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汝城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 资源ID:8812459       资源大小:20.3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汝城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1、汝城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汝城县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县紧紧围绕“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掘起”的发展思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全县上下攻坚克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684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2986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5231万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190258万元,增长13.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4%,

    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61%,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7%、39.8%、51.5%,分别拉动GDP增长0.9个、4.1个、5.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020元,增长10.1%。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506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38636万元,增长4.3%;林业产值31078万元,增长8.6%;牧业产值62417万元,下降1.8%,渔业产值1041万元,增长9.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34万元,增长18.7%。全县粮食产量196080吨,增长3.4%,油料产量7187吨,增长4.3%;水果32272吨,下降0.3%;蔬菜

    3、226036吨,增长5.3%。全年牲猪出栏40.6万头,增长0.4%;家禽出笼58.78万羽,下降5.7%;禽蛋产量1265吨,下降25.3%;水产品产量725吨,增长1.5%。全县有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5850万元,增长13.4%,实现利税433.68万元,增长12.7%,实现利润4702.3万元,增长12.8%。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0处,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288万元,完成土石方14.04万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530公顷。总用水量1450万立方米,人均用水量435立方米。2014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2万千瓦,增长8.8%

    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49175万元,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园区规模工业增长13%,非公有制经济增长7.7%。按行业划分,采矿业增长4.2%,制造业增长19%,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531695万元,增长3.2%,销售产值523331万元,增长3.3%,产销率为98.43%,比上年提升0.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34亿元,下降1.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钨精矿21017吨,增长2%;铁矿石68.2万吨,下降8.2%,人造板4.2万立方米,下降12.5%;水泥15.6万吨,增长4%;

    5、商品混凝土14.8万立方米,增长34.5%;钢材8万吨,下降14%;铁合金1.4万吨,增长16.7%。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056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全县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009万元,下降8.6%。房屋施工面积56.28万平方米,下降0.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0.54万平方米,增长39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140个,新开工项目110个,已投产项目96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35895万元(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3.6%。按产业分,一产业完成11232万元,下降29.7%;二、三产业各完成304696万元、3

    6、19967万元,分别增长47.5%、9.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95617万元,增长47.9%;民生工程投资38715万元,增长30.9%;生态投资14907万元,增长58.1%;产业投资220639万元,增长34.1%;工业投资303544万元,增长4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325万元,比上年增长0.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156平方米,增长6.8%,销售额68532万元,增长44.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9%。限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26705万元,增长27%。按销售形态分,餐饮收入600万元,下降25.5%,商品零售26

    7、105万元,增长27.2%。 六、对外经济、旅游业 2014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个,直接利用外资62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7%;内联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256580万元,增长18.4%。完成外贸出口1201万美元,增长253.2%。2014年,全年拥有国家级旅游景区(点)3家,国家级4A旅游景区(点)2家。精心承办了2014年中国郴州(温泉)休闲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了2014年“欧斯塔克”杯中国汽车接力锦标赛,在重大节会活动的带动下,全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达425.06万人次,增长20.4%;旅游总收入19.57亿元,增长21.8%。 七、交通、邮电 全县境内拥有高速公路2条,共137.7

    8、6公里。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8218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全年公路客货周转量80336.9万吨公里,增长22.3%,其中客运周转量16515.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78685.39万吨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332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967万元,增长35.8%;邮政业务总量1364万元,增长4%。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1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1.65万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为5.3部/百人、16.5部/百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公共财政收入89856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公共预

    9、算收入59649万元,增长50.5%,占总收入的66.4%;上划中央收入24757万元,下降25.1%;上划省级税收5450万元,下降19.4%。各项支出保障有力,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2896万元,增长35.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分别增长19.1%、4.2%、65%、58.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6221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6%,比年初新增144024万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626544万元,增长12.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1643万元,增长36.5%,新增贷款128712万元,其中短期贷款218836万元,增长34.5%

    10、。2014年,全县保险企业共有7家。据统计,全年各项保费收入共12281万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509万元,增长43.5%,人寿险保费收入7772万元,增长8.3%。当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5707万元,增长3.6%,其中:财产险赔款2152万元,增长31.8%,人寿险赔款3555万元,下降8.2%。 九、教育、科技 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3所,职业高中学校2所,小学118所,幼儿园88所。在校高中学生4592人,初中生12716人,职业高中学生1321人,小学生35481人,在园幼儿数14087人,各类专任教师2690人。各类民办学校67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7217人。全

    11、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4.42%。落实义务教育保险资金5305.8万元,增长12%,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20.1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1601人次。 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3件,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件,发明专利1件,授权专利79件,专利申请102件。 2014年,全县年末有国家自动气象站1站、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1站、GPS/MET站省级中心站1站、自动气象站25站。全年平均气温17.6摄氏度,降水量1289.5毫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4年,全县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纪念馆1个。公共图书

    12、馆藏量85472册、件,电子图书4100册,图书流通12.8万人次。组织文艺活动70次,举办训练班110次,举办展览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1个。总藏品383件/套,参观人次达19.77万人次。免费送戏下乡演出74场,极大丰富了全县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14年末全县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80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271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7100户,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14000户。广播综合覆盖人口31.07万人,覆盖率达93.05%,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1.33万人,覆盖率达93.83%。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78个(包含计生服务站),其中:医院2所,乡镇卫

    13、生院23所。卫生机构床位数1339张,卫生技术人员116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755人,注册护士437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35.05万人,参合率98.16%。 2014年全县有体育馆1座,运动场12个,游泳池3个,各种训练房3个。全县经济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0.4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5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48个。在省常规比赛中,全县取得1金1银1铜的好成绩。 十一、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根据2009年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资料显示,全县行政区划面积2400.71平方公里。 全县共有耕地面积26882.5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2104.14公顷。批准建设用地2

    14、6.15公顷,建设占用耕地41.42公顷。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43种,能源矿产3种,非金属矿9种。实施省级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个,建设规模达318.26公顷。 2014年完成人工造林4.73万亩,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19245公顷,活立木蓄积1075.84万立方米,完成造林面积3715公顷,退耕还林200公顷,封山育林2667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0.5%,比上年提升1.14个百分点。 全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2.14%,建成环境噪声点达标率10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508.0

    15、7吨,氨氮排放量505.99吨。全县单位GDP能耗0.775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68%。 2014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0人,万元GDP事故死亡0人/万元,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0.44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总人口40.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3.44万人,常住城镇人口11.02万人,城镇化率32.98%。全年出生人口5313人,出生率为13.24,死亡人口2518人,死亡率为6.28,人口自然增长率6.96。201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4元,增长1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1

    16、元,增长8.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7元,比上年增长11.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9: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08元,恩格尔系数为33.3%;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2356元,恩格尔系数为31.2%。 2014年全县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8241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675万元,月人均补助271.04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人数38226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6876万元,月人均补助151.08元,农村低保覆盖率10.6%。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98.7万元,增长15.7%,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295万元,增长162.2%,直接接收

    17、社会福利资金254万元。 2014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7886人,其中职工12464人,离退休人员6978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8465人,新增3782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7879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93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947人,生育保险17315人,工伤保险171813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0351人。2014年共征缴社保资金22858万元,下降1.8%。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9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7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30人。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

    18、、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 5、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口径、范围与上年有新的变化,主要包括:城镇范围由原来的市区和城关镇扩大到了县以下的建制镇和城乡结合区;指标口径城乡都有变化。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含从单位获得的实物、免费午餐和居民自有住房折算的租金等项目,同时转移性收入也要减去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等转移性支出,只计算净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主要因为打工时间较长的农民工计算为城镇常住人口而减少了参与平均的人口。此外,居民的房屋拆迁收入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以及一次性、大额的转移收入不再纳入可支配收入


    注意事项

    本文(汝城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