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资料.docx

    • 资源ID:8976869       资源大小:27.7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资料.docx

    1、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资料 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摘要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生物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多样,这使水果生产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几乎所有种类的水果都有出产,尤其是温带、亚热带干鲜水果成为我国出口东盟最重要的品种。我国在水果产业及出口贸易中具备一定优势的同时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优质果率低、包装保鲜技术不足、品牌打造力度不够等,制约了出口结构的优化,进而减少了在东盟市场的利润。未来我国将着力提高水果生产质量,同时针对东盟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品种结构,实施品牌战略,并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水果协会。把握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充分发挥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

    2、潜力。关键词 水果 东盟 出口ABSTRACTFruits produced in China show comparative advantage due to plenty of human resources, abundant biological species resources, diversified climate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lmost all kinds of fruits are produced. In particular, the fruits growing in temperate, sub-tropical w

    3、hich become the significant type exporting to ASEAN. While our country take some advantages in the fruits industry and exporting trade, a series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m, for example deficiency in fruits quality rate, packing and refreshing technology, brand creating etc., these restraint optimizat

    4、ion of export structure, these factors will release the profit gained in ASEAN market. In future our country will take action in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fruits, meanwhile aiming to requirement in ASEAN market, we should change structure of the fruits type accordingly, carry out the brand strategy,

    5、build up an efficient fruit association. Strongly we hold the chance built in S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exerting the potential about fruits export to ASEAN fully.Key Words Fruits ASEAN Export目录一、我国水果的生产概况 (1)二、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 (2)(一)我国出口东盟的水果品种状况 (2)(二)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贸易额状况 (2)三、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贸易的利弊分析 (2)(一)我国水果对东

    6、盟出口贸易的优势所在 (3)1、地域优势 (3)2、出口品种适应东盟市场需求 (3)3、我国实施一系列鼓励水果出口的政策 (3)(二)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贸易的不足之处 (4)1、我国水果优质率低,国际竞争力差 (4)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对我国热带水果带来冲击 (6)3、水果出口种类单一,出口风险高 (7)4、水果包装及贮藏保鲜技术低 (8)5、品牌战略实施力度不够 (9)6、缺少一个为水果生产经营者引导并保障其利益的有效组织 (10)四、促进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对策 (10)(一)引进国外优质果品生产技术,提高品种优质率 (10)(二)针对东盟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 (11)1

    7、、选取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11)2、突破我国热带水果生产技术瓶颈 (11)(三)提高水果包装及贮藏保鲜水平 (12)(四)加强实施知识产权及品牌战略 (12)(五)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水果协会 (13)参考文献 (15)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一、我国水果的生产概况我国幅员辽阔,劳动力资源充足,生物物种资源丰富,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多样,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水果生产表现出较强的比较优势,而我国水果产量,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中有升,产业结构调整步子加快,更趋优化、合理。表1 2003-2007年我国水果产量及种植面积 (单位:万吨,千公顷)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产量14

    8、51715340.91607617261.218136.3面积9437976898781014510336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7各期由表1可知,我国2007年水果产量为18136.3万吨,比2003年增加了24.9%,2007年水果种植面积是10336千公顷,比2003年增加9.53%。我国水果生产有了显著提高,许多水果产区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部分主产区中采用新优良品种、高标准的果园陆续进入丰产期,水果生产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我国几乎出产所有种类的水果,尤其是温带、亚热带干鲜水果,如苹果、梨、栗子、柑橘、葡萄等。我国苹果产量占世界总产

    9、量的1/3,梨的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2,而栗子产量则接近世界的2/3。而南方如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主要出产菠萝、香蕉、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随着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受收入增加以及对新鲜和加工热带水果产品需求增加的驱动,我国热带水果生产迅速发展,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二、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一)我国出口东盟的水果品种状况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在他们的带动下,东盟对我国生产的苹果、鲜梨以及红枣、栗子、核桃等温带干鲜水果,始终有比较大的需求。因此,这些温带干鲜水果成为我国向东盟出口的主要品种。另外,东盟也进口我国广东地区种植的柑橘、荔枝

    10、,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是广东水果的最大消费市场,还有广东近年来成功引种的美国红提子在东盟也很受欢迎。(二)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贸易额状况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生产国,东盟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2006年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十大市场中,出口金额总量为12.84亿美元,当中东盟所占的5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进口总金额为3.7亿美元,占我国出口金额总量的28.81%。据海关统计,2007年1-11月,我国对东盟出口水果91万吨,价值4.2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同期大幅增长15.8%和22.2%,其中我国主要出口水果苹果、柑橘、梨三个品种分别对东盟出口35.5万吨、20

    11、.9万吨和20.4万吨,合计占同期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量的84.4%。目前苹果、柑橘、梨、栗子、红枣这5种产品均占到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总额的90以上。三、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贸易的利弊分析(一)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贸易的优势所在1、地域优势东盟各国和我国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它们也都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目的国或途经国,自古以来就有同我国进行贸易的传统,对于像水果尤其是热带水果这样不宜长距离运输和贮藏的产品来讲,我国和东盟之间的运输条件是世界其他水果产销国(如智利、美国、巴西、新西兰等)难以比拟的。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铁路相连、公路相通,也有直达航空线,构成了与东盟开展进出口贸易的便捷的海陆空

    12、交通通道,我国水果大多从云南、广西多个口岸出口东盟,如此优越的先天地域条件成为扩大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量的重要外部条件。2、出口品种适应东盟市场需求东盟各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热带水果产地,但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温带水果产品除了在个别山区外基本不能生产,而我国的优势正好在于东盟所缺少的温带水果,每年东盟要有一定数量的温带水果进口作为补充。一直以来我国积极培育和提高温带水果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与东盟的本地水果形成错位竞争。即使是同一种产品在品种和收获季节上,仍然存在补充优势。就热带水果来说,我国广西的品种比越南较优;从收获季节来说,泰国的荔枝在4月中旬上市,而海南的当家品种妃子笑是在5月开始上市,与

    13、泰国的荔枝上市季节错开,同时品质也更优。3、我国实施一系列鼓励水果出口的政策加入WTO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水果出口的鼓励政策,并出台了强化出口水果质量检验检疫、建立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推进绿色水果产业发展等措施。2007年2月国家正式实施了出境水果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加大对出口水果质量控制,水果种植、保鲜、检疫越来越与发达国家接轨,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推动我国优势水果的出口将继续起到积极作用,各水果产销大省抓住这一机会,迅速打开了东盟市场。另外,从中央到地方,在投资、信贷、税收、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很多倾斜与优惠。200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我国加大力度发

    14、展广西经济,完善交通、港口及边境口岸等配套设施,并准备建设南宁经我国最大的水果出口口岸凭祥至越南首都河内的高质量国际铁路。这一系列政策无疑为扩大我国水果出口东盟给予重大帮助。(二)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贸易的不足之处自2003年6月I8日中泰两国政府率先签署了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规定中泰两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蔬菜和水果产品的零关税后,我国水果生产和出口东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应该要看到,我国水果业在生产、加工和出口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出口水果优质果率低、产品质量差、抵抗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弱等。1、我国水果优质率低,国际竞争力差我国水果

    15、在生产中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等问题,优质水果比例不高,水果外形不整齐,果实不均匀,色彩不鲜艳。尽管我国水果出口东盟的关税壁垒的作用大大降低,而且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生产规模尚小,普及程度不够,果品数量有限,仍缺乏东盟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我国优质水果仅占总产量的30,这些优质水果中仅有5属于高档绿色产品,而另外50%是大路货,还有20%属劣质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表示,以我国苹果为例,优质果率在35左右,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率不足5,而作为我国在东盟水果市场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新西兰、日本等国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对水果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优质果率高达70,高档

    16、果率在50左右,可以使果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硬度、脆度和口味几乎不变。这几个温带水果出口大国可以在东盟市场上赢得很大的高端市场空间。国内许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多种指标来测定一国某产品国际竞争力,如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有效保护率、社会净收益、地区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本文选取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别对我国几种主要水果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与水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显示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简称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其

    17、公式为:RCAij=(Xij/Xit)/(Xwj/Xwt) (1)式中,RCAij为i国第j种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j为i国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Xit为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额;Xwj为世界第j种商品的出口额;Xwt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额。当某种产品RCA大于1.0时,表明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RCA小于1.0时,表明该种商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当RCA等于1.0时,表明该产品既没有竞争优势,也无竞争劣势。该方法侧重于对出口实绩的计测,虽然价格等因素对测定值的精确性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该方法比较简便,基础数据也容易获得,因而被经常使用。表2 2002-2006年我国主要水果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

    18、CA)值 品种年份苹果梨柑橘橙葡萄桃香蕉20020.851.500.210.030.030.010.2020030.861.520.280.040.020.020.2120040.871.510.300.030.040.010.2020050.891.540.290.040.050.020.1920060.901.550.310.050.040.010.20资料来源:根据FAO统计数据整理由表2可以看出,在我国7种主要水果中,仅有梨RCA值大于1.0,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他水果RCA值均小于1.0,在国际上处于竞争劣势,其中苹果、柑橘和香蕉竞争劣势相对较小一些,橙、葡萄以及桃RCA值

    19、小于0.1,竞争劣势非常明显。从2002年-2006年,我除苹果竞争优势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以外,其他水果优势变化不大。总体来看,2002年-2006年,我国水果的总体显示比较优势处于0.54-0.58之间,国际竞争力水果还十分低下。水果质量不高是影响我国水果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对我国热带水果带来冲击由于我国南方地区与东盟具有气候相似,资源趋同的特征,而东盟国家热带资源更优越,劳动力价格不高甚至低于我国,产品又具有上市早、价格低的双重优势,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南方各地一些竞争力较弱参与方的相同或相似产品形成冲击。以广西为例,区域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过快的开

    20、放和过大幅度降税会对当地龙眼、荔枝产业以及当地果农的生产、就业和收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东盟国家大量廉价果品的进入,广西当地加工的就业能力已经大大降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难度大,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也会加大。之前提到水果的显示比较优势。东盟十国中,以泰国水果的RCA值最高,大于15,是东盟各国中甚至世界上最有优势的水果出口国。泰国水热条件优越,加上泰国政府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农业、高质量农产品效果明显,龙眼,荔枝、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出口势头也很强劲;菲律宾在热带水果、坚果及果汁等产品上同样具有明显优势,其RCA值大于3,其中加工过的水果产品RCA值大于6,表明菲律宾在水果加工方面具有产业

    21、优势,这与菲律宾政府对水果加工业提供政策支持,以及农业部给予农民各项服务措施密切相关。相比之下我国广西、海南生产的热带水果在质量、生产规模、加工、包装保鲜和运输成本上都处于劣势。这不仅影响我国热带水果出口东盟的贸易额,甚至可能因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3、水果出口种类单一,出口风险高随着东盟各国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偏好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更加喜爱新奇的产品。但是,我国水果出口结构中仍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苹果、柑橘、梨三大品种出口量占很大比重,2007年1-11月该三大产品对东盟出口合计占同期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量的84.4%,名优新稀等特色产品出口的比重还很低,有些地区甚至还盲目发展不适宜

    22、产品;即使是高附加值产品如加工果汁,也只是大量出口苹果汁如果市场对于我国苹果、柑橘和梨的需求发生变化,那么势必会导致我国果品出口的衰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4、水果包装及贮藏保鲜技术低商品包装是商品生产的继续,凡需要包装的商品,只有通过包装,才算完成生产过程,商品才能进入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上,许多国家都把改进包装作为加强对外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良好的包装,不仅可以保护商品,而且还能宣传美化商品,提高商品身价,吸引顾客,扩大销路,增加售价,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口国家的科学、文化、艺术水平。我国的水果包装行业目前仍然缺少大型的营销

    23、公司和包装公司。当前我国一些果农和经销商的商品意识不强,出口水果的包装、分级、清洗、打蜡保鲜、冷藏贮运等商品化处理程度极低,只能占据东盟的低端市场,严重影响出口果品价格和创汇。我国出口水果包装的不足体现在尺寸规格乱、果品育果纸袋产品不合格、保鲜效果差、承重能力差、缺乏配套设施等。我国西南至东盟的公路路况仍然较差,而且运输易受雨季影响,若水果包装不到位,容易导致货物破损率高。从贮藏保鲜技术看,水果的贮藏保鲜是一项系统工作,从预冷、冷藏、保温运输到进入消费市场是一个完整的冷链系统。日本90%以上的水果都经过预冷处理,而在我国,预冷技术使用率仅为5%。由于预处理设备,预冷设备,搬运设备,贮藏冷库设施

    24、和合理的运输车辆极少,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而且,我国大部分果品还不能使用冷链运输,实现冷链运输的只占果品贮藏量的10%。另外,我国果品机械保鲜业起步较晚,发展虽快,但未形成规模化水平。发达国家水果采后都能得到及时贮藏,并且70%-80%为气调贮藏,而中国果品的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20%,并且多为简易贮藏,冷藏、气调贮藏仅占总贮藏能力的7%,气调贮藏远远低于总产量的1%。后期贮藏、保鲜技术落后,水果腐烂变质较多,致使出口东盟遭到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受挫。5、品牌战略实施力度不够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过商品和服务本身利益外的价值,是一笔无形资产。一个好的品牌,意味着产品质量好,能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25、可以顺利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但是,我国水果生产者品牌意识差,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水果品牌少。虽然我国已经有许多水果可以与洋水果媲美,但大多数水果往往以产地名称来表明某地之特产,如黄岩蜜橘、天津鸭梨和陕西苹果等等,这只是特产名称,离品牌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并且也不是注册商标,在法律上无法寻求保护。果农在该方面疏于管理,各自为战,导致水果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固定的品牌,同一地区的农户竞相效仿,往往以次充好,自毁声誉。另外,我国水果生产经营者在销售水果时,不讲究营销策略,很少开展促销活动,国家对水果出口营销和促销的支持力度也很弱,使国外消费者无法深入了解我国高品质水果,结果同样难以在东盟高端市场获得利润。

    26、全球家传户晓的美国新奇士Sunkist橙有近百年历史,该商标品牌的无形资产达1亿美元之巨,其产品售价虽高,但在我国仍有特定的顾客群。这启发我国也应该积极创建优势水果的自主品牌。6、缺少一个为水果生产经营者引导并保障其利益的有效组织我国绝大多数果农文化程度低,思想保守,由于未能及时接收市场最新信息,导致生产存在一定盲目性,在没有一个有效的组织引导下,水果生产及出口贸易的实际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果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比如我国出口东盟的水果将面临非关税贸易壁垒,其中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是主要障碍之一。果农及水果出口企业没有得到正确引导,或者我国政府与东盟各国就检验检疫技术上没有达成共识而在贸易过

    27、程中产生分歧,最终受损失的还是我国的水果生产经营者。四、促进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对策我国应积极应对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新挑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水果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大力发展果品的精深加工,加强产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设施的硬件建设,促进果品包装、保鲜、贮藏和加工技术的提高,提升果品质量,创立自主品牌。为了保证未来对东盟水果出口的顺利进行,特提出如下几点对策:(一)引进国外优质果品生产技术,提高品种优质率引进国外优质果品生产系列技术,增加水果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现有栽培品种的优质果率

    28、,如日本普遍使用的整形修剪量化评价技术、肥水量化平衡施用技术等。在良种上打好基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果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水果产品追溯系统,把对东盟出口的水果的质量控制逐步扩大到种植、加工的全过程。要扩大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出口果农更多的扶植和指导,以在生产的源头就抓好标准化建设。要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原料综合利用,通过在国内进行深加工或灌装,提高附加值,以成品而不是半成品形式出口。追求突破皮渣中果胶、果蔬天然香精、膳食纤维、色素等精深加工产品化核心技术。(二)针对东盟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1、选取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上,针对东盟市场需求

    29、,加快品种的改良及更新换代,搞好不同水果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可以在中国的传统出口水果中甄选出在东盟最有市场潜力的品种,也可以引进在东盟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国外优良品种,利用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多样的优势,把这些优良的树种或品种安排在最适宜的区域种植,降低处于竞争劣势的水果品种种植面积,为果品生产的优质、高效和增强贸易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2、突破我国热带水果生产技术瓶颈对在我国适宜生产的热带水果品种要争取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争取突破保鲜、加工和反季节生产技术,拉开成熟期;同时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了解东盟重要水果产地的资源优势和水果生产成本,了解东盟主要水果生产国水果业的企业规模、生产能力

    30、和产品质量,引进其先进技术,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应对东盟对我国水果出口进一步增加的压力。另外,若条件成熟,可大力发展干果、浓缩果汁等加工业。因为该产品市场空间大,如浓缩果汁、复合果汁、罐头制品、脆片型制品等在东盟市场具有较大的需求潜力,可以很好地调节市场供求。在目前市场流通体系不发达的情况下,干果加工业对维持鲜果市场平衡发挥重要作用。(三)提高水果包装及贮藏保鲜水平水果的包装是水果出口重要一环,良好、科学的包装,可以大地提高水果的附加值。我国出口水果的包装技术亟需提高。针对不同水果,采取不同的包装手段,至少具备三方面作用,一是保护作用,防止压挤、碰撞导致水果损伤;二是美观大方,吸引

    31、消费者眼球;三是方便运输,能适应我国水果出口至东盟各国所采取的运输方式。我国还应加大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科研投入,建立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中心,重视扶持一批水果流通、贮藏、保鲜和运输的龙头企业,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国外先进的贮藏加工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贮藏加工的能力,重点研究各地名、特、新、优果品的贮藏保鲜技术,把已开发成功的先进保鲜技术全面推广。这样不仅能增加我国水果出口东盟的能力,而且确保水果在东盟市场上优质优价,减少鲜果在市场上滞销的压力。(四)加强实施知识产权及品牌战略我国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类关键技术,政府应大力鼓励从事水果产业的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

    32、提高工作人员知识产权专业性,制定规范的知识产权制度;企业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并在专、精、特上下功夫,提高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完善研发体制,最终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以保持果品在知识含量上的优势来谋求果品的竞争优势。水果生产经营者要树立品牌观念,打造名牌果品。一方面,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重点培育一批优势水果品牌,并做大做强,加强出口果园注册认证和有效的信息服务,让品牌成为促进水果出口和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品牌效应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以广告、参加展销会等形式,加大对我国优良产品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宣传在东盟各国市场尚有潜力的品种,逐渐培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现状及其对策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