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docx

    • 资源ID:8726687       资源大小:119.7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docx

    1、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中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又名“膝痹病”,是指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内生痰、瘀,痹阻骨节、经脉,出现以膝关节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废用,肌肉萎缩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西医病名: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亦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软骨软化性关节病、骨质增生等,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中年以后的风湿性疾病。1994年,在美国骨关节炎研讨会上对骨性关节炎做出了简明的定义:骨关节是一组有不同病因但有相似的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不仅发生关节软骨损害

    2、,还累及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韧带、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最终发生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溃疡及整个关节面的损害。临床上根据有否症状,将只有放射学骨关节炎变现而无症状者称“无症状骨关节炎”或“放射学骨关节炎”;而将既有放射学骨关节炎表现又有症状者称“症状性骨关节炎”对于在膝关节发生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从而使关节逐渐破坏,影响膝关节功能及产生畸形时,称为膝关节骨关节炎。 一、诊断 (1)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

    3、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 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

    4、+(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O级:正常。 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II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II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2)疾病分期1、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

    5、,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二、中医症候分类:风寒湿痹:由于居处劳动环境寒冷潮湿,贪凉露宿,涉水冒雨,长期水中作业或常汗后淋浴等。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外邪侵入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而发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久居炎热潮湿之地,外感风湿热邪,袭于肌腠,壅于经络,痹阻气血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发为风湿热

    6、痹,风湿热邪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不通则通,是风湿热痹的基本病机瘀血痹阻: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导致瘀血产生的原因很多,瘀血既生,或直接闭阻经络,而发痹病。三、致病因素: (1)六淫致瘀:在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后,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可引起瘀血的产生。包括寒邪致瘀: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侵入人体后会导致血液凝滞,或引起经脉收缩牵引,致使血流缓慢而形成瘀血。灵枢-痈疽:寒气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脉不通。(2)热邪致瘀:热为阳邪,入血后可煎耗血中津液,凝聚致瘀,或是迫血妄行,致离经之血不散而成瘀。金匮要略:热之所过,血为之凝结。(3)湿浊致瘀:湿为阴邪

    7、,侵犯人体后易阻遏气机,引起气行不畅,进而影响血行而致瘀。如:朱丹溪:血受湿热,久必凝浊。(4)风邪致瘀:风为阳邪,其性升散而善行,若入血中,于血搏结,则可致瘀。如清-尤在泾言“风气虽微,得以直入血中而为痹”。另外,暑邪为阳邪,属火热化生,暑多挟湿,易伤津耗气。暑邪侵袭人体,热伤津液,脉道干涩,气耗无力推动血行,湿阻血行不畅,可致瘀血的发生。燥邪其性干涩,侵犯人体,最易伤耗人体的津液。津液亏耗可致血液滞涩不畅,从而产生瘀血。(5)七情致瘀:七情乃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所产生的不同情志反映。当情志活动异常,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活动,及气血的运行,便会导致瘀血的产生。

    8、(6)饮食致瘀: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若饮食失去节制,或有所偏嗜,则会影响脏腑功能,引起气机紊乱,血行异常,引起瘀血。(7)劳倦致瘀:劳动与休息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劳逸得当,有助于气血流通,劳逸失调,如过度劳累伤气,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或过度安逸,则气血流行不畅引起瘀血发生。(8)外伤致瘀:外伤,包括了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等。外伤是致瘀血的常见原因。(9)其他因素:如久病致瘀,凡病日久不愈,邪气循经入于经络,或痰浊留滞,使脉络闭阻;或病久不愈,正气大亏,无力推动血行,均可成瘀。四、鉴别诊断:1、骨关节结核 早期出现低热、盗汗等阴虚内热症状,患部可

    9、见脓肿,X线检查可显示骨关节破坏。2、风湿性关节炎 典型变现为游走性的多关节炎,常呈对称性,关节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但不成脓,炎症消退,关节功能恢复,不遗留关节强直畸形,皮肤可有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风湿性心脏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3、类风湿关节炎 常为多关节发病,而且累及手足小关节,逐渐出现关节僵硬、肿胀、畸形。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4、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一种尿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的发生是尿酸代谢障碍,血尿酸含量增高,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关节周围组织和皮下组织,引起关节炎的反复发作,有急性红、肿、热痛,逐渐产生骨与关节破坏、畸形、关节强直和功能障碍。晚期可发生肾炎、泌尿系结石,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10、。 实验室检查可示:血尿酸增高。骨性关节炎一般血尿酸水平正常。 五、治疗方案:(1)中医辨证论治:1、风寒湿痹证症候: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不定,游走不定;或痛有定处,且剧烈,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或肌肤麻木不仁,肢体、关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畏风寒,得热则舒,得热痛减,遇寒加重,活动时疼痛加重,舌淡,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濡。症候分析:关节酸楚疼痛,屈伸不利乃风寒湿痹之共症。但以风邪为重者,因风性轻扬,故痛以肢体多个关节,且游走不定;体虚者若感邪重,常致营卫失和,而出现恶风、发热、舌苔白、脉浮等表证;风邪偏胜,痹阻经络,气血不通为本证

    11、主要病机,以游走性疼痛为审证要点。风寒湿邪闭阻经络,以寒邪为重者,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收引,主痛,故痛处固定,且剧烈,关节屈伸不利,局部时有冷感;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故得热痛减、遇寒加重;夜晚气温下降,血行较白天滞缓,痛亦较白天加剧;舌脉皆为寒甚之象。本证基本病机为寒邪偏胜,痹阻经络,气血难运。以痛剧有定处,得热痛减为审证要点。若湿邪偏重者,因湿为粘腻重浊之阴邪,故常易犯下,留而难去,则下肢肌肉、关节发病偏多,而以重着、肿胀为显,且有定处;湿邪滞停,阳气不通,遂麻木不仁;重着麻木痛胀较甚时,下肢则难于活动;得热得按,气血即暂可宣通,诸症遂缓;舌脉之象均为湿甚之征。本证基本病机为湿邪偏胜,

    12、痹阻经络,气血运行受阻。以肢体关节重着麻木,苔腻,脉濡缓为审证要点。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方药: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防风10g、防己20g、黄芪30g、羌活15g、独活15g、桂枝12g、秦艽15g、当归15g、川芎15g、木香6g、乳香6g、甘草10g。方解:本方所治风水或风湿,乃因表虚卫气不固,风湿之邪伤于肌表,水湿郁于肌腠所致。风性开泄,表虚不固,营阴外泄则汗出,卫外不密故恶风;湿性重浊,水湿郁于肌腠,则身体重着,或微有浮肿;风湿郁于肌肉、筋骨,则肢体疼痛。舌淡,苔白,脉浮为风邪在表之象。风湿在表,当从汗解,表气不足,则又不可单行解表除湿,只宜益气固表于祛风行水并施。方中以防己

    13、、黄芪共为君药,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兼可利水,两者相合,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风湿俱去,表虚得固。臣以白术补气健脾祛湿,既助防己祛湿行水之功,又增黄芪益气固表之力。佐入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兼可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相伍,祛风与除湿并用,扶正与祛邪兼顾,使风湿俱去,诸症自除。临证应用:寒湿甚,加制川乌(或制草乌)1520g以祛风散寒;若兼喘者,加麻黄以宣肺平喘;腹痛肝脾不和者,加芍药以柔肝理脾;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平冲降逆;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水退肿。方歌:防己黄芪金匮方,白术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重,表虚湿盛服之康。2、风湿热痹证症候:起病较

    14、急,症见骨节疼痛,重着或肿胀,屈伸不利,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筋脉拘急,不可屈伸。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恶风,发热,身热口渴,纳少、烦躁不安,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早燥,脉浮或滑数。症候分析:热为阳邪,属火而性急迫,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难痛,使局部灼热红肿,痛剧喜冷,筋脉拘急,难以屈伸;表卫不和,故恶风;热甚伤津,故发热口渴、烦躁不安;舌、脉均为热甚之象。本证病机为风湿热邪雍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以关节灼热红肿,舌红、苔黄燥为审证要点。治法:清热疏风,除湿止痛。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15g、当归15g、甘草10g、羌活15g、防风8g、白芷12g、熟地20g、茯苓

    15、30g、石膏20g、川芎15g、白芍20g、独活15g、黄芩12g、生地15g、白术12g、细辛3g。方解:风邪外袭,邪正相争,故或见恶寒发热、脉浮等。治以祛风散邪为主,兼以养血、活血、通络为法。方中重用秦艽祛风通络,为君药。更以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等辛散之品,祛风散邪,加强君药祛风之力,并为臣药。但风药多燥,易伤阴血,故伍以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使血足而筋自荣,络通则风易散,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并能制诸风药之温燥;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配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生地、石膏、黄芩清热,是为风邪郁而化热者设,以上共为方中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

    16、本方用药,以祛风散邪为主,配伍补血、活血、益气、清热之品,疏养结合,邪正兼顾,共奏祛风清热,养血通络之效。临证应用: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等清热之品,专以疏风养血通络为治。原方有“如遇天阴,加生姜煎七八片;如心下痞,每两加枳实一钱同煎”。方歌:大秦艽汤羌独防,辛芷芎芍二地当,苓术石膏黄芩草,风邪初中经络康。3、瘀血闭阻证症候;痹痛日久,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疼痛较剧,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屈伸困难,反复发作,骨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呈黯瘀色,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症候分析:瘀血痹阻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输布,血滞而为瘀,痹阻经络,血行

    17、不畅,瘀血内生,闭阻经络,不痛则痛,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屈伸不利等症,瘀血痹痛日久,则肢体关节刺痛且痛处固定。血行不畅,闭阻经络,故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舌脉之象均为瘀血内阻之征。本证基本病机为瘀血内阻,血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以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为审证要点。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五灵脂6g、地龙20g、川芎15g、没药5g、香附10g、羌活15g、秦艽15g、牛膝20g、甘草10g。方解:本方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五灵脂、地龙行血舒络,通痹止痛;秦艽、羌活祛风除湿

    18、;香附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之功。 临证应用:若微热,加苍朮、黄柏;若虚弱,加黄芪30-60g。 方歌:身痛逐瘀膝地龙,羌秦香附草归芎, 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4、肝肾亏虚证:症候:腰膝酸软,骨节疼痛,屈伸不利,筋肉萎缩,肢体麻木,遇劳加重,且反复发作,可伴面白无华,形寒肢冷,或头晕耳鸣、阳痿、遗精,筋脉拘急,或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舌质淡苔白,或舌质红少苔,脉沉细弱或细数。症候分析:痹证日久不愈,肝肾精血亏虚耗伤,则腰膝酸软,关节不利,甚则肌萎肉削;肾阳亏虚则畏寒肢冷、阳痿、遗精,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若肾阴虚则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红少

    19、津脉细数。本证主要病机为肝肾亏损,筋脉失于濡养、温煦。以痹证日久,肝肾亏虚表现为审证要点。治法:滋肝补肾,舒筋活络。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熟地 12g 茯苓 15g 山药 15g 山茱萸 12g 丹皮 9g 泽泻 9g 当归 12g 白芍 12g 桑寄生 12g 杜仲 12g 补骨脂 15g 鸡血藤 15g方解: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肝为藏血之脏,精血互可转化,肝肾阴血不足又常可相互影响。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则骨髓不充,故腰膝酸软无力、牙齿动摇、小儿囟门不合;脑为髓海,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脑,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故头晕目眩;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精不上承,

    20、或虚热上扰清窍,故耳鸣耳聋;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阴虚则相火内扰精室,故遗精;阴虚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故骨蒸潮热、消渴、盗汗、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为主,适当配伍清虚热、泻湿浊之品。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茱萸与山药之和,故仍能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三药称为”三补“,均为佐药。六位合用,三补三泻,其中

    21、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临证应用:关节肿甚者,加胆南星 15g,蜈蚣 3条,全蝎 6g;关节沉重感,肌肤麻木者,加苍术、土茯苓各30g;关节急性发作时自觉热感,得凉稍舒者,加羚羊角骨1015g;关节肌肉萎缩者,重用生黄芪3045g,蜂房 1015g,靳蛇 15g。 若虚火明显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和胃。方歌: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 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 滋阴将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 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2)手法治疗: 1一般操作

    22、体位:患者先取俯卧位,下肢伸直放松,踝关节下垫低枕。(1)治疗者以拿法或滚法施于大腿后侧(胭绳肌)、小腿后侧约2分钟。(2)推、揉或一指禅推胭窝部2分钟。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膝关节下垫低枕。(3)先以滚法施于患肢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内收肌群约3分钟。 (4)然后摩、揉或一指禅推法施于内外膝眼、阿是穴,每穴操作约40秒。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移去垫枕。 (5)推髌骨。向上下内外各方向推动髌骨,先轻柔的推动数次,再将髌骨推至极限位,维持23秒,反复3次。(6)膝关节拔伸牵引:治疗者双手握持小腿远端拔伸并持续2秒,力量以有膝关节牵开感为度,反复5次;然后,以同法作持续牵引约3

    23、0秒(如有助手,可由助手固定大腿远端,再行上述操作)。 (7)被动屈伸,收展髋关节,至极限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反复3次;被动屈伸膝关节,至极限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反复3次。 手法:滚法、点、揉、一指禅推法、拔伸、牵引等手法。 实施方案:其中(1)(2)(3)(4)(5)(6)为基本手法;关节活动受限者加手法(7);有明显关节肿胀疼痛者去手法(5),并降低手法强度。实施手法前可用按摩油剂或膏(如青鹏软膏)涂抹患处,增加消肿止痛的作用。手法剂量:手法力量要求均匀柔和,患者舒适耐受为度。每次治疗约20分钟,每周2次,三周为一疗程。 21按分期操作(1)早期:重点施以夹胫推肘牵膝法和膏摩疗法,

    24、操作时间延长。第一步: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施于大腿及小腿后侧、内侧,主要循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来回往返数次。轻柔手法点按承山、委中、委阳、承扶、三阴交、殷门、阴谷等穴位35分钟,以酸胀为度。以放松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胭肌、腓肠肌、比目鱼肌为主。第二步:医者一手扶患者踝部,一手置于胭窝处,伸屈膝关节510次。第三步: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滚法施于大腿前侧、外侧和内侧及髌周、韧带,循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来回往返数次。点按内外膝眼、鹤顶、犊鼻、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膝阳关、伏兔、阴市、梁丘、丰隆等穴位35分钟,以酸胀为度。以放松股四头肌、髂胫束、内收肌、髌韧带和

    25、内、外侧副韧带为主。第四步:寒湿痹者,加风市、肾俞、关元温补阳气,驱寒外出,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风湿热痹者,加膈俞、血海活血祛风,大椎、曲池清泻热毒;肝肾亏虚加按足三里、太溪、肝俞、肾俞以滋养肝肾,巩固肾气。第五步:膏摩疗法,涂抹少许介质于膝关节表面,施以擦法、摩法、平推法和按揉法,对肿胀处、压痛点及相应穴位进行膏摩治疗。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第六步:夹胫推肘牵膝法,操作方法同上。手法力度加强,每次牵膝10下。此外,可根据患者膝关节疼痛点的不同,做膝关节内外翻动作,以增加膝关节内外间隙。第七步: 双手搓揉膝关节,以透热为度。第八步:拍法、扣击法施于膝关节。以上手法每日1次,10次为一

    26、疗程。2.2中期第一步: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施于大腿及小腿后侧、内侧,主要循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来回往返数次。大拇指循经点按,着重点按殷门、委中、委阳、承山等穴,以酸胀为度。第二步: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滚法施于大腿前侧、外侧和内侧及髌周、韧带,循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来回往返数次。大拇指循经点按,内外膝眼、鹤顶、犊鼻、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膝阳关、伏兔、阴市、梁丘、丰隆等穴位35分钟,以酸胀为度。第三步:肝肾亏虚者,点按伏兔、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足三里、双膝眼、太溪、太冲、涌泉等穴,以酸胀为度。第四步:膏摩疗法,涂抹少许介质于膝关节表面,施以擦法、摩法、平推法

    27、和按揉法,对肿胀处、压痛点及相应穴位进行膏摩治疗。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第五步:夹胫推肘牵膝法,操作方法同上,力度加大,同时做屈伸运动。每次牵膝20一30次。此外,可根据患者膝关节疼痛点的不同,做膝关节内外翻动作,以增加膝关节内外间隙。第六步:双手搓揉膝关节,以透热为度。以上手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3晚期:手法宜柔和、深透,以软组织手法结合远道取穴为主,操作时间不宜太长,适当制动,被动活动幅度宜小。第一步: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施于大腿及小腿后侧、内侧,主要循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来回往返数次。在承山、承扶、三阴交、殷门穴施以振法,每穴1分钟,轻手法点按太溪、大钟等穴位1-

    28、2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以放松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腘肌、腓肠肌、比目鱼肌为主要目的。第二步: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滚法施于大腿前侧、外侧及髌周、韧带,循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来回往返数次。点按膝阳关、光明、悬钟、伏兔、阴市、梁丘、丰隆、解溪、太冲、行间等穴位1-2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以放松股四头肌、髂胫束、内收肌、髌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为主要目的。第三步:寒湿痹者,可加风市、肾俞、关元温补阳气、驱寒外出;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湿热痹者,加膈俞、血海活血祛风,大椎、曲池清泻热毒;气滞血瘀者,加气海、三阴交、血海通行气血。第四步:膏摩疗法,选用自制筋舒霜涂抹少许介质

    29、于膝关节表面,施以擦法、摩法、平推法和按揉法,对肿胀处、压痛点及相应穴位进行膏摩治疗。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第五步:夹胫推肘牵膝法,患者仰卧位,患膝屈膝12一15,医者左手手掌置于患膝关节上方,右腋夹持患者小腿,右手自患者膝关节下方穿过,置于左手肘部。右手推动左手肘部,带动膝关节向前运动,右腋部夹持患者小腿往后作相对运动,形成牵伸动作。此外,可根据患者膝关节疼痛点的不同,做膝关节内外翻动作,以增加膝关节内外间隙。该期牵膝手法要轻柔,每次治疗牵膝3次。以上手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3)针灸治疗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2取穴局部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犊鼻穴、膝眼。远

    30、道取穴:昆仑、悬钟、三阴交、太溪。3方法:进针前穴位皮肤碘酒消毒,再用75乙醇脱碘消毒;采用指切或夹持进针法,垂直于皮肤进针,针刺深度按部位不同在10一25mm范围,捻转得气(局部胀重,麻感)后留针,留针20分钟后起针,起针后以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约3分钟。每次20分钟,每周治疗2次。4注意事项:明显关节肿胀者只以远道取穴方式治疗。雷火灸、电针、穴位注射等特色针灸疗法亦可选择使用。(4)针刀治疗分析病情,寻找高应力点、神经卡压点及引起功能障碍畸形的原因,选择不同治疗点,进行松解与解锁。高应力点主要包括:韧带(髌前韧带止点,内、外副韧带起止点,髌骨斜束韧带起点):滑囊(髌上、下囊,鹅足囊,腘窝囊等)

    31、;关节内:翳状皱襞起点、脂肪垫、髌尖内血管袢);神经卡压点(隐神经髌下支、腓总神经腓骨小头部卡压点)。松解法时注意事项:一问(病史)、二查(功能)、三触(痛点及结节条索)、四读(X线、CT或MRI)、五定位(疼痛患者定位疼痛神经属性)。应用针刀松解法治疗时,一般先选择仰卧位治疗膝前部,然后再选俯卧位治疗膝后部分。操作方法:病人先仰卧以充分暴露膝关节(膝下垫一软枕),碘伏皮肤消毒。根据病情轻重和功能障碍关键点(主要三大部分:肌腱、韧带、关节囊)进行松解治疗:1 髌前松解松解髌前韧带止点(胫骨结节附着处),进行纵向剥离。松解髌下脂肪垫(从两侧膝眼处斜向45进针,有柔韧感时进行通透剥离。然后将针刀退

    32、至髌尖两侧,直达髌下翼状皱襞。将刀口线垂直于翼状皱襞内侧切割1-2刀)。如髌骨上下活动度明显变小,可将针刀改为治髌尖下骨面内侧缘横向松解髌骨滑膜皱襞附着点。横向切割23刀,使其张力减低。髌骨上下左右活动度均小,可选择髌骨斜束支持带附着点。 病程过久,髌尖处可形成血管袢(小血管迂曲增生,牵拉髌骨而疼痛),可将针刀沿髌尖左右两侧斜束支持带和髌韧带夹角部沿髌尖平行进针,切割已增生变性的血管袢,突破柔韧部分。术后可能有少量出血,需要压迫1-2分钟。当此处增生的小血管神经束被切割破坏后,疼痛可消失:松解股胫关节变窄部位的侧副韧带:去除软枕,使膝关节呈伸位,使侧副韧带处于紧张状态。在侧副韧带起止点(位于股骨内外髁外侧缘和胫骨髁内外侧)必要时松解腓侧副韧带起止点,或髂胫束止点,(胫骨髁外侧和腓骨小头外侧。注意:不要伤及腓总


    注意事项

    本文(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