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四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docx

    • 资源ID:8764494       资源大小:23.6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四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docx

    1、第四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第四章情绪、情感和意志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教学3、测验法教学时数:本章讲授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情绪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产生的是否充足人的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它产生于认识和活动的过程中,并影响着认识和活动的进行。但是,它又不同于认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和情感常被混用,或者被看作是同义词。但在心理学中,原始的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

    2、动,而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相联系。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但人的情绪与动物的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情绪活动具有社会性。情绪表现一般不稳定,带有情境性。当某种情境性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减弱或消失。而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是人所特有的。它同社会性的需要、人意识紧密相联,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具有社会历史性。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很紧密。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

    3、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由于情感常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有关,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改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必须依靠情绪共鸣逐渐地达到,而不能迅速、随意地被唤起。(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二、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与表达(一)情绪的学说像其它所有的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

    4、是客观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结果。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复杂的。概括地说,它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一般认为,大脑皮层起主导作用,皮层下部分参与情绪反应,皮层部位参与情绪体验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情绪反应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丘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皮层下各部位的机能与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可以控制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大脑皮层直接控制和调节着人的情绪和情感。1、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学说这种学说以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为基础,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视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詹姆

    5、士和兰格的共同论点是: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所不同的是,兰格认为全部的情绪由内脏变化所引起,而詹姆士则认为情绪大部分或主要是由内脏变化所引起。总之,他们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通常称之为情绪的外周说。2、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学说按照巴甫洛夫的说法,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如果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型得到维持,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都会引起皮层上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作用引起或改变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当皮层下中枢接

    6、受了皮层传来的兴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内脏器官和腺体等活动的变化,并引起骨骼肌的相应活动。所以这些变化又发出神经冲动,从皮层下中枢反馈到大脑皮层,并与正在进行着的动力定型的变化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就会体验到各种情绪。3、情绪的认知学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和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境的估计和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情绪的表达情绪和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而且有其客观的表现。人的情绪在机体内部和外部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有关情绪的机体表现的研究以对面部表情的研究为最多,其次是身段和言语表情

    7、的研究。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第二节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状态是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它对人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情绪状态主要可以分为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一、情绪的分类(一)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时,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良好的心境使人有万事如意之感,遇事易于处理;不良的心境使人感到凡事枯燥无味,容易被激怒,甚至草木皆兵,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二)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

    8、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抑制也很容易引起激情。激愤、暴怒、恐惧、狂喜、剧烈的悲痛、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三)应激应激是人在某种特殊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应激反应可能是适宜的、积极的、也可能是不适宜的、消极的。适宜的反应能使人集中注意力,提高思想敏捷性和反应速度,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不适宜的反应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二、情感的分类情感和情操都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它们体现着人所特有的社会性,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水平状况,并对人的社会性行为起着

    9、重要的作用。人的情感多种多样,主要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操是情感发展成熟的标志,是高尚的情感体验。(一)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道德感按其内容而言,包括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阶级的和民族的敌人的仇恨感;对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对集体的集体主义情感、荣誉感;对同志的友谊感、同志感;以及国际主义情感,等等。许多道德感有明显的阶级性。道德感是道德意识的具体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的观点、态度和道德品质,常常以情感受的形式表现出来。道德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使青少年把道德概念转化为道

    10、德行为,即言行一致的中间环节。如果道德知识不以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为依据,那么它表面行为更具有表面性,与之相应的行为也不易也现。所以,道德品质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的感染,要使道德观念和情戌体验联系起来。同时,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即通过情绪经验的积累才能培养和改变学生的情感。道德感的培养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有为其重要的意义。(二)理智感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它对人的智慧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在理智感的激励下,人才会不懈地追求真理,使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理智感的表现形式有:在人的智慧活动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找到了新的办

    11、法时,会产生喜悦感、愉快感;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会产生怀疑感或惊讶感;在不能作出判断时,会产生犹豫感,以及对真理的确信感等。(三)美感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包括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美感具有直觉性,即物体的颜色,形状、线条经及声音方面的特点对美感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美感的源泉不仅是事物的外部特点,且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内容,是外部特点与内容的统一。美感和道德感一样,也受到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美的需要总是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美的标准。不同的社会历史段,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着美的标准经及对美的感受

    12、和体验。三、情绪的调节情绪的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情绪调节的类型1、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如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由于认知与情绪体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某中情绪的体验引起的某种认知,或通过某种认知激活某中情绪体验,就可以对情绪进行调节。如母子分离可以引起负性的情绪,但只要让幼儿确信母亲只是暂时里看,就可以帮助幼儿克服这种情绪。外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人际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的等方面的调节。外部环境对个体情绪的调节有支持和破

    13、坏良种可能性。有的环境因素有利于情绪的提,有的环境因素不利于情绪的调节,如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满足和支持学生的动机行为,将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反之会引起学生的不良情绪。因此,环境的刺激特征与个体内部状况的关系是影响外部调节的重要因素。2、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修正调节是指对负性情绪进行的调整和修正,如降低矿怒的强度使之恢复平静。维持调节是人们主动地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如快乐。增强调节是对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如对抑郁、淡漠进行调节,使其调整到积极的情绪许状态。3、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良好调节是为了使个体在情绪唤醒情境中,保持功能上的适应状态,使情感表达处在可忍耐且灵活变动的范围内。当情绪调

    14、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时,这种调节就是良好调节。不良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失去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业成绩下降时,就是不良调节。4、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原因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节,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注意调整以及认知策略的改变等。通过调节改变自己的注意来改变情绪,对诱发情绪的情境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反应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是通过增强、减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节。(二)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1、生理调节2、情绪的体验调节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面。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的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因此应采取不同的调

    15、节策略。萨尔利(1997)研究发现,在愤怒时人们采取问题解决策略,悲伤时采取寻求帮助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格罗斯等人(1993、1997、1998)发现,忽视可以比较有效的降低厌恶感,抑制快乐的白哦请可以降低快乐的感受。3、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采取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如一个人在向他人表示请求时,即使感到失望或愤怒,也要管理或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影响信息的表达和交流。4、认知调节情绪系统和认知姿态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两个子系统,情绪既可以是启动信息加工过程,又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道奇等人

    16、进一步提出,良好的认知调节包括以下步骤:知觉或再认唤醒需要调节的情绪;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知改变情绪的方式和突进;作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和设定;产生适当的个体力所能及的调节反应;对反应进行一定的评价,尤其是评价这些反应是否达到目标;将调节付诸于现实。5、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调节。在人际调节中,个体的动机状态、社会信号、自然环境、记忆等因素都其者重要的作用。坎培斯认为,个体的动机状态主要指个体正在追求的目标。如果外部事件与个体追求的目标有关,那么,这些事件可能引起个体的情绪。在社会信号中,他人的情绪信号,尤其是与个体关系密切的人(如母亲、教师、朋友等)发出的情绪信号对情绪调节有较大的作用。在

    17、自然环境中,美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而混乱、肮脏的环境则令人恶心。个人的记忆也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有些环境让人想起愉快的情境,有些环境让人想起痛苦。(三)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良好的调节会减轻负性情绪对人们的不良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不良的调节或情绪的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如长期压抑悲伤和哭泣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抑制爱会引起支气管疾病或癌症,不表达情绪会加速癌症的恶化,对愤怒的压抑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探讨情绪调节过程与健康的关系应该的研究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讨论:情绪与心理健康测验:情绪健康测验经验共享:如何调适不良情绪?第三节意志一、

    18、意志的概念(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是人所特有的,恩格斯指出:“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上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并非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意志行动,只有预先确定目的,由目的所支配、调节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例如:手遇火而缩回(不是意志行动),手被烫伤后为减少痛苦而敷上药(是意志行动)。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抑制两方面,发动表现在为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抑制表现为制止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者在人的实际活动中不是互相排

    19、斥的,而是统一的。(二)意志的特征意志的特征可概括为: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离开了自觉的目的,就没有意志可言。意志行动的目的的确定始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它是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是根据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确定的。意志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说它是自由的,是指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能动地确立目的,发动或抑制某个行动,选择行为方式;说它是不自由的,是指人的一切行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和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因此,在相对的、有条件的意义上,意志是自由的。在绝对的意义上,意志又是不自由的。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所谓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志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

    20、较熟练的动作。3、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衡量标准。困难包括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前者是指外部环境、条件上的障碍,后者是指个人的情绪、态度、性格、习惯等等的主体障碍。(三)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是复杂的自觉行动。它的心理过程包括动机斗争、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行为的方式和方法、作出实现意志行为的计划,以及通过意志努力实现所作出的决定。意志行动影响的因素有:需要、动机、情感、价值观。(一)、动机斗争意志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但由动机过渡到行动的过程可能是不同的。在简单的意志行动中,动机几乎是直接过渡到行动的。而在较

    21、复杂的意志行动中,人的动机往往非常复杂,多种动机彼此矛盾,就会发生动机斗争。动机斗争的过程是对各种动机权衡轻重,评定其社会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信念、理想、世界观和道德品质对其动机斗争的过程起制约的作用。(二)、确定行动的目的每一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人行动之前预先提出来的。一般,人的动机是复杂的,常常同时有几个彼此不同甚至相互抵触的目的,但只能确定其中一个作为当前行动的目的,这就要对各种不同的目的进行权衡比较。各个不同目的之间的冲突,会使选择发生困难,这种冲突情境称为接近-接近冲突。不同的目的越是具有同等重要性,人对于每种目的所抱的态度越是接

    22、近,在这两种目的中要选择出一种的困难就越大。当个体必须在两个令人不快的选择对象之间作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称为回避-回避冲突。当一个客体或情境具有的特征即使人喜欢,同时又令人厌恶时,接近的倾向与回避的倾向便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就是接近-回避冲突。(三)、选择达到目的方法和策略行为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在许多情况下,达到同一目的的方式和方法不只一种,这就要进行选择。(四)、作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作出决定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从若干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最满意的方案。主要影响的因素有:1、预测由刺激情境所引起的某种行为有多大的有效性;2、一个人当时的期望;3、外界环境的诱因价值;4、

    23、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经过深思熟虑、有充分根据的决定是较自觉地作出的决定,是与完全理解所要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有效性和必要性的实质问题相联系的。其作出意志行动决定的反复就不发生或减少。(五)、实现所作出的决定实现所作出的决定便是意志行动的关键,只有付诸实际行动,才有意义可言,才能构成意志行动。实现所作出的决定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有时还需要改变原先的决定,根据新的决定采取行动。三、意志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条件。评价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应当于意志行动的内容和意志倾向联系起来,坚强的意志品质只有在具有社会价值的意志行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是自觉性、果断性、坚韧

    24、性和自制力。健康的意志心理包括广泛的自觉性、无畏的果断性、顽强的坚持性、冷静的自制力以及鲜明的目的性。(一)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这种品质反映个体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也是产生坚强意志的源泉。具有自觉性的人,在行动中一方面不轻易接受外界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意见。于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二)果断性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采取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品质。具有果断性的人能全面而又深刻地考虑行动的目的及其方法,懂得所作决定的重要性,清醒地了解可能有的结果。意志的果断性

    25、和智慧的批判性、敏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果断性必须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以大胆勇敢和深思熟虑为条件。以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三)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个体在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在行动中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顽强地克服达到目标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方面的品质。主要表现在善于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和善于长久地维持业已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和坚韧性相反的是顽固、执拗、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意志品质。(四)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方面的品质。它反映着意志的抑制职能,是意志的很重要的品质,对于教育工作者尤为重要。三、意志的

    26、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在教育的影响下养成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只有“最高品质”的定势才能引起意志的努力。而意志靠情感来推动,情感是意志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能加强意志。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首先必须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二)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意志力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在克服困难中提高。活动有利于意志品质的培养,为锻炼意志,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从克服小困难开始,随着活动的展开逐渐提高要求,直到有效果为止。(三)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对不同意志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使学生健康的意志心理得以提高。(四)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使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鼓励等习惯。在某些难以开始行动的情况下,学生也能自我命令、监督和鼓励。(五)学校的纪律对于培养意志有重大的作用只有当一个人直接地用纪律约束自己的行动时,才有意志努力的可能性。作业;分析自己情绪的稳定性试分析自己意志品质的优缺点,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注意事项

    本文(第四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