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docx

    • 资源ID:8976541       资源大小:224.71K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docx

    1、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ANTO POP: A STUDY OF HONG KONG POPULAR MUSIC (1949-1997)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 WONG JUM SUM(注:黄霑原名黄湛森) Ph.D.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3 Abstract of thesis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ANTO POP: A STUDY OF HONG KONG POPULAR MUSIC (1949-1997)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

    2、行音乐研究(1949-1997) submitted by WONG JUM SUM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in May 2003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s popular music. Cantonese opera and operatic excerpts were quite popular among the Hong Kong people before 1949. But

    3、a change came shortly afterwards - shidaiqu (mandarin contemporary songs) soon rose to dominance, ironically in a society where the population was mainly Cantonese people who were unfamiliar with mandarin. Shidaiqu began in Shanghai in the twenties. Western influences, such as jazz, helped shape the

    4、ir style. These songs, considered to be bourgeois, decadent and pornographic were banned by the government after 1949, and composers, lyricists, as well as musicians emigrated to Hong Kong. Soon, Hong Kong, with a growing audience, became the center for shidaiqu and started to export its production

    5、to South-East Asia. Hong Kongs youths, meanwhile, also followed Anglo-American pop and enjoyed the songs of Patti Page, Doris Day and Elvis Presley. In 1964, the Beatles came to perform and created a craze for local band formation, which later produced pop idol Sam Hui, who began singing English Roc

    6、k n Roll songs. Taiwanese singers too, started to take Hong Kong by storm in the late sixties with their sugary voices. However, these imports lacked something vital: they did not express the true feelings of the Hong Kong people. By the end of the 1960s, though, a true Hong Kong entertainment style

    7、 blossomed. As TV sets spread to every home, drama series were the rage and their theme songs, now with Cantonese lyrics, became instant hits. New composers and lyricist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refugees from China, were more attuned to Hong Kongs local values and sentiments. Social conditions

    8、 in general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economy rising rapidly and the population in full employment. Pride was in the air, and well reflected by the Cantonese songs, now labeled as cantopop by Billboard. Superstars emerged as the music industry became a major commercial enterprise in the la

    9、te seventies. Roman Tam, Frances Yip, and their fellow singers, together with mega-star Sam Hui, brought the industry to previously unimagined heights. When the eighties arrived, Cantopop records were bought by audiences who did not understand the dialect but loved the music. Hong Kongs freedom of e

    10、xpression, well captured by the songs, created for audiences on both sides of the China Strait a psychological window, through which they could feel the world outside. But with rising demand for new songs, there soon appeared a shortage of creative talent in the 1990s. At the same time, both China a

    11、nd Taiwan have nurtured its own music industry and local sounds gained popularity over Cantopop. Also, both places have opened up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became less of a craving. In the short span of a few years, Hong Kongs music business dropped to one-third of its previous level in retail value

    12、. Hong Kong Cantopop has lost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future looks bleak. Hong Kong music must rebuild its own strong identity before it can hope to regain its previous miraculous influence. 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 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 - 1997) 第一章:导 论 (A) 引 言 (B) 定 义 1.流行的定义 2.香港流行音乐的范围 (C) 流行音乐研究 (D) 本研究

    13、所用方法 (E) 分期问题 (F) 浅论法兰克福学派 第二章:夜来香时代(1949 - 1959) (A) 一九四九年的香港 (B) 四九年前的国语时代曲 (C) 天时地利人和的上海 1. 科技褓姆 2. 创意丰盛 3. 红星演唱 4. 竞奏新声 5. 实力背景 6. 影响深远 (D) 时代曲南下到港 1. 处处粤曲声 2. 传统潮渐退 3. 海派歌潮起 4. 菲籍乐人贡献 5. 美国歌曲,支流渐大 6. 红伶退让,吸引减弱 7. 粤语短歌,无力回天 8. 广告歌曲,影响后来 9. 洋为中用,中为洋用 10. 新人涌出,前辈高飞 (E) 结 语 第三章:不了情与绿岛小夜曲时代(1960 - 1

    14、973) (A) 转型的香港 1. 青年人社会,实际而崇洋 2. 新传媒出现,处处响新声 (a)邵氏与黄梅调 (b)商业电台与广告歌 (c)丽的电视与英文歌 (d) 高级夜总会,菲人世界 (e) 上海余韵,LP 重温 (f) 港产情歌,新人崛起 (g) 工厂姊妹,支持偶像 (h) 披头袭港,青年组 Band (i) 歌唱比赛,发崛新星 (j) 巨星殒落,时代终结 (k) 无线开台,歧视仍在 (B) 包容社会 1. 只求歌悦耳,欢迎红星来 2. 歌厅新娱乐,听歌成时尚 (C) 结 语 第四章:我係我时代(19741983) (A) 本土意识的形成 1. 中国政经环境 2. 庶民精神崛起 (B)

    15、普及文化开风气 1. 战战兢兢 (a) AABA 曲式 (b) 中西合璧声音 (c) 歌词手法传统 2. 按谱填词 (a) 先曲后词 (b) 歌词叶韵 (C) 大众传媒同发力 1. DJ 文化 (a) 青春交响曲 (b) DJ 变歌星 2. 电视文化 (a) 长篇电视剧 (b) 综艺节目 (c) 名曲金榜 (d) 新秀比赛 3. 电影文化 4. 音乐会文化 (D) 剖析许冠杰 1. 许冠杰之歌 (a) 旋律悦耳,易唱易记 (b) 通俗歌词,瑕不掩瑜 (c) 歌声一般,咬字流 (d) 制作精致,态度认真 2. 许冠杰其人 (a) 传奇神话,绝无刻意 (b) 乐坛功臣,少人能及 (E) 因缘际会好

    16、条件 1. 科技新发明 (a) Stereo立体声 (b) Hi-Fi与Walkman 2. 版权立法与执法 (a) C.A.S.H. (b) I.F.P.I. (F) 音乐界百家争鸣 1.垄断现象 (a) 日曲粤词潮 (b) 乐人新一代 (c) 现代感词风 2. 百花齐放 (a) 新派电影歌曲 (b) 台湾校园民歌 (c) 乐坛缤纷灿烂 (G) 确立文化新位置 1. 文化身份 2. 提高水平 (a) 旋律创作 (b) 歌词内容 3. 广泛报导 4. 全球销售 (a) 新、马、泰、台 (b) 欧、美、加、澳 (c) 中国大陆 (H) 结 语 第五章:滔滔两岸潮时代(1984-1997) (A)

    17、 多元化发展 1. 偶像崇拜与卡拉OK 2. 大量生产与青黄不接 3. 分众社会与大众共识 4. 滔滔两岸潮 和 我的中国心 (B) 七九、八四、六四的历史影响 (C) 八八、九五两个运动 1. 中文歌运动 2. 原创歌运动 (D) 九七的转折 1. 九七前的兴旺 (a) 经济繁荣,消费高涨 (b) 天王天后,歌神校长 2. 九七后的衰败 (a) 两岸开放,各有主张 (b) 行业短视,翻版猖狂 (c) 科技发达,水平低降 (d) 社会老化,歌迷年轻 (e) 别人文化,港曲无光 (f) 注重包装,不务正业 (g) 产品单一,乏善足陈 (E) 结 语 第六章:结 论 (A) 一代一声音 (B) 普

    18、通话市场 附 录: (A) 歌 谱 1.骑马到松江 2.桃李争春 3.小小洞房 4.第二春 5.新奇洗衣粉 6.喼士顿香烟 7.不了情 8.郊 道 9.一水隔天涯 10.一寸相思一寸泪 11.太太是人家的好 12.啼笑姻缘 13.A-A-B-A 曲式 14.教我如何不想她 15.今天不回家 16.鬼马双星 17.家 变 18.强 人 19.我的中国心 20.哥仔靓 21.飞哥跌落炕渠 (B) 主要参考书目中文 (C) 主要参考书目英文 (D) 主要参考书目日文 (E) 主要参考歌集 (F) 主要参考唱片第一章 导论 (A)引言 流行音乐,是香港普及文化极重要的一环。论影响,香港流行音乐几乎无远

    19、弗届,而且范围深广得超乎寻常。全球华人触及之余,连非华人如泰人,如马来西亚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时候,凌驾电影、电视,和文字作品之上。在90年代之前,此地学术界对香港流行音乐从来少予重视。只有偶然出现在大学学生刊物的一二文章,会论及流行音乐(1)。到1991年十二月,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举办了“香港文化与社会”研讨会,香港流行曲才第一次在学术殿堂,有文化学者参加讨论(2)。跟着,学术界对香港流行歌曲研究日渐增多,但似乎多数讨论,环绕在歌词文本的研究,一本究本探源,阐述香港流行音乐发展的学术论文,仍然没有出现。本文作者,从1953年左右,即开始参予香港流行音乐的制作和创作,亲历香港流

    20、行曲的几个不同阶段,因此希望可以双管齐下,既从社会学文化研究各家方法,探讨这些普及文化作品的影响,也可以配合本人从事行内工作数十年积累的知识和数据,作出些相辅相承的研究,令史实夹叙夹议,而议论中又有实例佐证。 探讨香港流行音乐的时机也非常恰可。香港97回归,令学术界兴起了一系列的“香港本土意识”和“文化身份”研究。在1997前后,出现成绩颇佳的学术论文,其中不少涉及香港流行文化,正好辅助了本文作者这方面的不足,大大丰富了本人的理论基础,也为这小研究,提供了各种可靠数据。 (1)中文大学音乐系的陈守仁和劳伟忠曾在1980年的中大学生报发表过粤语流行曲综论,算是唯一比较全面研究香港粤语流行曲的学者

    21、文章。 (2)可参冼玉仪编香港文化与社会(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5年)所收论文,即为当年研究会上宣读文章。 (B)定义 1.“流行”的定义 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认为“流行”(popular)一词,至少有四个通行意义:第一,泛指大多数人喜欢的事物。第二,指不在“精英”或“高尚文化”之列,质素比较低下,价值不高的东西。第三意思,是故意赢取大众欢心;有“哗众取宠”味道。最后的意思,是大众为自己个人所做的事(3)。本文作者认为,用这四个意思来看“流行音乐”,的确非常适合。连“哗众取宠”也适合之至。因流行音乐正是想吸引大众,时常刻意哗闹一番,来唤起注意的。

    22、2.“香港流行音乐”的范围 本文所谓“香港流行音乐”,另有些范围限制: (i)香港人制作和创作。 (ii)灌录成唱片,作为商品出售。 (iii)为人提供娱乐。 (iv)可供伴舞。 (v)有歌词可供一般人歌唱。 因此,在学校传授的歌曲即使十分流行,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芭蕾舞曲也不在其中。流行曲的伴舞对象并不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舞蹈家,因此节奏上不能太多快慢变化(4)。没有灌成唱片作商品出售的宣传歌曲,亦不在研究范围。反而与商品关系密切的广告歌曲,因为时常对流行音乐创作构成影响,却破例列入作分析之用。 (3)见C.Lee Harrington及Denise D.Bielby合编:Popular Cul

    23、ture-Productionand Consumption(Malden及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页2,引文。中文为本文作者所译。 (4)梁宝耳:流行曲风云录(香港:百姓文化,1992年),页2-3。 (C)流行音乐研究 学术界至今仍有大部份学者,反对在大学里正式研究流行音乐。理由不少,大致可归统为下列各点:第一,认为流行音乐不严肃,也不是艺术。第二,认为流行音乐商品化,限制了创作。第三,流行曲不像正统音乐那么具学术研究价值,将流行曲列入学术研究课程,会令学术圈标准下降,地位低落。第四,是时代的歧视。时代太接近,不见其价值(5)。 流行音乐,的

    24、确是为听众提供娱乐。大部份人听音乐的习惯,根本不追求严肃。据蒙特利尔大学音乐系主任菲立德嘉(PhilipTagg)的统计(6),现代人每天平均有三个半小时会和音乐接触,而接触的又大部份是流行音乐。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看,单是比重已经有研究的价值。何况,严肃和艺术的等号不是绝对。一个流行音乐人,虽然未必有过严格的学院训练,但真要达到听众接受的一般水平,也要花一段为期不短的浸淫,绝非外间所误解的一蹴而就。至于商品化问题,研究古典音乐史的学者,近年发现了不少资料,证明贝多芬、莫扎特诸人,当年都十分着紧市场需要,和对所得酬劳斤斤计较(7)。认为古典音乐家就没有把作品“商品化”的是研究不深,资料未足的误会。

    25、音乐学人陈守仁说得好:“我们可知道在创作上,作家根本无法享有百份之百的自由。真正伟大的作家,是虽在限制之下,都能创作出富有新意及个人风格的作品。”(8) 流行音乐不断发展,日新月异,将其建制化,很多困难。但这困难和流行音乐的社会价值与研究价值无关。“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正是一种偏见(9)。 (5)陈守仁、劳伟忠粤语流行曲综论(香港:中大学生报,1980年),页50。 (6)Tagg, Philip, “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Popular Music Studies: Progressor Falsification” (The Rayson Hu

    26、ang Lectu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rch 2003). (7)Matthews, Denis,“Beethoven”(London: J.M. Dent & Sons,1987)p.30. (8)陈守仁、劳伟忠:粤语流行曲综论(香港:中大学生报,1980年),页50。 (9)同注(8),页51。 (D)本研究所用方法 本文作者,从1998年开始,便旁听本校社会学系的“大众传播与社会”(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和2000年的“普及文化”(Popular Culture)课程。在熟习了社会学者和文化研究理论之后,

    27、就试图将这些外国和本地理论移用来分析香港的流行音乐。但在尝试过程中,发现外国社会学理论,一到时地不同的香港,就不太适合。终于改变方法,采用合适的外国理论,加上本地学者的研究,再大量的访问香港流行曲乐人,包括幕前幕后的工作者,并配合作者多年来收藏的凌散文字数据,组织拼合,重新整理。当文字资料出现疑点,即用访问来协助澄清。反之,口述数据有时陷入记忆之误,则用文字数据反证。总之,力求准确,穷追不舍。 在评论歌曲旋律,歌词文字或编乐方式,本文作者必须承认,美学标准,归根究底,纯为个人偏好,因此主观成份,在所难免。 音乐研究,人类刚刚起步,所知甚少,仍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阶段。音乐令人感动,也令人

    28、震撼,有时亦令人烦扰。既可以启发思维,也能带来喜悦和娱乐。但为什么会如此,我们仍未知道。声音不同高低、长短、快慢,音色的差异,都会触发我们脑袋不同活动,其中原因,仍待各学科的专家和科学家一起连手研究。本文作者热切期待学术界能剖析音乐奥秘的一天降临。 (E)分期问题 本研究把香港流行曲的发展,按其情况,分为: (1)夜来香时代(1949-1959) (2)不了情与绿岛小夜曲时代(1960-1973) (3)我係我时代(1974-1983) (4)滔滔两岸潮时代(1984-1997) 每段时期,长短不一。第一分期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批上海音乐人南下香港定居开始,一直经过国语时代曲

    29、在香港生根,逐渐“港化”,到“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在港设厂,掀起“黄梅调”与“港式时代曲”之前止。称之为夜来香,有“夜上海”来到香港的含义。第二期由1960年到1973,是“港式时代曲”兴起,与台湾时代曲后来在港流行的一段时期,“港式时代曲”的最佳代表,是王福龄谱陶秦词的不了情。而绿岛小夜曲是周蓝萍名作。此曲香港曾改成粤语友谊之光,人人会唱,但在台湾,却多年成为禁歌。这也反映了香港歌曲后来流行台湾的一种微妙背景。第三段分期,由1974年顾嘉辉曲、叶绍德词、仙杜拉唱的啼笑姻缘面世开始,到1983年,红磡的“香港体育馆”落成,令“演唱会文化”兴起,促成本港粤语流行曲进入空前旺盛阶段之前止。称之为我係

    30、我,因为香港本土意识,在这时期确立,所以摘用问我一句结语歌词,以名这个香港流行曲找到自己声音的年代。第四时期,1984年开始,中国开放,香港歌在中央台“春节晚会”出现,“红馆”建成,香港变成海峡两岸最能自由表达的华人普及文化重镇,港产流行曲开始传遍海外,连最不可想象的“非粤语地区”,也有人学唱香港的粤语歌曲。然后,两岸潮来潮去,香港音乐工业由盛而衰,内忧外患,令港歌光芒黯哑。而恰好这由高而低的转捩,正在1997年,真是适逢其会的巧合。滔滔两岸潮是香港流行曲笑傲江湖的一句,正好描述了这时代的波涛澎湃,令人身不由己。 踏入1998年,香港流行曲市场,更形萎缩,唱片行业完全改变运作方式,但已不是本研究范围之内。 本研究在时间上,由1949到1997,长达48年,以北京“天安门广场”响起义勇军进行曲始,以香港“金紫荆广场”响起义勇军进行曲作结。研究的歌曲极多,不能详细一一深入,只能提纲挈领,由一斑管窥,希望可以概括整体全貌。 (F)浅论“法兰克福学派” 研究普及文化而涉及流行音乐,不可不从“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开始。该派领袖人物阿当诺(Theodor W.Adorno)1941年的一篇


    注意事项

    本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