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文化概要》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8989466       资源大小:19.9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文化概要》教学大纲.docx

    1、中国文化概要教学大纲中国文化概要教学大纲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科目:中国文化概要对象:MTI一年级执教者:陶嘉炜第一堂课(二课时)9/27课题:第一讲 文化概说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理解文化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说,它的特定含义是什么,它的结构层面有哪些,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新课教学提纲:一、 什么是文化1、文化研究的起源2、“文化”的含义二、 文化的结构层面三、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四、地理环境与文化 五、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布置思考题:1、 文化各结构层面同该文化的特征的亲疏层递关系。2、 试分析“全盘西化”和“国粹主义”的偏颇。第

    2、二堂课(二课时)9/29课题:第二讲 语言和文化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历史,重要代表学者及其主要观点;理解语言和思维相表里,不同的语言在潜意识中含有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新课教学提纲:一、语言和主客观世界1、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及其主要观点。2、沃尔夫、萨丕尔及其假说。P.3二、语言的文化心理背景1、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 P.5/ P.322、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 3、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P.11布置思考题:一、理解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分别在中西语言中的体现。二、“沃尔夫萨丕尔假说

    3、”的要点是什么?有没有道理?你是怎么理解的?三、你能从汉语里举出汉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吗?第三堂课(二课时)10/11课题:第三讲 中国传统哲学 第一节周易简介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表现为阴阳观念,周易为其发轫之作;并了解有关周易的成书情况、基本结构,以及 阴阳等相关符号的知识。新课教学提纲:一、 “易”的含义 二、“周”的含义 三、八卦与重卦 四、卦辞与爻辞 五、周易的经与传 六、周易的写作时代 七、古代中国的世界图示布置思考题: 结合先秦诸子散文的论证风格,理解中国传统的认识世界的途径是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联系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言

    4、论,比较中西方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差异。第四堂课(二课时)10/18课题:第三讲 中国传统哲学 第二节 五行学说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表现为五行观念。五行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但五方的端倪已在甲骨卜辞中出现。同时,了解跟五行相关的一些传统说法,中西方早期有机论的异同,以及中西方思想方法的差异。新课教学提纲:一、 五行说的起源二、五行间的关系三、五行的推广四、一种普遍联系的学说五、中西时空观的差异布置思考题: 区别并分别举出相关思维、整体思维、类比推理、经验直观四种认识特征的例子。第五堂课(二课时)11/1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一节 先秦诸子(上)教学目标:通

    5、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先秦“九流十家”中主要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概要。新课教学提纲: 一、百家争鸣的起因 二、诸子百家学说撮要(一) 儒家 1、孔子 2、孟子 3、荀子 (二)墨家 1、十大主张 2、后期墨家和墨经 后期墨家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末期。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共六篇,后来统称为墨辩或墨经,是总结当时科学知识和建立逻辑科学的理论与体系的重要著作。 (三)道家 1、老子 2、庄子(四)法家 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布置思考题: 理解本堂课所讲的四个学派的特点:儒家的实践理性,墨家的逻辑思辨,道家的本体思考,法家的顺应时

    6、代。第六堂课(二课时)11/8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二节 先秦诸子(下)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先秦“九流十家”中其余学术流派的概况。新课教学提纲: 二、诸子百家学说撮要(续) (五)名家 1、惠施 合同异,“历物十事”。 2、公孙龙 离坚白,“二十一事” (六)纵横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小说家以上为汉书艺文志所列九流十家(小说家不入流)。*(七)兵家汉书艺文志有吴孙子兵法82篇,齐孙子兵法89篇。今所传者,乃吴孙子也。孙武,春秋末人,以兵法见于吴王。战国时孙膑为其后代。三、小结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我国民今日之思想,试默察

    7、之,盖无不有先秦学术之成分在其中者,其人或不自知,其事不可诬也。”布置思考题: 1、对照古希腊芝诺的“四个悖论”,评价惠施、公孙龙的诡辩的历史意义。 2、理解先秦学术的成分至今存在于中国人思想之中的说法。第七堂课(二课时)11/15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三节 秦以后传统学术(上)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历代儒家经学学派兴衰的概况,掌握其间主要的学术论争内容。新课教学提纲: 一、经学 (一)两汉经学之发端1、儒家经书 从“六经”到“十三经”。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由来 3、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取周予同经今古文学之说。(二)唐义疏之学 从孔颖达等编定“五经正义”到“九

    8、经正义”。 (三)宋明理学 (四)清代汉学与朴学布置思考题: 体会义理之学与考据之学在当今学术界的传承。第八堂课(二课时)11/22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四节 秦以后传统学术(下)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扎根中国的原因、主要宗派,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新课教学提纲: 一、佛教的起源与沿革 二、中国接受佛教思想的原因 三、主要宗派 大乘八宗: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 四、禅学与中国传统思维 1、“不立文字”和“言不尽意” 2、“遮诠”和“以禅喻诗” 3、繁琐哲学和形上思辨 4、古白话给思想松绑布置思考题:禅宗的兴旺跟中

    9、国文化的特点有何必然的关系?第九堂课(二课时)11/29课题:第五讲 中国上古历史 第一节 “三代”之前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从上限为公元前5千年开始,我们的祖先在黄河、长江两流域及我国北方创造了辉煌的新石器文化。三地域的原生性文化各具特征,后又互相交融。课教学提纲:一、新石器文化主要遗存(一)黄河流域1、仰韶文化(BC5000BC3000年)2、大汶口文化(BC4500BC2500年)、马家窑文化(BC3300BC2600年)、龙山文化(BC2800BC2000年)(二)长江流域 1、河姆渡文化(BC5000BC3300年)2、马家浜文化(BC5000BC4000年)1、 崧泽

    10、文化(BC3900BC3300年) 、良渚文化(BC3300BC2200年)、大溪文化(BC4400BC3300年)、屈家岭文化(BC3000BC2600年) (三)红山文化(BC5000BC3500年)二、炎、黄和“五帝”时代布置思考题: 1、从黄河、长江两流域文化特征比较及红山文化看“黄河是中华文明唯一摇篮说”的谬误。 2、谈谈对“黄帝”虚实的看法。第十堂课(二课时)11/29课题:第五讲 中国上古历史 第二节 夏商周“三代”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是有关键性的一段:中国文字记载的信史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开始的,中国这个国家是在这一段时期里形成的,

    11、整个中国历史时代的许多文物制度的基础是在这个时期里奠定的。 新课教学提纲:一、 夏商周三代 二、考古学文化和三代 1、二里头文化和夏 2、郑州商城和商前期3、安阳殷墟和商后期(详后)4、周原、丰镐和周 三、殷墟和甲骨文 四、商周间宗教观的革新 “天”作为至上神的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并辅以“德”的概念。布置思考题: 汉语的“天”具有一般意义的天空以及至上神、自然等义项,举出含有“天”字的词例,体会商周间宗教观的革新对现今的语言及观念的深远影响。第十一堂课(二课时)12/6课题:课堂讨论(插入范文鉴析) 讨论目标:要求学生就自己在听课时最感兴趣或最有体会的内容,设置成一个专题,谈谈从文化的角度看待

    12、语言,或者语言中的文化现象;特别是汉语汉字。通过中外文的比较,挖掘隐藏在母语或民族思维行为方式里的文化密码。应避免就语言论语言,搞成纯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的论文,也应避免照搬关于男尊女卑、色彩词或动物词的隐喻象征等一类的老生常谈。提供期末思考题。布置作业: 将所讨论所思考的论题演绎为提纲,为期末作为考试用的文章打下基础,并可得到任课教师的建议和指点第十二堂课(二课时)12/13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一节 英汉诗律的异和同(上)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最早的诗就是抒情诗,而抒情诗代表典型的诗歌艺术。诗歌音乐性的本质是节奏。 新课教学提纲:一、 中西诗歌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差

    13、异 1、诗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2、从亚里士多德诗学看西方的诗歌观 二、诗律:关于节奏的单位 1、西洋诗:音步 2、汉语诗:音组 布置思考题: 1、为什么说原始的诗歌创作并非出于艺术的目的? 2、音步的人为痕迹和音组的自然合成,从中体现出哪些文化信息?第十三堂课(二课时)12/20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二节 英汉诗律的异和同(下)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西诗歌除了节奏单位的构成方法不同之外,是否分行书写和必须用韵也存在差异。 新课教学提纲:(续前)三、诗律:关于分行排列 1、西洋诗由“诗行”构成2、汉语诗由“诗句”构成 3、关于“跨行”四、诗律:关于用韵 1、西洋诗允许无

    14、韵、头韵等 2、汉语诗一律押脚韵 3、韵是节奏的装饰布置思考题: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严格地说,诗是无法翻译的。第十四堂课(二课时)12/27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三节 盛行一时的英美汉诗热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20世纪初英美诗坛出现过一群意象派诗人,他们对中国古诗的凝练和画面感深感惊讶,掀起一阵翻译汉诗,模仿汉诗的热潮。由此也反映出汉语具有艺术专长,善于被用作形象思维。新课教学提纲:一、庞德及其汉诗译卷 1、意象派的形成2、诗刊和汉诗译卷3、从庞译玉阶怨到他的诗章 二、洛威尔和她的汉风集三、意象不等于意境布置思考题: 不同语言的诗歌,韵律各有千秋。结合自己所熟悉的外语,谈谈那种外语诗的艺术美。第十五堂课(二课时)1/3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四节 新诗格律的探索和困惑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现代诗人不乏寻求和尝试建立白话诗的格律,1958年的新诗形式大讨论几乎吸引了所有的诗人和评论家,但至今没有结果,这不能不说是诗的国度今日的悲哀。新课教学提纲:一、新格律诗探讨简介二、闻一多和他的死水1、死水的音组2、死水的音尾 3、死水音律再认识布置思考题: 当今诗歌似乎已被边缘化,至少中国白话诗处境如此。你所了解的西方文坛是何情形?自由诗和传统的格律诗拥有何种读者群?第十六堂课(二课时) 答疑1/1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文化概要》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