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学案.docx

    • 资源ID:8748265       资源大小:1.45MB        全文页数:1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学案.docx

    1、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学案试卷结构1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50分,材料解析题30分,简答题10分,探究题10分。 2内容占分比例 三个必修模块约各占1/3。 3试题难度比例 全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80.85之间。容易题中档题稍难题难度系数0.85以上0.70.850.550.7分值比例70%20%10%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历史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次。它包括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知道、了解、列举、简述等能力要求。要求记住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并通过阅读和观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取历史信息。理解:指领会

    2、历史概念、现象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它包括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理解、概述、概括等能力要求。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运用:指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它包括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分析、比较、认识、说明、探讨等能力要求。要求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同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联系社会实际,贴近时代,进行比较、评价和探究。2015年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历史必修课次考试内容能力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影

    3、响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军机处的设置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的地位罗马法的影响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责任制内阁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美国1787年宪法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正式确立的标志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第10课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11课

    4、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定都的地点及影响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第13课 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的时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定都地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和其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的时间及其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北伐的对象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南昌起义时间和历史意义秋收起义时间、主要领导人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时间和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第16课

    5、 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第17课 解放战争重庆谈判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三大战役的名称及其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历史意义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意义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二月革命的结果“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九二共识”第23课

    6、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新时期的外交建树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冷战”的含义和表现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战后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历史必修课次考试内容能力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商人的来历交子、商帮宋

    7、朝城市的发展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第5课 开辟新航路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7世纪“海上马车夫”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早期殖民侵略的影响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世纪末、19121919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第11

    8、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时间和主要成就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浦东的开发与开放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的标志中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课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第

    9、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影响二战后出现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盟成立的时间和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成员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的时间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及影响历史必修课次考试内容能力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意义孔

    10、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第3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及其主张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原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文学三杰”欧洲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和影响新教三大教派第7课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法国、德意志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和历史意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石

    11、氏星表的地位授时历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的作者和地位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诗经、离骚唐诗繁荣的条件宋词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元曲的代表人物明清小说的代表作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汉字的演变脉络楷书、草书、行书的主要特点王羲之的主要书法成就魏晋、隋唐、两宋时期的主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特点及代表作京剧的形成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牛顿的主要贡献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进化论创立的标志和历史意义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法拉第的贡献互联网的影响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近代

    12、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和海国图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影响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三大政策”的内容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作用第17课 毛泽东思想“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提出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13、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第22课 文学的繁荣雨果、雪莱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海明威、贝克特的代表作第23课 美术的辉煌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印象画派代表作及作者第24课 音乐和影视艺术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必修一 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 (西周)分封制(理解)(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宗法制。 (2)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予 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14、 (3)诸侯义务与权利:诸侯必须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实行再分封。层层分封后,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使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二) 宗法制(理解)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3特点: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4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15、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表里,就实质而言: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及影响(运用) 1.内容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原则。建立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即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处理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和太尉(管理军务)。诸卿分掌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有郡守,县有县令,均由皇帝任命。2.影响: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了 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有利于封建经

    16、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短命而亡。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理解)1.原因: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2.内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 统辖。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 得到加强。(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理解)1内容:唐朝中央设 (负责决策)、 (负责审议)和 (负责执行)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尚书省下设 六部,为具体执行部门。2作用:三省相互

    17、牵制和监督,分散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三)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1措施: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四) 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1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 (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

    18、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五)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运用)1汉朝: 依据:德才2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依据: 3隋唐以来: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保证,堵塞了庶族地主做官的道路。创立: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隋炀帝时,创设 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完善: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评价(影响):A、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B、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19、。D、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理解)1原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根本原因);胡惟庸专权(直接原因)。2废除: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 制度。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 内阁的出现(理解)1原因: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难以处理繁多的政务。2过程: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形成;明宣宗时大学士具有了“票拟”权,英宗时“票拟”制度化;明神宗时,张居正任首辅,大权尽归内阁。3评价:明朝的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20、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票拟的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三) 军机处的设立(理解)1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2设置: 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3地位: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4影响: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单元小结: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和趋势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秦朝三公九卿制

    21、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3演变趋势:中央:君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第一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据考证,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 陈姓源流反映了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A郡县制 B行省制 C宗法制 D九品中正制2宋元两朝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D枢密院和宣政院3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

    22、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从明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以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制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保证决策的合理性二材料解析题 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

    23、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三探究题7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你结合有关的历史知识作出评价?(言

    24、之成理均可以给分)8.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1)写出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6分)(2)请你从上述三种制度中任选一种,谈谈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制度(一)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影响(理解)时期改革影响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 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的地位(理解)1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 。2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着 。(二) 罗马法的影响(理解)1.对罗马: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稳定了 ,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保护 ,提倡 ,有利于调整社会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固了 。2.对后世:是 的法律体系,对 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 的有力武器。3.局限性: 。第二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公元前5世纪,谁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鼓励公民积极参政,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


    注意事项

    本文(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