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x

    • 资源ID:8922854       资源大小:9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x

    1、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最早起源于四川,这是基于四川有丰富的甲烷资源,采用的是甲烷.(1)氯碱工业概况 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是烧碱和氯气,氯气是生产甲烷氯化物的主要.&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关键词:甲烷氯化物,产业,国际竞争力一、甲烷氯化物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分析 1、市场占有率(%) (1)全球市场占有率(Msi=Xi/Xw)。 表 1 按出口量来进行计算1992199520002004中 国9.5*10-51.62*10-45.67*10-40.015美 国0.160.3070.560.677西 欧0.830.6750.420.29日 本0.0060.01

    2、70.0130.017注:全球的出口量以美国、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出口量合计数为参考。 表 2 按生产量计算,即一国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1992199520002004中 国0.0180.0300.0640.162美 国0.4080.4150.4180.401西 欧0.450.4270.3890.322日 本0.1240.1260.1290.115注:全球的产量以美国、西欧、日本和中国的产量合计数为参考。 从上述表1、2可以看出,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比例中国最低从生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来看,中国在2004年已超过日本。 (2)中国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比例 表 3 中国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比例1992199

    3、520002004中 国0.0470.070.1490.277美 国0.420.4060.3540.314西 欧0.3840.3630.3390.285日 本0.1490.1610.1580.124表3显示,中国甲烷氯化物的消费量1992年为日本的31.5%、西欧的12.2%、美国的11.2%,2000年分别为43.5%、19.3%和17.2%,2004年为美国的86%,超过日本,与西欧接近。 表4显示,到2004年国产甲烷氯化物能满足国内消费量近60%。 表 4 中国产量占国内消费比例(Q/C)1992199520002004中 国0.40550.52260.42640.5964综合以上四表

    4、数据来看,美、欧、日、中相比较,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量的比重最小,市场占有率最低,但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年产量所占比重由1992年的1.8%提高到2004年的16.2%,同时,由于中国国内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中国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比重,由1992年的不足5%,提高到2004年近28%,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甲烷氯化物消费市场和生产国。 2、净出口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N) 表 5 净出口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N)1992199520002004中 国-0.9978-0.9978-0.9983-0.9596美 国0.32650.76160.83360.9244西 欧0.26550.16000.8

    5、4440.7856日 本-0.8-0.74-0.8966-0.5358上表数据可见,美国和西欧为净出口国,中国和日本为净进口国。 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表 6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199920002001200220032004中 国0.0260.0270.0180.2570.1410.268美 国4.9504.0644.2694.3675.5936.882西 欧1.7622.4802.3602.3131.9551.922日 本0.8020.6670.4690.8060.8030.770注:西欧出口额和甲烷氯化物出口额均不包括其成员间出口额。 以上数据表明,按净出口指数和显

    6、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我国甲烷氯化物国际竞争力与美、欧、日比较处于最低水平。同时,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1999年的0.026提高到2004年的0.268的过程表明中国甲烷氯化物竞争力增强的趋势。 应该看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以产品的出口为主要依据的,考虑的是一国某一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量的比重。中国国内甲烷氯化物消费量1992年至2004年的12年间平均递增18%,尽管中国在这期间,生产量的递增速度达到22%,但由于我国原有产量与消费量比较有较大的缺口,所以国内产量还是不能满足需求,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在这期间,由于生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量的增长,我国甲烷氯化物的自给率逐步提高,

    7、由1992年的40%提高到2004年接近60%。从中国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比重的变化以及中国国产甲烷氯化物产量占国内消费量比重的逐年提高,可以得出中国甲烷氯化物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 4、生产经济技术指标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甲烷氯化物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下面将反映该公司甲烷氯化物生产技术的一些指标与国外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比较,以表示中国甲烷氯化物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对比情况。 表7 氢氯化反应器性能比较表项目 法国Atochem日本德山 美国Stairffer 浙江巨化 反应器类型 釜式 (液相催化)列管式固定床(气相催化)列管式固定床 (气相催化) 列管式固定床(气相催化)反应温

    8、度/ 160-170 300 270-330 300 反应压力/Mpa 0.4-0.6 0.5-0.2 0.3 0.5-0.2 单套能力/Kta-160 25 20 25 时空产率/ kgm-3h-1190-210 820 430 820 甲醇转换率/% 95.0 97 97 97 表 8 氯化反应器性能比较表项目法国Atochem日本德山曹达美国Stairffer浙江巨化反应工艺液相光氯化液相催化氯化热氯化液相催化氯化反应器型式组合型塔式筒式塔式反应温度/40-60105-110425-450105-110反应压力/Mpa2.52.90.72.9时空产率/ kgm-3h-1230-25033

    9、0-420450-470330-420一氯甲烷单程转换率/%-6025-2760表 9 产品质量标准比较表指标 法国Atochem日本德山曹达美国Stairffer 浙江巨化 一氯 甲烷 纯度 99.95% 99.95% - 99.95% 水分 0.005% 0.001% - 0.001% 酸度 0.0005% 0.0015% - 0.001% 二氯 甲烷 纯度 99.99% 99.99% 99.99% 99.9% 水分 0.005% 0.02% 0.01% 0.003% 酸度 0.001% 0.001% 0.001% 0.003% 三氯 甲烷 纯度 99.99% 99.99% 99.99%

    10、99.95% 水分 0.005% 0.01% 0.005% 0.005% 酸度 0.0005% 0.0001% 0.0005% 0.0002% 四氯 化碳 纯度 99.99% 99.9% - 99.98% 水分 0.005% 0.01% - 0.002% 酸度 0.0005% 0.0001% - 0.0001% 从上述表数据可以看出,代表中国甲烷氯化物生产水平的技术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基本一致,有的还有所超过。从产品的质量指标来看,巨化公司产品的指标除个别略有差距外,大部分指标相同,有的还有所提高。 可以这样说,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十多年的发展,代表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水平企业的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际

    11、先进水平。 5、企业生产规模 国内生产企业与国际主要生产企业规模比较: 表 10 世界甲烷氯化物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国 家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万吨/年)美国DOW Chemical44DOW Coming20.4通用电气4.8Vulcan Material32.1法国Arkema22.5Rhodia SA1.5Solvay SA6德国Bayer AG5Dow Deutschland GmbH&Co OHG13.6LII Europe GmbH22Vestolit GmbH&6.5Wacker-Chemie GmbH2意大利Solvay Chimica Italia S.P.A3.6Solvay So

    12、lexis S.P.A5.7西班牙Aragonesas Industriasy Energfa,S.A.4.2Ercros, S.A.3.7瑞士Ciba Specialty Chenicals0.3英国Dow coming Ltd7INEOS chlor Ltd18日本旭硝子公司10.7Kanto Dcnka Kogyo Co Ltd0.6Kuraray Co Ltd0.5Kureha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1.7Mitsui Chemical,Inc3.4Nihou Tokushu Kagaku Kogyo K.K1Shin-Etsu Chemical Compan

    13、y Ltd7Tokuyama Corp6合计217.2表 11 国内甲烷氯化物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序 号企业名称产能(万吨/年)1浙江巨化162江苏梅兰163四川鸿鹤144山东金岭12.55山东东岳86无锡格林艾普47泸州鑫福0.88泸州北方0.659重庆天玄1.210上海氯碱化工1合计74.15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的规模与国际主要生产企业的规模相比差距正在缩小,但是与美欧企业相比,我国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过于分散,没有规模优势。 二、波特“钻石”模型分析 “钻石模型”是波特教授根据10多个国家、上百个产业的历史研究归纳所得。它从国家角度研究如何在特定产业建立竞争优势、提升产业国家竞争

    14、力。“钻石模型”从影响因素角度提供了研究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本节主要应用波特“钻石模型”,对影响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六大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竞争力的发展趋势。 1、生产要素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条件 生产要素指的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投入,包括自然资源、土地、劳动力以及资本等一般性要素和高技术、高层次人才、以技术为本的基础设施等高级因素。 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最早起源于四川,这是基于四川有丰富的甲烷资源,采用的是甲烷热氯化法工艺路线。自上世纪90年代初,巨化公司引进甲醇法生产工艺路线,并消化吸收再创新,甲醇法在国内迅速推广。目前,甲醇法生产的甲烷氯化物已占90%以上。甲烷氯化物生产的原料,

    15、主要为甲醇和氯气。国内甲醇的供应比较充足,运输也较方便。氯气主要由氯碱行业提供,国内氯碱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氯气;同时,氯气的平衡已成为发展氯碱工业的关键。氯气和甲醇的充分供给,为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从资源配置来看,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投资、生产和产品销售是严格按照国家计划执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生产要素按照市场需求有效配置。资本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得以迅速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从基本要素角度考察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竞争力,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完

    16、备的工业体系支撑了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的起步和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了资源供给的效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增强产业竞争力,波特教授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基本要素(或称初级生产要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低,而推进型要素(或称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则日趋重要。在众多的高级生产要素中,知识和技术型人力资源是提升竞争优势的两大条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研究本课题中,没有获得国内产业全面的研发投入的材料。可以说,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的研发投入是比较小的,尽管中国在甲烷氯化物产业申请的国家专利有10项,但与国外比较,

    17、仍显不足。 要使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在短时间内赶上或超过国外先进水平,必须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同时,还要形成一定的投入机制,因为生产要素创造机制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2、市场需求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内在动力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甲烷氯化物作为化工行业的基础原材料,对其需求快速增长,1993年到2004年的12年间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国内消费量2001年超过日本,2004年接近西欧。强劲的需求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投资,国内产量以年均22%速度增长,其增长速度高于消费量的增长4个百分点。 波特在分析竞争优势时指出,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高,要受到国

    18、内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进行投资、生产和销售的主要依据首先是本国需求状况,而且最初的销售是从国内市场开始的。从美欧日甲烷氯化物产业发展过程来看,首先都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的,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和下降,对竞争力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是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内在动力。 甲烷氯化物的需求市场情况: (1)有机硅工业概况 有机硅是一种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双重特征的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电气绝缘、耐辐射、耐腐蚀、耐高低温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电子电气、建筑、机械、冶金、汽车、仪器仪表、纺织、化工、轻工、食品、医药卫生及个人保健等几乎与

    19、国民经济有关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享有“工业味精”之称。自1943年美国道康宁公司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即成为新材料的佼佼者。 自从有机硅材料问世以来,一氯甲烷即和有机硅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定意义上讲,一氯甲烷是伴随着有机硅工业发展起来的。有机硅工业的发展刺激了对一氯甲烷的需求,促进了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发展。同时,一氯甲烷的发展也促进了有机硅行业的进步。 近10年来,中国有机硅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有机硅产品的消费量以每年百分之十几乃至几十的高速度增长。据材料,2004年中国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的需求量近40万吨,是1997年的5.6倍,2000年的2.

    20、7倍,据预测,到2008年需求量将达到60万吨。在需求急剧扩张的带动下产量增长也很快,近年国内甲基氯硅烷的产量每年以万吨级增长,1997年全国甲基氯硅烷产量首次突破万吨,达到1.4万吨,2003年达到11.5万吨,年增长37.5,2004年达17.8万吨。从发展势头来看,根据在建项目产能的推算,到“十一五”末,中国甲基氯硅烷产能将达到150万吨。 图 1 近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供应与消费(2)聚四氟乙烯(PTFE)行业概况 氟聚合物因其性能优异,品种多,应用领域广,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是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PTFE占氟聚合物总量的90以上。 2004年全球PTF

    21、E生产能力约为10万吨/年,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全球PTFE市场需求经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的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将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增长率约为45%,预计2007年全球PTFE的需求量将达到11万吨左右,全球PTFE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4万吨/年。亚洲地区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地区,未来34年内亚洲地区的PTFE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0左右。 表 12 世界氟聚合物需求量情况及预测 千吨年份北美西欧亚太地区其他合计PTFE需求量200273333410150902007944149162001102012123517224270135我国PTFE生产起步较晚,长期

    22、以来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整体水平比较低,进入21世纪我国PTFE工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能力迅速增加,2000年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万吨/年,2004年就迅速增长到2.85万吨/年,成为全球主要的PTFE生产国和供应国。 图 2 我国近年来PTFE生产、消费与进出口情况PTFE作为含氟材料的主要品种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且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属于国家鼓励重点发展的产业。PTFE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发展,同时,PTFE的发展前景,也为甲烷氯化物产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F22是生产空调调致冷剂和氟树脂的主要原料。从发展趋势来看,F22作为制冷剂的消费将逐步减少,而作为

    23、氟树脂原料的消费将逐年增加。F22作为氟化物的应用将不受限制,在我国以1015的速度增长。 3、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外部支撑 如果没有相关行业和支持行业作为强有力的后盾,一个产业很难形成竞争优势。本节在分析甲烷氯化物的上游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甲烷氯化物上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对甲烷氯化物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我国现有甲烷氯化物生产主要采用甲醇法工艺,基础原料是氯气和甲醇,相关行业主要是化工装备制造及其自动控制等。 (1)氯碱工业概况 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是烧碱和氯气,氯气是生产甲烷氯化物的主要原料,因此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发展与其上游氯碱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24、 近年来,我国氯碱工业发展迅速。1998年烧碱产量525.8万吨,2004年达到1060万吨。氯碱工业的发展也为甲烷氯化物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促进下游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氯产品主要有无机氯产品和有机氯产品。我国的无机氯产品的耗氯量占据我国氯产品耗氯总量的54%(包括盐酸和其他无机氯化物),其余46%用于生产有机氯化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乙酸和甲烷氯化物等)。 (2)甲醇 甲醇是甲醇法生产甲烷氯化物的基础原料。我国甲醇生产已有40多年历史,2004年已形成760万吨/年生产能力,其中当年新增产能170万吨,当年甲醇产量430-440万吨。随着国内甲醇消费市场走强,企业纷纷准备新建或扩建甲

    25、醇装置,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甲烷氯化物产业创造了条件。 (3)化工装备制造和自动控制 我国化工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随着化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得到快速提升。目前,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完全可以做到100%的国产化,自动化控制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新建的装置都已经应用由我国自主开发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单套装置设计能力已达到6万吨/年,而投资仅为进口同类装置的80%。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目前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基本为内资企业,从企业所有制性质看,主要以股份制为主,既有新建股份制企业,也有原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制企业。中国的甲烷氯化物产业始于国有企业,发展于多种

    26、所有制共存的今天。原来国有企业因其进入行业早,具有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转换了经营机制后,上述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内甲烷氯化物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吸引了民营资本的进入,极大地激活了行业发展的动力。 中国国内市场上既有脱胎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企业生产的产品、也有新进入这一产业的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也吸引国外产品的进入。作为一个竞争行业,国内市场竞争充分而又激烈。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业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加强创新。 表 13 2004年国内主要甲烷氯化物企业所有制情况企业名称企业性质江苏梅兰国营转制四川鸿鹤股份制企业山东

    27、金岭民营企业无锡格林艾普国营转制已转民营山东东岳股份制企业(民营)山东海化股份制企业巨化股份股份制企业同业竞争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国内产业内企业竞争出现了无序问题,同业无序竞争尤其是以低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会削弱整体的竞争优势。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必然走向国际市场,在更大的舞台上参与国际产业竞争,无序竞争将会断送经过多年努力而得到的成果。 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无论是50-70年代的起步阶段,还是在80年代的初级阶段,在引进国外技术的过程中,都有自主创新,尤其是在90年代后,改革开放为创新能力的体现和提高创造了条件。

    28、目前,我国已有甲烷氯化物生产和生产装置专利10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缩小了我国甲烷氯化物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了我国甲烷氯化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目前,国内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的开发能力还不强,尤其是原创性的技术还很少,要成为全球甲烷氯化物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还需作出艰苦的努力。 5、政府因素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外部环境 中国甲烷氯化物产业自90年代末期得到大发展,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是重要内在动力。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市场机制的建设,政府逐步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为产业的发展

    29、提供一个宽松、公平的环境。 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全面清理并废止了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运行的法律、法规和各类规章,按照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要求,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逐步加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监管体系的建立,有效地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 同时,中央政府制定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技部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等,将甲烷氯化物产业的下游产业氟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甲烷氯化物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