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常见的财务造假行为与财务报表的审计方法doc 9页.docx

    • 资源ID:8887388       资源大小:23.6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常见的财务造假行为与财务报表的审计方法doc 9页.docx

    1、常见的财务造假行为与财务报表的审计方法doc 9页常见的财务造假行为与财务报表的审计方法(doc 9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目次1引言42财务造假

    2、的原因421内因 42. 2外因 43常见的财务造假行为53.1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53.2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53.3 企业对现金的造假 53.4多户开头和转移资金 54会计造假的识别541分析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64.2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64.3对比企业财务指标的水平65财务报表的审计方法65.1查寻会计凭证,以会计凭证作为主要的审计对象75.2加强对银行账户的审查,顺藤摸瓜75.3从内部控制测评入手进行审计75.4适当地追加延伸性审计程序,做好长期的审计工作86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96.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96.2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职业道德,维护会计从业人员的利

    3、益9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其国际化程度也在加快。但是近年来,财务许多财务造假案例频频被曝光,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地出现,因此,社会各界都应对财务造假有充分认识,采取相应、合理的审计方法,确保资产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分析了造假动机以及识别,提出一些有效的审计方法,同时,呼吁会计人员及企业的负责人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最终减少财务造假。关键词:财务造假(Financial fraud) 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 审计方法(Audit method) 职业道德(Profess

    4、ional Ethics)1 引言 财务造假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第三方在经济活动中,采用欺诈手段获得不当、非法的利益而实施的故意行为。可见,会计造假行为是对财务报表的故意谎报,是对会计信息的蓄意歪曲,这些行为都是人为精心设计的,给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增加了难度,因此,审计人员针对这些财务造假要有专业的知识和超强的审计技术。2 财务造假的原因从哲学角度来讲,内因是主要作用,外因是次要作用,内因对外因起到主导的作用。而财务造假也无外乎是内因和外因两方面,主要表现是:2.1内因主要是:(1)会计人员受利益驱使,唯利是图。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少数会计人员有了享乐主义思想,不想劳动,只想

    5、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坏会计凭证,或者是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挪用公款等,最终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走上不归路。所以,享乐主义不能有,我们要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摒弃享乐主义思想。(2)屈服于领导的威力,被迫做假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单位员工和单位的负责人在地位上是属于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对员工是有领导和管理权的。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实际会计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及作用的大小都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如果单位领导人为获取利润,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向会计人员施压,而会计人员考虑到他是领导,自己只是打工的,为了保全工作,迫于领导的压力不得不违背会计法规而做假账。2.

    6、2外因主要是:(1)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尤其是规模大、结构复杂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相当不完善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且多是形式主义,未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有的甚至为造假者出主意,成为造假者的帮凶。(2)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任何事物都是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我国的会计法也是如此,它规定了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地来防止财务造假,但是,同时这部会计法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是不健全的,比如,法律责任主体的规定就比较模糊。(3)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的监督体制还未成熟,不能有效地监督和防范财务造假。作为社会审计的会计师事务也缺乏独立性和公

    7、正性,不能有效监督。3 常见的财务造假行为3.1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中的造假行为。我国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采用的是协议定价的原则。资产转移的价格是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不需要经过其他方,其利润就可在关联方中自由转移。这种资产重组和关联方交易的造假方法逐渐成为常见的造假手段了,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自身的交易进行财务造假。如“ST粤海发”通过与子公司的一笔资金交换,不仅掩盖了全部亏损,而且还获利了2000多万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运用关联方交易实施财务造假的厉害之处。3.2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造假行为。在会计实务中,即使是相同的会计事项或交易也会有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的结果也有可能不尽相同

    8、,这就为造假提供了可能,因此,有些企业就利用了这一点来造假,来左右企业的利润,夸大经营业绩。比如说,有些企业就不遵守收入实现制,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提前或推后确认甚至伪造收入以确认虚假收入,包括提前确认收入、不将分公司的经营情况并入财务报表中等等。3.3企业对现金的造假行为。这种造假行为主要是通过对资金、借款、抵押、担保等重大现金进行隐匿,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造假行为也是常见的造假手段。如红光公司,蓝田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隐匿重大事项的行为。3.4多开户头,转移资金。有的公司为躲避税务机关的审查,逃避税务,将一部分的业务收入转移到其他银行账户,有的是转移资金,逃避监督,在多家银行建立账

    9、户,供小团体和个人违规使用。4 会计造假行为的识别4.1分析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学中有两个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一般来说,企业增加收入将增加资产或是减少负债;发生费用将减少资产或是增加负债;利润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因此,财务报表各个项目之间是否存在这一会计规律,是识别造假的快捷方法。4.2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分析企业资产的质量时侧重于以下方面:存货在流动资产和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与以前年度相比是否有大幅度增加,是否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三项合计占流动资产和总资产比重是否过高。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应该着

    10、重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等重要指标以分析企业的灵活性以及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还可以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来确定企业在资产管理率和财务资产方面的状况。4.3对比企业财务指标的水平。企业的财务指标水平可以采用的标准有经验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三个标准。经验标准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累积而成的,是比较常见的标准。行业标准就是根据行业的标准制定的,能够基本反映同行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注册会计师利用行业标准在进行审计时,可以查阅相应行业的专业的研究刊物和统计报告,以减轻审计任务。历史标准是企业根据自身一时期的经营的历

    11、史数据为标准,审计人员对当前的财务比率和历史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涉及会计报表项目的重大、不同寻常的变化。因此,企业财务指标与着三个标准相对比,可以清晰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分析企业潜在的造假,方便进行审计。5 财务报表的审计方法针对财务造假的财务报表审计方法是指为了防止、识别和发现财务造假的行为而进行的审计方法。在针对财务造假的财务报表审计方法中,审计人员应是信息的收集者,寻找与具体的违反法律法规的造假证据,确定造假的具体细节、损失的金额、影响范围以及时间、方式、造假者,这是一种带有危险性同时是非常有意义和必要的活动。常用的审计方法有:5.1查寻会计凭证,以会计凭证作为主要的

    12、审计对象。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证明,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也是对经纪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基本环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也大幅提高,像一些关于帐表、账账、账实不符的现象基本上都没有了,因此,仅仅只审计会计报表、总账和明细账是很难发现问题的,我们更要着重审计会计凭证,看其是否合法,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合法。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填制会计凭证,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送交会计机构,而会计机构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于那些合法、合理、真实但内

    13、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要将原始凭证退回给相关经办人员,有其对原始凭证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开凭证,再办理正式的会计手续。5.2加强对银行账户的审查,顺藤摸瓜。现代的企业有自己的银行账户,而且国家金融制度规定,企业大额现金结算都要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每日多余现金都要存入银行,因此,银行账户就变成了资金运动的中心和出入口,集中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通过对企业的银行账户的审查,逐渐延伸到其他账户,从而比较容易就可以发现企业的多头开账、私吞公款、转移资金等问题。5.3从内部控制测评入手进行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

    14、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能够有效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合法。然而从审计的角度分析,造假行为的出现与发生,恰恰正是说明被审计主体的组织管理出现漏洞,内部控制薄弱。因此,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以及检查和评价经济业务的各个部门可能暴露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进行重点审计,这样就事半功倍,很容易就可以发现造假的行为了。为此,审计人员应确定被审计组织是否建立了现实的组织目标,是否有书面政策以说明具体的禁则,是否建立健全授权政策,是否制定了用以控制一些活动和保护资产的政策、程序及其机制,是否能为管理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等等。5.4适当地追加延伸性审计

    15、程序,做好长期的审计工作。经过复核、观察、凭证对比、询问、账户分析和内部控制等程序技术仔细认真的追踪,这些财务造假是可以被揭露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审计人员能有敏感的“嗅觉”,及时抓住各种造假特征,并且要发扬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精神紧紧抓住这些造假线索,不断地追查下去,造假者迟早会露出马脚,审计人员就可以对其一网打尽。除了上述的一般的审计程序,审计还应有适当的延伸性程序,以便彻底揭露造假行为。一般的延伸性审计程序有:5.4.1在一日或者是较短的时间间隔日进行突击盘点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这样对被审计单位来说是不可预料的,无法及时有所准备,审计人员这种不给造假者有时间准备,就能发现贪污和挪用公款的

    16、行为了,但是,审计次数的增多,无形中也就增加了审计人员的业务量。5.4.2调查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的情况,这不是审计供应商和客户,而是针对于企业的采购部门的人员或其他人员的造假审计,看其有没有虚构供应商和客户,从中获取不当的利益。5.4.3再次取得银行对账单。一般企业以为银行对账单已经审计过,开始对未达账项进行造假,而审计人员再次审查银行对账单,这对被审计单位来说是很出乎意料的。审计人员取得银行对账单,检查可疑的未达账项和银行存款的异常变动,检查现金日记账,看看现金收入和该笔收入存入银行的时间是否一致,如果审计人员发现有现金收入延迟存入银行而企业又无法解释其原因的,这就意味着可能现金被挪用了。5

    17、.4.4检查存货的异常变动,对于不正常的存货变动,审计人员应向单位负责人了解情况,如果是属于正常的存货变动,则予以确认,如果单位的负责人并不能给予正当合理的解释时,审计人员就应当采取扩大的实质性的审计,对存货进行仔细调查和盘点,追查存货的变动原因。5.4.5关注企业重大合同的签订,调查签约方的财务状况,如果签约方有存在诸多经营问题或是负债相当严重,无力承担合同中的相关规定,那么,这个合同就存在问题,审计人员适当的索取对方的营业执照和财务报告,以此来确定合同的真实性。6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6.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会计人员是经济信息的加工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

    18、息质量的高低。因此,会计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了,掌握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会计理论,不断及时地吸收国家出台的新准则和新规定,同时,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性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做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以及强化服务。(1)爱岗敬业是会计的基本要求,要求会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保守企业秘密,不为利益所迷惑

    19、,坚持信誉至上。(3)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会计人员的工作比较敏感,它直接和企业的资金相联系,所以,会计人员这时候就更应该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私分明,清正廉洁,不可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他人获取不当的利益。(4)会计人员还应客观公正,依法办事,并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及时迅速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同时,积极地参与公司的管理,为单位负责人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地帮助。6.2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职业道德,维护会计从业人员的利益。从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可以看出,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是导致造假的直接原因,但并非主流,更多的在单位负责人授意下被动造假而失真和失信

    20、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今后一时期要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职业道德水平。让单位的负责人也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明白金钱和业绩并非人生的全部内容,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单位负责人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外,还要进一步在立法上完善制度建设,切实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监督,使会计人员能够挺直腰杆自觉抵制会计不诚实行为,敢于对做假账行为说“不”,而不需要再迫于单位负责人的威力,从而保持良好的会计职业操守,真正做到以“诚信”为会计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以“不做假账”为会计人员的道德准绳,赢取失去的“会计诚信”。结论财务造假是世界各国的一个顽疾,造假者有其深刻的行为动机,所以,遏制财务造假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统一协调、综合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三方共同的努力。除了审计人员要敏感地识别各种造假手段之外,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国家不断地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制,同时,会计从业人员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最终使财务造假减少到最低点。


    注意事项

    本文(常见的财务造假行为与财务报表的审计方法doc 9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