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二部分专题二考点五 比较鉴赏.docx

    • 资源ID:8809546       资源大小:33.4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部分专题二考点五 比较鉴赏.docx

    1、第二部分专题二考点五 比较鉴赏考点五比较鉴赏在2014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采用比较鉴赏的有山东卷、全国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福建卷。2015年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取材于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初中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比较, 属于比较鉴赏类型,只不过第二首诗歌来源于教材,没呈现原文,从学过的诗歌上去找思路,这本身就是一种解答提示,因此也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2015年湖南卷、浙江卷也考查了比较鉴赏。因此,诗歌的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

    2、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一、古诗词比较鉴赏的提问方式和一般答题思路1提问方式(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3)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感情、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价。(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的妙处。2一般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者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

    3、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2015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注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目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答:解析: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4、。张说邺都引画线的两句诗的意思是,“城郭”和“西园”已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只有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强调的是世事沧桑变化,抒发的是世事无常、生命短促的感慨。第二首诗中画线句子是说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虽然抒发的是作者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基调是“哀而不伤”的。答案:“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

    5、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二、解题指导与典型例题1意象、意境比较鉴赏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画面,又称为情景、境界、氛围。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扰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6、。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解析: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两句,诗人用“无言”和“一生开落任东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以此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范成大的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

    7、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木芙蓉形象;范诗写的是孤苦、心酸,处境凄凉却坦然面对的木芙蓉形象。前者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坚韧的乐观者形象。(2014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

    8、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景色,也就是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实际上都是在为诗歌营造某种意境。“园花经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主要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一句中,“峥嵘”有“深邃、深远”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幽远。答案:“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2语言比较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

    9、词。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句含意、表现方法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2014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注】草团标:茅屋。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解析:分析起因

    10、和表达效果,需要把握诗句的基本意思,然后结合诗歌主旨回答。“扫山云惊散林鸦”通过写因云朵掠过山林而使林鸦受惊四散,反衬了树林的寂静,属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写月亮升起,惊动了山林中的小鸟,也是以动衬静。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意思对即可)3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比较鉴赏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比较鉴赏,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11、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手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2014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注。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1)这两首诗都以_来写愁。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两首诗表达情感的共同意象都是猿声,通过猿声来抒发诗人的愁怀。答案:猿声(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答

    1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两首诗中抒情手法的差异,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内容上,两首诗都写“猿声”,都与“愁”有关,但第一首景中含愁,“昏”“繁”二字点明愁情,“那堪”两句则是直抒愁怀;手法上,都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但第二首的愁情主要通过运用典故来抒发,与第一首有所不同。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4思想感情比较鉴赏理解不同诗词的内容、把握不同诗词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

    13、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根据以上几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把握不同诗词的思想感情。(2014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暮春一诗中“落花”、飘飞的柳絮、“东风老”、杜鹃的啼叫都表明春天将尽,暗含惜春之意,第

    14、二句中的“春愁”直接表达诗人的伤春之感。暮春山间中“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涧水香”动静结合,视觉描写与嗅觉描写相结合,表达出诗人的闲适愉悦之情。答案: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题目。秦楼月向子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

    15、,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此时他已被俘虏。(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答:答案: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上片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2)“晓风残月”这一意象曾出现在我们学过的哪首作品中?它和本词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答:答案:柳永的雨霖铃。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柳词表现

    16、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注上,惟留汉将功。【注】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1)结合全诗,赏析“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的妙处。答:答案:采用虚写(想象)手法,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想象友人要去的地方。上句写出雁门山地,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下句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突出它们地理位置的重要,以及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为结句的抒情做铺垫。(2)简述本诗与一般送别

    17、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答:答案: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而是从大处着眼,全诗充满奋发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出征者魏大要立功沙场,报效国家,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送韩汝度还关中明何景明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注】韩汝度:作者友人。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华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云台:云台峰,华山北峰。下文“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1)同为描写黄河、华山,与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相比,两首诗在写景的视角上有何不

    18、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陆诗从平视、仰视的角度,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黄河之远,华山之高,鲜明突兀,气象宏伟;而本诗从俯视的角度,突出华山之高,黄河之细,居高临下,视野开阔。(2)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答案:本诗直抒胸臆,韩汝度回到家乡,虽然远隔万里,但两人感情相连,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宋中注耿湋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注】宋中: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1)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9、?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答案:首联通过对宋中暮色四合、白骨稀少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惨淡的意境。为全诗定下悲凉的基调,引出下文对宋中苍凉、寥落景色的描写。(2)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答:答案:相同点:耿诗和李诗的诗句都是写人、山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同点:耿诗表现的是青山不改、人事全非的悲凉愁怀;李诗表现的是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情感。(结合独坐敬亭山的前两句,回答体现了诗人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情感亦可)5(2016洛阳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南征注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

    20、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答:答案: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

    21、有知音倾听理解。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本诗的首联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宁静的写法相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本诗的首联与“月下荷塘”一节都采用了动静相衬的手法。本诗的首联以潺潺的水声,时有时无的狗叫声,写出了山乡黎明特有的宁静和寂僻。“月下荷塘”用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来表现月下荷塘的静谧。(2)前人评论这首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作者是如何写“不遇”的?请结合诗歌后三联的任意两联作简要赏析。答:答案:颔联既写景

    22、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不闻钟”又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颈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显然,由于道士不在,作者百无聊赖,才纵目四顾,细细观赏起眼前的景色。 尾联作者以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表现“不遇”的惆怅。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赤壁明杜庠注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注】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1)这首诗和杜牧的赤壁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

    23、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杜庠诗为律诗,而杜牧诗为绝句。杜庠的诗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等伤感情绪;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曲折地反映出他因没有得到机遇而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2)两首诗的尾句历来为人称道,写法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答:答案:杜庠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荒岛上满目荒芜、鸥鸟乱飞,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小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

    24、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这种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8(2016太原市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注】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双脸:指脸颊。(1)杜甫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作者也写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答:答案:蜀相中,作者写黄鹂鸟的叫声是用了以动衬静

    25、的写法,用黄鹂鸟的叫声反衬出诸葛亮祠堂周围的寂寥冷落,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愤之情,同时也有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感慨。晏殊的破阵子用黄鹂鸟的叫声衬托周围的幽静,写出了春光的美好,抒发了热爱春光的欢快自在之情。(2)词的下阕写人物,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青年女子的。答:答案:聪明伶俐、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刻画青年女子形象:表情、神态:巧笑、笑从双脸生;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活动:斗草赢。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李侍郎赴常州贾至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

    26、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请分别赏析两首诗首句的表达效果。答:答案:贾诗首句,描写时令气候,营造了凄凉的气氛;王诗首句,点出友人要去的地方,给人两地比邻相近之感。(2)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同:都表现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谊。异:贾诗突出与友人山川阻隔的离愁;王诗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显得乐观开朗。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酒楼秋望华岳注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注】华岳:南宋爱国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处于南宋国势跕危之际。(1)这首诗颔联写

    27、景精妙,请分三点简要分析。答:答案: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与过零丁洋尾联的直抒胸臆不同,本诗尾联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后句间接抒情,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表达的感情更加激越。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28、。裴迪书斋玩月之作钱起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注。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注】谢公楼:谢公,指曾作月赋的南朝诗人谢庄;谢公楼,在此借指裴迪书斋。(1)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诗词描写的月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答:答案:相同点:都是秋月。不同点:李词写的是钩月,月色孤清而凄凉;钱诗写的是满月或近于满月,月色清寒。(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主要有哪些特色?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答案:以动衬静,颔联写静景,颈联写动景,描绘了夜中月影的静谧与清寂等;侧面衬托,两联从“重门静”“鹊惊”“叶散”“飞萤”等来侧面烘托夜月。传达出作者心底泛起的淡淡情愁。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部分专题二考点五 比较鉴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