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思想品德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 资源ID:8989620       资源大小:108.91KB        全文页数:18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思想品德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

    1、思想品德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教案课题:五千年文明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了解博大的中华文化,懂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以及结合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而感到自豪,形成民族认同感。教学重点: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主要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典型成就,如天文历法、军事、医学、文学等方面的代表著作或成果。教学难点:查找资料教学准备:有关中华文明的历史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搜集资料法、分析法等教学过程:一、

    2、复习引入1请学生说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几个,它们现在的情况如何,即哪些古国延续下来了,哪些古国则不存在了。2学生自由交流。3教师(呈现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的图片):我们都知道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代中国。照片上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就发源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是,随着世纪的更迭、时代的发展,除了中国,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已经尘飞烟灭了。而中国的文化,却还在枝繁叶茂地发展着。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导入本课。二、新课教学(一)中华上下五千年1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延续

    3、到今天,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从中华文明发展的源头探起,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体会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哪个同学知道,中华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自由发言)中华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今天,中华文明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的农业、天文历法、数学、文学、医学、政治等都对当时乃至今天的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文明成果大都被保存或继承了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2学生阅读“教学参考资料”中的中华文明回顾,领会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教师:中华文化确实

    4、是博大精深的,这与中华文明具有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特点是分不开的。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从未因时间的推移和外来的侵略而中断过。中华民族文化非常博大,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中医、戏曲、批 注书法、军事等;也非常精深,变幻莫测、奥妙无穷。 我们今天就来简单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4学生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根据自己平时对我国历史的了解,选择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或者朝代,列举这些时期或朝代中华文明的发展状况。 学生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简要地陈述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时期取

    5、得的科学成就,如甘石星经、鲁班、都江堰;春秋战国时期医学的发展,如扁鹊、皇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成就,如诗经、屈原、离骚;等等。也可以根据文明成果进行归纳:文学上,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政治上,“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以及取得的成果,懂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环节为本节课的拓展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集体简单回顾我国文明发展的历史及取得的成果(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参考“教学活动设计”中的相应活动开展活动。 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三、总结中华文明辉煌

    6、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化海洋中独领风骚。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去保护,去发扬光大。四、布置作业课后记:批 注课题:百年沧桑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所遭受的侵略,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掠夺、对中华文化的破坏。 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国家弱就要被欺压的道理;懂得从历史中思考未来,关注祖国的发展前途;树立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的决心。教学重点: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的世界列强的侵略,其中的重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中国战败后被迫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教学难点:查找资料教学准备: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搜集资料法、分析法、列表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 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成果。现在,我们要回到近代,看看近代的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不知道同学们对1840这个数字有什么印象? 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直接引入主题 二、新课教学教学环节一:百年沧桑 1教师:“1840”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忘记的数字,就是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梦魇般的生活。那么,1840年以

    8、及之后的百年中,中国的大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翻开历史看一看。(呈现下面的一段文字)1840年,英国侵略者在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向古老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由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而引起的,所以史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2学生阅读本备课系统提供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战争的经过及其结果。请学生简述战争的经过。 3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阅读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的资料

    9、,了解战争的起因、主要经过及其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本备课系统提供了大量资料供师生参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4在如上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分专题进行交流。可以将学生分为批 注“第一次鸦片战争组”“第二次鸦片战争组”“中日甲午战争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组”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以其他方式分组。学生了解1840年及之后的百年中,中国所遭受的战争创伤,特别是这些战争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耻辱和灾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战争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引导学生不忘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环节二:细说不平等条约 1教师:懂得

    10、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世界列强侵略中国,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耻辱。这种灾难和耻辱被一一记录在各个不平等条约中。 2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列举1840年后的百年中,中国与外国列强所签订的各个不平等的条约的名称,教师把它们一一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列举不出来,教师可以直接呈现。 3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查找到的条约签订的前因后果及其具体内容。在分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整理有关内容,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把学生交流的内容列在下表中。条约名称签订国家主要条款4学生谈体会,说说自己对这些条约的看法和感受。 了解这些条约,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世界列强入侵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

    11、受强权凌辱的感觉,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弱国就要受欺压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环节三:圆明园的诉说 参考“教学活动设计”中的相应内容开展教学。教学内容的深或浅,根据教学时间的多与少自行处理。 从一个重要侧面了解世界列强对中华文化的无情破坏。 三、总结可以采取让学生谈感想的办法进行总结。 四、布置作业批 注课题:百年抗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历史上中华儿女为摆脱封建统治、对抗列强的欺压而进行的浴血奋战。 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掌握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畏列强的个性品质;懂得通过回顾历史思考未来,关注祖国

    12、的发展前途;树立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的决心。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面对世界列强的凌辱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懂得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动力来自于对祖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资料分析法、阅读法等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1教师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讲完后问学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林则徐是我国人民的不畏强暴、勇于与强权抗争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回顾中华民族在近现代进行的百年抗争。 以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二、新课教学教学环节一:走进三元里 学生阅读师生查找到的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

    13、资料,交流自己所了解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其他地方的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华民族百年抗争的典型事例。学习它,有助于学生了解本课主旨。教学环节二:甲午风云 学生阅读甲午战争及邓世昌的故事;了解甲午海战中,中国军民对敌斗争的史实,从而体会中国人民在面对敌人侵略所表现出来的慷慨、无畏的精神。 教学环节三:戊戌变法的英烈 学生阅读资料戊戌变法,从中理解到的戊戌变法的起因、经过、结局,并分析了其失败的原因。 教学环节四:孙中山的功绩 1学生阅读辛亥革命的资料,简要了解这段史实。下面的资料可供学生参考。 辛亥革命作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

    14、重要环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从政治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这是更具历史价值的功绩。 从革命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首次把反帝和反封建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总而言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5、它达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水平,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 2让学生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及其历史意义,从而了解到中华民族为实现祖国的强盛而付出的努力及其局限性三、总结同学们,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蔑视强敌,甘赴国难,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抗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也为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奠定了基础。四、课堂练习五、布置作业批 注课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也是由中国共产党性的质和宗旨所决定的。 2能力目标: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提高科学鉴别能力。

    16、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 爱党的情感,立志长大后投身到祖国建设事业中的使命感。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些历史事实,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过程,并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教学准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资料分析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听歌曲,谈感想 1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欣赏歌曲并交流从歌曲中,你认识到了哪些问题?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并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让学生了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雪耻梦想二、新课教学教学环节一

    17、:回顾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 1了解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斗争及其失败的原因。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亡图存之路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有过许多尝试。学生列举中国近现代进行的救亡图存的尝试并说明其结果。2引出主题: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教师: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中国人要救国图亡只能走什么道路? 让学生用已有的历史知识理解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独立与富强而进行的探索,这些探索失败的事实,为学生理解是中国人民选了中国共产党奠定基础教学环节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8、的背景 1教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最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它们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存在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批 注2学生阅读资料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一文,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感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3教师:通过阅读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28年中进行的斗争。引导学生承接上节课的内容,充分认识到以往的各种努力和斗争失

    19、败的原因,从而为下面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教学环节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呈现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照片,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若干大事中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部分内容,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2教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教学环节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图片展示:开国大典(毛

    20、泽东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邓小平1992年南巡,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他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 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的讲话 在 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胡锦涛考察青藏铁路沿线;温家宝视察农村。 2教师: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基本的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总结 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实现富强的最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巩固练习课后记:批 注课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过程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能力目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失败,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走向胜利历史事实的认知教学,培养起

    22、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态度,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推理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1教师: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它们为什么会失败?前面,我们已经谈了一些原因,无论农民、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具有阶级局限性,这使他们领导的革命或改良运动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代表了

    23、最广大的工人阶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最终取得了革命的彻底胜利。我们要进一步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呢? 2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要通过革命建立全新的社会制度,就必须有全新的理论和思想作支撑。以往所有的运动或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们缺乏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就在国人寻求出路而不能得的情况下,“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运用推理的方法提出问题,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也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二、新课教学教学环节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得失 1学生阅读资料太平天国的得与失,从中分析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4、的原因。 2教师把学生总结出的原因写下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存在阶级局限性。太平天国虽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但它在当时是空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 让学生懂得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是空想的、不切实际的建议修改批 注教学环节二:洋务运动的破产 1学生阅读资料洋务运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教师把学生总结的内容简单地写下来: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相反,企图单纯依靠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来实现

    25、“自强”“求富”,即所谓的“中体西用”用中国的封建制度做容器去盛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失败。 懂得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铲除中国封建剥削制度;“中体西用”,具有内在的矛盾性;缺乏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教学活动三:戊戌变法的改良思想为何救不了中国1学生阅读资料戊戌变法,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教师把学生总结出的内容写下来:脱离群众没有阶级动力,依靠封建君主制度,幻想得到某些帝国主义大国的同情和支持。教学环节四: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呈现一些反映辛亥革命的图片。 2教师讲解:辛亥革命比起前几次运动来有它的进步性,但它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

    26、命运。这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学生从下列的选题中任选一个开展活动。 (1)学生讨论: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小辩论:社会主义能救中国还是资本主义能救中国? 通过活动认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教学环节五: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1教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是因为:一方面,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另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见,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而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

    27、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5页最后一段文字,交流对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问题的认识。通过推理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三、总结四、布置作业批 注课题:“忧患可以兴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党的基本路线。 2能力目标: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树立忧患意识。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读名言引入主题 1呈现教

    28、科书第17页孟子中的名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帝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学生阅读这句话并尝试进行解释。2教师:这句话的原意是,一个国家内部没有执法严明的世臣和直谏之士,外部没有抗衡的邻国和受侵袭的忧虑,往往会走向灭亡。由此可见,忧难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则会导致灭亡。现在,我国与新中国成立前比,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时时不能忘记的就是“忧患”两个字。这句名言是本部分内容的最好诠释,用此引入主题。二、新课教学教学环节一:忧患可以兴国 1教师:在当前我们为什么还要树立忧患意识?2学生讨

    29、论后自由发言。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把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写下来。3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树立忧患意识有两个原因:其一,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因为生活富足而变得毫无理想,整天沉浸在享乐之中,就必然会堕落;对于国家来讲,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则会走向灭亡。其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刚刚起步。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社会政治制度还很不完善,公民的素质还比较低。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否则,必然会落后。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主题文字,懂得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阅读有关柏耀平的阅读资料,并交流对“文章反映了柏耀平怎样的精神”问题的认识

    30、。5学生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用提问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产生深刻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事实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树立忧患意识。批 注教学环节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教师:我们前面说到“树立忧患意识”,那么,谁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学生回答:我们大家。)确实,我国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建设祖国未来的责任也属于你们。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呢?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第一段正文,把其中反映先人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名句找出来。3教师解释名句。其具体解释见本教

    31、学案例后的附文。4学生就名言名句谈读后感,说说这些先辈高尚的思想境界。 5学生查找资料,寻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查找当代的人物或者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及其故事。6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左后一段主题文字,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建设祖国的重任?通过解释名句,让学生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胸怀,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的兴旺而担当重任的热情。教学环节三:谱写自己的毕业歌 结合教科书第19页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谱写自己的“毕业歌”三、总结学生齐读教科书第20页的主题文字,作为本节课的结束。四、巩固练习五、布置作业课后记:批 注课题:感受小康 解读小康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本文(思想品德人教版初中三年级上册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