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然辩证法之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

    • 资源ID:8982423       资源大小:26.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然辩证法之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

    1、自然辩证法之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本文从2013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所显示的问题出发,结合环境污染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相互关系和处理方案等内容, 分析环境污染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辨证观。我们要以自然辨证法为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辨证唯物主义矛盾的统一性与对立性的思想正确对待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和谐统一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环境污染 自然辩证法 可持续发展1.引言 2013年是我国首次依据新空气质量标准来监测大气质量。根据去年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我国城市

    2、空气质量距离新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差距甚远。公报显示,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4.1%;超标城市比例高达95.9%;京津冀和珠三角区域所有城市均未达标。同时,水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公报,2013年,十大流域中,包括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在内的7大流域有河段出现重度污染。公报对2013年的土壤污染情况没有涉及,但是透露,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公报透露,2012年12月1日至9日,中东部地区集中发生了严重的灰霾污染过程,造成74城市发生271天次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其中重度污染1

    3、60天次,严重污染111天次。公报同时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分别进行了评价。其中,长江流域等7大流域有河段出现重度污染。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变得刻不容缓。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污染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

    4、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3。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恩格斯早在百年前就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

    5、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同时,地球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可避免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1。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是一个涉及

    6、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坏境的综合概念。她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而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4.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2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矛盾的双方, 它们既体现着相互之间的同一性, 又有着对立性。即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可持续发展要尊重自然的主体地位, 按照客观规律, 不超越环境容量的最大限度去发展;反之, 二者则向着对立面发展;超过一定限度去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4.1环境污染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性 环境污染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矛盾对立的两

    7、个方面,它们之间的斗争性与对立性是绝对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是建立在人类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基础上的,人类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到环境, 因此, 要保护环境必然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2)科技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要依赖不断的科技创新, 而技术本身只是人在自然之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工具, 技术的发展应该只体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如果人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 过于注重财富的增减, 不去顾及环境的承载力和负荷力, 那么, 环境问题必定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

    8、3)经济基础与环境之间的矛盾8。当前社会, 环境与发展之间呈现的主要矛盾就是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一方面, 如果片面以追求高额利润作为发展的唯一动机,忽视环境负荷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不考虑长远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 很多地方政府将“发展”简单地还原为经济增长,国家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必然会严重地破坏环境。4.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同一性人类的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 就必须认识环境, 尊重其主体地位,服从于环境,如此环境与发展才能比较协调而延续下去。人与自然是有序结合、有机协调、协同进化的。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体, 在发展的同时, 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实行人与自然的和谐

    9、发展。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价值, 才能使环境满足自身的需要, 要使环境适合人的生存发展,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保护环境,才能真正促进环境与发展的和谐9。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正确地依赖科技创新并有利于环境保护。这就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性。5. 环境保护的个人建议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社会发展史也告诉我们,人的命运是与自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保护环境即保护人类,拯救地球即拯救人类。保护环境可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环境保护的建议。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

    10、范围内已初步建立起环境保护部门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环境监测、监理、统计、科研、宣传、教育体系,环境保护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源头控制。(2) 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我国环境保护的开展,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需要全国的共同参与与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良好风尚。特别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教育,以提高环保执法水平。(3) 强化法律手段,切实落实环境保护我国虽然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强化法律手段,修订与

    11、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不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努力填补环境法领域的空白。我们作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随手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处理;打扫清洁家居时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或杀虫剂;用柠檬及炭等消除异味,代替化学空气清新剂;食具不大油腻时用暖水清洗,减少使用洗洁精;室内外多种植物可使周围阴凉,减少开风扇、冷气。作为一名化工学院的研究生,避免不了要做实验,在做实验过程中更要注意保护环境:反应物添加量在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量,废液不能随意倒掉,要倒进专用的废液瓶中,反应产物中如果含有毒物质,要经过处理才能倒进废液瓶,经常对实验室进行通风。6. 结论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而人出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对立中求统一, 在矛盾中求发展。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人与自然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 离不开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 离不开物质性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根本基础。”11 因此, 只有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 5 页 共 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自然辩证法之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