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与笔记本的选购.docx

    • 资源ID:8955356       资源大小:97.99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与笔记本的选购.docx

    1、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与笔记本的选购电脑硬件维护基础知识学会判断电脑硬件故障在电脑市场里最可怜的人要数那些将带有故障的电脑搬来搬去的人了。组装机与品牌机比起来虽然有她的长处,但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她的致命短处。大部分电脑故障是软件故障,因此在未确定是硬件故障前没必要将整台机器搬来搬去。即使是硬件故障,也没必要将整台机器搬去,只须将出故障的部件拿去即可。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硬件故障的诊断和测试方法,以后电脑出了故障不用将整台机器都搬去了(当然最好是不出故障!)。故障及对策如果想对电脑故障做全面的分析,那恐怕要写一本书,且那也并非易事。关于软件的故障在各类报刊上介绍过很多,因此这里只介绍硬件故障的症状,原

    2、因以及解决方法。一、电脑启动过程、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脑的启动过程1、贮存在ROM(只读存储器)中的Bootstrap Loader程序和自诊断程序移动到RAM(随机存储器)中。2、随着Bootstrap Loader的运行,储存在辅助记忆装置中的操作系统将系统文件送到RAM中。3、执行系统文件Io.sys和Msdos.sys。这时画面上出现“Starting Windowsn98”的信息。4、若有Config.sys则执行它。5、执行系统文件的C文件。6、若有Autoexec.bat则执行它。7、读取Windows的初始化文件“System.ini”和“Win.ini”,再读取注册表文件。8、启

    3、动结束,出现初始画面,运行操作系统。这个过程中,在主板的ROM BIOS中监测硬件是否异常,包括硬件故障,接线情况,各类卡的安装等。如果发生错误,画面上什么也不出现,启动停止。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是硬件故障。、系统启动顺序1、PC电源的ON显示器,键盘,机箱上的灯闪烁。2、检测显卡画面上出现短暂的显卡信息。3、检测内存随着嘟嘟的声音画面上出现内存的容量信息。4、执行BIOS画面上出现简略的BIOS信息。5、检测其他设备出现其他设备的信息(CPU,HDD,MEM.)。6、执行OS(操作系统)的初始化文件Starting Windows 98等。、在启动时主板中发出声音,通过这个声音可以判断是何种错误

    4、根据主板形式的不同,声音的表示也有所不同.AMI BIOS:1短:内存刷新失败2短:内存校验错误3短:基本内存错误4短:系统时钟错误5短:CPU错误6短:键盘错误7短:实模式错误8短:内存显示错误9短:ROM BIOS校验错误1长3短:内存错误AWARD BIOS:1短:启动正常2短:非致命错误1长1短:显示错误1长2短:键盘错误其他BIOS可查阅相关资料,这里不再详细介绍。二、易混淆的软件故障必须明确地区分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否则费了很大的力气将电脑搬到电脑市场,店主告诉你是软件故障时你会是什么心情呢。特别是启动故障也有可能是软件故障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由软件故障造成的启动异常。、CM

    5、OS Setup的错误如果在CMOS Setup中的硬盘设置不正确的话,因为电脑无法识别硬盘,因此导致不能用硬盘中的操作系统(Windows)启动。出现画面但无法启动时应该检查CMOS Setup的内容。若要正确识别硬盘,可以使用CMOS Setup中的“IDE HDD Auto Detection”选项。、系统文件的错误Windows启动时需要C, Io.sys, Msdos.sys, Drvspace.bin 四个文件。如果这些文件遭破坏,即使识别了硬盘也不能启动。这时可以使用“S”文件恢复这些文件。用启动盘启动后,键入“Sys c:”即可。、初始化文件的错误Windows在启动时要读取“

    6、Autoexec.bat”,“Config.sys”,“System.ini”,“Win.ini”,“User.dat”,“System.dat”六个文件。但在读取时若其中有错误的信息将发生启动失败。而这些文件是很难恢复的,因此要使用Windows重新设置等方法。但这不是硬件故障,用不着把电脑抱到电脑市场去。、Windows的错误Windows初始画面出现后的故障大部分是软件的故障。程序间的冲突或驱动程序的问题等等。这样的问题可以用翻阅书籍等方法自行解决。三、不是故障的硬件故障虽然不是故障,但时常发生用户组装不正确或插口松脱等现象。这时可以自己打开电脑检查接线,插口等的错误。在新购硬盘,CDR

    7、OM等EIDE设备时要注意将连接在中间的装置设置为“SlaveE”,将连接在边上的装置设置为“Master”,如果设置得不正确,有可能无法启动或使用相应装置时发生错误。四、硬件故障的检测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硬件故障的基本测试方法。显示器没有任何图像出现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测试出故障的部件。一、首先准备一个工作台。二、将主板从机箱拔出,再把主板上的所有部件拔出,只留下CPU和RAM.然后把主板放到工作台上。三、将稳压电源连接在主板上。四、将显卡插入AGP插槽。当然如果是PCI显卡则插入PCI插槽中。插入时要注意将显卡镀金的部分完全地插入插槽中。五、连接显示器电源插口后将显卡与显示器连接起来。六、

    8、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接通机箱电源开关。然后用金属棒接触主板的电源开关。主板的电源开关是与机箱电源开关连接的部分,一般标记为“PWR SW”或“POWER SE”。七、如果画面上出现BIOS的版本信息,画面没有异常的话,说明CPU,主板,RAM,显卡,电源都正常.通常,经常易出现故障的部件是“显卡”,“主板”,“硬盘”这个顺序。八、然后连接硬盘和软区进行检测。接着连接CDROM检测,然后是声卡。Modem等一个一个的连接进行检测。如果不出现画面就说明后连接的那个部件有故障或是有兼容性问题。只须处理那个出故障的部件即可。九、机箱的问题有时将主板安装到机箱时发生问题,导致启动失败。因此如果在上面的部件

    9、检查中没有任何问题的话,可以将主板安装到机箱上测试。如果在测试中没有任何的错误,则说明是CMOS Setup错误,驱动程序等的软件问题。检测电脑故障的简单方法如果排除了“假故障”,那么就是真的有故障存在了!若再检测一下各配件的外观,包括打开机箱看到主机内部的各部件表面都没有被高电压击毁的迹象,或者明显的伤痕,若有的话,故障部件就清楚了。若都没有,可先试下面的处理方法。1.清除尘埃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是计算机一大杀手,使用一段后就可能因主板等关键部件积尘太多而出现故障,即便是在专用机房中也会如此。所以,对于使用了较长时间的计算机,应首先进行清洁,用毛刷轻轻刷去主板、外设上的灰尘。如果灰尘已清扫掉,

    10、或无灰尘,故障仍然存在,就表明硬件存在别的问题。另外,由于板卡上一些插卡或芯片采用插脚形式,震动、灰尘等原因常会造成引脚氧化,接触不良。可用橡皮擦擦去表面氧化层,重新插接好后开机检查故障是否排除。随便说一句,键盘使用日久往往会出现漏电、按键卡死等故障,此故障应及时处理,否则在输入文件时将会键入一些错误的字符。处理时应把键盘用一个托架托起来,按键向下,打开键盘的后盖,用酒精清洗线路板及按键的触点,并把卡死的按键下面的弹片适当撬起,使之恢复原有的弹性。注意:软盘使用中,脏污或被划伤的软盘插入软驱时会划伤读写头,损坏软驱。清洗磁头时一定要十分谨慎,长时间不用的软驱,可能在磁头上会有锈蚀,此时不可使用

    11、清洗盘,具体做法是打开机箱将清洗剂滴在磁头上,浸泡半小时后,用脱脂棉小心地擦拭干净。如果盲目地使用清洗盘势必导致软驱读写头的损伤,使软驱报废。2.看、听、闻、摸“看”即观察系统板卡的插头、插座是否歪斜,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碰,表面是否有烧焦痕迹,芯片表面是否开裂,主板上的铜箔是否烧断。当然了,不用说您也知道还要查看是否有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这将造成短路),也可以看看板上是否有烧焦变色的地方,印刷电路板上的走线(铜箔)是否断裂等等。“听”即监听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另外,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常常伴随着异常声响,监听可以及时发现一些事故隐患和在

    12、事故发生前即时采取措施。“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摸”即用手按压管座的活动芯片,看芯片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用手触摸或靠近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可以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用手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如果发烫,则为该芯片损坏。3.拔插检测前面说过,计算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主板自身故障、I/O总线故障、各种插卡故障均可导致系统运行不正常。采用拔插维修法是确定故障发生在主板或I/O设备的简捷方法。该方法就是关机后,将插件板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插件板

    13、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拔插检测时,还能从另一个方面排除计算机故障:一些芯片、板卡与插槽接触不良,将这些芯片、板卡拔出后在重新正确插入可以解决因安装接触不当引起的微机部件故障。4.交换检测将同型号插件板,总线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号芯片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也可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环境,例如内存自检出错,可交换相同的内存芯片或内存条来判断故障部位,无故障芯片之间进行交换,故障现象依旧,若交换后故障现象变化,则说明交换的芯片中有一块是坏的,可进一步通过逐块交换而确定部位。如果能找到相同

    14、型号的微机部件或外设,使用交换法可以快速判定是否是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5.比较检测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或类型相差不大的计算机,根据正常计算机与故障微机在执行相同操作时的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6.振动敲击检测用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若故障排除了,说明故障是由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然后,可进一步检查故障点的位置并排除之,只是此类故障难以检测到确切的部位。7.升温降温检测人为升高微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可以检验各部件,尤其是CPU的耐高温情况,因而及早发现事故隐患。降低运行环境的温度后,如果故障出现率大为减少,说明故障出在高温或不能耐高温的部件中,此举可以帮助缩小故障诊断范围。事实上,升温降

    15、温法是采用的是故障促发原理,以制造故障出现的条件来促使故障频繁出现以观察和判断故障所在的位置,只是具体实施时要注意控制好加热方法,温度也不可超过摄氏40度。8.运行检测程序随着各种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焊接工艺越来越复杂,仅靠一般的维修手段往往很难找出故障所在,而通过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根据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自编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检测,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程序测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但应用的前提是CPU及总线基本运行正常,能够运行有关诊断软件,

    16、能够运行安装于I/O总线插槽上的诊断卡等。选择时诊断程序时要严格、全面、有针对性,能够让某些关键部位出现有规律的信号,能够对偶发故障进行反复测试,并能显示出错记录。如何诊断电脑故障很多初学者刚接触电脑时都有一种恐惧感,认为电脑的故障一定是难以逾越的大问题。其实,多数电脑故障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方面的问题就好像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并不需要你具备太多电脑方面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几招诊断电脑故障的快捷方法。环境检查法对于一些突如其来的硬件故障,如开机无显示等。我们先不要进行深入的考虑,因为往往我们会忽略一些细节问题。首先我们应该看看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如有没有接通电源?开关是否已打开?

    17、电源插座有没有通电?是不是所有的接线都连接上了?或许问题的根源就在其中。CMOS还原法有些用户往往会因为好奇而改动主板CMOS里的一些设置,而这恰恰是导致故障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电脑故障因此而起,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还原CMOS的设置来解决问题。方法非常的简单,开机后按下键盘上的“Delete”键进入主板的CMOS,选择其中的“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缺省设置),按“Y”键确认,保存退出CMOS即可。注册表恢复法有些用户喜欢通过修改注册表来达到对系统的优化设置或进行个性化设置,也有的用户在上网浏览时被恶意程序改动了注册表,一些故障就是因为对注册表不正常的更改而造成

    18、的。这时我们可以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MS-DOS方式下,在C盘根目录下输入并执行“scanreg/restore”进入注册表恢复界面,然后选择一个电脑完好时的注册表文件,进行“Restore(还原)”,即可实现对注册表的恢复。精简启动法部分计算机故障是在我们安装一些软件后出现的,如果此时计算机还可以进入操作系统,那么我们可以在开始菜单中,运行“msconfig”程序,关闭启动菜单里除“internat.exe、Scanregistry、Systemtray”之外的所有程序。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如果故障不再出现,那么问题多半是由某个自启动的软件造成的。logged跟踪法如果计算机已无法进入到Wi

    19、ndows中或进入后不正常,那么我们可以采用Logged(Bootlog.txt)的方式启动计算机,这样所生成的Bootlog.txt文件能够记录下故障出现的位置。使用Logged方式启动的方法是,在系统启动时按下键盘上的F8键,会出现启动菜单,选择以Logged方式启动,故障出现后,用Windows启动盘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将C盘根目录下的Bootlog.txt文件复制到软盘上,在其他计算机上打开该文件,你会发现上面记录了Windows启动的整个过程,从中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设备替换法所谓设备替换,就是当你怀疑哪个设备有问题时,用同样功能(最好是同一型号)的设备替换它,如果替换后问题消失了,

    20、那么多半就是这个设备出现了问题。最小系统法如果你不能确定是哪个硬件出现了问题,可以使用最小系统法来判断。最小系统法就是去掉系统中的其他硬件设备,只保留主板、内存、显卡三个最基本的部件,然后开机观察是否还有故障。如果有,则可排除其他硬件的问题,故障应来自于现有的三个硬件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他硬件一一添加,查看在添加哪个硬件后出现故障,发现故障所在后,再针对这个硬件进行处理即可。程序升级法很多人对驱动程序重视不够,认为随便装一个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在购买硬件时已经有了驱动程序,为什么硬件厂商还要不停地发布新版本的驱动程序呢?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厂商自己的产品更加的完善。由于现在的硬件更新速

    21、度很快,而且大多数硬件厂商的硬件研发先于软件研发,因此与硬件配套的驱动程序在刚发布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小Bug,需要通过不断更新驱动程序来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升级驱动程序也是解决硬件故障的一项有效方法。软件测试法诊断硬件故障通常需要了解一些硬件方面的信息,但很多人没有记录硬件信息的习惯或不知该怎样记录。计算机出现故障后,可能会无法进入系统,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在DOS下测试硬件的工具,如HwInfo for DOS,它的大小只有582KB,放在软盘里可以随身携带,借助于它就可以随时诊断硬件故障了。更改资源法很多计算机故障都是由硬件间的资源冲突引起的,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更改资源的方法来解决。用鼠标右键

    22、点击“我的电脑”,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属性”一项,点击“设备管理器”,选择 “按类型查看设备”,如果在列表中发现有设备被黄色的惊叹号标出,那么很可能是硬件间有了资源冲突。更改资源的方法是,用鼠标左键双击标有惊叹号的硬件,选择“资源”一项,去除“使用自动的设置”前的选勾,选择“更改设置”,将冲突的资源更改即可。780585 夕阳制造主流移动CPU参数整合一、迅驰:这个自从03年由英特尔提出的,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第三代。这并不是指一款CPU产品,而是指一整套移动平台处理方案。所谓迅驰是指由英特尔指定的CPU、芯片组和无线网卡组成,并不是指某个单一本本硬件。迅驰一代是指由PM CPU、855芯片组和I

    23、EEE802.11b无线网卡组成。迅驰二代是指由PM CPU、915芯片组和IEEE802.11b/g无线网卡组成。而目前最新的迅驰三代则由酷睿CPU(包括双核和单核)版本、945芯片组和IEEE802.11a/b/g无线网卡组成。迅驰平台拥有专用的LOGO,第一代和第二代的LOGO是一样的,由蓝、红双色的蝴蝶组成。第三代开始英特尔启用了新的LOGO,使用的双核CPU的还会在LOGO中标明“DUO”字样。1、CPUPM和CM、酷睿之别:评测文章中关于CPU还常常有PM和CM字样。PM CPU我们前面已经谈到其为迅驰移动平台组件之一。而CM是个什么东东呢?简而言之,CM就是PM的赛扬版本,换句话

    24、说就是简化版。CM与PM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不支持英特尔的自动降频技术。所谓自动评频技术是指本本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CPU根据实际工作负荷的大小,自动降低主频,一般能降到1/3或者更低。这样看来CM比PM的耗电要高得多。CM和PM区别还不止于此:CM的二级缓存仅是同代PM CPU的一半,性能上(特别是多任务处理时)要稍逊一筹。所谓酷睿CPU也就是目前迅驰三代平台上的新宠,分为单核心和双核心两大类,具有常规电压、低电压以及超低电压三个版本,分别为不同型号的本本服务,是目前英特尔平台性能最为强劲的移动CPU产品。 处理器功耗一览 Intel Core Duo Intel Core Solo Pent

    25、ium M Celeron M 功耗范围25W 49W T2000(31W) T1000(27W) PM760(533MHz/2MB)(27W) 功耗范围 15W 24W L2000(15W) L1000 PM745(400MHz/2MB)(21W)PM1.6(400MHz/1MB)(24.5W) CM410-440(533MHz/1MB)(27W)CM390(400MHz/1MB)(27W)CM320(400MHz/512KB)(24.5W)CM370(400MHz/1MB)(21W) 功耗范围 14W 或更低 U1000(5.5W) PM1.1(400MHz/1MB)(12W)LVPM73

    26、8(400MHz/2MB)(10W) ULV CM373(400MHz/512KB)(5.5W)ULV CM600MHz(400MHz/512KB)(7W) 现在看评测文章中标注的CPU型号常常是PM735、T2500之类的,难道这就是CPU的主频?非也。这只是一个型号而已,并不是指真正的CPU主频,大家阅读有关评测文章需要提起注意。2、芯片组PM和GM之别:评测文章中提到主板芯片组中,常常会看到855GM、915PM等等的称谓,不知其区别为何?其实PM的是指主板未集成显卡的,GM为集成显卡的。二、AMD:作为英特尔在移动CPU市场的竞争对手,目前在移动CPU市场主推64位CPU。CPU虽然价

    27、格低廉、性能强悍,不过功耗依旧较大,对电池的续航时间构成很大的挑战,故而目前市场占有率依然不大。不过发热量方面,Turion的产品早已满足笔记本的需求了 AMD Turion 64 X2处理器一览 型号 设计功耗 主频 L2 Cache TL-60 35W 2.0 GHz 2 x 512 KB TL-56 33W 1.8 GHz 2 x 512 KB TL-52 31W 1.6 GHz 2 x 512 KB TL-50 31W 1.6 GHz 2 x 256 KB AMD Turion 64处理器一览 型号 设计功耗 主频 L2 Cache ML-44 35W 2.4 GHz 1 MB ML-

    28、42 35W 2.4 GHz 512 KB ML-40 35W 2.2 GHz 1 MB ML-37 35W 2.0 GHz 1 MB ML-34 35W 1.8 GHz 1 MB ML-32 35W 1.8 GHz 512 KB ML-30 35W 1.6 GHz 1 MB ML-28 35W 1.6 GHz 512 KB MT-40 25W 2.2 GHz 1 MB MT-37 25W 2.0 GHz 1 MB MT-34 25W 1.8 GHz 1 MB MT-32 25W 1.8 GHz 512 KB MT-30 25W 1.6 GHz 1 MB MT-28 25W 1.6 GHz 5

    29、12 KB 三、VIA:VIA为台湾威盛公司出品的移动CPU产品,其最新产品为C7-M。其CPU产品走的是低功耗、低价格和高安全性的路线,目前采用该款处理器的笔记本为数不多,清华同方算是其中一个国内较大的C7-M笔记本厂商。 制作工艺 处理器 核心代号 主频范围 前端总线 封装 90nm VIA C7-M Esther 1.5-2.0GHz 400MHz NanoBGA2 21mmx21mm 90nm VIA C7-M ULV Esther 1.0-1.5GHz 400MHz NanoBGA2 21mmx21mm 处理器型号 主频 前端总线 设计功耗(最大) VIA C7-M 794 2.0G

    30、Hz 400MHz 20W VIA C7-M 784 1.8GHz 400MHz 18W VIA C7-M 764 1.6GHz 400MHz 15W VIA C7-M 754 1.5GHz 400MHz 12W 处理器型号 主频 前端总线 设计功耗 (最大) C7-M ULV 775 1.5GHz 400MHz 7.5W C7-M ULV 772 1.2GHz 400MHz 5W C7-M ULV 771 1.2GHz 400MHz 7W C7-M ULV 770 1.0GHz 400MHz 5W C7-M ULV 779 1.0GHz 400MHz 3.5W 如何看待笔记本的屏幕类型大家在

    31、看评测文章中关于屏幕类型时,常常能看到宽屏、SXGA、WXGA之类的词汇,便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其含义。下面笔者就带大家一探究竟。1、按屏幕比例分:按屏幕的长宽比例分,本本的屏幕可分为传统屏幕和宽屏。所谓传统屏,就是咱们最常见的4:3的屏幕。所谓宽屏即宽度比例超过传统屏的,比如16:9和16:10屏幕即是此类。直观来看,宽屏比起传统屏扁平一些,观看DVD影片时上下两边令人讨厌的黑边会减少或者消失。2、按照屏幕的尺寸划分:本本屏幕尺寸的计量标准与台机的完全相同,一般有12.1英寸、14.1英寸、15英寸和17英寸四类。12.1英寸一般用于便携式本本上,14.1英寸则使用在目前主流的光软互换机型中,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屏幕。15英寸一般使用于移动图形工作站或者台式机替代机型中。17英寸则主要用于配备移动视频处理平台上。3、按分辨率划分:XGA(Extended Graphics Array),最大支持1024768,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分辨率规格(屏幕比例为4:3),包括10.4、12.1、14.1和15英寸液晶屏都有采用。SXGA+(Super Extended Graphics Array),这是在SXGA规格上加


    注意事项

    本文(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与笔记本的选购.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