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及答题技巧作者.docx

    • 资源ID:8954957       资源大小:26.1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及答题技巧作者.docx

    1、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及答题技巧作者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及答题技巧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说明文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纵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题型,出题角度更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以前考查中强化的文体知识被淡化了,然而不同体裁的文章其特点也各有不同,阅读起来自然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因此相关的文体知识,对提高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说明文是怎样一种文体。它又有哪些特点呢?如何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更好地迎接中考呢?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

    2、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二. 阅读技巧(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第

    3、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1、考查说明对象: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

    5、固。3、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比作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

    6、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7、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

    8、用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5、段意概括:句式:说明了介绍了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7、段落语句顺序: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向沙漠进军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8、语言准确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

    9、、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

    10、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9、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例:“死海之变”中“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积增多。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

    11、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

    12、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

    13、。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四)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

    14、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五)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学习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一般常识。2、掌握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内容:一、说明文的一般常识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说明文是以说明这种表

    15、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2、常见的说明文有几种类型?A、事物(形状、构造、发展变化)B、事理3、阅读说明文要抓住几个方面?A、指说明文对象及其特点。B、理清说明的顺序。C、掌握说明的主要方法。D、体会语言的准确性。4、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什么是事物的特点?事物的特点的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5、指出中国石拱桥、核舟记、统筹方法、活板、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A、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很广、大小不一、形式多样。B、核舟记:核舟:体积小、雕刻内容多、技艺巧。C、统筹方法:统筹方法:抓住主要工序的主要环节。D、活板:活板印刷:活E、宇宙里有什么

    16、:宇宙:物质的=无穷无尽的、运动发展的。6、怎样把握说明文对象的特点?以活板、松鼠、宇宙里有些什么为例说明。A、题目:活板:活B、首段:漂亮、驯良、乖巧。C、关键词句:物质的、无穷无尽的、运动发展的。7、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如:宇宙里有些什么第1217段(七上20课)的主要内容。说明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宇宙)+特征(无穷无尽)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如:向沙漠进军第五段的说明中心: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培植草皮。8、我们学习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每种还有哪些小类?以学

    17、过的课文为例说明。(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如核舟记:头舱-尾-背。(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活板:唐-宋-升死:中国石拱桥:古-今(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在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向沙漠进军第46段;分-总:宇宙里有些什么第36段;总-分-总:中国石拱桥第五段赵州桥,核舟记全文;B、先主要后次要:向沙漠进军第5段。C、先原因后结果:中国石拱桥到9段。D、由现象到本质:奇特的激光。E、由一般到特殊:蜘蛛F、由整体到局部:中国石拱桥第6段卢沟桥。注意:(1)时间顺序:有表示

    18、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2)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等。(3)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二、复习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2)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3)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不能有从属或交叉关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如人分为:男人、女人。(4)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深入浅出,具体生动。(5)作比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一定有两个

    19、方面。(6)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9)配图表(注意: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2、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1)下定义:是,这就是,叫(2)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3)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4)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5)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6)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7)引资料:引用,标记是引号。(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

    20、特征介绍。(9)配图表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A、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B、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C、配图表: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明了地认识,便于比较和记忆、理解。D、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E、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条理清晰)。F、打比方:能够想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G、列数字: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更准确无误,令读者更信服。H、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

    21、的性质与特点。三、复习说明性语言的特点。1、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的语言运用,同义词的选择上。2、方法:(1)、修饰、限制性的语言:用删除法,去掉有什么不好?(2)、同义词的选择:用置换法,换了有什么不好?典型试题:“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部分”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方法:1表态:不能删。2定性(什么上的限制)+解词或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就成了不符合实际。4、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22、的准确性、周密性。试试你的身手1、分别指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2)、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4

    23、.5(4)亿吨氯化钠;有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2、分别指出下列各文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1)、我国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当推河北省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3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3)、松鼠是一种片漂亮的小动物,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智。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

    24、学方法。()(5)、烧开水洗茶壶洗水壶洗茶叶泡茶()洗茶杯拿茶叶(6)、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愈强。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7)、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一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8)、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庞大惊人的根系,大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在阳光下,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3、指出下列文句的语言类型。(1)、(卢沟桥)桥宽约

    25、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2)、(卢沟桥)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想倾听水声,前态万状,惟妙惟肖。()4、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显著的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

    26、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1)、按说明文对象来讲,上文属于_说明文,说明对象是_(2)、上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中的_的顺序。(3)、上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4)、上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答_(5)、本段的中心句是

    27、_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本段的说明中心是_2、文段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赵州桥哪些方面的特点?_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及答题技巧作者.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