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总结.docx

    • 资源ID:8869114       资源大小:31.6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总结.docx

    1、工业设计史何人可总结工业设计史何人可总结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

    2、多的设计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中国手工艺设计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熔铸法、失蜡法。汉代的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了顶峰。 实用和美观的典范瓷器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印花工艺应用明代家具达到鼎盛。明代家具的主要特色: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充分体现木材的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远林建筑的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工具的发展。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四字概括:简;厚;精;雅。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以下四个因素:注意意境美;

    3、注意材料美;注意结构美;注意工艺美。国外手工艺设计古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一种称为克里斯姆斯的靠椅。希腊家具形式上有极大飞跃。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艺术形式的完美。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中世纪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的圆拱。以彩色玻璃为特色。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思想。生存设计远祖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极为

    4、残酷,人们不但遭受洪水、严寒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还常常遭到野兽的袭击。因此,人类最早的设计工作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在危机条件下,由生存的愿望和能力就会产生出生 存设计。这种设计的质量决定了设计者的生与死,因而常常是成功的设计。如果设计失误,后果将是致命的。因此,这些失误会马上得到纠正。经过无数次反复修改的过程,早期人类的设计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类的设计就是在满足最基本需求的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巴洛克 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巴洛克式设计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巴洛克的愿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

    5、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这种风格集中体现于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到了家具和室内设计。洛可可 洛可可的愿意是岩石和贝克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 (工业革命到一战前)新古典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

    6、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的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淳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符合结构逻辑,并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式风格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建筑式的部件。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反应。浪漫主义始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一开始就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

    7、化艺术。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由于浪漫主义反对工业化生产,也就无法解决工业设计条件下的设计问题,并且对后来反对机械化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渊影响。美国制造体系18世纪时美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家,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工业则迅速飞起, 并逐步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力国。由于美国缺乏廉价劳动力,机械化的速度大大超过欧洲。为了适应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在美国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确定了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和工艺。其特点是: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

    8、系列简化了的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等,这就是所谓的美国制造体系。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在反对工业化的同时,拉斯金为建筑和产品设计提出了若干准则,这成为后来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些准则主要是:l 师承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而不是盲目的抄袭旧有的样式;l 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反对使用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l 忠实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反应材料的真实质感。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的理论和实践在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纷纷效仿,进行设计的革新,从而在18801910

    9、年间形成了一个设计革命的高潮,这就是所谓的“工艺美术运动”。这个运动以英国为中心,波及了不少欧美国家,并对后世的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所谓的“良心危机”,艺术家们对于不负责任的粗制滥造的产品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痛心疾首,并力图为产品及生产者建立或者回复标准。在设计上,工艺美术运动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合适于目的性”等价值中获取灵感,并把源于自然的简洁和忠实的装饰作为其活动的基础。工艺美术运动不是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并存,从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的试验。人物:沃赛、阿什比、斯蒂克利(美国)。评价:工艺

    10、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另外,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用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品。但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这无疑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国设计走了弯路。英国式最早工业化和意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 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成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

    11、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正当欧洲的设计师在为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伦理与美学以及装饰与功能的关系而困惑时,在美国建筑界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芝加哥学派包括了许多建筑师,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里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人物:沙利文、莱特。新艺术风格新艺术运动潜在的动机是彻底地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艺术界流行的两种趋势决裂。首先,新艺术是与

    12、先前的历史风格决裂,这种风格体现了一种怀旧的趋势和折衷主义的混乱局面,只是冷漠而机械的照搬经典的传统形式。新艺术的艺术家希望将他们的艺术建立在当今现实,甚至是最近的未来基础上,为探索一个崭新的纪元打开大门。为此,必须打破旧时代束缚,抛弃旧有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具有青春活力和现代感的新风格来。第二,新艺术拒绝了西方艺术的另一趋势自然主义。热衷于表现华美、精致的装饰,反对对自然奴隶般的模仿。新艺术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了内在活力,体现了隐藏于自然生命表面下的无休止的创造过程,成了自然生命的象征和隐喻。新艺术不反对工业化。新艺术的理想是为尽可能广泛的公众

    13、提供一种充满现代感的优雅,因此,工业化是不可避免的。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威尔德、霍尔塔(比利时线条/鞭线)法国 宾、吉马德(地铁风格)、盖勒(南锡学派)西班牙 戈地(米拉公寓)美国 蒂法尼(玻璃花瓶)德国 青春风格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得名于青春杂志。“青春风格”组织的活动中心设在慕尼黑,这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当新艺术在比利时、法国和西班牙以应用抽象的自然形态为特色,向着富于装饰的自由曲线发展时,在青春风格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中,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雷迈斯克米德、贝伦斯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是由一群先锋派艺术家、建筑师和

    14、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 年,是当时席卷欧洲的无数设计改革运动的组织之一。其代表人物是霍夫曼、莫瑟和奥布里奇。这个运动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但青春风格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在他们手中进一步简化成了直线和方格,这预示着及其美学的出现,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麦金托什、卢斯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1907年成立,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制造联盟每年在德国不同的城市举行会议,

    15、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方组织。制造联盟的成立宣言表明了这个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有许多相似处: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反映;都旨在恢复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都放弃了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又同时受日本装饰的影响。但二者又存在区别: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而新艺术运动放弃了任何的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平面和直线,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装饰动

    16、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在意识形态上是一次知识分子在面对工业化和过分装饰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虽然新艺术运动在各国间有很大区别,但在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尚是一致的。它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崭新的阶段,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代,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间的过渡德国青年风格与奥地利分离派都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发展的设计运动,这两个运动和格拉斯哥四人,特别是马金托什,以及弗兰克?赖特的探索一样,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因此他们被视为新艺术和现代主义设计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

    17、计运动。德莱赛装饰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沙利文最早提出“形式追随功能”。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立体主义立体主义产生并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它的基 本原则是用几何图形(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球体等)来描绘客观世界。未来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首先出现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它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风格派 风格派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风格派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了完全抽象,它对于20世纪的现代艺术、建筑学和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风格派是一场松散的运动,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它的一些主要成员彼此接触不多,

    18、甚至从未谋面,但他们有相似的美学观念。风格派艺术家主要通过1917年在莱顿城创建的名为风格的月刊交流各自的理想,风格派由此得名。风格派有一个共同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艺术应该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这种对于和谐的追求是风格派恒定的目标。主要成员:画家蒙德里安、建筑师奥德、建筑师兼设计师里特维尔德。代表作:蒙德里安的油画构图、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乌德勒支住宅。构成派一战期前后,俄罗斯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影响下积极探索工业时代的艺术语言,他们颂扬机器的特征,提倡用工业精神改造社会生活,认为艺术表现不应依赖于油画颜料

    19、、画布等传统材料,而应取决于塑料、钢铁、玻璃灯现代材料,艺术的形式也应是抽象的几何形式。在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中,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工业设计影响最大的是构成派。构成派艺术家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空间解构形式作为绘画及雕塑的主题。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工程结构物,因此被称为构成主义。俄国构成主义热衷于科学技术,把结构当作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构成主义强烈提出设计为政治服务。最重要代表作: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现代主义一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技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大众市场已发育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改变了

    20、人们的审美趣味,同时现代建筑兴起。这种情况下,先前分散的各种设计思潮融汇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并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强调功能为中心,不再以形式为出发点,讲究效率 、科学性。现代主义认为机器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自我表达,即任何产品的视觉特征应由其本身的结构和内部的逻辑来决定。机器美学机器美学是一种以机器隐喻为基础的风格,也就是用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机器美学追求机器造型中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以及机器

    21、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和逻辑性,以产生一种标准化的,纯而又纯的模式。其视觉表现一般是以简单立方体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强调直线、空间、比例、体积等要素,并抛弃一切附加的装饰。包豪斯“包豪斯”一词由格洛皮乌斯根据德语的“建筑”“房屋”两个词的词根造出来。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和试验成果,并加以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

    22、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表现主义是20世纪首先出现于德国和奥利里的一种艺术流派,主张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管感受和体验,鼓吹用艺术来改造世界,用奇特、夸张的形体来表现时代精神,这种理想主义的思想与包豪斯“发现象征世界的形式”和创造新的社会目标是一致的。国际式风格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

    23、。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 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势微的主要原因。艺术装饰风格 艺术装饰风格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它生动的体现了这一时期巴黎的豪华与奢侈。艺术装饰风格以其富丽和新奇的现代感而著称,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两 次世界大战期间统治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包括了艺术装饰的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绘画、图案、书籍装帧、玻璃和陶

    24、瓷等,并对工业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流线型风格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在最具商业气息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国流线型风格正是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寻找一种迎

    25、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应运而生。而大萧条期间产生的激烈的商业竞争,又把流线型风格推向高潮。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地处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设计领域中崛起,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影响十分广泛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形态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设计风格有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形式和装饰的

    26、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和功能上的一致和对自然材料的欣赏等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1926年,柯布西埃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横向长窗、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在格洛皮乌斯指导下,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了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以下特点: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造

    27、出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 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格洛提出的学校的两个目标:打破艺术界限;提高手工艺人地位,使其与艺术家平起平坐。灯具的重要特征:1、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2、无论从任何角度均看不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3、对白

    28、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4、减弱灯罩边缘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柯布西埃“住房是居住的机器。”格洛皮乌斯相信艺术家具有“将生命注入到机器产品之中”的力量。米斯“少就是多。”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 有机现代主义有机现代主义是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风格在造型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给使用者以舒适的感受,而与此同时这些有机造型的设计往往又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

    29、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当代主义当代主义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的一种设计美学,对办公机器等的设计也有较大影响。它的基础仍是功能主义。但由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影响使其又有弹性及有机的特点。美国的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是20世纪4050年代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设计流派。由于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社会上公认的职业起源于美国,它是20世纪2030年代激烈商品竞争的产物,因而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而美国也因此成为了该流派的的典型代表。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设计

    30、师们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增加经济效益,不断花样翻新,以流行的时尚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但这种商业性设计有时是以牺牲部分使用功能为代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工业设计就以一种未来主义的态度来看待机器及其产品,对电气化、高速交通等现代工业的产物大唱颂歌, 并发展了“流线型”一类具有象征性的“时代风格”。随着经济的繁荣,战后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消费的高潮,这进一步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最能体现商业性设计的是当时的汽车设计,不仅如此,它也影响到了工业设计的其他领域。尽管其设计宗旨与

    31、现代主义的信条相背离的,但它在设计史中却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是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此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意大利的风格与个性二战后,意大利设计的发展被人称为“现代文艺复兴”,对整个设计界产生了巨大冲击。意大利设计是一种一致性的设计文化,它融汇于产

    32、品、服装、汽车、办公用品、家具等诸多设计领域中。这种设计文化是植根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之中的,并反映了意大利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总体来说,意大利设计的特点是由于形式上的创新而产生的特有的风格与特性。小到一把勺子,大到一座城市,都该是经过设计的。这个理念可以概括意大利设计师们的设计哲学。意大利的设计哲学就是优质生活的哲学。意大利的设计师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生产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当代有机雕塑;索特萨斯:从严格的功能主义转变到更为人性化和更加色彩斑斓的设计,并强调设计的环境效应。联邦德国的技术与分析德国的工业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有坚实的基础,而德意志制造联盟促进艺术与工


    注意事项

    本文(工业设计史何人可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