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docx

    • 资源ID:8817441       资源大小:38.56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docx

    1、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我长大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教学难点 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CAI,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二、进入主题1、交流、讨论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播放别来接我音

    2、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2、学唱旋律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3、学唱歌词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小博士 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情感的升华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

    3、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1、分组排练(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2、综合表演。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B、评价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C、拓展引申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c、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动一动 随音乐

    4、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 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 3、演一演、唱一唱 师:(播放小树长高了。)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1、听一听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2、哼一哼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

    5、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3、奏一奏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跟奏。)4、合一合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

    6、起唱出来。5、唱一唱A、老师指导唱曲谱。B、学生从头至尾唱曲谱。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第四课时一、听赏表现1、说一说、听一听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吧。2、画一画、演一演(学生随音乐表现)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四、评价总结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收获真不少。第二单元 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7、、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2、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与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找春天 1、春景图 导语: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呀!在这充满朝气的春天里,我们的春天歌会正式拉

    8、开帷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CAI展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课件展示:春天的歌、春天的诗 导语: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 3、唱一唱 4、读一读小组朗诵后,学生自由朗读。二、听赏感受-听春天1、初听春(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导语: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象。)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A、诗歌(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B、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作者及小提琴套曲四季3、复听春讨论:乐曲中

    9、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4、随乐哼唱三、歌曲表现-唱春天1、春风的歌(学习歌曲1、2乐句)A、听春风B、学春风C、唱春风提出声音要求2、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3、4乐句)导语:春风高兴地跑来了,小树、溪水和花儿都欢迎它的到来。你们听,它们是怎样表示欢迎的?、听一听、学一学请学生学学小树、溪水和花儿欢迎春风的样子。感受音乐形象。、唱一唱3、春天的问候(学唱高声部)A、教师范唱歌曲最后一乐句。B、学唱歌曲高声部。C、师生合作演唱声部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听赏了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学会了春风这首歌,从中领略了春的绚丽、春的生机、春的豪情,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这美好的春天里都有一份新

    10、的收获、新的喜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春晓,并有感情地演唱。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春晓的情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1、组织教学。2、演唱歌曲春风。3、让学生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二、赏析1、想一想这幅画面最象哪首诗的意境?(课件展示画面。)2、说一说不同的意见。3、提问:诗中的“晓”是什么意思?4、吟诵(个别学生、全班、老师)。三、学习歌曲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观察老师的演唱表情。)2、教师带唱一遍。3、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4、师生接唱。5、情绪处理(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朗诵跟合唱速度一致。)四、起舞作画1、以春为题,以绘画或自己喜爱的的方式

    11、表现诗歌的情感。2、教师巡回指导。(课件展示春晓的音乐。)3、评价(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五、小结老师小结,评奖,在乐曲中结束新课。 第三单元 草原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 2、能学会大雁湖,并随音乐吹奏大雁湖。教学重点 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 2、学习附点八分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师: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歌儿进教室吧。(引导学生随着我是草原小骑手边唱边拍手进教室,在座位上站好。)师:来跟着老师动一动。2、师生问好二、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师:同学们,从刚才

    12、我们听到的音乐和咱们律动时的动作中,知道咱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将要走进哪个民族吗?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师:既然大家对蒙古族了解这么多,我们来玩一个“我跳你猜”的游戏。老师跳一个蒙古族舞蹈动作,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跟着老师学一学,那就更好了。A、“挤奶”动作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会出现挤奶的动作呢?(课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满地的风景,老师随风光片介绍。)B、“抖肩”动作C、“雄鹰展翅”动作D、“骑马”的动作三、新课教学1、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A、小马跑来了(初听与模击节奏)师: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在马背上生活,马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

    13、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都有赛马的项目,瞧,有三匹小马过来了(课件展示:三匹小马分别拖着三条节奏出现。)第一匹: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第二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第三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B、认识附点八分节奏C、节奏练习2、歌曲大雁湖A、初听歌曲师:刚才草原牧民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这儿有一群小牧民也唱起了他们自己的歌。(全班同学聆听大雁湖。)B、读谱C、跟唱3、吹奏大雁湖四、总结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歌乐声中,老师

    14、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丽。让我们在这动听的音乐中结束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这首歌曲。2、能学会跳简单的筷子舞,并随乐表演舞蹈。3、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教学重点 从听牧歌、唱可爱的羊群、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教学难点 学跳筷子舞教学过程一、清晨的草原1、听赏牧歌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A、初听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请同学们说说聆听音乐的感受。)B、复听全

    15、曲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其中的一个乐段,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如果你觉得它很美,就随着音乐动一动。另外,这个乐段一共被重复了三次,如果你能记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现时用噜轻轻地跟着它哼哼。(全班聆听全曲,教师引导学生随乐律动,并在第三乐段时轻声哼唱主旋律。)C、视唱主旋律,介绍牧歌师:这是草原牧民用歌声来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所以这首歌曲就叫牧歌,是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让我们再唱一唱它的主题吧。2、读谱唱歌A、模唱师:刚才的无伴奏合唱展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那么现在我们也来用美妙的声音表现清晨的草原,首先请大家听一听这段旋律,然后再用“噜”来模唱。B、识读乐谱(课件展示可爱的羊群的

    16、乐谱。)C、为音乐配画二、欢腾的草原1、用筷子为歌曲伴奏师:为了加强这种欢快的感觉,让我们用筷子为可爱的羊群伴奏好吗?师:刚才跟着老师用筷子伴奏的时候,除了筷子互相敲击之外,老师还敲击了身体的哪些部位?2、介绍筷子舞及蒙古族的其他舞蹈师:刚才你们随老师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和进行身体韵律的变化,是不是使我们的动作具有了舞蹈的韵味?其实,老师带大家跳的就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筷子舞中的典型动作。师:蒙古族人民不仅能骑马射箭,而且能歌善舞,他们的传统舞蹈有安代舞、顶碗舞和筷子舞。今天我们就来跳一跳蒙古族人民特别喜爱的筷子舞吧。(老师随可爱的羊群音乐范跳。)师:这些动作你们熟悉吗?其实,我们只要把上节课

    17、“我跳你猜”环节中学到的动作和我们刚才敲击筷子的动作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筷子舞。(师生一起随乐跳筷子舞。)3、表演筷子舞三、总结师:照耀大地一天,太阳要回家了。忙碌了一天牧民们也要回家了,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唱起歌跳起舞,踏着夕阳回家吧。第四单元 大海摇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能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2、能安静地听赏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养成聆听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结合歌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清晨欢乐的海-学习歌曲海娃的歌1、听音乐,玩游戏,学习歌曲

    18、旋律A、音乐游戏-抓尾巴师生在海娃的歌的旋律中进行游戏。B、音乐游戏-浪花飞起来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音乐游戏。C、模唱旋律师:你能学着海风轻轻地唱一唱吗?请用“噜”模唱。老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声音来模唱。学生探索用不同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2、学习海娃的歌的歌词A、聆听范唱(课件播放海娃的歌的音乐,组织学生安静地聆听。)B、试唱歌词师:你能试着唱一唱歌词吗?不会也没关系,将不会唱的乐句记下来,大家互相帮助。(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着音乐轻声唱歌词。)3、创编身势造型海娃的歌A、讨论造型方案B、各组进行身势表现C、身势表演二、深夜神秘的海-大海和辛巴特的船1、介绍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的背景,了解主题音乐

    19、。2、认识“辛巴特”其人,听赏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师:夜深了,海面上泛起阵阵波光。你们听,多美的音乐呀!(老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初步聆听乐曲大海和辛巴特的船。三、课堂小结师:音乐中的大自然是美丽多变的,时而欢快,时而宁静,时而又神秘莫测。我们学会了演唱并表演了海娃的歌,也聆听了大海和辛巴特的船的美妙音乐。只要你细心,你就能用音乐表现身边的一切。下课。(课件播放大海和辛巴特的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大海摇篮,能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结合音乐游戏表达自己的感受。 2、积极参加“破译密码”的音乐活动,能准确找到每个乐句的结束音。教学过程一、听音乐,玩游戏游戏说明:将P21三

    20、条旋律分别制作在形状为海洋动物的卡片上,但每个乐句都缺少终止音,学生听着,边哼唱边选择正确的终止音填在卡片上,形成完整的乐句。补充练习:A、6 3 3 1 | 2 3 6 | 6 2 1 5 | ( )- | B、5 6 5 3 2 | 1 1 2 | 1 3 2 | 1 6 1 2 1 | ( ) - | C、3543 3543 |5 2 2 | 2432 2 432 | 3 1 ( ) |二、复习海娃的歌三、小结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听赏与跟唱大海摇篮师:风轻轻地吹来,欢乐的海渐渐平静下来,海面就像摇篮一样轻轻地、静静地摇。我们一起来做“大海摇篮”的音乐游戏吧。1、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中作

    21、听赏游戏-“大海摇篮”。2、学生在大海摇篮的音乐中,和他人配合玩听赏游戏。游戏说明:将学生分成海浪、小船组,在舒缓的歌曲声中,表现海浪轻轻翻动,小船轻轻穿梭在大海上,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小船也在海面上高低起伏,变化动作。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玩一玩,感受音乐情绪的不同。3、跟唱大海摇篮引导学生通过与海娃的歌的比较、分析,体验到大海摇篮所表现的那种恬静的美、深情的美、演唱音色的柔美。四、课堂小结第五单元 音乐家舒伯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

    22、参与表现。3、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馨、甜美的情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学生随着军队进行曲的音乐在教室律动。师: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维也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CAI,教师随画面介绍。)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1、导入师:在维也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众多音乐家中的一个,他就是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2、学生观看连环画A、看一看B、说一说师:看了这段连环画后,你了解了舒伯特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小结:三、听赏乐曲-军队进行曲1、导入师:刚才我们

    23、了解到,舒伯特一生创作了998部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一次,他看到家乡凯旋归来的军队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作品。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其中的一段。2、听赏第一乐段(课件播放军队进行曲第一乐段。)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解放军、士兵等。)师:大家觉得这段音乐的节奏感和情绪是怎样的?(课件展示:节奏鲜明 情绪是雄壮有力的)师:让我们用“嘣”唱唱主题音乐。3、听赏第二乐段师:让我们接着往下听,听一听这段音乐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课件展示乐曲第二乐段。)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前面那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B=音乐情绪=热情的)师:请大家一边唱

    24、一边随着音乐挥挥手。(课件展示B段主题乐谱。)4、听赏再现乐段(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参与表现。)5、听赏全曲,参与表现师:下面请大家完整地将整首乐曲听一遍,请你随着音乐的变化选择适当的动作进行表现。师:这首乐曲一共有三个乐段,其中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这样的乐曲结构我们称它为带再现的三段体。6、总结师:这首乐曲就是舒伯特创作的军队进行曲。乐曲描写的是士兵在行进中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凯旋而归的士兵的热闹场面。)第二课时一、学唱歌曲-摇篮曲 1、讲述故事师: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但他的一生在贫穷中度过,他整天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天,又冷又饿的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已走进了一家饭馆,静静

    25、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他看到了报纸上的一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师深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2、学唱歌曲A、体会歌词B、朗读歌词(课件播放摇篮曲伴奏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C、教师弹奏范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意境。D、学生哼唱旋律请大家划拍哼唱旋律。E、比较演唱,解决难点依音F、演唱歌曲,体验角色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二、歌曲之王-舒伯特1、其他歌曲介绍师:大家知道吗?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他创作的歌曲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人们把舒伯特称为“歌曲之王”。让我们

    26、来听一听他最具代表性的几首歌曲。(课件展示其他歌曲画面及音乐主题。)2、音乐家小卡片师:虽然舒伯特1828年就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六下的音乐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人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音乐家小卡片”,让我们用小卡片的方式记住舒伯特,记住他的作品。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地填写,好好地保存。下课。(课件播放小夜曲,学生随音乐领取音乐小卡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鳟鱼、鳟鱼五重奏,了解其音乐形象,体验、辨别音乐情绪的转变,并能积极参与表现。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听赏鳟鱼1、初听与思

    27、考(学生聆听鳟鱼,并思考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意境。)2、交流与归纳A、学生交流对歌曲的理解。提问:歌曲中出现了几个角色? 歌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B、老师小结:鳟鱼是舒伯特写的一首富于戏剧性的艺术歌曲,创作于1817年。当时他才20岁。歌词取材于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他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欺诈,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恨,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3、复听全曲师:请大家再听一遍,听一听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情绪变化。4、再听全曲(边听音乐边表演鳟鱼。)三、听赏鳟鱼五重奏师: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1819年,舒伯特创作了

    28、A大调钢琴五重奏,因为该曲的第四乐章是根据歌曲鳟鱼写成的,所以又叫鳟鱼五重奏,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音乐鳟鱼五重奏,学生聆听。)四、评价总结师:今天,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了舒伯特音乐的魅力,收获真不少,同学们也可以利用因特网去查询更多有关舒伯特的作品,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第六单元 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可爱的家,并能与他人一起用深情、和谐的声音合唱这首歌曲。2、能认真听赏萨克斯独奏曲回家,感受乐曲蕴含的对家的眷恋之情,初步了解萨克斯管的音色特点。3、在一系列音乐活动中,能大胆尝试与同学合作,学会关爱他人。教学过程一、听赏回家1、学生听歌曲可爱的家进教室。2、初听回家片断师:同学们,请你们先听一段音乐。(课件播放萨克斯曲回家片断及相关画面。师:介绍萨克斯。萨克斯属于西洋木管乐器,它的音色柔和优美,表现力极为丰富,被称为“迷人的乐器”。谁能模仿一下萨克斯的动作吗?(随音乐模仿吹奏萨克斯的动作。)师:听到这首深情、悠扬的曲子,你有什么感受?这是一首著名的萨克斯独奏曲回家。你们能记住其中的1-2句了吗?能不能哼唱一下?(随音乐轻声哼唱主题旋律。)3、复听回家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跟着音乐一起来哼一哼。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学唱可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