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阅读整理完全版.docx

    • 资源ID:8939933       资源大小:76.14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阅读整理完全版.docx

    1、北京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阅读整理完全版N7必背24古诗1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2、,欲辨已忘言。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5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6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7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饲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自挂云帆济沧海。 8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

    3、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4、,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3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4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5、去年天气旧亭台。西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5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16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计。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7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乍,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8江城

    6、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9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0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1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

    7、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2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3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4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必背7古文1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8、”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9、,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论语三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

    10、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5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11、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7.岳阳楼记

    12、(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11),以免于难(12)。及桓子(13),骄泰(14)奢侈,贪欲无艺

    14、(15),略则行志(16),假贷居贿(17),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18)以没其身(19)。及怀子(20),改桓之行,而修(21)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22),以亡于楚(23)。夫郤昭子(24),其富半公室(25),其家半三军(26),恃其富宠(27),以泰于国(28)。其身尸于朝(29),其宗灭于绛(30)。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31),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32)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33),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34)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35)焉,曰:“起(36)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37)之

    15、,其自桓叔(38)以下,嘉吾子之赐。”编辑本段大意解释选自国语。国语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作,二十一卷,主要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鲁国等国贵族的言论。叔向,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xi),字叔向。韩宣子:名起,是晋国的卿。卿的爵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实:这里指财富。无以从二三子:意思是家里贫穷,没有供给宾客往来的费用,不能跟晋国的卿大夫交往。二三子,指晋国的卿大夫。栾武子:晋国的卿。无一卒之田:没有一百人所有的田亩。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宗器:祭器。宪则:法制。越:超过。刑:法,就是前边的宪则。(11)行刑不疚(jiu):指栾书弑杀晋厉公而不被国人责难。(12)以免于难:因此避免了祸患。意思是没有遭

    16、到杀害或被迫逃亡。(13)桓子:栾武子的儿子。(14)骄泰:骄慢放纵。(15)艺:度,准则。(16)略则行志:忽略法制,任意行事。(17)假货居贿:把财货借给人家从而取利。贿,财。(18)而赖武之德:但是依靠栾武子的德望。(19)以没其身:终生没有遭到祸患。(20)怀子:桓子的儿子。(21)修:研究,学习。(22)离桓之罪:(怀子)因桓子的罪恶而遭罪。离,同罹,遭到。(23)以亡于楚:终于逃亡到楚国。(24)郤(que)昭子:晋国的卿。(25)其富半公室:他的财富抵得过半个晋国。公室,公家,指国家。(26)其家半三军:他家里的佣人抵得过三军的一半。当时的兵制,诸侯大国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一

    17、说郤家人占据了晋国三军中一半的职位。晋国有三军,三军主将与将佐,合称为“六卿”。(27)宠:尊贵荣华。(28)以泰于国:就在国内非常奢侈。泰,过分、过甚。(29)其身尸于朝:(郤昭子后来被晋厉公派人杀掉,)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30)其宗灭于绛: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掉了。绛,晋国的旧都:在现在山西省翼城县东南。(31)八郤,五大夫,三卿:郤氏八个人,其中五个大夫,三个卿。(32)吾子:您,古时对人的尊称。(33)能其德矣:能够行他的道德了。(34)吊:忧虑。(35)稽首:顿首,把头叩到地上。(36)起:韩宣子自称他自己的名字。(37)专承:独自一个人承受。(38)桓叔:韩氏的始祖。翻

    18、译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 宣子说:我空有晋卿的虚名,却没有它的财产,没有什么可以和卿大夫们交往的,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人的田产,他掌管祭祀,家里却连祭祀的器具都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美德,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

    19、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自身被陈尸在朝堂上,他的宗族也在绛邑被灭绝。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虑道德的不曾建树,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要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 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不但我本人蒙受你的教诲,就是先祖桓叔以后的子

    20、孙,都会感激你的恩德。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hun)公,立有间(ji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ng熨(w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之所及也;在骨髓(su),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

    21、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su)死。注译:1.扁鹊(bin qu):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m)地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 中的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2.蔡桓(hun)公:实指齐桓公田午(前400年前357年,44岁),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谥号为“齐桓公”,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齐国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因为当时蔡国已亡,而齐国都上蔡,故说蔡桓公。(齐国都城是临淄,田氏代齐之后也不曾迁都,何来“齐国都上蔡”一说,难道此上蔡非彼上蔡?) 3.有间(jin)一会儿。 4.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22、。 5腠(cu)理:皮肤的纹理。 6.寡人古代君主谦称自己。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称寡人。 7.好(ho)喜欢。 8.居十日呆了十天 。 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9.益更加。 10.还(xun)走转身就走。 还(xun)通“旋”,旋转,掉转。走跑,逃跑。 11.故特意。 12.汤(tng)熨(wi)用热水敷烫皮肤。汤,同“烫”,用热水焐(w)。熨,用药物热敷。 20.及达到。 21.是以以是,因此。 22.应答应,理睬。 23.恐恐怕 24.将要 25.疾和病在此,“疾是指小病,而病是大病,所以在此“疾”“病”

    23、不相同 26.功本领。 27.肌肤肌肉和皮肤。 28.使让 29.故特意 小结: 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不同的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尽职尽责,敢于直言,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信、讳疾忌医。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文中深刻揭示了及时医过,防微杜渐的道理,颇能引人深思。译文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在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说:“医生(总是这样)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

    24、,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下去。”桓侯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深入下去。”桓侯又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能够治疗;(病)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病)在肠胃里,用火剂能够治疗;(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的事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去了。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

    26、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注释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27、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

    28、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6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9或师焉,或不(f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

    29、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25谀(y):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

    30、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 郯(t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33老聃(d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n盘),唐德宗贞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文言文阅读整理完全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