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民族团结的小班教案.docx

    • 资源ID:8890092       资源大小:22.4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族团结的小班教案.docx

    1、民族团结的小班教案 民族团结的小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3、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1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

    2、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2、在日常生活和

    3、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2、可爱的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 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2.出示地图:刚才同学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 4、总结

    4、: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 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 1. 第一组同学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学生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第二组学生代表介绍:蒙古族 三、结束部分,继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2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2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

    5、们一起来看看。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3、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3、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 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1、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

    6、 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 题目: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

    7、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4、唱一唱: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5、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

    8、、自治县。再连一连。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设计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三、课外拓展 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三、 判断题: 1、汉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2000多个县几乎都有分布。 2、维吾尔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3、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 4、最近成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日成立。1965年9月1日成立。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民族? 答: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

    9、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2、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了吧。他们各自拥有多少人口?又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呢? 2、接上节课继续指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教案设计 设计者: 二次备课 出

    10、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

    11、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板书: 汉族91.5 少数民族8.41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云南 贵州 宁夏 新疆 青海 四川 教案设计 第三课时 1、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

    12、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还设立了1173个民族乡。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3、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 4、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材料:透明薄纸、纸

    13、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步骤: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在纸板上画出中 民族团结教案 第一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

    14、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

    15、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汉族集中的地区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这是大杂居。小聚居表现的很明显。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

    16、他民族吗? 我们周围有汉、壮、苗、瑶、彝、等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节日文化和风俗。下面介绍几个主要民族的节日文化及风俗: 壮族:春节,有铜鼓的村寨,大年三十夜,经过取鼓、洗鼓、祭鼓仪式后,年初一凌晨敲响铜鼓,全寨举火把抢新水。布越包银锭状大棕粑。濮侬包圆筒形粽粑。三月祭龙节濮侬用植物花叶染成的五色糯米粑,广南濮侬花街节的花糯饭、富宁布越陇端节演壮剧、农历四月的牛王节、濮侬六郎节祭祀侬智高献七彩花糯饭、布越七月祭祖节做搭连粑,尝新节做扁米、土支系十月初一牛戴花、广南者兔侬支系十月初一给儿童煮花蛋碰蛋称“节傣”、濮侬支系还流传有洞经音乐、铜鼓舞、龙阿耶等。 富宁瑶族概况 瑶

    17、族是富宁县境内六个主体民族之一,全县共有8132户4368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26%,居全县第三位,分布在洞波、归朝、木央、新华、里达、花甲、阿用等13个乡镇77个村委会的330个村小组。其中,洞波乡共有瑶族2464户, 11705人,占全县瑶族总人口的26.8,是富宁县瑶族居住最为集中、人口分布最多的乡,年撤区建乡时设置为瑶族乡,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 瑶族先人为古代“尤”人,“尤”人是五帝时蚩尤部落联盟的尤部成员,属“九黎”部族的一部分,春秋战国时为“盘瓠”氏族,秦、汉时为“武陵蛮”和“五溪蛮”之部分,南北朝、隋、唐时称“莫徭”,元、明、清时称“猺人”。瑶族在历史上是流动较多的山居民族

    18、,秦、汉时期,主要集中在湖南的湘、资、沅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一带地区;进入南北朝时期,沅江流域的部分少数民族向北迁移至长江、淮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其中也有瑶族先民在内。元代以后,瑶族先民沿湘、资、沅江向云南南部迁入。而广南西道领富州、安宁州,罗佐州、路城州、上林州等五洲。梁居止是瑶民反元首领,可知富宁境内元代已有瑶族居住,但为数不多。造*失败后,流向越南或其他州府。富宁现有的瑶族,是明末以后陆续从广西、湖南、广东、越南、麻栗坡等地迁入,以广西流入居多。富宁瑶族分为蓝靛瑶、大板瑶和山瑶三个支系。蓝靛瑶和大板瑶的语言同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两个支系语言相近,可互通,风俗习惯也较接近,交往关

    19、系较为密切。蓝靛瑶自称“金门”或“吉蒙”;大板瑶自称“尤勉”或“玉勉”。山瑶支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自称“亚”或“卜亚”,和其他两个支系不能互通语言,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按迁入富宁时间顺序,蓝靛瑶最早,距今约年;大板瑶次之,距今约有年;山瑶支迁入较晚,距今约年。 集中和稳定。板瑶寨按姓有朝向,同姓成排建屋。山瑶则多为依山搭棚而住,生病人死移屋基,喜住单户,无定所,多为单户住的连片村,或者按姓氏或郎舅亲戚,少则三五家,多则三四十户聚族建成自然村。 瑶族在不断迁徙和与自然作斗争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根植于山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 “勤劳勇敢、坚忍不拔、自强

    20、不息、团结友善”的民族精神。瑶族迁入富宁之初,大多居住在深山区,交通闭塞,地多田少,甚至无田,只能靠开荒种地、打猎维持生活,在历史上是一个较为贫穷落后的民族。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壮况,富宁瑶族继承和发扬了瑶族先人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和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依靠勤劳的双手拓荒开田,植树造林,加强与兄弟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民族间的差距得到逐步缩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瑶族与各族人民一起投入各项政治经济改革活动,实现“耕者有其田”,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委、政府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在瑶族地区进行治水、改土、修路、架电、办学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茅草房改造、异地开发扶贫、建温饱示范村、小康示范村、整村推进开发等,大部分瑶族村寨修通了公路,架通了高压电线路,用上了自来水,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富宁瑶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山区经济发展路子,充分发挥资源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八角、茶叶、油茶、热果等经济林果,因地 地制宜发展养猪、养羊、养牛,开展劳务输出、经商等,走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发展的路子,涌现出牙牌、石才、发同、西六等一大批生态村、小康村,如今走进富宁瑶山瑶寨,你会惊喜地发现,过去低矮土木房变成了一座座别墅般的小洋楼,掩映在满山的八角林中,分不清是城镇还是农村,说

    22、不清是村在林中还是林在村中,手机、电视、电冰箱、摩托车、农用汽车等现代生产生活用品也大量走进了瑶家,成为瑶族群众消费的新时尚。年月,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到富宁县新华镇牙牌村调研后,对牙牌村的发展路子非常赞赏,称之为“代表云南山区发展的方向。” 亮丽的瑶族服饰 靛瑶支系,男穿唐装对襟衣,外加无领四袋短褂,下穿宽裆长裤,衣襟与裤脚用红绒线绣些花纹;头包黑布帕,帕长1.2丈,帕两头绣花纹;喜裹绑腿。解放后,中、青年男子多穿工业布料,老年人仍保持黑色服装。妇女喜穿蓝靛染的自制无领对襟长衣、长裤,自织的花带系腰,将衣脚提起束于腰间,翻露出长衣四角镶的红布条,衣袖口镶布条花边,又以白线须帕罩于头顶,再压银盘;前额头发两边分,喜带银器牌扣、银项圈、银耳环、银链、银铃、银手饰,还有各色挂珠,爱修容,以柳眉为美。 板瑶支系,男衣与靛瑶相似。女用黑纱布做头帕,长22.5丈,其中一头以花线绣成,盘于头上,一头覆盖颈后;衣长到膝下,衣两边绣方格花纹。新华、里达、睦伦、木央、田蓬一带的妇女衣两边配


    注意事项

    本文(民族团结的小班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