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表格式.docx

    • 资源ID:8923419       资源大小:60.33KB        全文页数:8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表格式.docx

    1、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表格式课 题第二十章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知识目标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科学成就,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和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国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创新思维能力。思想目标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懂得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难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垄断和垄断组织的形成。教具准备地图第二次工业革命形势图、CAI教学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首先开始的国家、主要内容、重要

    2、发明创造。(提问法)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先后出现了三次工业革命,我们今天要学习(讲述法)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它的成就、影响力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毫不逊色,它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二十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也有前提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的重要前提是什么? (提问法)(19世纪前期辉煌的科学成就,所以19世纪有“科学世纪”之称。)(老师总结)(一)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屏幕显示)科学成就运用到工业上,在哪三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提问法)1.电力的发现和广

    3、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屏幕显示)我们想一想,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什么?(煤炭)我们知道,煤炭作为一种能源,污染大,使用不方便, 效率低,所以,这时人们积极探索新能源,其重大突破就是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 在电力的发现和应用方面成就最突出的科学家是哪两个?有何成就?(提问法)具体成就:1)法拉第(英):发现磁力能产生电(电磁感应定律)。(读图法)2)爱迪生(美):1879年发明耐用电灯泡等。(图示法)爱迪生还有哪些重要发明?(还有碱性蓄电池、电影、三十多件兵器等)“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请学生朗读后,让学生讲述,老师补充) (讲故事)从爱迪生的事迹及其名言学

    4、习其精神品质:坚韧不拔、刻苦钻研,不畏艰辛、谦虚诚实。(提问法)电力广泛应用的意义:新能源的突破、电气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大的机器发明是蒸汽机,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最重大的动力机器应该是什么?(内燃机)在制造内燃机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工程师做出了贡献,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谁?(提问法)(德国人狄塞尔)2.内燃机的发明1)狄塞尔(德):发明高效内燃机内燃机原理及燃料介绍:利用柴油在汽缸里燃烧,推动活塞转(讲述法)动,从而推动机器运转。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飞机等新型高效交通工具的出现创造了条件。2)汽车、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提到汽车,同学们应该看过、坐过很多种汽车,那么你门知道有哪些历史很古老的

    5、汽车?奔驰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屏幕展示最早的汽车,并就当时汽车的发明者、国籍提问。)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德)(提问法)飞机的发明者是谁?(美国人莱特兄弟)(屏幕展示最早的飞机,并介绍当时飞机的性能和重要性。)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正迈进信息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快捷、方便,同学们想一想,现在有哪些快速的联系方式?(有线电话、移动电话(提问法)电报、电报、因特网等。)它们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我们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以上的电讯技术很多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我们应该记住这些电讯事业的开拓者。3.近代电讯技术的兴起1)贝尔(英):发明有线电话。(提问识图)2)马可尼(意):发

    6、明无线电报。(提问识图)总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学成就十分突出,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重要是什么?(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标志)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深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也毫不逊色。它在哪些方面有影响? 大家两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法)它在生产力方面有没有影响?(它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舒适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在生产关系方面它促使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图示法)(特征)垄断资本主义:生产集中垄断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

    7、帝国主义)德国和美国的著名垄断企业:美孚石油公司(阅读、分析)趾高气扬的美国大亨(读图法)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程度的增加,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就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问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国家有美、英、德、法、俄、日等国。学中国历史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的提法: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分析法)战争的发动国家不能说成是帝国主义国家。 巩固扩展:(结合板书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科学成就运用到工业上在三个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学生齐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

    8、响给我们以哪些启示?(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课堂练习:单选、连线、填表(略)作业:思考题: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何时?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有哪些影响?板书设计: 第二十章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一)科学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电力的发现和广泛应用 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特征)2.内燃机的发明 垄断资本主义:垄断(帝国主义) 3.近代电讯技术的兴起2.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学后记

    9、:注意知识详略得当,突破垄断的产生这一难点,讲解更加形象、生动。课 题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知识目标记住六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分析各帝国主义国家特征的形成原因,比较美国与德国、英国与法国、俄国与日本政治、经济的相同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分析、评价能力。思想目标认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认清帝国主义的罪恶本质。教学重点美、德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教学难点英、法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俄、日的军事封建性。教具准备美国、日本有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复习导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重要成就、主要标志、影响(提问法)(一)美国、德国经济的

    10、迅速发展1.美国1)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指导概括要点)(提问法)A.美国内战B.南方重建和西部开拓C.引进技术、资金、劳动力D.重视科教 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工业产值、国家的繁荣(读图、讲述)2)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提问法)美国的著名垄断组织及其影响(阅读法)2.德国1)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A.国家的统一;B.普法战争获胜;C.后起工业国重视科教。(提问法)德国的外交政策:侵略扩张的“世界政策” 分析皮洛夫的话(朗读小字)原因:A.国家的性质及世界瓜分完毕B.军国主义扩张传统(朗读后概括)德国侵略中国的表现2)具有强烈军事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提问法)(二)英国、法国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11、1.英国1)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原因英国历史上工业的繁荣A.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愿更新机器设备;B.大量资本输出国外。(分析法)英国殖民地状况及其重要性海军强国(阅读法)2)典型的殖民帝国主义国家(提问法)2.法国1)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A.普法战争的战败;B.小农经济的束缚;C.大量资本输出国外。(提问法)法国资本输出和高利贷者(阅读法)(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俄国和日本指导学生看书,分析比较两个国家的相同点:A.走上资本主义(阅读讨论法)道路的方式:改革;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点:较快。C.国内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D.对内外政策: 帝国主义特点: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概况:甲午

    12、中日战争、日俄战争。(讲述法)教学小结(结合板书总结)1.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相同原因2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相同原因3.各帝国主义国家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作 业P8思考题1、2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一)美国、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美国 1)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国家2.德国 1)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具有强烈军事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二)英国、法国工业发展相对缓慢1.英国 1)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2)殖民帝国主义2.法国 1)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2)高利贷帝国主义(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俄国和日本教学后记:课 题第二十一章

    13、第一节 国际工人运动和列宁主义的诞生知识目标了解第二国际成立的背景、过程,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掌握第二国际成立标志,“五一节”来历,列宁主义诞生标志及其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概括、分析、评价能力。思想目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革命斗争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教学重点第二国际的成立、列宁主义的诞生。教学难点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教具准备列宁有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导入新课:五月一日什么节日?五一劳动节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产物, (提问法)它产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章节课题知识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矛盾的表现(三对矛盾)(一)第二国际的建立第二

    14、国际建立的背景: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19世纪末:劳资矛盾激(讲述法)化,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美国芝加哥工人罢工运动(1886年)工人运动概况:人数、目的、结果“五一节”由来(讲述法)马克思、恩格斯指导各国工人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2.马克思的逝世(1883年) 逝世时间、影响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创立理论、领导第一国际和各国无产阶级(讨论法)革命运动。(阅读法)3.第二国际的成立(1889年) 第二国际成立的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性质、历史意义(提问法)主要决议:确定五一国际劳动节(美国劳动节情况)(二)列宁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具有时代特点和

    15、国家特色。1.列宁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列宁生平事迹介绍(朗读法)故事讲解:列宁的故事(分析法)列宁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大(讨论法)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平易近人、谦虚坦诚的个性品质。)2.列宁主义的诞生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简介:成立遭到破坏再次召开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标志: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时间、领导人、性质)(提问法)评价列宁主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学生齐读)教学小结(结合板书总结)1.“五一节”有关运动和国际无产阶级组织2列宁主义诞生标志:时间、政党及其性质 作 业P11思考题 评价马克思板书设计: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 国际工人运动和列宁主义的

    16、诞生 1.美国芝加哥工人罢工运动(1886年)(一)第二国际的建立 2.马克思的逝世(1883年) 3.第二国际的成立(1889年) 1.列宁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二)列宁主义的诞生 2.列宁主义的诞生: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1903年)教学后记:课 题第二节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知识目标了解帝国主义瓜分亚洲、非洲、拉美情况,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亚洲觉醒的原因和表现,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及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阅读、归纳能力。思想目标加深对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本性的认识。教学重点亚洲觉醒、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顺利教学难点亚洲的觉醒教具准备挂图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教学过程:师生

    17、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复习导入:1889年成立的国际无产阶级组织是什么?(提问法)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时间、政党)(一)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1.亚洲西亚:土耳其 中亚:阿富汗、伊朗东南亚:缅甸、印度支那 东亚:朝鲜、中国(读图法)(结合地图简介,重点介绍英国的瓜分,联系中国近代史分析情形)2.非洲非洲除哪两个国家勉强保持独立?(提问法)各帝国主义国家入侵非洲计划(阅读法)帝国主义对亚洲、非洲的瓜分主要是侵占殖民地。拉丁美洲3.拉丁美洲:经济扩张、政治、军事干涉与控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二.亚洲的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1.原因(提问并概括)1)帝国主义的入侵 2)各国民族意识增强

    18、 3)俄国革命的影响2.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提问法)3.表现:伊朗、土耳其、中国、印度(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非洲)1.意大利入侵埃背景: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补充故事:词语使用不当引起的战争1889年双方签订乌查理条约,意大利篡改词语意大利“可以”保护埃“必须”。(讲述法)意大利入侵并占领北部地区。2.抗意战争 领导人及其事迹(朗读法) 阿杜瓦战役:战果(讲述法) 历史意义(提问法)四.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美洲)1.迪亚哥的反动统治 政权性质:代表阶级 反动统治表现:内、外政策(阅读法)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宪法(朗读法)教学小结1.19世纪末非洲勉强保持独立的国

    19、家2.亚洲觉醒的时间、性质、表现(写出)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领导人及决定性战役4.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及宪法作 业教材P16思考题1 多选题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 1.意大利侵埃(一)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 非洲(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 拉美 2.阿杜瓦战役 1.原因(二)亚洲的觉醒 2.性质 (四)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3.表现教学后记:课 题第三节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知识目标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了解帝国主义国家的军备竞赛和战争危机,掌握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性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思想目标认识帝

    20、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教学重点英德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教学难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教具准备挂图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教学过程: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复习导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主要矛盾加剧,除了有帝国主义国家国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讲述法)盾,帝国主义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一)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1.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提问法)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成正比的。新、老帝国主(讲述法)义之间的争端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1)俄奥矛盾:源于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的战略地位及

    21、复杂的民族(图示、讲述)遗留问题。2)法德矛盾:源于什么战争?(普法战争) (提问法) 该矛盾的历史地位、影响3)英德矛盾: 英国的外交政策:“光荣孤立政策”(讲述法) 德国外交政策:“大陆政策”“世界政策” (指导学生阅读英德矛盾小字材料)(朗读法)该矛盾的历史地位、影响(提问法)(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帝国主义国家根据自己的利害关系纷纷寻求同盟者,拉帮结派,不惜大动干戈。1.三国同盟(德奥意)组建目的:对付俄国、法国 原则: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讲述法)敌人是敌人的逻辑。三国核心:德国时间:1882年 同盟国组成国家(提问、图示)2.三国协约

    22、(英法俄) 时间:1907年 协约国组成国家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提问法)3.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 为了在未来的侵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国纷纷增加军费,添购军火。各国军费增长比例、 “海权论”简介、英德在海军军备方面(阅读、讲述)的竞赛、英国大造无畏舰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焦点:巴尔干地区教学小结(提问、写出)1.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源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矛盾3.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名称、组成国4.帝国主义争夺焦点:作 业教材P19练习板书设计:第三节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一)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1.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

    23、矛盾1)俄奥矛盾 2)法德矛盾3)英德矛盾(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性质)1.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 2.三国协约(1907年、英法俄)3.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教学后记:课 题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的参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能力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后果、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从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思想目标认识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

    24、界大战的结束。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性质和影响。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教具准备挂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教学过程: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复习导入:帝国主义的本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两大帝国主义军(提问法)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一战的爆发(一)萨那热窝事件大战的导火线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明争暗斗中,巴尔干半岛是争夺尔干半岛的焦点。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展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图示法)形势图,思考:20世纪的巴尔干半岛是不是已成为火药库?(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到1914年时,巴尔干半岛已是战云密布。但恰恰就在这个敏感(讲述法)时候,奥匈帝国的王储即

    25、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却挑衅似的来到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6 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耀武扬威地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突然冲上前去,勇敢地投出了炸弹。(播放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的资料片)(多媒体展示)两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斐迪南大公夫妇的性命,这就是引发第一次世界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小结: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地点、与一战的关系(练习)(二)大战的开始和主要战役1.大战爆发的标志和交战双方(提问法)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交战双方:同盟国 协约国双方对阵形势:同盟国的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图示、讲述)协约国的

    26、地理位置、兵力部署、军事计划2.欧洲战场的三条战线和主要战役: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提问、图示)起决定作用的战线是西线和东线。主要战役:1)马恩河战役:交战地点、兵力、结果(阅读法)2)凡尔登战役(一战转折点)和索姆河战役战争很快到了1916年,双方都认为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都想(图示、讲述)给对对以致命一击,赢得战争。因此,战争更加激烈、更加残酷。这一年西线双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役,这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播放相关资料片,结合战争的损失讲解战争的罪恶性,讲述两次战役中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的运用。)总之,尽管双方都投入了巨大兵力,仍却没能置对方于死地。1916年重点在西线的战事又陷入了僵持中。凡尔登战役的历史意义:一战转折点(提问法)3)日德兰海战:1916年英、德海军激战。(指导学生阅读交战背景、对阵形势、经过、结果等)(阅读法)(


    注意事项

    本文(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表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