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整治.docx

    • 资源ID:8752981       资源大小:49.4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整治.docx

    1、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整治高管专业论文题 目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整治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摘要:多年冻土是一种特殊土类。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性质与温度密切相关。常规土类性质主要受颗粒的矿物和机械成分、密度和含水量控制,多半表现为静态特性。多年冻土的性质除受上述因素控制以外,同时它的性质随温度和时间都在变化,表现为动态特性。所以,冻土是一处对温度十分敏感且性质不稳定的土体。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强,多年冻土上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多年冻土也在不断退化,对路基路面的稳定也造成了极大威胁。关键的是冻土在冻结、融化时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土壤冻结时最重要的物理过程是水分的迁移和重

    2、分布,而冻土融化时最重要的是物理力学变化是结构、强度的急剧衰减。从而在冻融循环中不断地改变着土层的形态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导致工程建筑物基础的反复变化与破坏。在大多数情况下,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结果具有单向、不可逆的规律。冻土地区筑路工作中的问题除了一般寒区道路中常见的路基冻胀、翻浆路面、冻融松散、低温开裂外,还有冻土地区特有的道路病害路基热融沉降、边坡热融滑塌。本文对冻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病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冻土地区路基主要病害的防治措主要措施,从而为冻土地区的路基的设计、施工及养护提供帮助。关键词:多年冻土;路基病害;治理;排水1、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主要病害1.1.冻胀冻胀是由于土中水的冻

    3、结和冰体(特别是凸镜状冰体)的增长引起土体膨胀、地表不均匀隆起的作用。冻胀一般会导致地面发生变形,形成冻胀垄岗。冻胀的原因包括土中原有的水结冰体积膨胀;同时也包括土冻结过程中下部未冻结土中的水分迁移并向冻结面富集,水分相对集中,水与土粒分异形成冰透镜体或冻夹层,使土体积膨胀。冻胀是冻土区筑路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情况下,在低温冻土区,活动层厚度一般较小,且存在双向冻结,冻结速度较快,故冻胀相对较轻。而在高温冻土区,活动层厚度一般较大,冻结速度也较低,如存在粉质土和足够的水分则冻胀严重。1.1.1.冻胀形成机理当路基表面的土开始冻结时,土孔隙内的自由水在0时首先冻结,形成冰晶体。当温度

    4、继续下降时,与冰晶体接触的薄膜水受冰的结晶力作用,迁移到冰晶体上面冻结,使得与冰晶体接触的土粒上的水膜变薄,破坏了原来的吸附平衡状态,土粒的分子引力有剩余,就要从下面水膜较厚的土粒吸引水分子。同时,当水膜变薄时,薄膜水内的离子浓度增加,产生了渗透压力差。在土粒分子引力与渗透压力差的共同作用下,薄膜水就从水膜较厚处向水膜较薄处迁移,并逐层向下传递。在温度为0-5的条件下,当未冻区有充分的水源供给时,水分发生连续向冻结线的迁移,使路基上部大量聚冰。当冻结线在某一深度停留时间较长,水分有较多的迁移时间,且水源供给充分时,可能在该深度处形成明显的聚冰层;当冻结速度较快,每一深度处水分迁移的时间短,聚冰

    5、少且均匀分布,可能不形成明显的聚冰层。1.1.2冻胀的评价指标(1)总冻胀在横断面方向,路面全宽内的平均冻胀值称为总冻胀。在寒冷地区内地下水位高的地段,使用强冻胀性土的路基,冻胀可达15-20cm。(2)不均匀冻胀当路基土不均匀或压实不均匀或供水不均匀时,都可能导致冬季聚冰的不均匀,从而形成不均匀冻胀。不均匀冻胀是总冻胀的一部分,但可使柔性路面不均匀隆起或开裂,可使刚性路面发生错缝或断板。(3)冻胀系数(或冻胀率)平均冻胀值h与其相应的冻结深度z的比值,称为冻胀系数。在高地下水位地段,使用强冻胀性土的路基,冻胀系数可达0.15-0.20。1.2翻浆冻土地区冻结成的冰,在春季气温升高的条件下融化

    6、,使土基含水过多,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发生弹簧、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1.2.1.翻浆的形成机理由于降水或灌溉的影响,在秋季,地面水下渗,地下水位升高,使路基水分增多。到冬季,随着气温下降,路基上层的土开始冻结,而路基下部的土温仍较高,在温度梯度作用下,在土体内的水分由温度较高处向温度较低处移动,使路基上层水分增多,并冻结成冰,使路面冻裂或隆起,发生冻胀。到了春季(有的地区延至夏季),气温逐渐回升,路基上层的土首先融化,上层土基的含水量增大,强度很快降低,以至失去承载能力,在行车作用下形成翻浆。随着以后天气渐暖,蒸发量增大,冻层化透,路基上层水分下渗,土变干,土基强度又逐

    7、渐恢复,这就是翻浆的机理和发展的全过程。1.2.2.翻浆的类型根据引起翻浆水源的不同,翻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地下水类受地下水的影响,土基经常潮湿,导致翻浆。地下水包括上层滞水、潜水、层间水、裂隙水、泉水、管道漏水等。潜水多见于平原区,层间水、裂隙水、泉水多见于山区。(2)地面水类受地面水的影响,使土基潮湿,导致翻浆。地面水主要指季节性积水,也包括路基、路面排水不良而造成的路旁积水和路面渗水。(3)土体水类因施工遇雨或用过湿的土填筑路堤,造成土基原始含水量过大,在负温度作用下使上部含水量显著增加,导致翻浆。(4)气态水类在冬季强烈的温差作用下,土中水主要以气态形式向上运动聚积于土基顶部和

    8、路面结构层内,导致翻浆。(5)混合水类受地下水、地面水、土体水或气态水等两种以上水类综合作用产生的翻浆。此类翻浆需要根据水源主次定名,如地下水、地面水类等。1.3.融沉融沉,也称融化下层,指土中过剩冰融化所产生的水排出以及土体的融化固结引起的局部地面的向下运动,是自然(如气候转暖)或人为因素(如砍伐与焚烧树木、房屋采暖)改变了地面的温度状况,引起季节融化深度加大,使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发生局部融化所致。在多年冻土上限附近的细粒土和有一定量细粒土充填的粗粒土中往往存在厚层地下冰,由于其埋藏浅,所以很容易受各种人为活动的影响而融化。由厚层地下冰融化而产生的融沉是引起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

    9、。路堤修筑后改变了表面的水热交换条件,并引起基底土层压缩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使上限(指多年冻土上限,为多年冻土层的顶面,也是地表以下位置最深的冻融土层的界面)下降。而路堤本身的存在则增加了热阻,是有利于上限上升的因素。当路堤很低时,热阻小,使上限上升的因素弱于使上限下降的因素,因而世根下降。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使上限上升因素的作用也随之增强。当这一因素的作用增加至等于或大于使上限下降因素的作用时,就会导致路堤下上限不变或上升。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就存在这样一个路堤高度,当实际路堤高度大于这一路基高度时,上限将上升;而小于这一高度时,上限将下降。这一高度叫使原上限不变的最小路堤高度。

    10、当采用保护冻土原则在冻土区筑路时,必须保证使实际路堤高度大于这一最小路堤高度。但路堤高度并非越高越有利于保护冻土。在高温冻土区,当夏季施工的路堤其高度超过一定值时,会在堤身内形成融土核(采暖建筑物下,多年冻结地基土的一部分发生融化,形如盆状,故称融化盘),造成地下冰的融化,而使路堤下沉。路堤建成后改变了地表和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当排水措施不当时会产生路堤过水和堤侧积水现象。其结果往往是地下冰融化,路基下沉甚至发生突陷。多年冻土区的公路设计和施工通常采用保护冻土原则,尽量避免挖方和零断面。采用沥青路面时,由于黑面的吸热和封水作用,其下的人为上限值较大。因此,在冻土区修筑沥青路面时必须对采用保护冻土

    11、原则的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1.4.融冻泥流和滑塌融冻泥流和滑塌多发生在有厚层地下冰分布的斜坡上。它可以由工程施工、挖方取土等人为活动引起,也可以由自然因素(如河流侵蚀坡脚、气温升高)引起。由融冻泥流和滑塌形成的稀泥物质向下流动,可能掩埋道路,壅塞桥涵,加速路基的软化湿陷。1.5.冰锥、冻胀丘冰锥俗称涎流冰,指水多次溢出地表冻结而所形成的地面冰体。分布于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区。其形成条件为:具有不冻的水源、水的通道、水的驱动力和严寒的气候条件。按其水源分为河冰锥、湖冰锥和采冰锥。绝大部分冰锥是季节性的。工程建筑时,若建筑物拦截了地下水的通道,又未处理好排泄通道时,也会在建筑物附近形成冰锥,

    12、从而危害建筑物。由土的差异冻胀作用所形成的丘状地形,总称冻胀丘。冰锥和冻胀丘是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中最经常遇到的不良冻土现象。在青藏公路沿线就分布有大小冰锥和冻胀丘100多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筑路而产生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堤身和基底土的压密,上限上升,挖方拦截地下水通道等)往往在线路附近诱发新的冰锥和冻胀丘。冻胀丘形成钟产生巨大的隆胀力,使道路变形;冰锥在冬季可能覆盖路面,中断交通,而在夏季造成道路翻浆和路基沉陷,需要认真对待。因此,在选线、选址时均应注意水文地质调查,尽量绕避已有的冰锥、冻胀丘,以及线路修筑后可能产生新的冰锥和冻胀丘的地段。1.6.热融湖塘和沼泽化湿地热融湖塘在青藏公路沿线分

    13、布较广,在楚玛尔河高平原上尤为集中。一般热融湖塘下仍有多年冻土存在。公路通过热融湖塘时要注意路基冻胀和沉陷的不均匀及边坡陷裂等问题,同时湖塘积水也容易引起路基湿软,加剧冻胀和沉陷。沼泽化湿地地段一般厚层地下冰发育,线路通过时应注意上部草炭和泥炭层的压缩问题,在这类地段筑路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植被,作好排水和保证足够的路堤高度,必要时可加设保温护道。1.7.其他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多年冻土特别是高含冰量冻土对地表的扰动十分敏感。地表的一些不大的改变,如雪盖和植被的变化都会引起多年冻土重大的不可逆的变化,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低温和短的生长季节也造成了冻土区植被一旦被破坏后恢复缓慢的特点

    14、。因此在冻土区筑路要特别注意保护环境。从工程的角度看,保护好环境对保护冻土,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路基下保存植被,不仅有利于保护冻土,而且这些植被能起到毛细隔断层的作用,使路基上中部冻结层上水形成的水分积聚有所减小。因此,在高含冰量冻土地段,不仅在路基下面,而且从路中心起算的两侧30-100m内必须保存植被。那种就近取土、取草皮,甚至用推土机直接在路堤两侧推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2、影响冻胀与翻浆的因素公路冻胀与翻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质、水、温度与路面是影响冻胀的四个主要因素,此外,还受行车荷载因素的影响。在上述各因素中,土质、温度和水是形成冻胀与翻浆的三个基本条件。2.

    15、1.土质不同土质具有不同的冻胀性。粉性土具有最强的冻胀性,最容易形成翻浆。这种土的毛细水上升较高且快,在负温度作用下水分易于迁移,如水源供给充足可形成特别严重的冻胀,在春融时承载能力急剧下降易于形成翻浆。黏性土的毛细水上升虽高,但速度慢,只在水源供给充足且冻结速度缓慢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比较严重的冻胀和翻浆。粉性土和黏性土含有较多腐殖质和易溶盐时,则更易形成冻胀和翻浆。粗粒土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引起冻胀和翻浆,因其毛细水上升高度小、聚冰少,且在饱水情况下也能保持一定的强度;但当粗粒土中粉黏粒含量超过一定量以后,冻胀性明显增加,也能形成冻胀和翻浆。2.2.水冻胀与翻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水在路基中迁移、

    16、相变的过程。路基附近的地表积水及浅的地下水,能提供充足的水源,是形成冻胀与翻浆的重要条件。秋雨及灌溉会使路基土的含水量增加,使地下水位升高,从而促成冻胀与翻浆的形成。2.3.温度没有一定的冻结深度或冰冻指数(冬季各月每日负气温的总和)就难以形成冻胀和翻浆。而在同样冻结深度或冰冻指数的条件下,冻结速度和负气温作用的特点对冻胀和翻浆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例如,在初冻时气温较高或冷暖交替变化,温度在0-5之间停留时间较长,冻结线长时间停留在土基上部,就会使大量水分聚流到距路面很近的地方,形成严重的冻胀和翻浆。反之,冬季一开始就很冷,冻结线下降很快,水分来不及向上迁移,土基上部聚冰少,冻胀和翻浆就较轻或

    17、不出现。此外,春融期间的气温变化及化冻速度对翻浆也有影响。如春季开始化冻时,天气骤暖,土基急剧融化,则会加重翻浆。如春融期间冷暖交替并伴有雨、雪,也会使翻浆加重。2.4.路面冻胀与翻浆都是通过路面变形破坏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冻胀和翻浆与路面(类型和厚度)密切相关。在比较潮湿的土基上铺筑沥青路面后,由于沥青路面透气性较差,路基中的水分不能通畅地从表面蒸发,可能导致聚冰增加、冻胀量增大,以致出现翻浆。路面厚度对冻胀与翻浆也有影响,路面厚度大时可减轻冻胀,可减轻或避免翻浆。2.5.行车荷载公路翻浆是通过行车荷载的作用最后形成和暴露出来的子虽然路基有聚冰、有冻胀,春融时含水过多,但无行车荷载作用,是不

    18、可能产生翻浆的。因此,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翻浆季节,交通量愈大,车辆愈重,则翻浆也会愈多、愈严重。3、冻土地区防治冻胀与翻浆的技术措施3.1.防治冻胀和翻浆的基本原则(1)调节路基水温状况,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例如,在路基中设置隔离层、隔温层,做好路基排水,提高路基等。(2)如有水分聚集在路基上部,则应在化冻时期将多余的水分及时排除或暂时蓄积在渗水性与水稳性良好的路面结构层中。例如,设置排水或盖水砂(砾)垫层等。(3)改善土基,加强路面。例如,路基换土或采用加固土,路面采用石灰土、煤渣石灰土等结构层。(4)在有些情况下,用一种处理措施,往往不能收到预期

    19、效果或不够经济合理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措施。3.2.防治冻胀与翻浆的措施3.2.1.做好路基排水良好的路基排水可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侵入路基,使土基保持干燥,减少冻结过程中水分聚流的来源。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地下水都应通过顺畅的途径迅速引离路基,以防水分停滞浸湿路基。为此,应重视排水沟渠的设计,注意沟渠排水纵坡和出水口的设计;在一个路段内重视排水系统的设计,使排水沟渠与桥涵组成一个完整的通畅的排水系统。为降低路基附近的地下水位,可采用有管渗沟;为拦截并排除流向路基的地下水,可采用截水渗沟,同时考虑冰冻深度的影响。3.2.2.提高路基填土高度提高路基填土高度,可增大路基边缘至地下水或地面水

    20、水位间的距离,从而减小冻结过程中水分向路基上部迁移的数量,使冻胀减弱,使翻浆的程度和可能性变小。路线通过农田地区,为了少占农田,应与路面设计综合考虑,以确定合理的填土高度。在潮湿的重冻区内粉性土地段,不能单靠提高路基填土高度来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要与其他措施,如砂垫层、石灰土基层等配合使用。提高路基填土高度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且比较经济的常用措施。同时也是保证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减薄路面,降低造价的重要途径。3.2.3.设置隔离层隔离层是设在路基中一定深度处,用于防止水分进入路基上部,从而保持土基干燥,起防治冻胀与翻浆作用的防水结构。设隔离层措施的适用条件:隔离层对新旧路线翻浆均可采用

    21、,特别适用于新线;不透水隔离层适用于不透水路面的路基中,在透水路面下只能设透水隔离层;在盐渍土地区的翻浆路段,隔离层深度应同时考虑防止盐胀和次生盐渍化等要求。隔离层按使用材料可分为透水性隔离层和不透水性隔离层两类。透水性隔离层用碎石、砾石或粗砂等做成,其厚度一般骑-10-20cm;为了防止淤塞,应在隔离层上面和下面设置防淤层,隔离层底部应高出地面水20cm以上,并向路基两侧作成3的横坡。不透水性隔离层分不封闭式(隔断毛细水)和封闭式(隔断毛细水和横向渗水)两种。在地面排水困难或地下水位高的路段,宜采用封闭式隔离层。封闭式隔离层可做成垂直封闭式及外斜封闭式。根据隔离层铺筑宽度,不封闭式隔离层又可

    22、分为贯通式(当路基宽度较窄时,隔离层横穿全路基)和不贯通式。不透水性隔离层所用材料有:8-10的沥青土或6-8的沥青砂,厚度2.5-3.0cm;沥青或柏油,直接喷洒,厚度25mm;油毡纸、不透水土工布、塑料薄膜(在重盐渍土地区不宜使用)等不透水材料。隔离层的深度(隔离层距路肩顶面的垂直距离)一般为(3-35)D(D为标准轴载的轮迹直径)。在交通量大、路面等级高、冻胀与翻浆严重的情况下,宜采用较大数值。3.3.4.换土当采用水稳性好、冰冻稳定性好、强度高的粗颗粒土换填路基上部时,可以提高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换土措施的适用条件:因路基标高限制,不允许提高路基,且附近有粗粒土可用时;原有路基土质不良

    23、,需铺设高级路面时。换土层厚度一般可根据地区情况、公路等级、行车要求以及换填材料等因素确定。根据一些地区的经验,在路基上部60-80cm厚的范围换填粗粒土,路基可以基本稳定。换土厚度也可以根据强度要求,按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确定。3.3.5.加强路槽排水在冻胀与翻浆严重地段,应注意做好路槽排水,通常采用设砂垫层和横向盲沟等措施进行路槽排水。铺设砂垫层砂垫层在融期可起蓄水、排水作用;能隔断毛细水上升;可防止融期路基泥浆上挤污染路面结构层;冬季对路基冻胀可起缓冲作用,从而减轻路面冻胀。在盛产砂石地区,可以采用铺设砂垫层排水,防止冻胀和翻浆。根据砂垫层的作用,从蓄水和耐污染方面考虑,砂垫层的

    24、经验厚度为:中湿路段,15-20cm;潮湿路段,20-30cm。砂垫层材料可选用砂砾、粗砂或中砂,要求砂中不含杂质、泥土。砂垫层路段两端,要用不透水的黏性土封闭,以防止翻浆的蔓延。砂垫层要洒适量水,用履带式拖拉机碾压。在透水性很差的黏性土路基,一般不宜使用蓄水的砂垫层。加设横向盲沟道路纵坡大于3的坡腰翻浆路段,当中级路面基层采用透水性材料时,为了及时排出透水层内的纵向水流和春融期土基化冻时的多余水分,可在路槽下设置横向盲沟。横向盲沟可设成人字形,纵向间距10m左右,深度20-40cm,宽40cm左右,填以砂砾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出口按一般盲沟处理。3.3.6.加强路面结构在冻胀与翻浆地段,为减

    25、小冻胀和翻浆对路面结构及承载力的影响,应使用整体性好的石灰土、煤渣石灰土、水泥稳定砂砾等半刚性结构层,以加强路面结构。但是用这些半刚性材料作基层时,应防止反射裂缝,结合当地的应用经验,注意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设计。3.3.7.加设防冻层在中、重季节冻结区和多年冻土区的高级、次高级路面,在有可能冻胀的路段,为防止不均匀冻胀,路面总厚度不应小于表9-11的规定。如按强度计算的路面厚度小于表9-11规定时,应用冰冻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加设防冻层补足。防冻层材料应选用冰冻稳定性良好的砂砾、粗砂、矿渣、煤渣等粒料,也可采用水泥或石灰煤渣稳定粗粒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粗粒土等。采用砂砾和粗砂时,小

    26、于0.074mm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采用煤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3.3.8.铺设隔温层在重冻区,有条件时也可采用铺设高效隔温层的方法,减小土基冻结深度或使土基不冻结,以防治冻胀,从而防治翻浆。隔温层采用导温性能差的材料,铺在土基内、土基顶面或路面结构层内。在林区的临时道路上,隔温层多采用压实的泥炭、树皮、木屑等当地材料,铺在土基内或土基顶面。在正规的公路上,可采用泡沫塑料、苯乙烯海绵塑料混凝土、含有多孔填充料的轻混凝土等高效隔温材料。煤渣隔温层铺设于压实的土基顶面,为防煤渣受湿隔温性能降低,可设在砂垫层上;硬化泡沫塑料隔温层铺设于压实的土基顶面;轻混凝土隔温层铺设于面层下的

    27、路面结构层内。在土基顶面铺设硬化泡沫塑料隔温层时,为防其受潮,应先摊铺聚乙烯薄膜,然后安放硬化泡沫塑料板或浇注泡沫树脂,最后再用薄膜覆盖并加铺5cm砂层,方可在其上铺筑路面结构层。采用泡沫聚合树脂时,要待泡沫硬化2h后再覆盖薄膜。轻混凝土的强度较硬化泡沫塑料要大几十倍,故轻混凝土隔温层应靠近面层铺设。在苯乙烯海绵塑料混凝土隔温层上可直接铺筑热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使轻混凝土表面层苯乙烯海绵塑料微粒溶化,提高层间黏结力。4、多年冻土区路基冻害整治原则4.1.确定整治方案的总原则根据地区特点,查明多年冻土的特性,测取气温、地温及水文条件等资料,并调查已有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来选择和确定防治多年冻土路基

    28、特殊病害方案的总原则:一是保护多年冻土;二是破坏多年冻土。保护多年冻土,是采用具有保温隔热作用的措施 ,在消除引起病害因素的同时,而不引起多年冻土状况的改变或恢复被破坏了的冻土状态,来保证路基 的安全。它适用于年平均气温和地温较低(一般低于-1.5和 -1.0),多年冻土层较厚(大于10m),为富冰冻土或厚层地下冰,并较少受人为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宜于在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内采用。破坏多年冻土是路基和建筑物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允许冻土融化或控制融化范围、速度,而不产生不允许的变形和新的病害,保证路基和建筑物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它适用于年平均气温和地温较高 (一般高于 -1.2和 -0.5),多年冻

    29、土层较薄 (约 57m),且含水量较小或弱融沉性土层,多在岛状冻土区内采用。4.2.综合整治多年冻土区的路基病害是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和特殊病害多种自然因素(包括人为活动)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在整治病害中,应尽可能采取多种、配套的整治措施,有主有辅,使他们的作用互相配合和补充,消除其中的不利作用,才能达到较长远的预期效果。4.3.保护环境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应重视多年冻土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多年冻土环境的人为破坏。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结语关于多年冻土路基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多年冻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特殊性必然

    30、导致其产生热融沉降、热融滑塌、冻胀、冰丘、冰椎等路基病害。整治这些路基病害的优化综合措施,是传统的排水设计和热棒、保温护道、保温板、通风路基、排水沟式软管渗沟等新技术、新材料的有效结合,其中的关键技术是设计合理的断面结构形式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目的是杜绝地表水对路基基底的渗入所带来的单向热交换作用,恢复和形成基底最佳的人为上限形态,达到彻底根治病害的目的。参考文献:1 徐学祖,王家澄,张立新. 冻土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2 周幼吾,郭东信,程国栋等. 中国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 吴紫汪,程国栋,朱林楠. 冻土路基工程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4

    31、李述训,程国栋. 冻融土中的水热输运问题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5.5 吴青柏,童长江. 冻土变化与青藏公路的稳定性问题J.冰川冻土.1995.6 章金钊,李祝龙. 冻土路基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探讨J.公路.2002.7 王国尚等. 寒区道路块片石通风路堤试验研究J.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报.1995.8 曹伟宏,苏庆国.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热棒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3.9 牛鑫,赵世兴. 多年冻土地区热棒施工技术J.青海电力.2006.10 窦明健,胡长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原则及其应用J.冰川冻土.2001.11 程国栋,何平. 多年冻土地区线性工程建设J.冰川冻土.2001.12 王绍令冻土退化与青藏高原环境问题的探讨第五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论文集(上):1118C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13 俞祁浩,刘永智等青藏公路路基变形分析J冰川冻土2002.


    注意事项

    本文(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整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