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8964828       资源大小:49.56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1、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解析版2018-2019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二(下)期中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接档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在大年初一开播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A. B. C. D. 【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中国诗词大会的开播以及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均属于文化现象; 不合题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

    2、开,属于政治现象; 不合题意,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经济现象。 故选:B。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知识的再认,难度不大。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和理解。2. 蜀道的开凿始于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堪称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历史文化的“活文献”。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

    3、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这表明()古蜀道是巴蜀文化的全方位展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 【答案】D【解析】说法错误,“古蜀道是巴蜀文化的全方位展示”,该说法夸大了古蜀道的作用; 说法错误,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古蜀道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所以不能说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 符合题意,“在漫长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无数的政客商贾、文人兵卒行进在这条古道上,由此留下了大量的城池、建筑、诗歌和故事,让古蜀道升

    4、华为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立体系统”,这表明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故选:D。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区域的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要在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基础上,

    5、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选项,准确作答。3. 近日,一组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为主题的“高颜值”公益广告相继亮相深圳龙华区观湖辖区主干道及重要节点,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这些设计时尚的公益广告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能量”融入百姓生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文化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公益广告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宣传载体设计时尚的公益广告才能传递正能量“高颜值”的公益广告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A. B. C. D. 【答案】D【解析】错误,文化的育人功能不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 符合题意,这些设计时尚的公益广告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

    6、正能量”融入百姓生活,这表明公益广告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宣传载体,“高颜值”的公益广告推动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 错误,设计时尚的公益广告才能传递正能量,该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D。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2)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

    7、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4.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集众多亮点于一身。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伤亡等,被誉为“创新之桥、协调之桥、绿色之桥、开放之桥”。从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建设中我们看到:()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

    8、值观的生命力透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可以感受文化的力量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A. B. C. D. 【答案】D【解析】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表明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正确,港珠澳大桥集众多亮点于一身,被誉为“创新之桥、协调之桥、绿色之桥、开放之桥”,说明了透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可以感受文化的力量; 正确,大桥在建设的过程中,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说明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故选:D。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民族精神 (1)内文化的特点:

    9、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2)中华民族精神 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材料的主旨不符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

    10、等。5. 在世界各种文字中,汉字是唯一形成独特艺术形式-“书法”的文字。中国古人从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经过提炼产生文字,在汉字书写中追求实用、高效、便捷,最终使汉字形成了丰富的构成方式和多样的字体。这说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独领风骚的魅力汉字文化源于生活,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汉字书法独树一帜,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汉字文化源远流长,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A. B. C. D. 【答案】A【解析】正确,在世界各种文字中,汉字是唯一形成独特艺术形式-“书法”的文字,说明了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独领风骚的魅力; 正确,中国古人从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经过提炼产生文字

    11、,说明了汉字文化源于生活,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 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故选: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

    12、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6. 穿越故宫来看你最近刷爆朋友圈。明成祖朱棣从画像中跳出来,大跳hip-hop舞蹈,再一路出宫自拍,发着各种QQ表情,刷着朋友圈用户记住了这个“潮流”皇帝,也记住了这个“萌贱”画风的品牌:故宫淘宝。“故宫淘宝”是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开设的官方销售网店,希望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在涉足新媒体尤其是招了一群“蛇精病”的创意人员之后,“故宫淘宝”现已成为爆款IP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大众传媒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故宫藏品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 【答案】C【解析】

    13、符合题意,故宫淘宝借助电子商务的形式传播故宫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表述错误,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符合题意,故宫招聘了创意人员创造文化,也让人们喜欢上故宫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表述错误,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故选:C。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的特点: 文化

    14、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7. 大型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用107个改革故事,勾连历史与现实,让改革开放40年的宏伟画卷生动呈现出来,向改革开放

    15、致以敬意,为改革开放写史,为伟大时代讴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为改革开放写史,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向改革开放致敬,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撑讴歌伟大时代,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了精神指引A. B. C. D. 【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用107个改革故事,勾连历史与现实”表明这个纪录片为改革开放写史,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 不合题意,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撑的是科学文化;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符合题意,“

    16、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为改革开放写史,为伟大时代讴歌,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表明这个纪录片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了精神指引。 故选:B。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作用 (1)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社会作用: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题考查文化的特

    17、点、文化的作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与材料无关的选项。8. 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海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列入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不

    18、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充分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A. B. C. . D. 【答案】A【解析】符合题意,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说法错误,充分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完全是主观的。 故选:A。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

    19、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时代、民族、地域、阶级、阶层的人们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许多是发

    20、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 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9.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而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在一个有着上万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里设立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党中央对“三衣”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是()调动亿万农民

    21、重农务衣的积极性,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体现了重衣悯农兴农的国家意志,丰富文化传播的手段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农耕文明,促进中华文明的创新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氛围,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A. B. C. D. 【答案】D【解析】不合题意,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衣的积极性,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属于经济意义,而不是文化意义; 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丰富文化传播的手段; 符合题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农耕文明,促进中华文明的创新,营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氛围,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 故选:D。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

    22、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材料的主旨不符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10.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助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这首孤寂了三百年的小诗-苔,一经由曾经的支教老师和大山里的孩子传唱出来,

    23、就骤然走进了亿万国民的心里,成为狗年第一励志歌曲。这表明()借助现代传媒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创新解读传统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其新活力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鲜明的民族性A. B. C. D. 【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借助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由曾经的支教老师和大山里的孩子传唱的古诗走进了亿万国民的心里,成为狗年第一励志歌曲,表明借助现代传媒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创新解读传统文化内涵;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 故选:B。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文化对人的影响

    24、1、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文化对人的影响 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11. 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

    25、看到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 相互借鉴加强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B. 和平相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C.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定传统文化D. 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吸收各国文化【答案】A【解析】A符合题意,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 B说法错误,关于文化的交流,凡是提到“文化融合”“文化渗透”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C说法错误,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这是守旧主义,是错误的。 D说法错误,我们要吸收的各国的优秀文化。 故选:A。本题考查:文

    26、化交流的意义与途径 意义: 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27、12. 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 【答案】B【解析】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符合题意,韩国、越南、中国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不合

    28、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故选:B。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1、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

    29、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材料的主旨不符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13. 2018年11月28日,中国“藏医药浴法”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藏族人民在实践中博采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之长,不断积累完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藏医药文化,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体现了藏医药文化()在承袭传统医药文化中坚持了科学批判的态度在中外文化交汇点上创造性突破文化交流障碍跻身于世界文化前沿并推动世界文化创新发展在实践中融汇多种文化特质形成了独特新文化

    30、A. B. C. D. 【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之长,不断积累完善”表明在承袭传统医药文化中坚持了科学批判的态度;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突破文化交流障碍的内容;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藏医药文化跻身于世界文化前沿并推动世界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容; 符合题意,“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之长,不断积累完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藏医药文化,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体现了藏医药文化在实践中融汇多种文化特质形成了独特新文化。 故选:B。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传承与创新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文化传承与创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