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整理GBJ12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docx

    • 资源ID:885212       资源大小:216.47KB        全文页数:2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整理GBJ12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docx

    1、整理GBJ12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来源:发布时间: 2004-5-23 17:32:59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年8月1日关于发布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的通知计标19872415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关于印发1982年至1985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铁道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TJ1274(试行),已修订完毕,并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订后的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

    2、BJ1287为国家标准,自1988年8月1日起施行。原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TJ1274同时废止。本规范由铁道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国家计划委员会1987年12月21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的要求,由我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我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会同冶金部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机械部湘潭牵引电气设备研究所、煤炭部规划设计总院、化工部吉林化学工业公司铁路运输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矿设计院,共同对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TJ1274(试行)进行修订而成。在

    3、规范修订过程中,总结了原规范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开展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广泛征求意见,对其中一些重大问题作了专题讨论。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修订后的规范共分14章和5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调整章节,充实内容,扩大适用范围,修改划分铁路等级的规定,取消厂外线和厂内线分类,修改不恰当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删去非本规范范围和过繁、不具体、缺乏实用意义以及技术陈旧的条文,补充缺漏和不完善的条文,增加新技术成果等。在实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天津市北站),并抄送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北

    4、京市西交民巷)以便修订时参考。铁道部1986年10月主要符号线路R曲线半径;I减缓坡段长度(或货物列车长度);a减缓坡段长度(或货物列车长度)内平面曲线偏角;ir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缓值。路基h路堤边坡高度;m道床或路基边坡坡率;b路基面每侧加宽值;B挡土墙基底宽度;B挡土墙检算的截面宽度;K压实系数;Ke挡土墙滑动稳定系数;Ko挡土墙倾覆稳定系数;压应力;容许压应力;剪应力;圬工材料容许纯剪应力;e挡土墙基底合力偏心距;e挡土墙检算截面的合力偏心距。轨道h外轨超高;Vmax最高行车速度;Vj均方根速度;Ni各类列车次数;Gi各类列车质量;Vi实测的各类列车速度。桥梁和涵洞h根据河流具体情况

    5、分别考虑壅水、浪高、河弯超高、河床淤积、局部股流涌高等影响的高度;h涵洞净高;墩台顶帽处的弹性水平位移;L桥梁跨度。第一章总则第1.0.1条 为贯彻国家有关铁路建设的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标准轨距(1435mm)铁路(以下简称“工业企业铁路”)工程及设备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企业铁路设计。对工业企业在运营中经常移动的、半固定的、生产过程有特殊要求的以及自行运营的专设铁路,均可按各部制订的专业规范或补充规定设计。工业企业铁路,凡列为全国铁路网规划的组成部分,经有关部门批准者,可按路网铁路的有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如在近

    6、期内主要承担工业企业运输时,对轨道及其他易于改变的建筑物和设备仍按本规范有关条文设计。设计工业企业铁路时,还必须执行国家现行的卫生、防火、抗震、“三废”排放以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1.0.3条 工业企业铁路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与工业企业总布置、城乡建设、农田水利、铁路网以及其他交通运输系统相协调,保证工业企业生产运输需要,便于相邻工业企业共同使用,并兼顾沿线地方客货运输。第1.0.4条 工业企业铁路设计,应积极采用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显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铁路设备配置,应结合各工业企业特点,符合生产流程,遵守路(铁道部所属的单位,下同)厂(工业企业,下同)统一技术作业规定,简化交

    7、接程序,提高运营效率。并应力求紧凑合理,充分利用地区公用设施,尽量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各种结构应广泛采用轻型和标准设计。适应快速施工,合理节约材料,并尽量使用钢材、复合材料、工程塑料等代替木材。第1.0.5条 建设工业企业铁路必须进行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比选,提出建设的依据。第1.0.6条 工业企业与全国铁路网、港口码头、其他企业、原料基地及厂矿生产单位间衔接的工业企业铁路,应按工业企业远期或最大设计能力所承担重车方向的货运量划分等级,采用表1.0.6的规定。工业企业铁路等级表1.0.6 铁路等级重车方向年货运量(Mt)4及以上1.5及以上至4以下1.5以下由于工业企业性质、与路网运输

    8、配合或其他原因不能按表1.0.6划定铁路等级时,应在设计任务书中明确,或在初步设计中提出论据,经审批确定。运营期限不满十年的工业企业铁路不分等级,按本规范有关限期使用铁路的规定设计。工业企业铁路各段所通过的货运量不同时,可考虑按各该段货运量相应的等级铁路标准设计,但应满足根据运输组织所确定的牵引定数的需要。以调车运行的工业企业铁路,可根据其作用或长度选定其技术标准:一、自接轨点通往企业站(车场)间和企业站(车场)相互间的联络线路;工业企业通行线路;以及自接轨点或分岔处引向作业场范围外(不包括衔接的作业或停车线段)的衔接线路,其长度在2km以上者,应按调车运行的联络线设计。二、自接轨点或分岔处引

    9、向作业场范围外(不包括衔接的作业或停车线段)的衔接线路,其长度在2km及以下者,以及其他连接线路,可按连接线设计。第1.0.7条 各级铁路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不得大于下列数值:级铁路70km/h级铁路55km/h级铁路40km/h第1.0.8条 工业企业铁路建筑物和设备的类型、能力及技术标准,应根据运输性质、设计运量(包括货运波动量)以及与路厂的发展互相配合确定。一般对易于改变的应按近期设计运量(包括货运波动量)进行设计,并宜考虑将来发展扩建的可能,对不易改变的应根据工业企业远期或最大设计能力所承担的运量确定。对既有建筑物和设备,应考虑充分利用,不得轻易大拆大改;对过渡性或限期使用的建筑物和设

    10、备,应采用简易型式,满足运营期间需要。第1.0.9条 工业企业铁路建筑限界,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在个别情况下,如工业企业内使用特殊种类机车车辆或有其他特殊需要时,各有关部门可制订特种建筑限界,但如需要路网机车(包括调车机车)车辆进入时,应商得铁道部所属有关铁路局同意。第1.0.10条 工业企业铁路与路网铁路接轨,在既有线上应与该管铁路局取得协议;在新线上应与该管铁路设计单位取得协议;在既有工业企业铁路上接轨,应与该管企业和铁路局取得协议。第二章线路第一节区间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平面第2.1.1条 设计线路平面的曲线半径,应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理选用。线路平面的曲

    11、线半径,一般宜采用4000、3000、2500、2000、1500、1200、1000、800、700、600、550、500、450、400、350、300、250和200m。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上列半径间10m整倍数的曲线半径。最小曲线半径应根据铁路等级结合行车速度和地形等条件,比选确定,其数值不应小于表2.1.1规定。最小曲线半径(m)表2.1.1 铁路等级一般地段困难地段600350350300250200注:限期使用的铁路,其最小曲线半径可采用级铁络的规定。在个别情况下,经技术经济比选,可采用小于表2.1.1规定的最小曲线半径,但级铁路不得小于300m,级铁路不得小于250m。专

    12、为工业企业内部运输的铁路,在特殊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180m;厂矿区内当场地狭窄,只使用小型机车车辆,其固定轴距等于或小于4600mm时,最小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50m。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时,曲线半径可采用非整米数,其最小曲线半径应结合既有铁路标准比选确定。在困难条件下,按上述标准改建将引起巨大工程的个别小曲线半径,可予保留。第2.1.2条 设计新线不应采用复曲线。改建既有线,在困难条件下,为减少改建工程,可保留复曲线。与之并行的第二线,如有充分依据,也可采用复曲线。限期使用的铁路,在困难情况下,有充分依据时,个别曲线可采用复曲线。增建第二线时,两线线间距不变的并行地段平面曲线,宜设计为与既有

    13、线经过校正的同心圆曲线。第2.1.3条 直线与圆曲线间应以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长度应根据曲线半径,结合该地段的行车速度和地形条件,按表2.1.3数值选用。有条件时,宜采用较长的缓和曲线。改建既有线,在线路条件和建筑物限制等困难条件下,可在同一曲线的两端采用不等长的缓和曲线。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离时,如受最小圆曲线长度限制,可不设缓和曲线,但反向曲线的曲线半径:级铁路应大于2000m,、级铁路应大于1000m。行车速度小于30km/h的铁路,其曲线半径等于或大于700m时,可不设置缓和曲线;小于700m时,应设20m的缓和曲线,但外轨超高不足10mm者,亦可不设。保留既有复曲线时,如两个圆曲

    14、线的曲率差在级铁路大于1/2000、级和级铁路大于1/1000时,应设置中间缓和曲线,其长度根据计算确定。在特别困难时,亦可保留复曲线原状。缓和曲线长度(m)表2.1.3 曲线半径(m)缓和曲线长度级铁路级铁路级及限期使用的铁路(1)70(km/h)(2)60(km/h)(1)55(km/h)(2)45(km/h)(1)40(km/h)(2)30(km/h)400020300020250020202000202020150020202020120020202020201000202020202080030202020207003020202020600403020202020550403030

    15、2020205004030302020204505040302020(1)资质等级。评价机构的环评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环评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有效期为4年。20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即估算某一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的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纳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去,以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对负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费用,对正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效益。400直接市场评估法又称常规市场法、物理影响的市场评价法。它是根据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影响的方法。50(6)对

    16、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4030仍以森林为例,营养循环、水域保护、减少空气污染、小气候调节等都属于间接使用价值的范畴。20A.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范围,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20(二)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20350报告内容有: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适用标准、工程内容及规模、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等。604.广泛参与原则。40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

    17、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4020202030070504020302025050303020200404020180404020150505030第2.1.4条 两缓和曲线间的圆曲线长度不得小于20m。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时,在困难条件下,两缓和曲线间的圆曲线长度可减至14m。第2.1.5条 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的最小长度,应根据铁路等级及地形条件按表2.1.5的数值选用。夹直线最小长度(m)表2.1.5 铁路等级一般地段困难地段502545204020注:限期使用的铁路可采用级铁路的规定。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时,如按上述夹直线标准将引起大量工程时,级铁路亦可缩短

    18、至20m。第2.1.6条 增建的第二线,宜设在既有线一侧,如需换侧时,宜在曲线上或车站附近进行。车站两端和桥隧地段线路的线间距变更,宜在附近曲线完成。条件不具备时,可在第二线用较大半径的反向曲线完成。增建第二线时,区间直线并行地段的线间距不得小于4m;曲线地段的线间距,应根据曲线半径和超高条件按表2.1.6的规定加宽。工业企业铁路与路网铁路并行时,直线地段线间距如两线间设高柱信号机,不应小于5.3m,如不设高柱信号机,可采用5m。曲线地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加宽。曲线线间距加宽(mm)表2.1.6 曲线半径(m)外侧线路曲线超高大于内侧线路曲线超高时其他情况400030

    19、0025002000150012001000800700600550500450400350300250200180150354550658511013016018521523526029032537043049057562071520303545557085105120140155170190210240280340425470565()纵断面第2.1.7条 线路的限制坡度,应根据铁路等级、牵引种类、地形条件和运输要求比选确定,并应考虑与邻接铁路牵引定数相协调,在采用限制坡度将引起巨大工程的地段,经过比选,可采用加力牵引坡度。限制坡度和加力牵引坡度,一般不应超过表2.1.7所列数值。限期使用

    20、的铁路可采用级铁路的规定。个别情况下,如有充分依据。限期使用的铁路,采用蒸汽牵引的最大坡度可用到30。 线路最大坡度()表2.1.7 铁路等级限制坡度加力牵引坡度蒸汽内燃、电力蒸汽内燃、电力152020302025253025302530加力牵引坡度宜集中使用,并应与有机务设备的车站邻接。加力牵引坡度的数值应根据限制坡度、采用的机车类型和加力牵引方式计算确定。轻重车方向货流显著不平衡,预计将来也不致发生巨大变化,且轻、重车方向采用不同的限制坡度可以节省大量工程时,经过检算和比选,在轻车方向可采用大于重车方向所采用的限制坡度,但不得超过该级铁路的最大坡度,并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列车制动安全;二、

    21、在轻车方向列车运行速度不低于机车计算速度;三、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需要。改建既有线时,对局部超过限制坡度的地段,如因降坡将引起大量工程,且运营实践和牵引计算证明可以利用动能以不低于机车计算速度通过的坡度,可予保留。增建第二线时,对既有线超过限制坡度的地段,可作为行车方向的下坡线。第2.1.8条 最大坡度应包括下列坡度减缓(或折减)值:一、平面曲线(指未加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下同)范围内的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缓。其减缓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当曲线长度大于或等于货物列车长度时: 当曲线长度小于货物列车长度时: 式中ir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缓值()R曲线半径(m)I减缓坡段长度,当其大于

    22、近期货物列车长度时,则采用近期重车货物列车长度(m)减缓坡段长度(或货物列车长度)内平面曲线偏角()二、位于货物列车运行速度接近或等于计算速度的坡道上的小半径曲线范围内,应考虑机车粘着系数的降低所引起的坡度减缓。其坡度减缓值可按表2.1.8-1和表2.1.8-2采用。电力、内燃牵引小半径曲线粘降坡度减缓值()表2.1.81 46912152025304500.200.250.350.450.550.700.851.054000.350.500.650.851.051.351.651.953500.500.701.001.251.502.002.452.903000.700.901.301.65

    23、2.002.603.203.802500.851.151.602.052.503.254.004.752001.001.401.902.453.003.904.755.601801.051.452.002.603.154.105.056.001501.151.552.202.853.454.455.506.50蒸汽牵引小半径曲线粘降坡度减缓值()表2.1.82 469121520255000.150.200.300.350.450.600.704500.300.400.600.750.901.201.504000.450.600.901.151.401.802.253500.600.851.1

    24、51.501.852.403.003000.751.051.451.902.303.003.752500.901.251.752.252.803.654.502001.051.452.052.653.254.255.251801.101.552.152.803.454.505.551501.201.652.353.053.704.856.00三、采用各种牵引种类的铁路,位于货物列车运行速度接近或等于计算速度的坡道上长于500m的隧道,其坡度不得大于最大坡度乘以表2.1.83系数所得的数值。位于曲线地段的隧道,应先进行隧道折减,再进行曲线减缓。内燃、蒸汽牵引的铁路还应检算机车进入隧道的速度,如低

    25、于表2.1.84规定时,应在洞外设计加速缓坡。各种牵引种类的隧道内线路最大坡度系数 表2.1.83 隧道长度(m)电力牵引内燃牵引蒸汽牵引单机牵引双机牵引50110000.950.900.900.85100140000.900.800.800.7540000.850.750.700.65注:蒸汽牵引的列车在相邻两隧道间走行不足30s时,应作为一个隧道长度选取通过速度。四、改建既有线,如按上述规定减缓(或折减)将引起巨大工程时,可按本规范第2.1.7条超限坡规定处理,或采取其他措施。第2.1.9条 纵断面坡段的长度及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纵断面宜设计为较长的坡段,一般不宜小于表2.1.9-1规定的长度,但因坡度减缓(或折减)而形成的坡段、缓和坡段、两端货物列车以接近计算速度运行的凸形纵断面的分坡平段和路堑内代替分坡平段的人字坡段以及枢纽线路疏解区,、级铁路可缩小至200m,级及限期使用的铁路可缩小至100m。坡度长度表2.1.9-1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m)1050850750650550450坡段长度(m)500400350300250200最小坡段长度必须满足设置竖曲线的要求。二、相邻坡段宜设计为较小的坡度差,最大不得超过表2.192的规定。相邻坡段的坡度差()表2.19-2 铁路等级远期到发线


    注意事项

    本文(整理GBJ12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