集团认识到强化中央权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时间: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被推选为会议主席。3.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实行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4.影响:(1)对内: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有利于美国民主政治的形成 (2)对外:有能力保卫国家安全;有利于扩大海外市场(二)首任总统第一届任期(17891793) (1)措施:政治: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协调意见

    16、;经济: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外交: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保证国家和平。民主建设:创立总统否决制度。(2)作用:维护了国家民主制度,又在各方面完善了总统制。第二届任期(17931797)巩固第一任期内的成果;外交: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争;经济:展开西进运动推动美国西部开发和经济发展。(三)引退(1796) (1)对后继者谆谆教诲。 (2)确立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不要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3)创立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三、评价:(一)是北美独立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大陆军赢得了北美的独立。(二)反对

    17、专制制度,主持制定了1787年的联邦宪法,创立民主共和制。(三)成为美国的开国总统,在两届任期内,巩固、发展民主政治:创立总统否决制,完善总 统制,开创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惯例。(四)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总评: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 的称号; 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其中前三点是历史评价,第四点是道德评价,注意区分】局限:宪法歧视黑人,保留了严重的种族歧视。二、拿破仑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一、军事生涯土伦战役、平定王党叛乱乱脱颖

    18、而出;面对反法联盟干涉,远征意大利和埃及;发动雾月政变上台执政;多次击败欧洲反法同盟,称霸欧洲,使政治生涯达到顶峰;二、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 1、1804年 加冕称帝 ,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性质: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2、 改造法国的政策:(1)政治: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的权利。 (2)经济:改革财政 ;创办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 (4)宗教方面: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5)用人方面:用人唯贤,鼓励重用人才。 (6)法制:发布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确立自由平等原则;以法律形式确定资

    19、产阶级 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影响:有利于法国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法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三、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1、性质:革命性:反法同盟(前期)争霸性:英俄(后期)侵略性:埃、西(后期)2、积极作用: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加快封建制度的解体。 消极作用:奴役、侵略,引起反抗,导致帝国解体。 四、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力量强于资本主义势力主要原因:法国连年战争,消耗了国力,国内人民厌战。大陆封锁政策既打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两线作战,削弱了进攻的力量.被奴役国

    20、家人民的反抗。五.评价拿破仑:身份: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功:对内: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他对外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前期作战捍卫革命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过:对内:实行专制独裁,镇压人民反抗。 对外:后期作战主要是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争夺霸权,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体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拿破

    21、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军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他编纂的民法典,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制订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他对资产阶级的一大贡献。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单元小结】华盛顿拿破仑背景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法国大革命贡献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行动捍卫民主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局限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 ,保留奴隶制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侵略战争影响确立了一些资

    22、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一、孙中山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一、孙中山主要事迹(1)辛亥革命前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制定革命纲领:孙中山把同盟会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学科%网(2)辛亥革命中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

    23、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3)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捍卫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领导国共合作: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二、评价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巨变,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促成了国共合作,

    24、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亚洲觉醒的先驱。其民主革命的思想和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二、甘地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一、甘地“非暴力思想”甘地主义1、甘地“非暴力”思想内容: 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即:以“仁爱”精神与真理统一,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2、甘地主义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

    25、合政治主张:非暴力革命实现印度的自治或独立经济思想:“回到手纺车”,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3、形成原因:家庭影响和性格;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 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 3、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 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5、过程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一战后(1919-

    26、1922)1930年 二战后原因制造种姓矛盾,两面策略阿姆利则惨案(导火线)1.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2.1929经济危机,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二战后,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内容同英国政府不合作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等到抵制英货1930年的“食盐进军”,标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英国退出印度” 特点: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结果(1)民族意识空前高涨(2)1922年,发生村庄暴力事件后,甘地宣布终止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人民煮盐,停止不合作运动印度的独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

    27、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6、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 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二战后印度独立奠定基础。 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未能使印度获得独立,反 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注: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原因:第一,甘地是个宗教领袖,在其心中人性是向善的,他认为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维护真理才是最高明的。第二,当时的印度贫穷落后,军事力量薄弱,无法与英国抗衡。第三,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的特点。:三、评价甘地:1、地位:政治领袖、精神领袖,被尊

    28、为“圣雄”、 “国父”2、功绩:(1)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自信心; (3)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3、精神: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忍辱负重的自我牺牲精神。4、局限:(1)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 (2)提出恢复手工纺车运动,提倡以手工纺织来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了印度的民族经济。但是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这是不可取的,是历史的倒退。(3)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以上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9、3、【单元小结】孙中山甘地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的中国 英属殖民地的印度见上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节教派矛盾前期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对封建势力妥协限制群众运动 开始对英国抱有幻想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孙中山、甘地获得尊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孙中山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因为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发生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巨变;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伟大转变,促成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2)甘地被印度人民尊为“圣雄”,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印度的自由民族独立运

    30、动,对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及努力实现印度社会的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创建革命的理论1、背景: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条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创建过程:两次思想转变: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标志:1844年主编出版德国年鉴。两大理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马恩合作的两部经典著作:神圣家族(1844)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使黑格尔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2月)、马克思主义的三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