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资源ID:8720846       资源大小:1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及设计资料1、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我院签订的道路设计设计合同书;2、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我院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委托书;3、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4、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道路中线纵断面测量资料;5、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道路沿线1:1000地形图;6、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7、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的有关要求及与我院有关的来往文件;设计范围及内容阳光路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条东西向的交通性主干道,本次设计的阳

    2、光路按规划确定的道路线位布置,道路起点与泰昌路相交,设计起点桩号K0+000,道路设计终点接纬八路,设计终点桩号K3+493.973,道路涉及范围全长3493.973米。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及道路附属工程。现状及建设条件(一)、区域概况1、区域地形地貌此次道路工程位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地处塔里木地台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断隆区,其北以辛格尔大断裂为界与南天山冒地糟褶皱带接触,东以依格孜塔格北坡深断裂为界与北山断裂褶皱带相邻。场地地貌属于阿瓦提-琼库勒隆起砾质戈壁区,后经物理风化和流水搬运不断剥蚀、夷平,则形成区内现有的地貌特征空旷的戈壁地带。2、区域地质概况本区中更新世末期由于

    3、挽近期构造运动活跃,地层抬升后形成阿瓦提-穷库勒隆起,中更新统地层不断抬升,出露地表,遭受剥蚀夷平,不在接受后期沉积物,受流水冲蚀切割,形成陇岗和剥蚀残丘地形。3、水文地质条件区内无常年性自然地表性水体存在,但园内毗邻库鲁克塔格山山前冲洪积扇,地势较为平缓,汇集的山洪被铁路和公路路基拦截,通过桥涵集中排向下游。洪水流量比较大的火车站东5孔16m桥,上游汇水面积47.7km2,5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82.9m3/s;库塔干渠贯穿工业园区,每年输水时间为150d,该渠为混泥土防渗渠,渠水入渗系数小于0.05,水质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希尼尔水库是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维护塔河生态向下输水的重要蓄水工程,

    4、库容为2.2108m3,水面面积23km2,平均水深6m;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西北部三角洲平原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另有季节性洪流和绿化用水少量垂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以径流方式水平向西南部细土平原地下水排泄及开采排泄。4、地层结构根据区域资料,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形高差较大,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由新近人工(Q4ml)形成的压实填土、耕土和淤积(Q4h)形成的含粉煤灰填土、淤泥及第四纪中更新世冲洪积(Q4al+pl)形成砂土、粉土构成。(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道路沿线范围内地形较平坦,总体地势两端高,中间低,高差较小。最高处高程为924.818m,最低处的高程为

    5、911.524m,全线最大高差为13.294m。该场地现大部分为耕地机戈壁。2、场地地层构造道路场地地层较单一,原红旗机械厂耕地、果园鸡部分新开耕地,厚度为0.30-0.70m,粉土及细砂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系,黄灰色,稍中密,稍湿湿。不适宜做路基填料。土石工程分级:级。其下部地层由低液限粉土(湿度:稍湿湿,密实度:中密)及级配不良细砂(湿度:稍湿湿,密实度:中密)组成。由于数十年的耕种、灌溉,地层风化严重,建议低液限粉土容许承载力0=160kpa,回弹模量E0采用50MPa。土石工程分级:级。其他区段地层主要由级配不良细砂及级配良好粗砂组成:干燥稍密,中密密实;建议地层容许承载力0=250kp

    6、a,回弹模量E0采用50MPa。土石工程分级:级,半成岩胶结层可达级。3、地下水特性在拟建道路沿线地下水年最大水位变幅约为1.3m,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微承压水。4、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道路沿线及其附近无断层及其它构造通过,亦无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存在。拟建道路场地为稳定可建设的一般建筑场地。(三)、场地及地基的抗震评价1、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设防有关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第一组。2、场地类别的划分拟建场地覆盖层深度范围内,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

    7、11-2011)综合确定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依据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及场地类别(类),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表5.1.4-2,确定场地的特征周期Tg为0.35s。3、建筑场地与地基的抗震评价拟建道路沿线的地层结构比较简单,场地地形高差较大,地势开阔,场地土类简单,无分布范围广泛的软弱地土地层,岩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力学性质变化不大。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属抗震有利地段。四、设计概要1、采用设计规范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TJ37-90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8、 JTG B01-2003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TG 50-20011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2、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表 项目单位阳光路城市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级)道路红线宽度m38计算行车速度 Km/h 30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9、BZZ-100 建筑净空机动车道 m4.5非机动车道4.5人行道4.5地震设防烈度 度 7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m 150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m 40设超高的推荐半径 m 85平曲线最小长度 m 50圆曲线最小长度 m 25小转角平曲线最小长度 m 350/a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25最大纵坡限制值 m 9纵坡坡段最小长度 m 85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25a- 小转角角度值,小于2按2计。3、道路标准横断面本次设计阳光路道路横断面按规划确定的断面形式执行

    10、,规划红线宽38m,标准横断面采用单幅路形式,双向四车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具体布置如下:8.0m(路侧绿化带)+3m(人行道)+16.0m(机动车道)+3.0m(人行道)+8.0m(路侧绿化带)=38.0m(道路红线)道路横坡:车行道 向外1.5%,人行道 向内1.5%,详细组成布置见下图:4、平面设计根据库尔勒市道路网坐标、库尔勒市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道路与旧城区道路联结成一体的特点,在道路线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地形地物进行合理布线,具体线路控制坐标及平曲线指标详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平面设计指标及实际采用指标见下表:项 目单位规范指标值 设计采用值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40 - 平曲

    11、线最小长度 m 50 - 圆曲线最小长度 m 25 - 小转角圆曲线最小长度 m 350/a -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25 -5、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到沿线地形、相交道路标高、建筑场地竖向设计标高要求,力求道路标高与场地标高协调、尽可能低降低土方工程量、与周围环境协调,坡度平顺均衡。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关于纵断面的详细设计指标见“纵坡、竖曲线表”。纵断面设计指标及实际采用指标见下表: 项 目单位规范指标值 设计采用值最大纵坡 % 9 2.72 最小纵坡% 0.3 0.1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 m 85 325.38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 -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

    12、4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25 104.5对于小于0.3%的纵坡均在路缘石边配合雨水口布设,设置锯齿形偏沟,以满足路面排水需求。纵断面设计交叉口范围内竖向已交叉口设计为准。6、路基、路面设计路基设计1)、路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处的路面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2)、路基边坡路堤:边坡采用1:1.5;路堑:边坡采用1:1;3)、填料土强度和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根据规范要求,确定道路的路基填料强度(CBR)和压实度按公路规范指标执行。本次设计中城市道路次干路对应采用二级公路指标。 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一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

    13、%)压实度(%) 填方 路基 00.3 6 950.30.8 4950.81.5 394 1.5以下 292零填及挖方路基00.3 6950.30.8 4954)、路基施工时必须清除耕植土、杂填土3050cm(路基范围内清表)且不可作为其它路基的填料。在填方路段,当原地面自然坡度大于1:5(不论纵向或者横向)时,都必须将原地面挖成台阶状后再进行路基土的填筑与碾压,台阶高度0.5m,宽度不小于2.0m,并设置向内倾斜3%的坡度。a、路基回填必须分层摊铺、碾压、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b、对于低填方路基,在清表后必须对原状土进行碾压,满足压实度后再填筑路基;c、对零填及挖方路段,先超挖30cm后

    14、对原状土进行碾压后分层回填压实;d、严格执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的相关要求。路面设计1)、路面结构本工程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组合具体如下:机动车道3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乳化沥青粘层5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乳化沥青沥青透层、下封层20cm 5%水泥稳定砂砾20cm 天然砂砾 总厚度48cm人行道:5cm 彩色广场砖2cm 水泥砂浆15cm 5%水泥稳定砂砾 总厚度:22cm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3)、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及施工验收控制值路面结构层厚度(cm)抗压模量(MPa)劈

    15、裂强度15(MPa)顶面施工控制弯沉(1/100mm)2015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312001600180022001.21.6 42.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58001200100014000.61.0 48.35%水泥稳定砂砾20 110015000.40.6 60.0天然砂砾20 150200- 179.4土基- 30- 322.9说明:表列强度中所示温度仅对沥青混合料而言。4)路面材料基本要求:A1.面层(1)沥青: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本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分区2-2.为适当兼顾高温、低温两方面的性能,沥青选用A110#。沥青材料技术性质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

    16、术规范(JTG F40-2004)(下称沥青施工规范表4.2.1-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 A110#沥青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 100120 延度(5cm/min,15)cm 100 软化点(R&B) 高于43 闪点230 含蜡量(蒸馏法)% 2.2密度15g/cm3 实测记录 溶解度% 99.5薄膜加热试验1635h 质量损失% 0.8 针入度比% 55延度15 cm 30(2)粗集料: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8.2的规定 粗集料技术要求 指标 二级公路 集料压碎值 不大于 % 30 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 % 35 视

    17、密度 不小于g/cm3 2.45 吸水率 不大于 % 3.0 坚固性 不大于 % -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不大于% 20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不大于 % 1 软石含量 不大于 % 5(3)细集料、填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9.2、表4.9.3、表4.9.4的规定。填料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10.1的技术要求。粗、细集料及填料宜采用粘附性好的碱性石料。(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级配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5.3.2-1、表5.3.2-2的规定,沥青用量建议在4.55.5%,具体用量通过试

    18、验确定。 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粗粒式AC-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细粒式AC-1310090-10065-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5)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5.3.3-1的规定,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设计孔隙率35%,马歇尔试验试件尺寸为101.6mm63.5mm,击实次数(双面)50次,

    19、技术标准如下: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项目孔隙率VV稳定度MS流值FL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 单位 % KN mm % %AC-13 36 5 24.5 1315 6575AC-25 36 5 24.5 1113 6575A2.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其质沥青应选用110号普通沥青,沥青含量为60%65%。喷洒在两层沥青混凝土之间的粘层用沥青量为0.61.0L/m2。喷洒粘层沥青前,下层表面不应有任何细土薄层、松散颗粒和尘土。必要时,应采用清扫和冲洗措施,并待下层表面干燥后再喷洒粘层沥青。A2.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宜采用乳化沥青,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的

    20、要求,所使用的基质沥青表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透层油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9.1.4、9.2.3的要求。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A3.下封层撒布石料粒径为0.51cm,用量宜6m3/1000m2,沥青用量0.9l/m2,底面层铺筑前做粘层油。A4.沥青混合料施工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宜通过在135及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表的规定确定 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合及压实温度的适宜温度 粘度适宜于拌合的沥青结合料粘度适宜于压实的沥青结合料粘度 表观粘度 (0.170.02)pa.s(0.280.03)pa

    21、.s 运动粘度(17020)mm2/s(28030)mm2/s 赛波特粘度(8510)s(14015)s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 110号沥青加热温度 145155矿料加热温度间歇式拌合机 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 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13515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 高于 185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 13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 125 低温施工 135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 不低于 正常施工 120 低温施工 13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钢轮压路机 6

    22、0 轮胎压路机 70 振动压路机 55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 45B.基层路面结构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砂砾;路面结构垫层采用天然砂砾;材料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各项要求。C.人行道人行道路面砖采用彩色广场砖,原材料需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混凝土路面砖JC446-91中的各项规定,无障碍设计详见有关图纸。5)、路面排水路面雨水经雨水口排入污水管道,机动车道采用单向横坡,坡向外侧,坡度1.5%。人行道采用单向横坡,坡向内侧,坡度1.5%。6)、交叉口设计沿线现状道路交叉口采用平交,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7、道路附属工程道路附属工程包括道路标线、标志和无障碍设施等。标志标线工程量以路段及交叉口所属施工范围统计。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规范、行业标准(施工时均执行最新版的国家、行业标准)进行。2、其它有关未尽事宜请按国家有关机关规定执行。3、施工中若发现未预计情况,请及时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联系,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共同协商解决。4、请相关参建单位认真熟悉理解设计文件,在施工前必须熟悉图纸要求、理解设计意图;如有问题和疑问请及早提出,设计人员将及时给予解释或答复。


    注意事项

    本文(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