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知识点整理.doc

    • 资源ID:8853460       资源大小:17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知识点整理.doc

    1、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 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1、

    2、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

    3、,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

    4、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6、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7、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8、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9、其势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的连词胜之之势。 10、苟以天下之大,下而承接连词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矣。 其: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它,代赵国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1、子孙视之代词,它,

    5、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介词,跟,和秦相较,或未易量。 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丧失,丢失,动词)者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 向:1、向(先前,以前)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朝着,动词) 犹:1、以地事秦,犹 (动词,好象)抱薪救火 2、

    6、良将犹(副词,还)在 始:1、燕赵之君,始(起初,副词)有远略 2、始(才,副词)速祸焉 终:1、终(终于,副词)继五国迁灭 2、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动词)也。 兵:1、斯用兵(军事行动,名词)之效也. 2、非兵(兵器,名词).不利 3、起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得: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 大则得(获得)城 2、此言得(适宜、得当,符合)之 五、文言句式 1、被动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洎牧以谗诛 2、 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省略句:较

    7、秦之(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4、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 (赵尝于秦五战) 5、定语后置句:苟以天下之大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

    8、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 使动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三古今异义 1.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 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 2.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 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3.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人情事理 四一词多义 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

    9、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10、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祭十二郎文 通假字1、远具时羞之奠 :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5、终葬先人之兆:通“垗”,墓地 6、以待馀年:通“余”,剩下的 7、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通“何”,什么 古今异义1、吾去汴州 古:离开 今

    11、: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2、明年,丞相薨 今:特指今年的下一年 古:任何一年的第二年 3、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成长立业 今:(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而齿牙动摇 古:松动。 今:立场不坚定。 5、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古:过不了多久。 今:数学领域的一分支。 词类活用1、 汝又不果来:名词动用,实现, 2、莫如西归:名词做状语,向西 3、而视茫茫:动词活用为名词,视力 4、汝之纯明宜业其者:名词活用为动词,继承事业 5、苍苍者欲化为白矣:形容词用为名词,白发 6、然后惟其所愿:动词名用,愿望 7、长吾女与汝女:使动,使长大 8 乃能衔哀致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诚意。 9 强者夭而病者

    12、全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保全。 10 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使动用法,使夭折。 11将成家而致汝:使动用法,使来。 特殊句式1、惟兄嫂是依(宾前,只依靠兄嫂。“依”的宾语“兄嫂”前置。构成“唯是”格式,“是”起提宾作用。)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状语后置) 3、吾又罢去 ( 被动句) 4、何为而在吾侧也 (宾语前置) 5、汝从(吾)于东 (省略句) 6、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或(还是)不是这样呢? (“其其”格式构成选择复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整理一、文言实词 (一) 文言通假 1、 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 2、 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二) 古今异义 1、 初

    13、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 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 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 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 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 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 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做动词 (1)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 (2) 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3) 与可厌之:厌,厌恶 2、 名词作状语 (1) 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 意动用法 (1) 初不自贵重:重,以

    14、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 一词多义 1、 熟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执笔熟视:仔细 2、 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 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二、文言虚词 1、 然 予不能然也:这样 自视了然:的样子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 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 竹之始生:取独标志 一寸之萌耳:的 生而有之也:代词,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4、 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

    15、州:在,表地点 5、焉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6、其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文与可 7、 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酒,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表并列 三、 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 1、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 庖丁,解牛者也 3、 轮扁,斫轮者也 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省略句 (1) 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 吾将以(之)为袜 (3) 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四) 倒装句 1、 疑

    16、否宾语前置 2、 定语后置 (1)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3、 状语后置 (1)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 足相蹑于其门 (五) 固定句式 1、 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2、 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

    17、现象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

    18、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五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六、重点虚词 1、 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

    19、介词,用 2、 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七、一词多义 1、 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 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 如 (1)如或知尔(假如)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 为 (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 (2

    20、)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1.项脊轩志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 垣墙周庭(垣墙,砌) 明月半墙(明月,明月照在) 乳二世 (乳,抚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前辟四窗 (前,在前边) 又北向 (北,朝北)一说为介宾结构宾语前置句:又向北 小鸟时来啄食(时,不时) 东犬西吠 (西,朝西)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 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一,一体,整体) 4.古今异义: 室仅方丈 (

    21、方丈,一丈见方) 往往而是(往往,到处)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5重点虚词:以 以当南日 (用来,连词,表目的) 执此以朝 (用如“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表转折,连词) 往往而是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也可不译,连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你的,代词) 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他日汝当用之 (代象笏,代词) 顷之(音节助词,

    22、衬字,补足音节,无义) 儿之成(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然 室始洞然 (的样子,词尾) 然余居于此 (然而,但是,连词) 6一词多义: 1.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访,探望,动词) 2.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3.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做,介词) 4.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5.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6.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23、(阳光,名词) 日过午已昏 (太阳,名词) 一日,大母过余曰 (天,一昼夜,名词) 7.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8.前 前辟四窗 (名词作状语,在前方) 从轩前过 (前面,形容词) 9.西 东犬西吠 (向西边,副词) 室西连于中闺 (的西边,形容词) 10.得 不能得日 (得到,获得,动词) 得不焚 (能,能够,助动词) 11.已 日过午已昏 (已经,副词) 已为墙 (然后,副词) 12.当 以当南日 (挡住,动词) 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应该,助动词) 13.书 借书满架 (书,书籍,名词) 或凭几学书 (字,文字,名词) 14.食 小鸟时来

    24、啄食 (食物,名词) 欲食乎 (吃,动词) 15.大 先大母婢也 (大母,指祖母) 大类女郎也 (很,非常,副词) 16.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 (地方,处所,名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的,在此指代枇杷树,特殊的指示代词) 17.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由,自,介词) 从余问古事 (向学习,动词) 18.自 余自束发 (从,由,介词) 自语曰:“” (自己,代词) 19.归 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动词) 吾妻归宁 (归,返回,动词。归宁,出嫁的女儿会娘家探望) 20.始 室始洞然(才) 始为篱(起初) 句式: 1判断句 1)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用“也”表示判断。如: 2)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省介词“于”) 6) 垣墙( )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居住) 3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知识点整理.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