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说明文复习.docx

    • 资源ID:8958809       资源大小:42.62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说明文复习.docx

    1、说明文复习2011年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 说明文基础知识梳理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 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 、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 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

    2、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 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写的。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等。 例如桥之美一文,先明确说明对象桥之美,再从三方面具体阐释桥之美的内涵,最后总结出桥之

    3、美的实质,运用了总分总的逻辑顺序。又如苏州园林在分说部分按照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依次介绍了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园林角落的配置、雕镂琢磨的匠心、色彩调配的协调。再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如何判断说明顺序 以时间为顺序的,一般都有表示年代的时间词出现。如:“过后”,“不久” 以空间为顺序的要抓住表示方位的词: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一般介绍建筑物的 都用空间顺序。 以逻辑为顺序的,判断是逻辑顺序可抓重点词语如:“所以”、“首先”、“其次”。 作者不管是采用时间顺序,还是

    4、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包括“总(概括)分(具体)、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8种。 1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5、 2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3、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 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4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如奇妙的克隆一文中用一系列精确的数据介绍了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鲫鱼的过程。 5分类别

    6、: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6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为了说明卢沟桥的坚固,用两岸河堤常被冲毁来做比较。 7. 引资料: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

    7、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2)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加文章趣味性,展现事物的特征,便于读 者理解。 (3)举例子: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便于读者理解。 (4)画图表:直观、清楚地说明事物,一目了然,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5)列数据:用科学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特征。 (6)分类别:把某一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作比较: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更具说服力。 注意:我们在阅读理解的时候,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

    8、明方法的作用。 七、说明文的中心句与支撑句 中心句:段落里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往往位于段首或段中或段末。有时段中没有现成的 中心句,但是有中心,可以通过阅读概括出来中心句。 支撑句:对中心句起支撑作用的分析、解释、举例的句子。 中考说明文考试内容和目标要求 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 2、 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 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 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 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 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 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注意:近

    9、年来中考说明文的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说明文的阅读、解题步骤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标题,明确文章大致为哪一类型的说明文。 2、读全文时,一定要逐段读懂。标出体现段落的重点信息的词、句。据此: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 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3、把握说明文的中心。整体感知说明文,就是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说明文的重要 信息、行文特点、主旨等,对文章能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 二、认真审题,把握题干中的重点信息,迅速找准解题的方向。 1、注意题干中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2、明确括

    10、号中的要求 3、理解题目意思和考点所在,避免盲目性 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在文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读全文时,我们对各段的所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有了印象。这样,我们回答问题时候,再回读文章时,就能很快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写出答案。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在题干中就明确了在哪一段中寻找答案。 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 一、内容概括题型 【题型分类】 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 【题型示例】 例1:2010年深圳中考卷说明文阅读地球首个生态城市 10、第(3)段写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第(4)

    11、段写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先概括第(5)段内容,然后说说这三个文段之间是什么说明顺序。(2分) 答:第(5)段写纽约市的减排计划(或减排措施)(1分),逻辑顺序。(1分) 例2:2006年深圳中考说明文阅读运动的新发现 9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运动为什么能改善大脑机能。(3分)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 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 【题型分类】 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2、判断

    12、说明顺序; 3、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 4、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 【 题型示例 】 例1:仔细阅读说屏全文,根据提示概括出24段的说明内容。 【方法技巧】 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2、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了。 例2:阅读说屏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文章第段能否调换?说明理由。 【方法技巧】 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 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

    13、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例3:2010年深圳中考卷说明文阅读地球首个生态城市 10、第(3)段写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第(4)段写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先概括第(5)段内容,然后说说这三个文段之间是什么说明顺序。(2分) 例4:2004年深圳中考卷说明文阅读河流为什么都是弯曲的 11请你说说第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准确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 2、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阐述,并根据说明的顺序说明是否删掉的理由。 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 【题型分类】 1、理解说明文的题目

    14、 2、给被说明的对象下定义 3、从几句话中提取概括信息 4、从一个段落中提取概括信息 5、从几个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信息 例1:森林医生啄木鸟1、本文为什么将啄木鸟誉为“森林医生” 答:因为啄木鸟专门捕食危害树木的昆虫,保护了树木的健康成长。 例2: 04年海淀区中考语文试卷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 17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答案不超过42个字) 答:“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 例3:2010年深圳中考说明文阅读地球首个生态城市 9、阅读第(1)段,说说“生态城市”有什么特点

    15、(用原文回答)。(2分) 例4:2005年深圳中考说明文阅读建立精确有致的预警系统 9阅读全文,从中筛选信息,说说新的精确有致的预警系统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3分) 【方法技巧】 1、对重要的信息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 ,下定义要求准确、严密,语言 应简明,常用的是判断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 2、(1)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 (2)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 (3)将提取的内容进行

    16、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四、词句理解题型 【题型分类】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题型示例】 例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这句中的“销声匿迹”是指什么?八(上)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这里是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例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这句话话中的“活的仪器”是指什么? 八(上)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是指物候学中借以研究的活生生的生物。篇二:初中说明文复习资料, 【阅读要点】 说明的对象、说明对象的

    17、主要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等。 【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类型】 1. 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 文两大类。 2.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 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

    18、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说明顺序】(作用:使说明内容条理化)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核舟记: 头舱尾背。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活板:唐 宋升死;中国石拱桥:古今。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概括具体、整体 局部、原因结果、主要次要、现象本质、特点用途) 注意: 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 中等。 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同一篇文 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说明方

    19、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 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有条不紊,使说明 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事物特征)。 2 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多用于介绍科学知识,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 解。 3 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更具体深刻的 突出强调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 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 5 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化 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

    20、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 6 列数字: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 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7 画图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 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 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 事物?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9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 作诠释。 作用: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

    21、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10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作用: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使被说明更具体,更形象。) 注意: 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先要明白各种说明方法通常的作用,再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可用公式“作用=方

    22、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几种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用图表,清晰明了;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下定义,揭示本质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引资料,引证事物特征。 【说明文结构】 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常见的形式有:“总分”、“总分总”、“分总”。 注意: 理解文章时,内容上要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段(句)间意义上的联系,结构上要注意过渡性词语。 【说明文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

    23、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准确:a、简洁平实 b、生动活泼 分析语言表达效果: a、概括(具体)地或精练(详尽)地说明了?b、语言平易朴实或形象生动 c、常见题型:某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能(不能);该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若去掉,则?;所以,该词? 【考点及对策】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 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24、,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 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 策: a、看 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 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 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方法 类 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 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

    25、容分析判断。 类 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 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

    26、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之四:说明

    27、顺序 类 型: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 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

    28、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 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 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 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 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 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 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

    29、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 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 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找有概数的句子;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 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 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

    30、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


    注意事项

    本文(说明文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