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笔记.doc

    • 资源ID:8740658       资源大小:588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笔记.doc

    1、2017年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三级)一、 心理问题分类: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即病与非病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2、典型症状及行为。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三、一般症状分类:1、精神状态:注意力、记忆、情绪、内心痛苦、无助。心理:紧张、担心、害怕、兴趣下降、悔恨、焦虑、抑郁。2、躯体:头痛、头晕、疲惫、睡眠障碍、食欲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下降、无法上学、不愿与人交往四、心理冲突的两种类型、许又新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临床评分标准(1993)心理冲突的

    2、两种类型类型生活事件的性质有无道德色彩常见的问题常形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充其量是心理生理障碍变形与现实处境没什么联系,或涉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神经症性许又新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临床评分标准(1993)评定项目1分2分3分病程短程:3个月中程:3个月1年长程:1年精神痛苦程度轻度:可自己主动设法摆脱中度:靠别人帮助或改变环境摆脱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别人安慰开导也无济于事社会功能(学习、工作、交际)轻度:照常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轻微妨碍中度:功能受损,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显著下降,减轻或部分工作,避免社交场合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完全不能工作学习

    3、,休假或退学/回避社交总分诊断评定三项得分相加后总分:3分,不是神经症; 4-5分,可疑神经症; 6分及以上,神经症。1.区分常形或变形是为区分神经症和心理问题(一般、较重);2.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五、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的鉴别与现实刺激关系情绪反应持续时间不良情绪反应强度反应对象泛化程度社会功能心理冲突(区分严重和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密切(因果关系)12月理智可控制(不太强烈)未泛化轻度受损严重心理问题相关(较强刺激)26月(1年以内)稍过(剧烈)内容泛化一定影响常形有现实意义有道德色彩神经症性有关(威胁不大)6个月以上充分泛化严重受损变形与现

    4、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心理健康问题的分类心理问题分类许又新定性区分反应对象泛化程度(主要原则)持续时间(病程)痛苦反应强度社会功能冲突与现实刺激关系正常(不健康状态)一般心理问题常形(密切)现实因素或道德冲突引发,人格无明显异常没泛化局限于最初事件;被蛇咬了,害怕蛇一个月内(或间断持续2个月)理智控制不影响,效率下降严重心理问题常形(相关)强烈现实因素激发,有时伴有某一方面人格缺陷,有道德色彩已经泛化被蛇咬了,连草绳也怕两个月内(或间断持续6个月)会短暂失去理性控制。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轻度影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疑病症)开始变形(无关)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5、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泛化严重严重问题后一年内,不足三个月失控,常人难以理解。痛苦,较难解决中度影响异常(疾病)神经症变形完全泛化三个月以上痛苦,主动求医、诉苦严重影响精神障碍严重变形出现幻觉、妄想完全泛化六个月以上非常严重影响心境的关键在于持续;泛化的关键在于诱发。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轻型精神疾病(心理障碍)重型精神疾病(精神障碍)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疑病症)确诊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心理、生理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心境障碍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发展咨询健康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临床心理学范畴精神病学范畴六、自知力:是病人对自己的精神状态的认知能力:如

    6、果患者能认识自己精神状态不正常,能够主动就医,称为“有自知力”或“自知力完整”;如果患者对患病期间的部分症状有认识和批判能力,对另一部分症状认识不到是病态时,称为“自知力缺乏”;而当病人对其精神症状认识不到是病态,否认精神不正常时则称为“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丧失”。七、鉴定诊断1、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知、情、意统一;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无感、知觉异常,因此可排除精神病。排除神经症:求助者有现实性刺激,心理冲突属于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可排除神经症持续时间内容泛化所以,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2

    7、、一般心理问题同上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三级诊断技能内容总结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1)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1)1、初诊接待不单是为了搜集整理材料以进行诊断,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2、初诊接待工作的重心不是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是提供一个可以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1)一、如何进行出诊接待(一)、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p21、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使用礼

    8、貌地接待方式和语言。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4、询问后明确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需要咨询师保密的内容,保密例外,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6、说明咨询性质(协助;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选择、认证、资格;知道收费标准;中止咨询;义务:信息;时间(守时、通知);家庭作业;唯一关系;缴费8、协商确定咨询方式。(二)、如何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合理配置咨询场所咨询师的仪态专业保密性/私密性宽敞安静:10左右为宜舒适放松其他必需的设备:不能起干扰作用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保持正常的社交

    9、距离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技巧不可直视对方眼睛(三)、简述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P3答:1、需要咨询师保密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以及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2、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透露的信息;司法机关要求提供的信息;针对咨询师的伦理和法律诉讼;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求助者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病。3、遵守保密原则的重要性:尊重自主性、体现诚信、避免伤害、获得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二、相关知识1、建立咨询关系(首因效应)2、危机处理(保密例外)3、心理问题的形式分类(记住表格):由表及里的分类方法,严重程度一般原因具体原因。

    10、(三)、初诊接待时的注意事项避免紧张情绪语言表达(避用方言;语速吐字;避用专业术语,若用应说明其内涵和外延)反复说明保密原则(开始时、结束后、咨询中;一旦泄密,诉诸法律)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注意咨询时的仪态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5)一、学习确定摄入性会谈法的目标、内容与范围(一)摄入性会谈的工作过程: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5.对会谈内容归类。 一般不能记录,更不能录音和录像,除非求助者同意,会谈结束后依靠记忆整理。6.结束会谈(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重申保密原则; 征求求助

    11、者同意,会谈是否要继续;讨论咨询方案或让其回去考虑;若发现有其他疾病应向求助者说明;结束语。(二)、摄入性会谈各部分环节中的要点问题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或: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的参照点有哪些?)P5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分清主次,依次提问。2、如何确定提问方式?P6 一般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有时为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闭式提问。3、

    12、控制、转换话题技巧有哪些?(或:控制会谈内容和方向?)P6 答:会谈必须在心理咨询师控制下进行,也就是说会谈的方向、所涉及的问题以及会谈时间,都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释义(内容反应):重复并解释求助者话语的主要内容,顺便提出另一问题。理解不正确的是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只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中断:暂时休止或建议停止。理解不正确的是强迫对方停止谈话、直接建议转换话题,初次会谈时尽量不要使用。情感反射:有意识刺激,转向某类话题。初次会谈尽量不使用。引导:由原话题引申出新话题。理解不正确的是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咨询师直

    13、接转换话题。二、相关知识(一)、会谈法:一种有目的的交谈,建立帮助关系。1、会谈法的要点:(1)会谈中听比说重要。(2)态度:非批判性态度、价值中立;非要表明态度时,中性化的和非评判性的表达 “理解”。(3)区分和鉴别:做程度上的区别,区分情绪与行为,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鉴别。2、会谈法的的种类:会谈法的种类目的适用方式摄入性谈话法了解客观背景资料:病史、健康、工作、家庭等状况桑德伯格提纲鉴别性谈话法确定测验和鉴别措施通过交谈和观察治疗性谈话法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所进行的谈话除注意谈话法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的法则咨询性谈话法健康人的问题,如择业、家庭关系、婚姻恋爱、子女教育培养、人际关系等问

    14、题危机性谈话法发生意外事件,如遭强奸、想自杀、突然受精神创伤等应急求助,或自杀干预3、最常用的“摄入法”是背景资料采集法(病史采集法)-桑德伯格提纲(17项)。P10答: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4、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马隆和

    15、沃德与1976年总结的工作提纲。5、怎样提问题?心理咨询师还没有了解求助者时,或还没有掌握语言交流技巧时,最有帮助的办法是把各种封闭性提问变为开放式提问。6、不恰当提问(提问过多)的消极作用。P12答:(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因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7、凯利分析的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以及造成的后果?P12答:凯利分析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影响会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不恰当的方式消极作用改变问法(1)“为什么”的问题指责性,暗示求助者是错误的怎样?什么?(2)多重选择性问题获

    16、得的信息受限制去掉选择部分(3)多重问题使求助者不知所措只提一个问题(4)修饰性反问使会谈陷入僵局不使用(5)责备性问题产生威胁感,引起心理防卫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限制求助者探索不使用8、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P13答:(1)求助者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有效:对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深层病因有意义。对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二)、(摄入性)会谈时的注意事项(已考)P13(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咨询人员在

    17、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14)一、使用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P14-15答:1.程序:(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3)测量结果如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2.注意事项:(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

    18、”方式实施心理测验。二、如何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P14答:(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情绪,可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 (2)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两年来重大生活事件或应激叠加效应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行为倾向性-16PF (3)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如SAS(HAMA)、SDS(HDMD)、MMPI等。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SCL-90)。总之,在心理诊断中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应具有一定针对性,围绕已经形成的初步印象或求助者的某些特殊表现来选用。测评量表的恰当选择寻找原因寻找行为的倾向性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SRRSLES应对方式问卷16PFEP

    19、QSCL-90SASSDSMMPI三、乱用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P15答:(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2)单纯依赖心理测验结果下结论,不对照临床表现,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措施。(3)使用问卷不可靠: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使用。(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5)使用方法不正确: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6)解释方法不正确: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7)使用盗版软件。(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四、为什么会产生“地毯式轰炸方式”心理测验的情况?不理解功能,对临床表现尚未形成印

    20、象时,各种测验工具一起实施。为经济利益而大量的、目的性不强的使用心理测样,是职业道德不允许的。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15)一、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哪些方面?P15答:三个资料(一般资料、个人成长史资料、社会功能资料)、两个判断(亲友的判断附加、咨询师的核实)、一个时间顺序分类(一)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姓名、年龄、性别、生地、生日,职业、收入、经济、教育,宗教、民族、婚姻,住址、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状况、联系方式。(2)求助者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内容、场所、生活方式和习惯、改变(3)婚姻家庭:一般婚姻状况(自由恋爱、介绍、包办、买卖)、婚姻关系是否满意(性生活

    21、、心理相容度)、重大事件、家庭成员分工、作用,道德和文化因素(4)工作记录:对工作态度、兴趣、满意度、改变职业、理由?(5)社会交往:社交网、兴趣、活动、内容。与己交往最多、最密的有几个人?举例,相互影响。互相在道德、法律责任感?集体活动兴趣?给求助者帮助或求助者帮助有几个人?(6)娱乐活动。最感愉快的活动或情绪体验、描述是否恰当(7)自我描述。描述自己长处、优点/缺点时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是否夸张或缩小(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想象力;创造性;价值观(享乐、责任、精神生活质量);理想(已行动的理想);对未来看法:希望明年发生什么事 希望5-10年内发生什么事 未来事件理由和依据

    22、 现实状况关键和重点(二)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围产期、出生情况,包括母体、服药、顺产情况(2)童年生活。走路、说话时间;重大事件;身体严重疾病;家庭生活-父母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退缩、与攻击行为(3)少年期生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挫折、骄傲与耻辱事件、性萌动体验与对待、严重疾病、与成人关系-不愉快事件或记恨的人、兴趣、游戏、同伴关系(4)青年期。崇拜人;爱情生活;喜读的书;挫折(学习、就业、婚姻);最好的朋友状况(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强调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知、情、意、人格)。 感知觉、注

    23、意、记忆、思维状态;情绪、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稳定性(2)身体状态(生理功能)。 躯体不适的表现包括饮食、睡眠、体重、性欲等近期体检报告(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社会功能)。工作动机和考勤状况;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一般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个人成长史目前状态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其他婴幼儿期童年生活少年生活青年期重大转化及评价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四)对资料的来源及其可靠性予以说明整理材料时,来自与亲友和中介人的,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与附加说明,方可使用;(亲友和中介)对来自其他咨询师的诊断性结论材料,进一步核实后,方可使用。(职业倾向)(五)按资料的

    24、性质进行分类整理二、相关知识(一)、对临床资料的解释?P18答:在归类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可按照以下思路,对临床资料进行解释:1、注重行为的观察,在现象与可能的原因之间建立联系。2、找出偏离正常标准的行为,据此去考虑问题。3、抓住显眼和突出的事件,给予解释,并按此归纳别的事件。(二)、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P18答:考察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其验证方法:1、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印象类似,可靠性高。(三)、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有哪些?P19答:1、就事论事-解释部分,不能揭示事件全部含义;2、

    25、相关分析-方法可取,但带猜测性质,如自杀;3、分析迹象-根据已有迹象,去寻找原因,类似侦探。(四)、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有哪些?P19答:1、暗示: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对求助者形成暗示,造成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重视初诊接待和会谈方式,建立规范的咨询环境。2、咨询师的早期印象。修正调整自己的看法、会诊和小组讨论。3、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如阻抗或者言不由衷的表达。把握交谈计划的灵活机动性。(五)、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有哪些?P19答:1、非专业的观察者-自然的角度;2、医疗的病理学角度-有病;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角度-学习、行为或认知障碍;4、生物学家-发展

    26、成长的角度;5、生态学家-与环境失去平衡。第五单元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有价值的资料(20)问答题:询问求助者以往的治疗和咨询经历,应包括哪些内容?P201、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情况2、就诊原因是躯体还是心理3、对以往的心理咨询效果进行正确评价4、非原来的精神疾病5、避免继续伤害第二节 初步诊断(22)简答题:初步诊断的步骤有哪些?P22答: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对获取的临床资料相互对照印证和比较,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进行纵向横向比较,抽象概括出关键点。2、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3、确定求助者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工作范围。4、一般心

    27、理问题的诊断。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综合初诊报告,评估问题性质、程度及可能的原因。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22)(一)、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步骤?P22答:1、分类填写搜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2、按照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搜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3、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二)*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原则?(或:引发临床的表现的关键点的内涵)P22答: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势如何改

    28、变其本身性质不变。(三)注意事项:1、必须认真对待资料来源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性,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2、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第二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24)一、工作程序1、根据“心理健康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2、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问题进行系统评估。3、再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二、相关知识(一)、关于“心理诊断”1、“心里诊断”一词,最早出现在M.罗夏的心理诊断一书中。2、定义:心理诊断是指心理咨询师通过观察法、会谈法、实

    29、验法、测验法、量表法,获取求助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资料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进行评定,最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做出判断的过程。(二)、心理诊断在咨询心理学中的重要性?P25答:1、犹如医生对病情的诊断;2、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还应该是心理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心里诊断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第三单元、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25)(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原则、主客观世界相统一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说明:、违背其中一条即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 、自知力:有无自知力障碍;(二)、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笔记.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