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写景阅读理解课件doc.docx

    • 资源ID:8930999       资源大小:25.53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写景阅读理解课件doc.docx

    1、写景阅读理解课件doc秋叶一场风雨后,街旁的树下就落了一层叶子。这是故乡的初秋, 叶子也该是些早熟的叶子, 从湛蓝旷远的天空悠然飘落, 百转千回之后遗落于地, 并没有什么生命遗失的痉挛和苦痛的挣扎, 一如它们生时的超脱、 潇洒和平静。这是秋叶生命的涅槃。由生到死, 由死回生, 它们附着于树, 是为了丰富母体, 并不是做寄生虫, 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而它们成熟后离开母体也只是一种使命的完成。用不着唱赞歌,只需那一场风一场雨,秋叶便可于风雨中飘飘落下。这是自然之秋徐徐拉开的序幕, 把广阔天地作背景, 把生命飞旋成这大舞台上最真实的道具。树叶可为演员, 而人却并非戏子, 再好的戏剧于他们也只是戏剧。

    2、 然而他们还是被这壮观的落叶场面吸引了,他们观摩着这大自然最好的舞剧,感到心神俱清俱纯。一个远来的游子, 被这舞剧所演出的热爱生命的主题所感动。 他拾起一片落叶久久看着,看着,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声。游子于寂寞无声的街道上走了。 那身影在白杨潇潇的原野上越来越小, 最后, 终于也走成一枚秋叶,镶在了故乡初秋的风景里。问题:1. 文中加点的“涅槃”原意是指佛教中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后人称高僧逝世。在选文中,它表现了秋叶怎样的精神境界?2. 联系文中内容,秋叶的生,是为了 ;秋叶的死,是为了3. 段中“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

    3、声”一句中,“自已的身心”为什么会被“秋叶点燃”?“红得透明”应怎样理解?4. 选文中能比较明显地表现文章主题的句子是:5. 段中的“树叶可为演员,而人却并非戏子”在结构上起 作用。参考答案:1. 秋叶完成了由生到死丰富母体的使命,悠然飘落,无怨无悔,超脱潇洒的精神境界2. 丰富母体 营养大地3. 自己被秋叶的奉献精神所感到,受到了生命的启迪 指无私欲杂念4. 第段第一句话5. 过渡(承上启下)赏画(1)小客厅里鸦雀无声,几名美术爱好者目不转睛地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油画。(2)画很小,用一个精致、镶有金边的画框嵌着,这是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看不到山岗、树林、河流和人物,只有一团团黄黄绿绿的色彩

    4、。可是油画的主人、美术学院的苏老师却一再说明,这是一幅世界名画。(3)画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着 ,(4)风度潇洒的吕林对这幅画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他是一个西方画派的崇拜者。只见他一只手抱在胸前, 另一只手托着下巴, 不时地点点头, 发出啧啧啧的声音。 他发现大伙都在注意他,便得意地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点燃一支烟。(5)“谁能谈谈体会 ?”苏老师问,眼睛里闪耀着狡黠的光芒。(6)没人回答。大家把目光移向卢华,他是颇有成就的美院学生。(7)卢华涨红了脸,讷讷地说:“我还没有看出什么来。”他镇静了一下,又坦然地说:“真的,我没看懂,我甚至有点怀疑这是幅画 , ”(8)“什么,这不是幅画 ?

    5、”吕林几乎从沙发上跳起来。(9)“那就请你谈谈对这幅画的理解。”卢华诚恳地说。(10)“外国人有惊人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 ”(11)“我只请你谈谈这幅画 !”卢华截断吕林的话。(12)“这是一幅新印象派的画,”吕林滔滔不绝地说着,“这幅画色彩之灿烂、强烈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颜色,这就充满了想象。这是一幅绝妙的画。真是太美了, 多么深刻的思想呀 !”(13)“我还是看不懂。”卢华轻轻地说。(14)苏老师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不慌不忙地取下画,倒过来再挂上。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那并不是什么“新印象派”,而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画:狂风中的橡树。问题:1. 用“”线标出本文的层次 2. 划线句表现了吕林怎

    6、样的心理状态?3. 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为文中画线句打下伏笔的一个词: _4.苏老师这出人意料的设计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5. 就这篇小小说的内容或写作特点,请你简要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参考答案:1. (1)( 2)( 3)/(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2. 故作姿态,以显示自己领略了油画的妙处,读懂作品的主题3. 狡黠4. 人不要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 提示:就中心思想或写作特点(巧妙的情节或对比手法的运用)的一个角度做几句阐发即可月夜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

    7、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荫小道上。曲曲折折的小径, 蔓草横生。 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 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两旁的玉兰树,是我们来时栽下的,现在已蓊蓊郁郁,两人多高了。月华如洗,透过扶疏的叶隙,撒下一地的斑驳。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马鞍山上, 芝山亭中, 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8、,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又是一个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学病了,我带他去看病,一时没请假,旷了半天课。班主任周老师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坏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他身体好些了吗 ?”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 我买了几帖中药 , ”我无言,捏着这张带有体温的 50 元钱,望着老师纤弱秀丽的背影,我平生头一

    9、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走出老师的家,我蓦地发现,今晚的月好圆好圆 ,重温往事, 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在这离别的时刻, 双眸不由湿湿的。 在微微的泪光中, 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盏熟悉的灯还亮着, 那是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吗?这样想着,不觉已回到宿舍。均匀的鼻息声微微响着,舍友们已睡熟好久了。问题:1. 文中引用“苏子”的话的用意是: _2. “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蹭”字能改为“踱”吗?为什么?3. “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一句的含义是什么?4. 本文回忆部分选取了两个月夜,这两个月夜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5. 请概括出第二个月夜所写的一件事。参考答案:1.

    10、 表现清风明月之美妙,烘托同学们欢聚一堂的愉快心情。2. 不能。“蹭”是慢慢地走,表现了“我”怕被老师批评而欲进不敢进的心理;“踱”有“悠闲的走”之意,与当时“忐忑不安”的心情不一致。3. 指“我”受到老师行为的强烈感染,第一次感受到老师形象的无比高大。4. 第一个月夜写的是学生生活,侧重表现同学情谊;第二个月夜写的是老师对同学的关心,侧重表现师生情谊。5. 一天,“我”没请假带一位同学去看病,事后,班主任不但没有批评“我”,还托“我”捎给那位同学 50 元钱。无根的兰花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 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 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

    11、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 里面的花, 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 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 我不知为什么, 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影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 ,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 就在外面漂流, 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 在

    12、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 情感突然变了。 在夜里的梦中, 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 在白天的生活中, 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 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 人搬到美国来, 也是同样不安心; 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 8 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

    13、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古人说: “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 “国土沦亡,根着何处 ?”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问题:1. 文中提到 “北平”“祖国已破” 两个词语, 由此判断此文的写作背景应该是 时期。2. 段画线的“这些”和“这

    14、里”分别指代什么?答:“这些”指代 _“这里”指代 _3. 段中写到“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作者为什么要流泪?4. 段“蚕未离开那片桑叶”比喻5. 段中描写的“萍”和“絮”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在这里分别比喻什么?6. 段划线句表达了 _ 的感情。参考答案:1. 抗日战争 2. 从中国来的牡丹、雪球、丁香 费城郊区的大学3. 在异国见到故乡的花木,勾起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4. 人没有离开祖国5. 萍,有水可借,比喻没离开祖国;絮,无依无靠,比喻漂泊海外6. 强烈的爱国山路弯弯读高中的三年, 我一直是步行家与学校之间 40 公里的山路上的。 40 公里的山路,现在连自己听起来都有些胆怯了,但上高

    15、中的第一学期,我就回了 6 次家。第一次出远门,太想家了。 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想家的心情, 那几次我一点也没体会出走山路的感觉, 自然也没有真正学会走山路。高考下来,紧张的神经放松了许多,与老师同学们告别后, 匆匆捆好铺盖、 衣服和复习资料,背着回家等录取通知书去了。这一次不是“想回家”,而是学习告一段落回家休整;不是“轻装”走路,而是“负重”远行。从前的感觉没有了。走了十几里,就筋疲力尽,举步维艰了。我歇下来,躺在路边,想着长长的山路。 什么是山路?山路不就是转不完的弯吗?翻过一条沟壑, 就是转了一个向下的弯; 越过一道山梁, 就是转了一个向上的弯; 绕着山根转, 围着山腰旋, 左一个弯,右一

    16、个弯, 弯弯相扣。几乎同时我也捕捉到一点走山路的灵感:我是回家去,但我并不去想怎样走到家里,只是如何走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弯”。我盯着前面那棵树,把它看作一个“弯”的终点,咬紧牙关往前走。这是个看得见的“具体”的东西,“近在眼前”,心里总觉得走到那里不会太难, 于是就走到了。 到了那棵树,又眼盯着前面的山崖口,把它作为另一个“弯” 的终点, 脑子里一点不想山崖口前头的路, 一点也不考虑要给下一段路分配力气,只管拼命往山崖口走。于是就走到了,于是又缩短了一截回家的路 ,就这样,一个“弯”一个“弯”地各个击破,太阳落下不久,我居然就回到了家里。我一下子没有了下个“终点”,身体瘫软了,精神崩溃了,再

    17、要我走一步路似乎都不可能了。母亲一再埋怨:“半路上有的是人家,咋就不知道借一宿歇歇脚。”父亲说:“这小子有点拼搏精神!”我从中似乎能听出一种隐隐约约的夸赞。假如那一天, 我想到要去借宿,那么, 或许第二天可能还要在外边过一宿; 假如我到陌生人的家里去借宿, 那么, 说不上就会遇到热心人容留我, 也很可能相反碰上另一类人推我出门。但是,我走了,一直走到了家里。我没有感受到别人的温暖,更没有遭遇到别人的冷酷无情。我十分珍惜这种与别人相互对视的关系。我庆幸那一次的策略, 虽然其中搀和着许多的盲目和无意, 但我却得到了一种自觉的、可以永久使用的奔向最终目标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我们常说 “人生之路”, 如

    18、果人生真是一条路的话,那么它就肯定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相扣的山路;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上路的话, 那么你就肯定是负重在身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远目标, 但是如果一心想着那个遥远的地方, 那么很可能在行程中就会捻, 就会泄气,甚至会躺倒不干,半途而废。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 事情是一件一件办的。如果按照 “山路原理”,把一步路、一天日子、一件事情都看成人生的一个“弯”的话,那么,走一步看一步、 过一天算一天、 干一件是一件的分段前进的办法就不失为一种智慧了。 只要下决心走好每一步路, 踏踏实实过好每一个日子, 拼死拼活干好每一件事情, 才配得上有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也才能走向那个

    19、寄寓自己一切心情的精神家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是一个走惯了山路的人,走在任何路上都有一种走山路的感觉。问题:1 人生之路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相扣的山路”,其中“弯”的含义是什么?_ 。2 如何理解文中的最后一句话?_ 。3 这一次“走了十几里,就筋疲力尽,举步维艰了”,与前几次感觉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_ 。4 第自然段中, 作者走山路中忽然捕捉到了一种灵感,你从作者的灵感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_ 。5很多文学作品中用“路”来比人生之旅,以路象征人生,你还知道谁的哪部作品?写出作者、 作品名称, 并把其中最著名的或你最喜欢的一个和 “路” 有关的句子写下来。答: 。参考

    20、答案:1、“弯”指人生之路上一个个小的目标,同时也暗含了人生之路曲曲折折之意。(提示:根据第七、八段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远目标”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可以推知“弯”是为达到“长远目标”而必须实现的“一个个小的目标”;再根据“弯”的特点,可以推知“人生之路曲曲折折”)2、在人生之路上,我们也应像走山路那样,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3、这一次不是“想回家”,而是学习告一段落回家休整;不是“轻装”走路,而是“负重”远行。4、要切合实际地制定一些小目标,并努力完成好小目标,在完成好一个个小目标后才能实现大目标。5、示例:鲁迅故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山路弯弯读高中的三年,

    21、 我一直是步行家与学校之间 40 公里的山路上的。 40 公里的山路,现在连自己听起来都有些胆怯了,但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我就回了 6 次家。第一次出远门,太想家了。 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想家的心情, 那几次我一点也没体会出走山路的感觉, 自然也没有真正学会走山路。高考下来,紧张的神经放松了许多,与老师同学们告别后, 匆匆捆好铺盖、 衣服和复习资料,背着回家等录取通知书去了。这一次不是“想回家”,而是学习告一段落回家休整;不是“轻装”走路,而是“负重”远行。从前的感觉没有了。走了十几里,就筋疲力尽,举步维艰了。我歇下来,躺在路边,想着长长的山路。 什么是山路?山路不就是转不完的弯吗?翻过一条沟壑,

    22、就是转了一个向下的弯; 越过一道山梁, 就是转了一个向上的弯; 绕着山根转, 围着山腰旋, 左一个弯,右一个弯, 弯弯相扣。几乎同时我也捕捉到一点走山路的灵感:我是回家去,但我并不去想怎样走到家里,只是如何走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弯”。我盯着前面那棵树,把它看作一个“弯”的终点,咬紧牙关往前走。这是个看得见的“具体”的东西,“近在眼前”,心里总觉得走到那里不会太难, 于是就走到了。 到了那棵树,又眼盯着前面的山崖口,把它作为另一个“弯” 的终点, 脑子里一点不想山崖口前头的路, 一点也不考虑要给下一段路分配力气,只管拼命往山崖口走。于是就走到了,于是又缩短了一截回家的路 ,就这样,一个“弯”一个

    23、“弯”地各个击破,太阳落下不久,我居然就回到了家里。我一下子没有了下个“终点”,身体瘫软了,精神崩溃了,再要我走一步路似乎都不可能了。母亲一再埋怨:“半路上有的是人家,咋就不知道借一宿歇歇脚。”父亲说:“这小子有点拼搏精神!”我从中似乎能听出一种隐隐约约的夸赞。假如那一天, 我想到要去借宿,那么, 或许第二天可能还要在外边过一宿; 假如我到陌生人的家里去借宿, 那么, 说不上就会遇到热心人容留我, 也很可能相反碰上另一类人推我出门。但是,我走了,一直走到了家里。我没有感受到别人的温暖,更没有遭遇到别人的冷酷无情。我十分珍惜这种与别人相互对视的关系。我庆幸那一次的策略, 虽然其中搀和着许多的盲目

    24、和无意, 但我却得到了一种自觉的、可以永久使用的奔向最终目标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我们常说 “人生之路”, 如果人生真是一条路的话,那么它就肯定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相扣的山路;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上路的话, 那么你就肯定是负重在身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远目标, 但是如果一心想着那个遥远的地方, 那么很可能在行程中就会捻, 就会泄气,甚至会躺倒不干,半途而废。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 事情是一件一件办的。如果按照 “山路原理”,把一步路、一天日子、一件事情都看成人生的一个“弯”的话,那么,走一步看一步、 过一天算一天、 干一件是一件的分段前进的办法就不失为一种智慧了。 只要下决心走好每

    25、一步路, 踏踏实实过好每一个日子, 拼死拼活干好每一件事情, 才配得上有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也才能走向那个寄寓自己一切心情的精神家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是一个走惯了山路的人,走在任何路上都有一种走山路的感觉。问题:1 人生之路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相扣的山路”,其中“弯”的含义是什么?_ 。2 如何理解文中的最后一句话?_ 。3 这一次“走了十几里,就筋疲力尽,举步维艰了”,与前几次感觉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_ 。4 第自然段中, 作者走山路中忽然捕捉到了一种灵感,你从作者的灵感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_ 。5很多文学作品中用“路”来比人生之旅,以路象征人生,你还知道谁的哪

    26、部作品?写出作者、 作品名称, 并把其中最著名的或你最喜欢的一个和 “路” 有关的句子写下来。答: 。参考答案:1、“弯”指人生之路上一个个小的目标,同时也暗含了人生之路曲曲折折之意。(提示:根据第七、八段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远目标”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可以推知“弯”是为达到“长远目标”而必须实现的“一个个小的目标”;再根据“弯”的特点,可以推知“人生之路曲曲折折”)2、在人生之路上,我们也应像走山路那样,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3、这一次不是“想回家”,而是学习告一段落回家休整;不是“轻装”走路,而是“负重”远行。4、要切合实际地制定一些小目标,并努力完成好小目标,在完成好一个个小目标后才能实现大目标。5、示例:鲁迅故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注意事项

    本文(写景阅读理解课件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